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患者的护理

董翠萍;王红艳;熊静

关键词: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腔内隔绝术,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15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疼痛变化,并积极控制血压和镇痛,术后严密监测并积极控制血压波动,观察切口、肢体血供情况,做好出院指导.结果 15例均痊愈出院,无截瘫、支架移位等并发症.结论 围术期积极控制血压、合理镇痛,密切观察切口、肢体血供情况,可提高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效果和患者存活率.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肛肠冲洗器的制作

    肛门疾病术后保持患者伤口的清洁,防止感染是促进创面早期愈合的关键.肛肠冲洗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药液坐浴,有排便椅式、坐便器式、针管抽吸药液式3种,但均存在不足,给患者和护理带来诸多不便.

    作者:张宪英;刘冉;刁保忠;周德刚;李月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外科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特点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外科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特点,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表对200例外科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外科患者在入院教育需求中将医院规章制度介绍和如何配合检查治疗放在首位;手术前后教育需求以对术后疼痛、如何缓解术后不适、术后恢复情况、手术过程及时间、并发症的预防等知识的需求比较强烈,而对于术前准备知识及麻醉注意事项等与手术相关的行为指导重视程度不够;出院教育需求中活动休息、复查随诊、正确用药排前3位,其次为营养、预防复发、家庭护理、自我护理;出院后咨询需求患者首选返院咨询(78.12%)、电话咨询(89.58%)2种形式;教育方式需求依次为护士个别指导,观看教育录像,应用患者教育手册和患者现身说法;对施教者的需求特点为149例(77.60%)患者选择医生,首选护士者仅43例(22.40%).结论 外科患者围术期教育需求具有多样化、阶段性特点,对健康教育方法需求具有多样性.护理人员应制订个体化健康教育计划,采用围术期全程分期教育及分病种教育对策.

    作者:王晓靖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乳腔镜下乳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乳腔镜下乳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2例乳癌患者术前做好心理疏导和术前准备,术后做好常规护理、引流管护理、皮下气肿的护理、预防感染,并进行功能训练,给予出院指导.结果 22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外形和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乳腔镜下乳癌改良根治术创伤小、术后外形恢复好,恰当的护理可促进患者心理和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娜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军队牙龈炎患者口腔卫生健康教育

    目的 探讨军队牙龈炎患者的口腔卫生健康教育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某部210例牙龈炎患者以挂图讲解方式行口腔卫生健康教育,2个月后比较干预前后牙龈指数(GI)和口腔卫生指数(DI).结果 2个月后患者GI和DI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正确的口腔卫生健康教育可改善牙龈炎状况,提高军队官兵口腔健康水平.

    作者:李洁;勾玉洁;杨文晔;范小敏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陈皮木香水预防腹部手术后腹胀

    腹胀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之一,我院于2000~2006年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前常规服用陈皮木香水预防术后腹胀,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瞿源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自制小型负压引流瓶用于乳癌术后引流

    乳癌患者手术后留下较大创面,术后创面引流对促进伤口愈合,防止皮瓣坏死及预防感染具有重要意义.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我科对28例乳癌手术患者采用自制小型负压引流瓶引流手术创面,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杨落仙;朱爱君;邵诗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男声女调行甲状软骨成形术患者的护理

    对10例男声女调[发音基频(268.36士39.80 Hz)]行甲状软骨成形术患者,术前解除惠者的负性心理,除常规术前准备外,还做好呼吸道准备、术后取半卧位、适时嗓音训练、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 患者手术后7d发音基频(150.00士34.90)Hz,接近正常发音基频(158.00土23.91) Hz.提示做好术前术后进行科学的护理,有助于使患者嗓音恢复至正常,发音自然流畅.

    作者:张盛静;魏良云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脑外科护皮膜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中的应用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是将肾脏内的结石在术中经X线C臂机定位后,在灌注泵持续低压灌注的同时用钬激光将结石击碎,并将碎石粒冲出体外的过程.这一手术操作由于持续灌注.容易浸湿无菌敷料,污染手术野及操作医生的手术衣、洗手裤等.

    作者:陈敏敏;罗秀元;黎开凤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留置T管出院患者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的实施

    目的 探讨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在留置T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4例留置T管出院惠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时均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入院即建立回访登记本,管床护士在患者出院后定期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饮食、服药、休息、活动、康复功能锻炼、引流管护理技巧、引流液的观察、心理疏导等内容的电话回访.结果 观察组电话回访率100.0%,T管引流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留置T管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自我护理能力和遵医行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观察组满意度达100.0%.结论 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适应了护理模式的转变,将医院健康教育工作延伸至出院患者的治疗康复过程中,搭建了患者与医院之间沟通的桥梁,保证了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刘昌丹;杨春梅;王平;向永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社区居民痔知识及行为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社区居民痔相关知识及行为情况,为进一步开展社区痔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荆州市社区424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痔相关知识知晓率仅为7.5%~37.7%;43.4%~64.2%存在不健康的行为;对疾病健康知识需求率高达83.0%~94.5%;希望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和医护人员讲解获取痔知识者分别为57.1%和50.9%.结论 社区居民痔发病率高,其痔相关知识、健康行为有待提高,应针对社区居民对痔的不同健康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以提高社区居民痔防治知识,改变不良行为习惯.

    作者:杨章玲;王虹;肖继荣;张中香;刘邦霞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超声乳化白内障限价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超声乳化白内障限价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73例行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患者采用临床路径进行住院健康教育,内容包括饮食、休息、活动指导,各种检验、检查和白内障单病种限价知识等;采用口头、书面、示范教育等健康教育方式.结果 住院健康教育使超声乳化白内障限价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提高了护理质量,融洽了护患关系,体现了人文关怀,保证了整体护理与整体医疗的有机结合.结论 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超声乳化白内障限价住院患者中的应用能促进医患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高二级目标人群健康知识知晓率,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黄春霞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临床路径在青光眼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临床路径对青光眼手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96例行青光眼小梁切除加虹膜周切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时照组采用传统的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对患者实施从入院到出院连续性的健康教育.在患者出院时用自制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可提高青光眼手术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使患者自觉采取健康行为,积极配合医疗护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陈晓春;刘志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咪唑安定联合芬太尼在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观察咪唑安定联合芬太尼在结肠镜检查中的镇静、镇痛效果.方法 将需行结肠镜检查的145例ASA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A组(70例)和B组(75例).A组采用传统结肠镜方法检查并施行常规护理;B组采用无痛检查方法,即静脉推注咪唑安定0.05 mg/kg、芬太尼1μg/kg,1~2 min后开始进行结肠镜检查;检查前、中、后均施予针对性护理支持.结果 两组MAP、HR组间变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B组呼吸抑制发生率为4.00%;B组92.00%患者镇静程度达Ramsay 2~3级水平,效果显著优于A组(P<0.01);B组镇静镇痛效果、遗忘及满意程度和再次接受结肠镜意愿显著优于A组(均P<0.01).结论 咪唑安定联合芬太尼用于结肠镜检查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且安全;护理支持是顺利完成检查的有效保障.

    作者:邝慕珠;徐显林;张嘉;谢伦雄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昏迷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气管套管的选择

    目的 探讨昏迷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应用不同类型气管套管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102例昏迷气管切开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采用不带气囊的金属气管套管;观察组采用一次性低压气囊气管套管,均予气管切开术后常规护理.两组分别在气管切开后第3天、第15天,从气管套管内留取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结果 两组气管切开术后第15天细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气管切开术后15d总菌株少于对照组(P<0.01);第3天与第15天总菌株比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一次性低压气囊气管套管能有效降低昏迷气管切开术患者的肺部感染率.

    作者:陈丽静;伦丽芳;张拔山;刘小红;李珍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自制穿刺针在腹腔镜化脓性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已成为治疗阑尾炎的首选方法.但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阑尾增粗肿胀,系膜水肿增厚,阑尾腔内充满脓液,张力增高,镜下操作时或阑尾切除后取出过程中,易造成阑尾破溃,脓液外溢,污染腹腔或穿刺口,造成术后腹腔残余感染或穿刺口感染.

    作者:刘英;刘金鹏;邱文秀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临床路径在高血压鼻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应用于高血压鼻出血患者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2005年1~12月3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与护理;2006年1~6月2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的方法,包括组建临床路径发展小组、设计井制订表格、实施临床路径、资料收集等.结果 观察组住院天数显著缩短(P<0.05);平均住院费用显著减少(P<0.05);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由97.50%上升至100.00%.结论 临床路径应用于高血压鼻出血患者护理中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且可操作性强.

    作者:杜玉凤;刘继荣;李冬梅;范晓华;周翠娥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喉癌手术患者陪护家属的健康指导

    对80例喉癌手术患者的陪护家属进行术前术后、气管切开术、鼻饲饮食、生活起居以及出院后的健康指导.结果 患者家属均能有效地配合护理;无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80例临床治愈出院,71例随访中1例发生鼻饲管部分脱落,得到及时处理.提出护理人员对喉癌手术患者的陪护进行评估,实施全程健康教育,使其掌握术前术后、气管切开术、鼻饲饮食、生活起居以及出院护理等知识与技能,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文姬;杨华;彭新宇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荷负电气溶胶促进烧伤患者头部取皮区创面愈合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荷负电气溶胶促进烧伤患者头部取皮区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气溶胶组(61例)和对照组(59例),两组均采用电动取皮机取头皮,厚度0.25 mm.取皮后对照组采用常规处理;气溶胶组采用气溶胶对头部取皮区创面进行治疗护理,每次2 h,每天2次,直至创面愈合.结果 两组创面疼痛消失、创面渗出物消失情况及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荷负电气溶胶能有效促进烧伤患者头部取皮区创面愈合.

    作者:吴丽萍;谢肖霞;谢小英;张慧桢;陈秀浪;梁月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1例下肢动脉成形术后迷走神经反射反复发作的护理

    对1例下肢动脉狭窄的高龄患者行下肢动脉成形术,患者术后反复发作迷走神经反射,分别于拔除动脉鞘管后20 min、1 h、术后8 h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给予术前饮食护理、开放静脉通路、精神支持和术后病情观察、拔管配合、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患者平稳渡过手术期,康复出院.

    作者:刘焕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甘露醇用药时间对脑脊液中抗生素浓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快速静脉输注甘露醇对脑眷液中抗生素浓度的影响,为临床合理安排甘露醇与抗生素的输注时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神经外科术后患者12例,采用自身对照法于术后第1天开始,分别于5个时间段使用抗生素头孢三嗪,即应用抗生素后60 min使用甘露醇(1组)、应用抗生素后30 min使用甘露醇(2组)、同时应用甘露醇和抗生素(3组)、应用抗生素前30 min使用甘露醇(4组)、应用抗生素前60 min使用甘露醇(5组).应用抗生素60 min后留取脑脊液标本,采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脊液中抗生素的浓度.结果 应用抗生素后30 min使用甘露醇,其脑脊液药物浓度显著高于其它时段(均P<0.01).结论 静脉输注抗生素后30 min使用甘露醇,血脑屏障开放为佳状态,抗生素通过率大,有助于预防和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作者:厉春林;郑慧军;胡娜;曾莹;汪沁芳;汪晖;何跃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