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翠;魏秋菊;张焕君
目的 探讨穴位运经治疗面瘫的疗效.方法 将73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采用推按运经治疗仪的脉冲电流刺激穴位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穴位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采用穴位运经治疗面瘫,是一种无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作者:朱春香;陈丽;王华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癌症患儿的疼痛程度、持续时间、部位、性质、原因及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护理评估单回顾性分析1年内经历过疼痛的303例患儿基本资料和疼痛资料.结果 疼痛程度受年龄和部位的影响(P<0.05,P<0.01);疼痛持续时间受部位和疼痛原因的影响(均P<0.01).结论 癌症患儿疼痛普遍存在.且有一定的特点,护理人员应针对性地进行评估和护理,以促进有效的疼痛管理.
作者:沈南平;张晓艳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持续救护模式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及成效.方法 对NICU收冶的1 207例危重新生儿实施持续救护模式,包括院前转运采用STABLE模式,住院期间运用新生儿个体化发育支持性护理模式(NIDCAP)和出院后给予定期随访、早期干预模式.结果 采用持续救护模式后,危重新生儿转运成功率为100%,治愈率为96.5%,病死率3.5%.体重<1000 g早产儿的救治存活率为88.5%.出院随访130例.早期发现脑瘫2例,神经发育迟缓4例,后者通过积极干预后,明显好转.结论 持续救护模式对危重新生儿的救护安全、有效.
作者:赵敏慧;丁红;陆春梅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触摸穴位辅助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使用退黄、抗感染及护肝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触摸手部穴位辅助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后ALT、TBIL、白蛋白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触摸穴位与常规疗法结合能明显提高婴儿肝炎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改善患儿肝功能.
作者:胡定柱;罗兰堂;杨扬;王远新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健康体检人群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需求.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89名健康受检者就其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需求进行调查.结果 54.8%受检者不知道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71.5%了解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累及器官,而对糖尿痛可引起足部、神经病变的知晓率不足50.0%.81.2%对合理饮食、控制肥胖能预防糖尿病持肯定态度,而52.2%不认为控制烟酒能够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受检者对糖尿病预防措施、并发症及治疗知识的需求占前3位.结论 体检人群对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存在不足,对糖尿病的预防认知不够.医护人员应加强糖尿病各方面知识的推广和普及,提高体检人群的防护意识,从而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作者:樊学翠;张培芳;侯元华;霍素云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不同吸痰方式和吸痰深度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为临床选择佳吸痰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将80例同期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A、B、C、D组各20例.A组行开放式深吸痰;B组行开放式改良深吸痰;C组行密闭式深吸痰,吸痰深度同A组;D组行密闭式改良深吸痰,吸痰深度同B组,方法同C组.结果 四组VAP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48);但C、D组VAP发生时间较A、B组显著延迟(均P<0.01).气管插管第5天A组CPIS评分显著高于C、D组(均P<0.01);第7天密闭式吸痰组CPIS评分有所升高,与开放式吸痰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密闭式吸痰法是否能够降低VAP尚需扩大样本进一步探讨,但在延迟VAP发生时间方面独具优势.
作者:李洁琼;李晓艳;韩娟 刊期: 2007年第19期
为6例长期携带胰岛素泵患者及家属建立家庭护理支持小组,实施院内培训,指导设计与使用家庭病情一览表,返院再教育及随访等全方位的护理干预,结果 3例血糖控制理想,3例控制较好,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感染等.提出家庭护理干预可提高长期携带胰岛素泵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纯桃;陈翠芬;何琴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中药联合食醋保留灌肠对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效果.方法 将84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按入院单双日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综合支持、护肝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联合食醋保留灌肠.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ALT、TBIL、PT、PTA、血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治疗后观察组主要并发症如感染、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联合食醋保留灌肠可改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疗效显著.
作者:楚秀菊;孙兆翠;张延萍;张爱银;蒋纪云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低血糖指数食物饮食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 将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低血糖指数食物饮食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教育,两组均随访观察4周.结果 干预后对照组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艾(均P<0.01).结论 低血糖指数食物饮食教育有助于2型糖尿病患者提高饮食依从性和平稳控制血糖.
作者:陈月崧;陈艳鸿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 对4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吹吸管、做舌操、冷刺激口咽部、进食训练的康复训练.结果 训练后患者的吞咽功能显著优于训练前(P<0.01).结论 进行有针对性、系统的吞咽功能训练可以使患者尽早建立良好的吞咽反射,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马素萍;纳娜;王海艳 刊期: 2007年第19期
通过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护生人文能力现状的分析,提出护生人文能力是其整体素质的重要方面,加强护生人文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和需要,从而探讨加强护生人文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作者:陈莺;孙苗芳;黄家懿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利福昔明保留灌肠治疗婴儿痢疾性腹泻的效果.方法 将96例婴儿痢疾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口服组和灌肠组各48例,口服组口服利福昔明治疗,灌肠组应用利福昔明保留灌肠.结果 灌肠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口服组(P<0.01).灌肠组用药过程中未见任何不良反应,口服组20例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论 利福昔明灌肠治疗小儿痢疾性腹泻具有安全、起效快、疗效好、疗程短、不良反应少等特点.
作者:余银珍;宋炜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护理告知的实施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即将出院的188名患者及家属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护理告知实施情况,告知方式及告知的一致性.结果 患者及家属对告知的总体满意度为(2.42±0.76)分;护理人员实施入院和出院告知的情况较好,手术告知次之;性别、病程和文化程度是影响患者及家属对告知满意度的因素(均P<0.01);口头讲解和文字形式为主要的告知方式,医护、护护存在告知不一致的情况.结论 应改善护理人员缺编现状,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理论水平和沟通技巧,合理采用多种告知形式,可保证护理告知的实施效果.
作者:杨金玲;刘照旭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概念图法多媒体课件在病区质量持续改进中的效果.方法 确定概念图法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思路.收集在病区质量检查中拍摄到的图片及其质量标准作为基础素材,编写脚本制成多媒体课件后对病区护理人员进行授课和质控.结果 2005年病区质量管理抽查合格率较2004年显著提高(P<0.01).分别有93.1%、91.5%、86.2%护士认为概念图法多媒体课件有助于增强自控意识、风险意识及转换思维.结论 概念图法多媒体课件用于病区管理使病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自控意识、风险意识有所提高.
作者:梅琳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口服给药是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措施之一,婴幼儿年龄小,不易配合,喂药较为困难.2006年10~12月我科对301例需口服给药的6个月以内的患儿,采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配合奶嘴喂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朱慧玲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绘制体温单是护士的一项日常工作,由于格子小、数量多、标记的信息量大,极易画错,重新绘制时稍不注意也容易出错,增加了护士工作量.
作者:周珍波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发现式学习在内科护理见习带教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抽签法将2004级护理英语本科1班学生(33名)设为对照班,2班(34名)为观察班.时照班运用传统的方式进行内科护理临床见习,观察班采用发现式学习理论指导临床见习.结果 两班对见习教学方法 的评价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观察班学生护理诊断、护理目标,书写护理病历总分和理论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班(P<0.05,P<0.01).结论 发现式学习应用于内科护理临床见习带教,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综合素质及团队合作精神.
作者:刘扣英;林征;孙国珍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激励性护理措施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10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性护理措施,同时进行日常生活及社会功能训练,持续6个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激励性护理措施,使用代币法进行奖励.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和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定.结果 干预后两组SSPI、SANS各因子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两组训练措施的主效应存在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各因子评分下降较显著(均P<0.01).结论 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激励性护理措施,可明显改善其社会功能,且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阴性症状.
作者:田红梅;墨伟静;朱永鑫;缪亚红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在儿科头皮静脉输液过程中,由于患儿缺乏自控能力,经常因抓扯或躁动而造成针头移位,导致局部肿胀或针头滑脱而影响输液顺利进行,反复穿刺不仅给患儿带来精神和身体上的痛苦,同时也增加护理工作量和材料消耗.
作者:韦林安;李丽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对3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用深静脉导管终池置入进行闭式循环引流置换脑脊液.结果 置管时间为4~8d,无1例发生继发性颅内感染及脑疝等并发症.治愈20例,好转6例,无效4例,其中1例因再出血病情加重死亡,总有效率86.7%.提出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术中准确传递所需用物,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控制脑脊液引流速度和置换速度,做好引流管护理,可促进颅内积血消散,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卢叶玲;李慧敏;李次发;曾雪清;刘春梅 刊期: 200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