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
对24例采用膨化聚氟乙烯网片行腹壁巨大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术前予详细评估、束腹训练、呼吸功能锻炼及肠道准备;术后密切观察呼吸情况,防止腹内压增加和切口感染,给予出院指导.结果 本组病例无并发症发生,切口甲级愈合23例,乙级愈合1例,平均住院13.4 d,随访1~5年,22例无复发,2例术后2~3年复发.提出系统的积极的术前术后护理干预是促进腹壁巨大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尽快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江美霞;胡英;陈赛;张映芬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护生对死亡的态度,为临床带教教师对其进行死亡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189名护生对死亡的态度.结果 不同性别、学历的护生在面临死亡积极探讨方面存在差异(均P<0.05);有无丧失亲人经历的护生对死亡的恐惧亦存在差异(P<0.05);护生对死亡态度认识较科学,但在心理、知识和能力上还未做好与死亡接触的准备.结论 根据护生对死亡不同的态度,临床带教教师应因势利导,培养护生健全的人格和科学的死亡观,使其逐渐承担护理濒临死亡或死亡患者的神圣职责.
作者:曾凡;曾铁英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职业暴露漏报率及其原因,以寻求降低护理人员职业感染危险性的有效方法.方法 要求102名轮中夜班的临床护士按常规上报2006年1~6月的职业暴露情况,6个月后由专人采用自制问卷及面对面访谈的方式向102名护士了解实际职业暴露漏报率及其原因.结果 102名护士中发生职业暴露74名(72.5%),124人次漏报48人次,漏报率为38.7%.漏报原因依次为患者的检验结果正常,无需上报;暴露较轻,已经过消毒处理;工作繁忙,忘了上报;认为上报对已发生的暴露无帮助而未上报.结论 护士职业暴露漏报率较高,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护士职业暴露防护意识并采取积极防护措施.
作者:金学兰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提高护生社区护理学实践操作技能的教学方法.方法 将380名护生按年级分为对照班200名(2002~2003级)和实验班180名(2004~2005级).对照班按传统的社区护理实践课程进行教学,即授课后由教师按教学大纲要求,联系社区教学点,分组进行社区护理实践.实验班增加实践课学时,建立模拟社区护理实训中心,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设计实践情景,采用问题探究式及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分段教学.结果 78.9%~100%实验班护生认为教学改革增强了社区护理实践技能,提高了护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实验班理论考试成绩、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及综合能力评分与对照班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改革可提高护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综合能力.
作者:陈正英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对4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行原位心脏移植手术.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无术中并发症发生.1例术后32 d因肺部感染死亡,余3例随访2~46个月,心功能均恢复至Ⅰ级,其中2例已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提出手术室护士全面了解手术过程,做好术前准备,熟悉摘取供心的手术步骤,术中熟练掌握各种器械及物品的使用方法,严格无菌操作,与手术医生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蔡桂芬;唐煜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对81例患者行乳房内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AHG)取出术.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5~5.5 h,平均2.6h.术中出血量90~1 080 ml,平均645.0 ml.住院时间7~15 d,平均8.9 d.无血肿、感染等并发症,MRI复查PAHG清除率均达95.0%.提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并完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出入量,及时补充血容量,保证手术野照明,充分灌洗手术腔隙,减少PAHG在体内残留等措施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陈莉 刊期: 2007年第20期
手术室是一个工作节奏快,应急突发事件多的重点、高危科室.为保证各级各类手术的顺利开展,除了必要的人员、设备、仪器等的配备外,各种手术耗材的及时供给也很重要,尤其在当今的医院管理中,成本核算也是管理者考虑的问题之一.
作者:丁文雅 刊期: 2007年第20期
脑卒中患者多出现肢体瘫痪,由于肢体长期缺乏功能锻炼导致肌肉萎缩,形成痉挛畸形手,鉴此,我科在康复护理中,除指导其进行早期治疗和康复锻炼外,于2006年5月自行设计制作防畸形手支具,可保持手的伸展位置,避免手畸形的发生,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朱颖洁;田建华;丁皎皎;邓艳芬;杨富英;黄秋媚 刊期: 2007年第20期
骨科全髋置换、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切口一般采用敷料覆盖,再用绷带加压包扎减少渗血.但此方法包扎费时,术后易松脱,渗血较多.我科根据髋部及股骨特殊解剖结构,设计制作弹力裤用于术毕患者包扎伤口,加压固定,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竺永健;柯美霞;王丽娟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眼科对眼部疾病的治疗及护理均需要用棉签,普通的医用棉签直径大、棉花少,不适合眼科使用.为此,我科改制了两种适合于眼科使用的棉签,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李亮云 刊期: 2007年第20期
总结1例主动脉弓离断伴室间隔缺损患儿术后的呼吸道管理经验.提出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密监测呼吸功能、维持有效通气、做好一氧化氮吸入治疗的护理等,可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顺利康复.
作者:杨仲毅;杨锐;陈艳玲;刘雅玲;熊迈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对5例唇大部缺损患儿行皮管转移术.结果 5例术后口唇外形改善,感觉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其中1例患儿在皮管转移期间因睡眠时体位不当,使皮管过度牵拉,出现皮管部分撕脱,经及时处理,皮管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提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口腔护理,完善实验室检查,术后做好皮管监测,预防并及时处理并发症,是保证皮管转移修复唇缺损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作者:刘焕巧;牛俊;臧永丽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关节腔灌洗联合康复训练对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82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现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关节腔灌洗后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早期功能锻炼.采用目测类比定级法(VAS)和膝关节日常活动(ADL)能力评分,比较患者治疗前后患膝疼痛程度并对膝关节日常活动(ADL)能力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30 d后,两组患者症状均减轻,但观察组VAS及ADL能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关节腔灌洗联合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并减轻疼痛.
作者:王成秀;杨凤翔;王桂荣;徐远红 刊期: 2007年第20期
随着无痛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部分产妇剖宫产术后均选择使用镇痛泵,以达到减轻痛的目的.为防止术后置管脱落而影响镇痛效果,我科于2006年5~12月改进固定方法并临床应用于100例产妇,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詹秋菊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对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采用中药消症散于患处行温熨治疗及护理.结果 显效37例,有效2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1%.提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予以中医温熨疗法,同时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加强心理疏导及对症护理是患者获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作者:张启兰 刊期: 2007年第20期
患儿行外科手术后,由于各种引流管多,不便穿衣,冬季天气寒冷,盖棉被易压迫引流管引起疼痛,观察病情和进行护理操作时常牵拉被褥使患儿受凉.鉴此,我科根据临床护理和烧伤烤架的应用原理,将烧伤烤架[1]用于患儿术后保暖,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朱平;杨丽仙 刊期: 2007年第20期
Brown架是骨科常用的一种牵引装置,主要用于下肢骨折牵引术中.牵引架通常为框架结构,牵引过程中必须在牵引架上缠制衬垫,以托住被牵引的患肢,维持牵引位.
作者:张爱萍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 总结非体外循环上腔静脉置换术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 对8例胸部肿瘤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在非体外循环下行上腔静脉置换术.结果 8例患者手术顺利,术中出血600~2 000 ml,平均900.0 ml;手术时间3~7 h,平均4.5 h;无术中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娴熟的手术配合,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成太;陈荣珠;张红;倪晋萍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因外伤或其他各种原因导致脊髓损伤的患者易出现腹泻、大便失禁,污染肛周皮肤,表现红、肿、热、痛,甚至形成溃疡,增加患者痛苦和护理工作量.
作者:王咏申;邱艳;柯艳芳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对我国护理研究生教育存在重视知识的实用性和功利性,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问题进行综述.提出需从转变教育观念,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营造人文素质教育环境等方面入手,多渠道解决目前护理研究生人文素质缺乏的问题,使其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作者:谢丽琴;张静平;张侠;杨冰香 刊期: 200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