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辨证施治治疗痤疮120例临床疗效观察

周奇志;胡杏林

关键词:中药辨证, 施治,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辨证施治治疗痤疮的方法及疗效观察.方法:我院从2008年4月~2010年5月对门诊就诊病人采用中药辨证施治治疗痤疮,将12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病程3个月~10年.两组性别、年龄、病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因其在使用上辨证施治、从整体调节机体的内环境,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长期应用激素和抗生素带来的副作用,在痤疮的治疗上有着确切的疗效且广泛应用于临床.以往中医治疗痤疮的报道多见以单种疗法,近年来中医综合治疗方法逐渐开展并得到肯定的治疗效果.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药促足月妊娠引产的效果分析

    目的:比较中药薏仁与普贝生促足月妊进娠引产效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0例足月妊娠未临产的初产孕妇,随机分为中药组(薏仁组)与西药组(普贝生组),每组患者45例.其中中药组采用薏仁150g煮糖后顿服;西药组孕妇经阴道后穹隆置入普贝生1~2次.分析比较两组孕妇宫颈Bishop评分,分娩情况及对于产妇、新生儿的影响.结果:①普贝生组宫颈BishoP评分增加3.95±1.22,薏仁组增加2.98±0.8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普贝生组促产的有效率为91.1%,其中显效率为82.2%;薏仁组有效率为66.7%,其中显效率为40.0%,二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普贝生组顺产率为71.1%,进入产程时间32.5±15.4h,产程7.5±2.4h;薏仁组顺产率53.3%,进入产程时间38.6±12.5h,产程12.3±5.6h,二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薏仁与普贝生均可有效促进足月妊娠初产妇引产,但薏仁的安全性明显好于普贝生.

    作者:肖文辉;钟荣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32例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以温针灸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试验组32例,行温针灸治疗:对照组32例,除不行温针灸外,其他都相同.结果:试验组的有效率为96.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黄海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60例

    目的: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疗效更加确切.方法:将患者按照年龄、性别、病程、梗塞面积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俩组,每组30人.对照组以常规西医治疗原则治疗,治疗组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2月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2人,好转26人,无效1人;对照组治愈0人,好转20人,无效10人.治疗组比对照组有显著的治疗疗效.结论:对于脑梗死患者,我们单纯的以西医药物治疗,同时结合中药口服、康复治疗,对患者中枢神经的有效正性刺激,更加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

    作者:张鹏;高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震荡的辨证施护

    脑震荡是外力作用于头部后而出现意识障碍的脑外伤.对不同的证型采取不同的医疗护理措施,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互为补充,标本兼治,收到了满意疗效.

    作者:任峥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根据2009年1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62例慢性胃炎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相应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治疗有效率为91.9%,其中显效:39例,有效:18例,全部患者无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有效率高,副作用小,有利于患者坚持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电针联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为血瘀气滞,脉络闭阻者,用中药、电针与电针加中药进行临床比较.结果:电针加中药组临床控制67例(占67%),显效23例(占23%),进步10例(10%),无效0例(占0%),总有效率为100%.单纯电针组临床控制47例(占47%),显效20例(占20%),进步33例(33%),无效0例(占0%),总有效率为100%.单纯中药组临床控制31例(占31%),显效40例(占40%),进步25例(25%),无效4例(占4%),总有效率为96%.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三组平均起效时间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优于单纯电针、单纯中药治疗.

    作者:董必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从虚从瘀论治老年糖尿病

    老年糖尿病是老年人内分泌代谢疾病中常见的终身性疾病,是世界上老年人病死率高的三大疾病之一,属中医消渴病范畴.本文就中医从虚从瘀论治老年糖尿病做出相关阐述.

    作者:张芸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特发性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中老年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和路易小体(Lewy Body)形成为特征.临床表现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等.从辨证论治、单药治疗、专方治疗、自拟验方四个方面对近年来(1989~2009)单纯中药治疗帕金森的文献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与总结,为中药治疗本病的优势提供依据.

    作者:马振旺;刘雨芙;季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雷公藤多苷在紫癜性肾炎治疗方面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治疗紫癜性肾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8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雷公藤多苷,口服,1mg·kg-1·d-1分三次口服;治疗3个月.对照组:双嘧达莫,口服,5mg·kg-1·d-1,分三次口服,疗程3个月.所有患者于用药3月后根据皮肤紫癜变化情况、24h尿蛋白定量、尿常规RBC计数等对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患者显效7例,有效13例,无效4例.对照组患者显效6例,有效11例,无效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雷公藤多苷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有明显疗效.

    作者:黎显林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健脾愈胃汤联合西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研究

    目的:讨论健脾愈胃汤联合西药治疗胃溃疡较之单纯的西医疗法,在疗效、不良反应以及复发率等方面的特点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科2010年4月下乡胃镜检查收治的胃溃疡患者7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健脾愈胃汤联合西药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和复发率等情况,收集数据信息.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复发率大大低于对照组,数据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愈胃汤联合西药治疗胃溃疡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建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消脂益肝口服液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目的:制备消脂益肝口服液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建立消脂益肝口服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等方法,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消脂益肝口服液制备工艺可靠,质量可靠,临床总有效率92.5%,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本制剂组方科学,工艺合理,质量稳定,临床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德海;宋瑞雪;卢永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血塞通滴丸对糖尿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本文探讨了西药常规用药并联合血塞通滴丸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结果发现血塞通滴丸对血液流变学影响明显,能极大地减少糖尿病患者出现的并发症.

    作者:晏学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精神分裂症的分型及76例患者的中医辨证施治

    精神分裂症是西医的病名,是各类精神病中患病率高,危害性大,病因未明的一种常见的精神病.本文依据西医对精神分裂症的分型,运用中医的基本理论进行辨证施治.

    作者:张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自拟结肠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5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自拟结肠汤内服加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7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子结肠汤口服同时进行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30例子柳氮磺胺吡啶(SASP)口服,并以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奴夫卡因保留灌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对比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承恩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对进行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急性胰腺炎中西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2008年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72例,所选病例均符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中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结果:观察组治愈30例(83.33%),有效5例(13.89%),总有效率为97.22%,与对照组相比,治愈率、总有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痛和恶心呕吐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血白细胞、血和尿淀粉沉淀恢复时间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西医结合中药治疗,能够提高急性胰腺炎的治愈率,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消失时间,且能加速患者血、尿淀粉沉淀的恢复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胡权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化痰祛瘀方治疗痰瘀阻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自拟化痰祛瘀方对痰瘀阻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60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自拟化痰祛瘀方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症候积分,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改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WBC、N、CRP水平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化痰祛瘀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能更好的控制感染,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文平凡;易良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疏肝健脾补肾治疗黄褐斑的体会

    黄褐斑又称蝴蝶斑,以中青年女性多见.治疗黄褐斑应以调理脏腑机能为主,只有脏腑机能条达气血充盈,才能从根本上治愈.因此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用疏肝健脾补肾的方法能收到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苗凌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针刺加拔罐治疗筋膜内血肿24例

    目的:探讨针刺加拔罐疗法治疗筋膜内血肿有临床疗效.方法:取病患部位的压痛点针刺后拔罐.结论:采用针刺加拔罐疗法治疗筋膜内血肿疗效较好.

    作者:陈振霖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熊果酸诱导HL-60细胞凋亡机制的探讨

    目的:本实验拟用熊果酸干预处理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体外培养实验,证实其对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和促进诱导凋亡作用,并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bcl-2,survivin在熊果酸与该细胞株作用后表达,探讨熊果酸诱导HL-60细胞调亡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相分布及细胞凋亡率;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细胞DNA;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Bcl-2、Survivin蛋白.结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80μmol/LUA作用24 h的HL-60细胞可看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40umol/L、80umol/LUA可使G0/G1期细胞增多,出现G0/G1期阻滞,S期和G2/M期细胞数减少,凋亡细胞峰(Sub-G1)及凋亡率逐渐增高,Bcl-2、Survivin蛋白表达降低,当UA浓度为40μmol/L时,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UA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抑制HL-60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Survivin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张斌;李剑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防哮饮早期干预对哮喘小鼠血清IL-18含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防哮饮早期干预对哮喘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卵蛋白(OVA)和氢氧化铝腹腔注射致敏加雾化吸入卵蛋白激发的方法复制哮喘小鼠模型.将60只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A正常对照组、B哮喘模型组、C防哮饮小剂量组、D防哮饮中剂量组、E防哮饮大剂量组、F布地奈德组.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外周血中IL-18的含量,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B组与A、C、D、E、F组相比,小鼠血清IL-18含量明显降低,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均<0.01);C、D、E、F组小鼠血清IL-18的含量均显著高于B组(P均<0.01);D组小鼠血清IL-18的含量高于F组(P<0.01);E组小鼠血清IL-18的含量明显高于F组(P<0.05).结论:中药防哮饮通过上调IL-18表达水平,从而在哮喘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保护作用,达到防治哮喘的目的.

    作者:宾博平;王婷婷;黄小琪;梁丽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