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务琴
对23例患者在ENTrakTM Plus影像导航下行鼻窦内镜手术,手术配合包括患者心理准备、仪器及用物准备、体位配合、术中导航、术中监护及并发症的观察、术后处理等.结果 23例鼻窦手术均获得满意疗效,未发生并发症.提示影像导航系统可以帮助医生在术中确认鼻及颅底的局部及相邻解剖结构,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而良好的手术配合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易兴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回顾性总结10例经口咽入路手术患者的护理.提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加强康复指导是提高围术期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邹桂茂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对5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阻滞麻醉(CSEA)行子宫切除术,24例麻醉10~15 min后发生低血压(BP<90/60 mmHg).分析主要原因为CSEA致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阻滞后小动脉扩张或长期患病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而出现失血性贫血,患者术前过度禁食、禁饮所致.提出术前详细评估患者病情,指导患者按医嘱禁食、禁饮,及时建立有效静脉通道行扩容升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是防止CSEA后低血压的关键.
作者:柳红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术前情景模拟健康教育在胸腔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80例择期行胸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法即由护士对患者进行口头讲解手术相关知识、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实验组根据患者病情及对疾病与手术相关知识的认知度和健康知识需求确定模拟内容,设计实物模拟和视频模拟,分阶段对患者开展术前健康教育和模拟训练.结果 实验组术后遵医行为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ICU监护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术前情景模拟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的遵医行为,缩短了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和ICU监护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张朝梅;任坚;黄丽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为了提高手术后动脉留置针拔除后的局部止血效果,笔者设计报警动脉止血绷带行压迫止血,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戴黎敏;蒋忠;周亚昭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自制肠内营养液在食管癌术后患者早期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全胃肠外营养治疗方法,即术后静脉输入营养混合液,停止胃肠减压后过渡至肠内营养;观察组采用术中置入鼻肠管,术后24~48 h经鼻肠管滴注自制肠内营养液.结果 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食管癌术后早期应用自制肠内营养液,对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作者:吉凤庆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为提高护理查房质量,护理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护理查房演示,使护理人员掌握护理查房的方法和技巧,持续改进了护理查房质量,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激励了护士长角色,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学习热情.
作者:师清莲;张超元;李华喜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医院腔镜资源整合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成立腔镜整合管理小组,采取统一购置、统一编号、合理调配使用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管理模式,实行专人清洗消毒,专人进行感染控制监测的操作规程.实施6个月后,与非整合管理组(管理前)进行比较,观察两组连台手术衔接时间、器械护士腔镜器械准备的准确率、手术医生对两组器械护士的满意度及手术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整合管理组连台手术衔接时间显著短于非整合管理组(P<0.01),腔镜器械准备准确率、手术医生的满意度及手术切口的愈合率显著高于非整合管理组(均P<0.01).结论 医院腔镜资源整合,充分发挥了腔镜设备的使用效能,提高了腔镜专科护士工作效益,提升了手术室护理质量.
作者:贺吉群;李思;刘秋秋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对58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联合腔内激光治疗,结果治疗效果满意,术后平均住院5.0d,未发生并发症,随访2年无复发.提出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对帮助患者顺利进行手术,促进康复,预防复发有重要意义.
作者:耿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体外循环手术中,手术护士需要管理、固定各种管道,如动、静脉插管,左心房引流管,心内吸引管,普通吸引管等.如未采取有效的固定方法,轻者使管道混淆,难以辨别,重者导致管道脱落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威胁患者生命.我院手术室在体外循环手术中利用手术台上普通吸引头内包装袋固定管道,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卢燕;曾俊;周妮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对60例髋关节病变患者行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5~95 min,平均75.0min,无术中并发症.提出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熟练掌握手术步骤、专用器械的安装及使用方法,术中密切与医生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作者:王巧萍;郭海青;董瑞;张乃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对60例淤积性乳腺炎的患者采用木鳖子仁加食醋局部外敷并予以心理护理和对症护理.结果 治愈57例(95.0%),好转3例(5.0%),总有效率为100%.提示治疗前加强护患沟通,并指导患者按需哺乳,注意哺乳姿势等对症护理可使其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扈菊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同步进行外耳道、鼓室成形与应用高密度聚乙烯(MEDPOR)再造耳廓治疗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5例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患者采用Ⅰ期外耳道、鼓室成形加耳后皮下皮肤扩张器埋置术,Ⅱ期应用MEDPOR作支架行耳廓再造术.术前术后做好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尤其是术耳局部皮肤、血运的观察护理.结果 术后1个月语频听力提高15 dB以上者21例(占84.0%),其中听力改善30 dB以上者10例,占40.0%.随访1~5年,听力保持稳定者17例(占68.0%).MEDPOR耳廓再造18例一期愈合,外形良好;7例支架外露,再次手术修复,效果满意.结论 听力重建与MEDPOR耳廓再造同步进行可获得较满意的听力和耳廓外形,加强手术前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刘和菊;许耀东;植少娟;翁雪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对46例下肢静脉炎患者在抗感染、抗凝等治疗基础上采用DRO型快速加压止血器袖带缚扎患肢近端,辅以药物局部阻滞治疗,结果治愈38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95.7%.提示静脉局部阻滞治疗下肢静脉炎疗效显著,方便经济;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心理护理可确保治疗效果.
作者:高凤;车兴美;倪佃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对13例阴囊湿疹样癌患者行阴囊湿疹样癌切除加临近皮辩转移术.结果 13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切口I期愈合,无切口感染、压疮及泌尿系感染.提出认真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加强体位护理、切口观察及饮食与康复指导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顾青;许小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对151例帕金森病患者行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结果 术后1周患者肢体僵直、震颤、运动迟缓和姿势平衡障碍等症状明显缓解.提出加强心理护理、对症护理和脑起搏器刺激系统植入后护理以及出院指导是患者获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作者:崔建;王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对同理心的定义、组成部分、核心、主要内涵进行阐述,并分析产科的风险及护患沟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护理人员掌握同理心第五层次的表达、主动倾听、真诚相处、表达同理反应,可提高护患沟通效果.
作者:朱文娟;汪海燕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对高等学校护理专业学生(下称护生)缺乏正规系统的学校法律知识教育、法律知识掌握程度较低、缺乏对相关法律证据的认识及书写护理记录的知识现状进行综述.提出应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加强在校护生法律法规教育,将法律知识融入临床各科教学中,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并与临床护理相结合,实施护生实习前的岗前培训,提升护生综合素质,以切实增强护生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自觉规范护理行为,确保医疗护理工作安全.
作者:孟发芬;张霄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临床急救药品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参照国内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对急救药品的管理标准,制订本院急救药品的管理质量评价标准,运用计划(P)、实施(D)、检查(C)、处理(A)循环法,对临床急救药品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质量控制.结果 实施控制1年后急救药品质量管理评分由实施前97.O分上升至99.3分.结论 PDcA循环法保证了急救药品的用药安全,提升了护理质量,是临床急救药品质量控制的有效管理方法.
作者:杨俊华;蒋蓉;董志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回顾性总结20例剖宫产术后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致椎体外系反应患者的护理,提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全面、动态观察神经系统的反应,加强对症护理是减少椎体外系反应的重要措施.
作者:侯智灵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