吴斌
会阴切口常因切口缝合不佳,局部恶露及粪尿污染,会阴水肿等难以愈合,且产妇活动受限,影响子宫收缩,增加产后出血量,影响母乳喂养效果.我们对30例会阴水肿产妇采用50%硫酸镁溶液进行会阴湿热敷以促进切口愈合,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樊国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应用护理审美理念指导产后康复,满足产妇对美的需求,为产后护理方式的改善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将1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产褥期护理,观察组应用护理审美理念进行产后护理.比较两组体形、体重恢复情况,产妇对产后恢复的信心等.结果 观察组体型、体重恢复情况,营养状况,产后个人卫生情况,皮肤保养情况,对产后康复的信心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用护理审美理念指导产后康复,可更好地促进产妇身体康复,维持良好体形和外貌,增强产妇适应新角色的信心和能力.
作者:郭静;孙健;周燕;金辉;程冉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影响本科护生实习评价客观性、科学性、公正性的因素.方法 采用自制本科护生实习评价影响因素问卷,对四川省4所医学院附属医院158名承担本科护生实习带教的临床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影响本科护生实习评价的主要因素为临床环境、评价时间的长短、临床带教教师对评价指标的熟悉程度及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其次为光环效应、师生关系、临床带教教师对评价的态度及评价时的情绪状态.结论 本科护生实习评价受外部条件、临床带教教师评价能力及素质的影响较大.为本科护生实习评价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培养临床带教教师的评价素质与能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减少本科护生实习评价的不利影响,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作者:傅红琼;王世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为临床实施整体护理培养实用型人才.方法 将高护1班69人设为观察班,高护2班71人设为对照班.对照班采用传统方法教学;观察班采用角色内化教学法,即首先确立学习主题,认定目标,将<护理学基础>编写成短剧,教师导演、学生演练,同时有计划安排社会实践.结果 观察班理论成绩及沟通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班(均P<0.01),综合实践能力评价优良率94.48%.结论 角色内化教学法可使护生在角色内化学习过程中得到体验、感悟、内化、收获,提高综合素质.
作者:谢凤香;韩俊生;黄敬堂;宋锁英;马社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临床常规确定胃管在胃内的方法为:用注射器连接胃管末端进行抽吸;置听诊器于胃区,快速经胃管向胃内注入10 ml空气听气过水声;将胃管末端置于盛水的治疗碗内,观察有无气泡逸出.
作者:邢后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生职业态度培养的有效方式.方法 对220名护生在入校时进行职业态度的调查,根据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的职业教育,包括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热爱护理专业教育,护理情感教育和职业实践环境、生活教育,并于毕业前再次进行职业态度的调查.结果 毕业前护生的职业态度显著优于入校时(P<0.01).结论 通过对护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护理情感等教育措施,能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态度.
作者:陈再蓉;向艳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患者因病情需要长期进行枕颌带牵引时,头皮屑及污物得不到及时清洁,影响生活质量.针对此现象,我们在经过医生许可后,采用床上洗头法为68例患者洗头,效果较好,患者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王琴;李燕;王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宫外孕患者延误就诊的原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自设问卷,对49例宫外孕患者进行访谈式调查.结果 延误就诊35例(71.4%).就诊时间与文化程度、居住地、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及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有关.延误就诊原因依次为对本病知识缺乏(91.4%)、保健意识缺乏(40.0%)、交通不便(28.6%)、基层医生误诊(14.3%).结论 应加强社区育龄妇女的健康教育工作,使更多的人群了解宫外孕的相关知识,定期体检,积极防治妇科慢性炎症,发现不适及时就诊.
作者:王良琼;李玉肖;文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铸造金属桩核在后牙牙体大面积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患牙79颗,用铸造金属桩核修复,再行金属烤瓷冠或烤瓷桥修复.结果 修复后11~23个月,铸造金属桩核密合性好,固位力强,抗折能力佳,为全冠修复体提供了良好的固位形和抗力形.结论 铸造金属桩核是修复后牙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一种效果良好的方法,各个环节中熟练的护理配合是取得良好修复效果的保证.
作者:赵素萍;邓莉华;廖贤英;林丽珠;梁晨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对14例辅助生殖技术(ART)后发生宫内外同时妊娠患者采取积极的治疗及护理措施,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结果 13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切除患侧输卵管,1例患者因失血性休克开腹行患侧输卵管切除.其中6例已顺利分娩,双胎2例,获婴儿8个,母婴健康;另8例仍在妊娠中,产前检查正常.提出加强心理支持及护理力度、做好健康教育,早期发现,早期手术治疗,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基础护理,做好出院指导及正规的产前检查是保证患者获得良好结局的关键.
作者:蔡芙英;胡静;李玲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生理盐水用于会阴切开缝合术后伤口擦洗的效果.方法 按时问顺序将790例会阴切开缝合术后产妇分为对照组371例,观察组419例.分别采用5%活力碘与生理盐水擦洗外阴及伤口,比较两组伤口愈合情况.结果 两组伤口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采用生理盐水擦洗会阴及伤口对伤口愈合亦可起到与活力碘同样的作用,且成本低,对皮肤无刺激.
作者:杨菊香;万九菊;敖巧敏;李其心;杨君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缩短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时间的方法.方法 按入院顺序将42例脊髓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22例)与观察组(20例),对照组采用生物反馈训练法进行膀胱功能重建,观察组采用容量感觉训练法进行膀胱功能重建.观察两组患者尿管留置时间、膀胱排尿功能恢复情况及泌尿系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尿管留置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自主排尿量及排尿正常恢复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容量感觉训练法可使膀胱得到合理的容量刺激,缩短尿管留置时间,有效预防泌尿系感染及促进膀胱功能尽早恢复.
作者:何以君;谈菊华;胡淑元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分析了我国临床护理用具的发展特点,阐述了现阶段护理用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指出我国护理用具未来的发展重点和发展趋势.
作者:邱立;周兰姝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应用尿激酶治疗突发性耳聋25例(28耳),痊愈4耳,显效8耳,有效5耳,无效11耳.提出在药物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饮食指导,针对突发性耳聋的特点进行专科护理、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对治疗效果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行脑室外引流术的患者其一次性脑室引流瓶常规固定在床头,此固定方法存在诸多弊端,如操作繁琐、调整高度不方便、固定不牢靠等,尤其对烦燥患者不实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我科设计制作了脑室引流瓶固定架,2002年以来运用于200多例患者,无1例发生引流管脱出,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淑平;党燕威;钟晓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棉织布与无纺布制作的手术衣和手术洞巾等在手术铺巾时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数及术中抗渗液性能,为有效控制外科切口感染和预防医患交叉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将棉织布与无纺布制作的手术布类各备15包,包内内容均相同,经灭菌处理.应用尘埃粒子计数仪测定两组铺巾时、铺巾后及收巾时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数,同时在手术过程中观察其抗渗液性能.结果 无纺布组在铺巾时、铺巾后及收巾时产生的尘埃粒子数显著少于棉织布组(P<0.05,P<0.01);其抗渗液率为100%,而棉织布组为0.结论 无纺布抗渗液性能优,可减少手术环境中的尘埃粒子数,从而控制外科切口感染;其阻隔防护效能对患者和医护人员具有双重保护作用.
作者:王玫;宋月云;熊穗清;何荣芝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下肢弧菌感染性脓毒症患者的创面处理方法及观察护理措施.方法 对8例早期诊断为下肢弧菌感染性脓毒症患者,入院2 h内患肢行多切口切开减压、引流,创面局部外用磺胺米隆加氯霉素纱布包扎,创面半暴露结合远红外线灯间歇照射.7 d左右病情稳定后予以清创术,术后加强创面观察及护理.结果 3例下肢植皮、3例下肢截肢后治愈出院;2例切开减压、引流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自动出院.结论 早期外科治疗后,积极做好创面观察和护理,可有效地控制病情发展,提高弧菌性脓毒症抢救成功率.
作者:吴莉莉;周海速;俞继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人工气腹术治疗肺叶切除术后胸内残腔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389例行人工气腹术治疗肺叶切除术后胸内残腔的患者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术后加强吸痰护理,并保持引流通畅,维持适当的负压吸引,严密观察术后患者可能出现的相关并发症,采取相应措施.结果 355例术后1周内胸内残腔消失;33例胸内残腔量<5%,局部形成干腔;1例2周后胸内残腔量为11%,局部形成干腔.无1例出现严重人工气腹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人工气腹术治疗肺叶切除术后胸内残腔可缩短住院日,减少医疗费用,正确的护理配合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朱以芳;闫小龙;谷仲平;王线妮;高坤祥;王小平;李小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头部按摩对初产妇心理和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一对一陪伴分娩服务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施行头部按摩.比较两组产妇的焦虑、抑郁状态及剖宫产率.结果 观察组第二产程开始时焦虑、抑郁评分及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在分娩过程中对产妇进行头部按摩可有效缓解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曾三梅;程兰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对9例切口妊娠患者实施子宫动脉化疗灌注加栓塞术,结果9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提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特别是穿刺点的局部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及心理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周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