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娜
对10例小儿腹腔镜下行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及肝管空肠吻合的手术配合进行总结.提出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巡回护士、器械护士娴熟的配合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评.
作者:周琦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在留置T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4例留置T管出院惠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时均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入院即建立回访登记本,管床护士在患者出院后定期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饮食、服药、休息、活动、康复功能锻炼、引流管护理技巧、引流液的观察、心理疏导等内容的电话回访.结果 观察组电话回访率100.0%,T管引流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留置T管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自我护理能力和遵医行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观察组满意度达100.0%.结论 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适应了护理模式的转变,将医院健康教育工作延伸至出院患者的治疗康复过程中,搭建了患者与医院之间沟通的桥梁,保证了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刘昌丹;杨春梅;王平;向永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快速静脉输注甘露醇对脑眷液中抗生素浓度的影响,为临床合理安排甘露醇与抗生素的输注时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神经外科术后患者12例,采用自身对照法于术后第1天开始,分别于5个时间段使用抗生素头孢三嗪,即应用抗生素后60 min使用甘露醇(1组)、应用抗生素后30 min使用甘露醇(2组)、同时应用甘露醇和抗生素(3组)、应用抗生素前30 min使用甘露醇(4组)、应用抗生素前60 min使用甘露醇(5组).应用抗生素60 min后留取脑脊液标本,采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脊液中抗生素的浓度.结果 应用抗生素后30 min使用甘露醇,其脑脊液药物浓度显著高于其它时段(均P<0.01).结论 静脉输注抗生素后30 min使用甘露醇,血脑屏障开放为佳状态,抗生素通过率大,有助于预防和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作者:厉春林;郑慧军;胡娜;曾莹;汪沁芳;汪晖;何跃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应用临床路径对青光眼手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96例行青光眼小梁切除加虹膜周切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时照组采用传统的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对患者实施从入院到出院连续性的健康教育.在患者出院时用自制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可提高青光眼手术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使患者自觉采取健康行为,积极配合医疗护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陈晓春;刘志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军队牙龈炎患者的口腔卫生健康教育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某部210例牙龈炎患者以挂图讲解方式行口腔卫生健康教育,2个月后比较干预前后牙龈指数(GI)和口腔卫生指数(DI).结果 2个月后患者GI和DI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正确的口腔卫生健康教育可改善牙龈炎状况,提高军队官兵口腔健康水平.
作者:李洁;勾玉洁;杨文晔;范小敏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对120例高龄患者术后应用镇痛泵,结果发生并发症16例,以腹胀、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寒战、尿潴留、骶尾部红肿、低血压为常见.根据高龄患者的特点,在术后镇痛过程中对患者做好细致的观察、精心的护理,可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减轻患者痛苦,对促进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谢子宁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咪唑安定联合芬太尼在结肠镜检查中的镇静、镇痛效果.方法 将需行结肠镜检查的145例ASA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A组(70例)和B组(75例).A组采用传统结肠镜方法检查并施行常规护理;B组采用无痛检查方法,即静脉推注咪唑安定0.05 mg/kg、芬太尼1μg/kg,1~2 min后开始进行结肠镜检查;检查前、中、后均施予针对性护理支持.结果 两组MAP、HR组间变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B组呼吸抑制发生率为4.00%;B组92.00%患者镇静程度达Ramsay 2~3级水平,效果显著优于A组(P<0.01);B组镇静镇痛效果、遗忘及满意程度和再次接受结肠镜意愿显著优于A组(均P<0.01).结论 咪唑安定联合芬太尼用于结肠镜检查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且安全;护理支持是顺利完成检查的有效保障.
作者:邝慕珠;徐显林;张嘉;谢伦雄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初次接受体外授精-胚胎移植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给临床工作提供可行的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108例初次接受体外授精-胚胎移植患者在手术前对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及方式的需求进行调查.结果 初次接受体外授精-胚胎移植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需求率为64.8%~100.0%,对教育方法需求以医务人员个别指导(93.5%)和健康教育处方(90.7%)为主,方式则为集中返院咨询(98.1%)和电话咨询(90.7%).结论 体外授精-胚胎移植患者对健康教育需求较强烈,接受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提高妊娠率.
作者:卢桂英;李淑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使用微型电动磨钻可缩短颈椎后路棘突悬吊颈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手术时间,但在使用中易产生骨末,必须向磨钻处不断推注生理盐水,才能使术野清晰.鉴此,我科自行研制了加压冲洗器,临床应用20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金春玉;付晓欣;吴月溪 刊期: 2007年第08期
静脉输液操作是常见的临床治疗手段之一,在输液过程中正确使用药物和严格控制输注速度是保证患者安全的重要条件,也是护理人员不可或缺的技能.
作者:毛惠娜;杨青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对126例以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采用术前行心理护理及体位训练,术后细心观察病情,加强饮食、体位护理等措施.结果 经6个月随访,总有效率84.1%,未发生并发症.提示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新方法,科学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邹静瑶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昏迷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应用不同类型气管套管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102例昏迷气管切开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采用不带气囊的金属气管套管;观察组采用一次性低压气囊气管套管,均予气管切开术后常规护理.两组分别在气管切开后第3天、第15天,从气管套管内留取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结果 两组气管切开术后第15天细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气管切开术后15d总菌株少于对照组(P<0.01);第3天与第15天总菌株比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一次性低压气囊气管套管能有效降低昏迷气管切开术患者的肺部感染率.
作者:陈丽静;伦丽芳;张拔山;刘小红;李珍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对有关社区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文献进行综述,了解社区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模式、重要性与优势、社区特殊人群的健康教育现状及效果.结果 发现目前针对艾滋病的主要健康教育方法有知识、态度行为模式,知识、态度、信念和行为模式.社区在艾滋病健康教育方面有着其自己独特的优势.我国建立了健康教育体系、艾滋病/性病(AIDS/STD)监测体系等,然而仍存在组织网络不健全,卫生人力不能满足需求,信息传递障碍以及欠发达农村的艾滋病知识宣教工作薄弱,对流动人口、学生、农民等人群健康教育模式不够多样化等不足.解决的途径主要是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健全组织管理,强化对流动人员的管理,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等.提示社区艾滋病健康教育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但通过一些合理的途径有可能得到解决.
作者:李映兰;周阳;李丽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对DVT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评估、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症状的观察、髋关节置换术后DVT机械性预防与护理进行经验总结.提出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观察和护理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护理人员掌握DVT的发生机制及高危因素,并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监督指导各项预防措施的落实,准确及时发现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症状并进行护理等,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胥明梅;曲桂荣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荷负电气溶胶促进烧伤患者头部取皮区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气溶胶组(61例)和对照组(59例),两组均采用电动取皮机取头皮,厚度0.25 mm.取皮后对照组采用常规处理;气溶胶组采用气溶胶对头部取皮区创面进行治疗护理,每次2 h,每天2次,直至创面愈合.结果 两组创面疼痛消失、创面渗出物消失情况及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荷负电气溶胶能有效促进烧伤患者头部取皮区创面愈合.
作者:吴丽萍;谢肖霞;谢小英;张慧桢;陈秀浪;梁月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控烟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吸咽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方法 对40例吸烟的男性骨折住院患者在建立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吸烟与健康知识的认知干预,对其错误的认知进行分析,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加强健康教育,给予行为干预,使其主动戒烟,养成不吸烟的良好生活习惯,并采用交谈及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评定干预前后患者吸烟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差异.结果 干预前患者吸烟与健康知识测试得分15.97士7.7,干预后26.97士2.64,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吸烟态度和行为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对骨折患者实施控烟护理干预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作者:王桂芬;余海苏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社区居民痔相关知识及行为情况,为进一步开展社区痔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荆州市社区424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痔相关知识知晓率仅为7.5%~37.7%;43.4%~64.2%存在不健康的行为;对疾病健康知识需求率高达83.0%~94.5%;希望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和医护人员讲解获取痔知识者分别为57.1%和50.9%.结论 社区居民痔发病率高,其痔相关知识、健康行为有待提高,应针对社区居民对痔的不同健康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以提高社区居民痔防治知识,改变不良行为习惯.
作者:杨章玲;王虹;肖继荣;张中香;刘邦霞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15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疼痛变化,并积极控制血压和镇痛,术后严密监测并积极控制血压波动,观察切口、肢体血供情况,做好出院指导.结果 15例均痊愈出院,无截瘫、支架移位等并发症.结论 围术期积极控制血压、合理镇痛,密切观察切口、肢体血供情况,可提高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效果和患者存活率.
作者:董翠萍;王红艳;熊静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留置气囊导尿管是在导尿后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引流尿液的方法[1].
作者:朱艾君;邵诗英;何又喜;杨落仙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对1例下肢动脉狭窄的高龄患者行下肢动脉成形术,患者术后反复发作迷走神经反射,分别于拔除动脉鞘管后20 min、1 h、术后8 h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给予术前饮食护理、开放静脉通路、精神支持和术后病情观察、拔管配合、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患者平稳渡过手术期,康复出院.
作者:刘焕萍 刊期: 200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