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治疗疑似甲流患者的研究

刘冰冰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 疑似甲流,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在疑似甲流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方法:将600例门诊疑似甲流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模式(Clinical Pathway简称CP);对照组,采用传统就诊模式;每组病例均为300例.比较两组在疗效、疗程长短、医疗费用、患者满意程度上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疗效、疗程长短、医疗费用、患者满意程度上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相对于传统就诊模式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就医过程,明显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32例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以温针灸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试验组32例,行温针灸治疗:对照组32例,除不行温针灸外,其他都相同.结果:试验组的有效率为96.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黄海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补中益气汤在肛肠疾病中的运用

    目的:观察肛肠疾病应用补中益气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5月~2010年7月,我科收治的70例肛肠病患者,其中老年性便秘患者6例,慢性结肠炎患者14例,肛门失禁患者9例,阴道后壁膨出致便秘患者6例,内痔患者14例,外痔患者16例,直肠脱垂患者5例.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38例,对上述80例患者,均应用补中益气汤进行治疗,并依据临床症状,辨证施治.结果:患者在腹痛、腹泻、便血、便秘、坠胀、脱出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明显改善.结论:临床应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肛肠疾病患者,对于改善其临床症状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武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脑缺血再灌注后血管新生的研究进展

    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组织周围存在新血管形成,这些新血管形成涉及血管新生,动脉形成和血管发生3种机制.缺血性中风后新血管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它受到多种因素的严格调控.新生血管从正常脑组织向半暗带及缺血中心区延伸,增加受累脑组织再灌注及供氧量,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随着血管生成机制的阐明和调节血管生成方法的完善,调节血管生成已成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策略.

    作者:孙陶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肾的临床疗效.方法:2组均给予低盐、低蛋白、糖尿病饮食,均以西药常规控制血糖.观察组同时给予养阴固精渗湿方每日1剂水煎分服.2组均以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显效率为观察组58.93%,对照组为41.0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86%,对照组为78.5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肾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劲勋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精神分裂症的分型及76例患者的中医辨证施治

    精神分裂症是西医的病名,是各类精神病中患病率高,危害性大,病因未明的一种常见的精神病.本文依据西医对精神分裂症的分型,运用中医的基本理论进行辨证施治.

    作者:张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李东垣升阳法之研究概述

    李东垣升阳法是东垣创立脾胃内伤学说基础上形成的独特治法,是东垣以脾胃为中心的学术思想在治法层面的突出表现,从古到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各科.升阳法作为中医学术体系的重要部分,其理论滥觞于<黄帝内经>,治法肇始于仲景<伤寒杂病论>,历经唐宋时期的探索和学术积淀,至金代李东垣<脾胃论>问世,升阳法的理论、具体治法和临床应用等,初成体系.

    作者:李露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消瘿化核汤治疗甲状腺腺瘤120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自拟消瘿化核汤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依据诊断标准诊断为甲状腺腺瘤的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对照组120例.观察组给予自拟消瘿化核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左旋甲状腺素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对比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临床1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中,显效95例,有效1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中,显效84例,有效18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85.0%.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治疗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甲状腺腺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给予患者自拟消瘿化核汤进行治疗具有疗效稳定、副作用小、费用低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向洪武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防哮饮早期干预对哮喘小鼠血清IL-18含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防哮饮早期干预对哮喘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卵蛋白(OVA)和氢氧化铝腹腔注射致敏加雾化吸入卵蛋白激发的方法复制哮喘小鼠模型.将60只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A正常对照组、B哮喘模型组、C防哮饮小剂量组、D防哮饮中剂量组、E防哮饮大剂量组、F布地奈德组.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外周血中IL-18的含量,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B组与A、C、D、E、F组相比,小鼠血清IL-18含量明显降低,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均<0.01);C、D、E、F组小鼠血清IL-18的含量均显著高于B组(P均<0.01);D组小鼠血清IL-18的含量高于F组(P<0.01);E组小鼠血清IL-18的含量明显高于F组(P<0.05).结论:中药防哮饮通过上调IL-18表达水平,从而在哮喘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保护作用,达到防治哮喘的目的.

    作者:宾博平;王婷婷;黄小琪;梁丽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药煎剂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效果分析

    目的:通过观察经过雾化之后的中药煎剂在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研究依据.方法:将我院儿科在2009年3月~2010年10期间收治的56例小儿喘憋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所有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采用中药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抗感染、平喘、止咳等药物结合的对症处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愈、有效、无效数目和其比率都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即(P<0.01),两组实验治疗方法下的总的有效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的效果中,加入有中药煎剂雾化吸入的辅助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凌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药治疗下肢骨折后遗膝关节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下肢骨折后遗膝关节功能障碍的方法和疗效.方法:100例下肢骨折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平均随机分为中药CPM组和单纯CPM组,两组均予下肢关节恢复器(CPM)治疗,中药CPM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熏洗,比较两组的总体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JOA各项膝关节功能评分变化.结果:中药CPM组治愈率为72%,单纯CPM组治愈率为10%,两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效果经秩和检验组间比较,H=6.32,P<0.05,中药CPM组优于单纯CPM组.治疗后,中药CPM组JOA膝关节步行疼痛、上下楼梯、关节活动度、肿胀评分均优于术前(d=9.1±2.3,d=8.3±2.1,d=11.1±2.4,d=4.3±0.9,均有P<0.05),单纯CPM组各项评分也均优于术前(d=5.2±2.2,d=4.0±1.9,d=6.9±2.1,d=2.7±0.9,均有P<0.05).中药CPM组各项评分增幅大于单纯CPM组(P<0.05).结论:CPM机牵引治疗下肢骨折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疗效肯定,在此基础上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可进一步增进总体疗效,提高治愈率,改善症状,提高关节活动度,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仕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清热利湿逐瘀汤联合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逐瘀汤联合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西药抗炎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热利湿逐瘀汤联合灌肠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慢性前列腺炎症状量表(NIH-CPSI)和临床症状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NIH-CPSI、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有较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NIH-CPSI、临床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利湿逐瘀汤联合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德华;李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胶艾汤加减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70例临1床观察

    目的:观察胶艾汤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方法:选取13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65例,治疗组70例,治疗组用胶艾汤治疗,对照组口服倍美丽治疗.结果:对照组治愈15例,显效20例,有效13例,无效17例;治疗组治愈45例,显效18例,有效5例,无效3例.结论:胶艾汤加减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显著.

    作者:黄群;刘春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人参汤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人参汤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临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人参汤治疗,并与西药治疗做效果比较.结果: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人参汤较西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总有效率高,值得临床进一步的推广使用.

    作者:黄干初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自拟结肠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5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自拟结肠汤内服加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7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子结肠汤口服同时进行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30例子柳氮磺胺吡啶(SASP)口服,并以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奴夫卡因保留灌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对比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承恩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浅析桂枝汤新解

    桂枝汤主治外感风寒、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弱等症.本文通过对其处方组成、主治功效及用法进行了讲解,对药用和养身保健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作者:秦文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NADPH氧化酶亚单位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p22phox和NOX4mRNA表达的影响,分析罗格列酮保护心脏的可能机制.方法: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健康对照组(A组,10只),糖尿病组(B组,13只)和罗格列酮治疗组(C组,13只),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诱导糖尿病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脏组织中CTGF和Cu-Zn-SOD的表达,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心肌p22phox和NOx4 mRNA的表达.结果:糖尿病组(B组)大鼠大鼠心肌CTGF和NADPH氧化酶亚单位p22phox和NOX4 mRNA表达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A组)显著升高(P<0.05),心肌Cu-Zn-SOD显著低于A组.罗格列酮治疗后,糖尿病大鼠(C组)心肌CTGF和NADPH氧化酶亚单位p22phox和NOX4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心肌Cu-Zn-SOD显著高于B组.结论:罗格列酮抑制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NADPH氧化酶亚单位p22phox和NOX4 mRNA的过度表达,升高心肌Cu-Zn-SOD的表达水平,降低心重/体重(心脏肥大指数)和心肌CTGF表达,延缓糖尿病心肌病的进展,可能是其心脏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李晓慧;郭志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6年3月~2010年5月收治的16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单纯西医治疗组)各8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63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痊愈41例,有效29例,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有明显不良反应情况.结论:中西医结合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斌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老年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科学合理的评价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老年性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用80例60岁以上的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抗生素+热毒宁)和对照组(抗生素组)各40例,分别治疗14d后,比较疗效,评价安全性.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2.5%和8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老年肺炎的安全有效,与抗生素联合应用,提高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窦中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治疗疑似甲流患者的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在疑似甲流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方法:将600例门诊疑似甲流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模式(Clinical Pathway简称CP);对照组,采用传统就诊模式;每组病例均为300例.比较两组在疗效、疗程长短、医疗费用、患者满意程度上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疗效、疗程长短、医疗费用、患者满意程度上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相对于传统就诊模式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就医过程,明显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

    作者:刘冰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医辨证治疗胸痹8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运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胸痹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胸痹患者根据不同的症候辨证治疗和同期84例胸痹患者经普通治疗的临床资料,并做对比.结果:治疗组84例中痊愈占18.1%,显效占33.3%,好转占38.9%,无效占9.7%,总有效率90.3%.对照组84例中痊愈占11.1%,显效占27.8%,好转占41.70%,无效占19.4%,总有效率80.6%.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胸痹的疗效良好.

    作者:江小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