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A型主动脉弓离断伴室间隔缺损患儿术后呼吸道管理

杨仲毅;杨锐;陈艳玲;刘雅玲;熊迈

关键词:主动脉弓离断, 室间隔缺损, 呼吸道管理, 呼吸功能, 人工胀肺, 一氧化氮
摘要:总结1例主动脉弓离断伴室间隔缺损患儿术后的呼吸道管理经验.提出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密监测呼吸功能、维持有效通气、做好一氧化氮吸入治疗的护理等,可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顺利康复.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腹腔镜下行睾丸下降固定术的手术配合

    对36例隐睾患儿在小儿腹腔镜下行睾丸下降固定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各项准备;术中正确安置体位,保持适当的气腹压力,按照步骤准确传递手术器械.结果 均顺利完成手术,每侧手术时间平均28.0 min术后1~7 d出院,平均住院5.3 d.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4.0个月,下降睾丸无回缩、发育正常.提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及熟练的术中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夏述燕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

    对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结果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疗效满意,无1例并发症发生.随访12~36个月,按日本整形协会腰痛治疗标准评分(JOA 29分法),总体改善优良率达76.33%.提出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做好充分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予以腰部制动和出院指导,对巩固疗效,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作者:张梅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消症散温熨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

    对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采用中药消症散于患处行温熨治疗及护理.结果 显效37例,有效2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1%.提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予以中医温熨疗法,同时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加强心理疏导及对症护理是患者获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作者:张启兰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关节腔灌洗联合康复训练对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关节腔灌洗联合康复训练对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82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现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关节腔灌洗后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早期功能锻炼.采用目测类比定级法(VAS)和膝关节日常活动(ADL)能力评分,比较患者治疗前后患膝疼痛程度并对膝关节日常活动(ADL)能力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30 d后,两组患者症状均减轻,但观察组VAS及ADL能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关节腔灌洗联合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并减轻疼痛.

    作者:王成秀;杨凤翔;王桂荣;徐远红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原位心脏移植术中供心切取与保护的手术配合

    对4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行原位心脏移植手术.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无术中并发症发生.1例术后32 d因肺部感染死亡,余3例随访2~46个月,心功能均恢复至Ⅰ级,其中2例已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提出手术室护士全面了解手术过程,做好术前准备,熟悉摘取供心的手术步骤,术中熟练掌握各种器械及物品的使用方法,严格无菌操作,与手术医生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蔡桂芬;唐煜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眼科专用棉签的制作与应用

    眼科对眼部疾病的治疗及护理均需要用棉签,普通的医用棉签直径大、棉花少,不适合眼科使用.为此,我科改制了两种适合于眼科使用的棉签,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李亮云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鸦胆子仁外敷治疗瘢痕患者的护理

    对128例瘢痕患者采用鸦胆子仁外敷治疗并加强心理护理和对症护理.结果 痊愈69例,显效46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98.4%.提示进行中药外敷治疗前,加强护患沟通和对症护理,可使患者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于月英;汪尚晏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两种冲洗液用于术前结膜囊冲洗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两种冲洗液用于术前结膜囊冲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行内眼手术100例患者(100眼),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200 ml加庆大霉素9.6万U行结膜囊冲洗,观察组采用生理盐水200 ml行结膜囊冲洗,冲洗90 min后用棉拭子采集结膜囊标本并在30 min内送检进行细菌培养.结果 两组结膜囊冲洗后细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应用生理盐水作为术前结膜囊冲洗液,既能达到抑菌、抗感染的目的,又能减少抗生素耐药性的形成.

    作者:罗汉萍;谌晓兰;王峥嵘;钱莉芬;刘红;薛朝华;敖琼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微量注射泵应用过程中泵体移动前后流出量的变化

    目的 观察3种微量注射泵应用过程中泵体垂直移动前后短时间内流出量的变化.方法 分别用电子天平定量测定国产、日本产、德国产3种微量泵在停机STOP状态下垂直移动泵体后和10 ml/h的工作状态下垂直移动泵体前及移动后1 min的流出量,重复测定10次.结果 3种注射泵在STOP状态下移动后1 min的流出量分别为(0.7411±0.0667)ml、(0.2909±0.0417)ml、(0.6021±0.0147)ml,经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3个注射泵在10 ml/h的工作状态下,移动前1 min泵体实际流出量分别为(0.1657±0.0049)ml、(0.1803±0.0037)ml、(0.1743±0.0009)ml,移动后1 min的流出量分别为(0.9423±0.0285)ml、(0.4565±0.0204)ml、(0.7789±0.0179)ml,与移动前1 min的流出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连接延长管的注射泵在STOP及运行状态下垂直移动泵体后短时间内有一定量的液体流出,应用微量注射泵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移动或关闭延长管后移动,以避免意外输入液体造成的危害.

    作者:罗侨端;韦靖;梁艳香;黄建明;曾玲;吴艳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标准预防措施在手术室自我防护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标准预防措施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以提高护理人员的自我安全防护意识.方法 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感染管理小组、感染联络点三级监控管理体系,对手术室医护人员采用在职培训与考核、正确使用防护用具、严格执行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等标准化防护措施.结果 实施标准预防措施后,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率由实施前(2003~2004年)5.6%下降至实施后(2005~2006年)0.结论 标准预防措施可增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谢维英;曾俊;吴治敏;陈志美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腹壁巨大切口疝患者行无张力修补术的护理

    对24例采用膨化聚氟乙烯网片行腹壁巨大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术前予详细评估、束腹训练、呼吸功能锻炼及肠道准备;术后密切观察呼吸情况,防止腹内压增加和切口感染,给予出院指导.结果 本组病例无并发症发生,切口甲级愈合23例,乙级愈合1例,平均住院13.4 d,随访1~5年,22例无复发,2例术后2~3年复发.提出系统的积极的术前术后护理干预是促进腹壁巨大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尽快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江美霞;胡英;陈赛;张映芬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配合

    对81例子宫癌患者行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5~3.0 h,术中出血100~200 ml;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良好,切口一期愈合.提出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前访视,熟练掌握手术步骤,术中与医生密切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作者:张莉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筛式器械托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术方式不断更新,手术量不断增加.为减少手术室器械护士的工作量,提高器械的使用率及完好率,我科2006年7月采用筛式器械托置放器械,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谢洁;赖海燕;马育璇;吴敏;李美清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马应龙痔疮膏外搽治疗肛周皮肤溃疡

    因外伤或其他各种原因导致脊髓损伤的患者易出现腹泻、大便失禁,污染肛周皮肤,表现红、肿、热、痛,甚至形成溃疡,增加患者痛苦和护理工作量.

    作者:王咏申;邱艳;柯艳芳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护理风险事件原因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为建立护理风险监测及预警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对7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理差错处理上报的136起护理风险事件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136起护理风险事件中,给药类事件83例(占61.0%),护理技术操作类事件28例(占20.6%),护理服务类事件16例(占11.8%),患者意外类事件7例(占5.1%),护理记录类事件2例(占1.5%).结论 需加强护理人员的管理和医学基础知识、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强化法律责任及护理风险责任意识,并建立和完善护理风险监测及预警机制,切实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爱平;刘琰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实施口腔护理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ICU护士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实施口腔护理的状况,以指导护士正确进行口腔护理.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应用非随机抽样方法对北京市8所三级甲等医院145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考察评估2所医院31名ICU护士的操作技能.结果 ICU护士在对患者实施口腔护理中的操作关键步骤、擦拭部位和擦拭时间三方面,自我评估显著高于实际观察评估(均P<0.01).结论 应加强护士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及口腔护理技能训练,全面提高口腔护理质量.

    作者:王荣梅;尚少梅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脊柱后路再手术并发硬脊膜损伤及脑脊液漏的护理

    目的 总结脊柱后路再手术后硬脊膜损伤及脑脊液漏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对21例脊柱后路再手术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体位训练;对术中出现的硬脊膜损伤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修补,引流管放置采用三错位长距离置管法,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引流管的护理,出现脑脊液漏后采取特殊体位及抗感染治疗等措施.结果 发生硬脊膜损伤4例、脑脊液漏2例,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1~3个月无复发.结论 对脊柱后路再手术并发硬脊膜损伤及脑脊液漏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鲁秀平;严晓云;李卫平;焦春连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社区护理学实践技能教学方法的研究

    目的 探讨提高护生社区护理学实践操作技能的教学方法.方法 将380名护生按年级分为对照班200名(2002~2003级)和实验班180名(2004~2005级).对照班按传统的社区护理实践课程进行教学,即授课后由教师按教学大纲要求,联系社区教学点,分组进行社区护理实践.实验班增加实践课学时,建立模拟社区护理实训中心,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设计实践情景,采用问题探究式及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分段教学.结果 78.9%~100%实验班护生认为教学改革增强了社区护理实践技能,提高了护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实验班理论考试成绩、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及综合能力评分与对照班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改革可提高护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综合能力.

    作者:陈正英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用橡皮筋固定塑料输液瓶排气管

    近年来塑料输液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与玻璃输液瓶比较,具有安全性能好,不易破损,体积小、重量轻、便于运输和储存,且使用方便不需要网套等优点.

    作者:胡晓英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现代医学教育中护理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对我国护理研究生教育存在重视知识的实用性和功利性,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问题进行综述.提出需从转变教育观念,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营造人文素质教育环境等方面入手,多渠道解决目前护理研究生人文素质缺乏的问题,使其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作者:谢丽琴;张静平;张侠;杨冰香 刊期: 2007年第20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