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天惠;易永红;华丽;黄实;陈锦秀
目的 探讨马黄酊湿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74例化疗性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局部应用马黄酊湿敷,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马黄酊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满意,是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李平;张丽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本科护生在实习末期的临床实习行为,为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护生临床实习行为评价表于临床实习的第10个月对护理学院80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临床实习行为总体均分为3.73±0.47;其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及操作技能领域评分依次为3.33±0.67、3.93±0.46、3.89±0.57.结论 护生在实习末期的行为表现总体较满意,在情感领域和操作技能领域的行为表现较好,而认知领域的行为表现稍差.在临床实习带教中应加大对护生认知领域行为的培养.
作者:臧爽;李红丽;杨凡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相关因素,为制订预防口腔黏膜炎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对567例接受氟尿嘧啶类为主抗癌药物治疗患者于化疗期口服别嘌呤醇片或含漱0.8%别嘌呤醇溶液预防口腔黏膜炎,每天观察并记录患者口腔情况、化疗不良反应及睡眠情况等.对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者发生口腔黏膜炎49例(8.6%),影响口腔黏膜炎发生的主要相关因素为口腔pH值、唾液黏稠度、腹泻、睡眠(均P<0.01).结论 需针对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主要相关因素进行护理干预,以降低黏膜炎的发生率及程度,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刘建红;郑晓莉;茅静;张柳柳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门诊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行门冬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强化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2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于三餐前即时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中效人胰岛素,患者自行注射和监测血糖.结果 治疗2个月仅3例次发生低血糖,未发生严重低血糖事件及其他不良反应.血糖控制良好,空腹血将葡萄糖(5.34±0.45)mmol/L、2小时血浆葡萄糖(7.03±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A1(6.71±0.65)%、血糖达标控制时间(6.69±1.12)d.结论 门冬胰岛素疗效好、安全,对患者建立有效通畅的随访制度,加强疾病知识教育、饮食及运动指导等,可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保证治疗效果.
作者:龚海英;杨华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 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护理策略.方法 对22例机械通气效果不佳的重症ARDS患者应用ECMO治疗,同时合理调配护理人员,加强病房环境管理及各项生命指标的监测等.结果 ECMO治疗24 h后,患者氧代谢情况明显改善;住院治疗25~43 d,治愈16例,死亡6例.结论 严密监测和有效的护理是ECMO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云;张银英;庞群英;杨红丽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 调动糖尿病患者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糖尿病教育效果.方法 选择社区94例2型糖尿病患者,每2个月1次轮流组织部分患者采用以问题为基础(PBL)教学方式实施糖尿病教育,连续1年,均于听课≥2次课后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糖尿病知识掌握率为95.74%~100%,肯定PBL教学方式为94.68%~98.94%.结论 PBL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学习兴趣及知识的掌握程度.
作者:李卡路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 提高老年血管性疾病患者知识水平,减少血管性疾病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 对154例住院老年血管性疾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主要内容为血管性疾病发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B族维生素与血管性疾病的关系,健康生活方式的作用等.结果 教育后患者对心血管疾病的认知、采用科学饮食方式的比例较教育前显著提高(均P<0.01);患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减少(P<0.01,P<0.05).结论 对老年血管性疾病患者进行Hcy知识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的知识水平,改变其不良饮食习惯,减少血管性疾病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张书平;赵莉;杨文革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急危重患儿父母对护士的信任程度,为持续改进儿科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对590名急危重患儿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患儿父母对护士的信任度总体较高,评分为141.68±12.43;在一贯性、对护士知识和技术的权威性方面信任度高,而安心感、对未来的信心评分偏低.结论 需根据患儿父母的需求实施系统化、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履行告知义务,有效地促进护患沟通,遵从人际关系的尊重原则,尊重和重视患儿父母,满足患儿父母的需求,才能有效提高急危重患儿父母对护士的信任度.
作者:卢琼芳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女性糖尿病患者月经期的血糖变化,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 对42例正常月经的女性糖尿病患者经前期及月经期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进行监测.结果 42例患者月经期FPG显著高于经前期(P<0.01),其中胰岛素治疗患者FBG变化高于口服治疗患者.结论 需注意女性糖尿病患者月经期血糖变化,特别是对胰岛素治疗患者,以便及时予以调整治疗方案,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使病情得到控制.
作者:屠云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自我粘缠绷带用于PICC穿刺点的固定效果.方法 将98例PICC置管患者按置管奇偶数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PICC穿刺后,在常规固定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普通医用绷带加压固定,观察组采用自我粘缠绷带固定.结果 观察组渗血时间(17.00±1.46)h,48 h更换敷贴(1.42±0.18)次,对照组分别为(20.00±1.21)h、(1.98±0.31)次,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观察组患者肢体舒适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自我粘缠绷带用于PICC穿刺点局部止血效果好,且不影响患者肢体舒适.
作者:张劲;冯丽群;何伟;冯军 刊期: 2007年第17期
阐述社区护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政策及财政支持不足、社区护理服务普及率偏低、人们对社区护理的认识不足、社区护理服务范围局限、社区护理管理存在缺陷、社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社区护理教育滞后等.提出加强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加强社区护理的宣传力度、建立规范的护理管理体制、加强社区护理教学与继续教育,有利于社区护理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黄素芳;方鹏骞;胡兰;张玉萍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穴位埋入羊肠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效果.方法 将64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两组治疗期间不使用减肥药物和其它减肥方法,按要求合理膳食及适当运动,观察组同时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穴位疗法,观察治疗前后体重和腰围变化,并评价减肥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总有效率87.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腰围和体重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下降水平优于对照组.结论 穴位埋线治疗减肥方便易行、疗效满意,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是一种较满意的减肥方法.
作者:刘远珍;徐琳兰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 提高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对糖尿病的认知能力,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方法 对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采用多种方式实施预防性健康教育活动.结果 预防性健康教育6个月后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对糖尿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及自我管理状况显著优于教育前(均P<0.05、P<0.01);无1例新增糖尿病患者.结论 对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开展预防性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对糖尿病的认知能力,有效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作者:林艳;郭雅娇;李碧华;卢晓君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由于儿童活泼好动,对输液的配合性较差,在其输液过程中,常需家长和护理人员细心看护,稍有疏忽便可能出现输液外渗等.鉴此,我们自行设计制作了一种儿童输液定位座椅,并应用于临床工作,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韩效伟;吕菁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运动疗法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6例)和对照组(94例),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对照组进行心理干预和个体化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甚础上采用个体化运动疗法.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7%,对照组为87.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个体化运动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魏中华;臧志坤;田红梅;朱永鑫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 提高早产儿氧疗安全性,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方法 参照《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自行设计新生儿病房氧疗知情同意书,对执行氧疗的早产儿父母及时告知病情并签署氧疗知情同意书.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收集患儿父母对医护工作满意度及投诉的情况.结果 患儿住院4~26 d,均未发生氧疗并发症,患儿父母对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为99.2%;仅发生1起医患纠纷.结论 氧疗知情同意书应用于早产儿氧疗护理中,有利于提高早产儿氧疗的安全性,提高无陪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叶天惠;易永红;华丽;黄实;陈锦秀 刊期: 2007年第17期
压疮是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迫,造成细胞缺氧而坏死的现象,其实质就是压迫性溃疡[1].常发生于长期卧床、坐轮椅的患者,或者过瘦、过胖、大小便失禁的患者.
作者:黄茵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 合理指导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提高其饮食治疗依从性.方法 将2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按糖尿病饮食常规进行饮食治疗,观察组采用自制膳食卡进行饮食治疗,治疗后3个月,比较两组饮食治疗依从性、对糖尿病饮食治疗的知晓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及对饮食知识的知晓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血糖控制较平稳(P<0.05,P<0.01).结论 膳食卡便于糖尿病患者获得正规饮食治疗.
作者:任伟;陆群;孙海峰;陈丽芳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耳穴贴压配合膈神经按摩治疗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效果.方法 将64例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耳穴贴压配合膈神经按摩方法治疗卒中后顽固性呃逆,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结果 两组呃逆缓解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耳穴贴压配合膈神经按摩治疗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效果好,且简便易行.
作者:岳春江;袁深涛;余轶娴;张宁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干预对糖调节受损(IGR)患者转归的影响.方法 将59例IGR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同时发放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资料;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教育前后血糖、血脂和胰岛素水平及IGR转归情况.结果 对照组糖尿病发病率为10.34%,观察组为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教育后观察组血糖、血脂、胰岛素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均P<0.05).结论 健康教育路径干预有利于调动IGR患者主观依从性,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王金枝;黄琳;周兴建;齐刚;朱丹;李彬林 刊期: 2007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