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萍;刘扣英
目的 观察患者采用特布他林加高渗盐水吸入诱导排痰的效果.方法 将42例哮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4%盐水诱导排痰,观察组采用特布他林加4%盐水诱导排痰,观察两组患者所收集的痰液质量以及雾化前后患者肺功能(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变化.结果 诱导后两组均荻取合格痰液,痰量、痰液中鳞状上皮细胞含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但对照组FEV1值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特布他林加高渗盐水吸入诱导支气管哮喘患者排痰安全、有效,且能增加患者舒适感.
作者:张玉萍;刘扣英 刊期: 2007年第23期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更多的高级复合型护理人才,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华护理学会、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三部门联合,在全国高、中等医学院校开展了全国医护英语综合等级证书(护理类)考试项目,简称METS.2007年6月我院首次参加了该项目的考试,介绍如下.
作者:李慧娟 刊期: 2007年第23期
考察美国凯斯西储大学波尔护理学院实践教学工作,了解到该学院在实验教学方法、护理实验室的管理和临床教学的组织与安排等方面均有其特点,对进一步推动护理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作者:李斯俭;张青 刊期: 2007年第23期
从血压计的发展简史和水银血压计测量血压存在的误差及原因进行综述.提出仪器、护理人员技术、受测者心理和生理因素以及环境是发生误差的主要原因,为规范临床护理人员护理技术操作,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白彩锋;刘茜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间接敷药法治疗腰肌劳损的疗效和对皮肤的损害.方法 将200例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100例,均采用本院自制活血止痛散外敷,直接敷药组将药物直接涂于患外,间接敷药组将药物涂于高织棉纱布或无纺布上置于患处皮肤,两组均用红外线照射30 min,治疗10 d.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皮肤损害发生率比较,间接敷药组显著低于直接敷药组(P<0.01).结论 间接敷药法不影响中药治疗效果,且皮肤损害较少,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雍梅 刊期: 2007年第23期
对脑卒中居家照顾者负荷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指出脑卒中患者给其照顾者带来沉重负荷,对于照顾者负荷的概念各研究者还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评估脑卒中居家照顾者负荷的工具主要为量表,影响负荷的因素涉及照顾者、患者和社会支持3个方面.对脑卒中居家照顾者的负荷应通过提高照顾者的照护技能和为其提供情感支持等措施进行干预.
作者:张锦玉;吕探云;王君俏;白姣姣;高键;钱小路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对未注册护士(下称新护士)试行双导师制带教的临床实践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40名应届毕业新护士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名,对照组按照传统模式带教,实验组采用双导师制模式带教,即每名新护士由1名专科导师负责指导,同时配1名全程导师负责督导和检查;出科时由护理部组成考评小组,对带教满意度、新护士的基础理论和技能、专科理论和技能以及护士综合能力进行考核.结果 两组新护士带教满意度、基础理论和技能、专科理论和技能考核及新护士综合能力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双导师带教制的实践有利于新护士素质的全面提升,能显著提高临床带教质量;同时还需进一步加强师生联系,建立导师工作的激励和考评制度,以促进导师素质提高,使其更加健全完善.
作者:金学勤;张雪芳;黄群;盛三妹 刊期: 2007年第23期
输液导管终端过滤器内有残留气体时,护理人员在操作中易忽略,即使及时发现,再次排气动作较繁琐,费时费力,有时还会浪费较多药液而引起患者及家属异议.2006年始笔者从操作环节加以改进,采用两步排气法,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岳立萍;周立;陈晓霞 刊期: 2007年第23期
对2例慢性髓性白血病和1例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行异因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干细胞分别来自血缘HLA相合、非血缘HLA相合及血缘HLA 1个位点不合的供者.3例患者于移植后60、105、116 d并发重度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予以免疫抑制剂治疗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1例因肺部结核杆菌及白色念珠菌感染死亡,2例得到有效控制.提示allo-HSCT后并发重度肠道GVHD进展快、症状重,密切观察病情,加强消化道护理、心理护理、保护性隔离及用药护理对移植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作者:徐丽;万滢;张良满 刊期: 2007年第23期
为确保危重患者的抢救质量,抢救药品完好率应达到100%.我科急救车内配备了30种急救药品,每种药品基数为5支,共150支,要求护士做到每日一小查、每周一大查、每月一更换;同时,为保证抢救药品无过期、安全有效,利于管理,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我科自2006年1月起利用自行设制的卡片粘贴法进行管理,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梅清;邹佩珍;林月娇 刊期: 2007年第23期
急诊休克患者病情危重,需采集血标本协助迅速作出诊断.休克患者由于外周静脉塌陷,给采血带来一定的困难,笔者将股静脉采血法和外周静脉采血法进行比较,旨在为急诊休克患者快速采血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闻玉萍;李翠芳 刊期: 2007年第23期
针对护士在抽吸安瓿类药液过程中存在的微粒污染问题,搜集教材和有关的研究成果,对安瓿类药液抽吸过程中微粒的种类、来源及目前微粒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规范配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用药安全.
作者:吕利明;王志稳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毒品成瘾者戒毒期间舒适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60例戒毒人员按抛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按照人性照护理论进行舒适护理干预,2个月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制的舒适度调查表进行评价,并分别于出院后2周、1个月和2个月进行随访和尿检,比较两组患者复吸率.结果 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SCL-90总分和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因子评分及复吸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舒适护理能改善戒毒人员的心理障碍,提高对戒毒治疗的满意度,有利于促进戒毒者的身心康复,对预防复吸和保持操守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李遵清;许从芳;周玉萍 刊期: 2007年第23期
将OA办公系统应用到医院供应室消毒灭菌物品管理,统计月报表管理及护理人员管理中,减少了差错发生,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使供应室的管理工作更加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作者:何正慧;邵成香;刘汉梅;罗光运;王红 刊期: 2007年第23期
输液渗漏造成重复穿刺是儿科护患纠纷的一个重要原因,婴幼儿因不能自主表达,自制能力差,加之血管细小,能见度低,且头部形状特殊,不易有效固定.鉴此,我科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采用垫式固定法,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叶顺珍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网络成瘾患者家庭关怀度及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对80例住院网络成瘾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并于干预前、干预后12周分别采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DS、SAS)评定其效果.结果 干预后患者家庭功能良好率以及APGAR中适应度、合作度、成长度、亲密度诸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均P<0.01).结论 护理干预能提高住院网络成瘾患者家庭关怀度,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有利于患者戒除网瘾,回归家庭.
作者:苏颖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归因训练对中等职业学校(下称中职)护生心理素质的影响.方法 将163名中职护生分为对照组(85名)和实验组(78名),对照组按照教学计划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组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归因训练,采用缺陷感量表、情感量表对两组护生的心理素质进行测定.结果 除外貌外,实验组护生心理素质的其他因子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归因训练能提高中职护生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其个性心理发展.
作者:满力;郭玉娟;华翠环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非医学类专业开设健康基本护理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效果.方法 以本校非医学类专业179名大学生为对象开设健康基本护理课程,并通过考核及问卷调查评价其效果.结果 162人考核合格,余17人因缺课3次以上未获得学分;98.8%学生表示对该课程感兴趣,认为开设该课程很有必要;91.1%学生认为通过学习收获很大;93.5%学生对教学内容及方法满意.结论 健康基本护理课程的开设满足了非医学类专业大学生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对提高大学生健康自我护理的意识和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邹凌燕;王克芳;高庆岭;仝春兰;王翠丽 刊期: 2007年第23期
采用活血消肿散辅助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89例,结果总有效率为100%.提示活血消肿散熏洗患肢,能扩张局部血管,消除肢体瘀血肿胀,缓解疼痛,改善患肢的血液循环和微循环.采取情志护理、熏洗前认真准备、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以及饮食调护等措施能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王玉兰;程进;魏芳 刊期: 2007年第23期
临床护士用甘露醇加压输液的时候,注射器需要反复插入输液瓶,由于瓶内的压力过大,瓶口橡皮塞的弹性有限,经常发生甘露醇液体外漏现象,不仅违反了无菌操作原则,同时影响了患者输入液体量的准确性,并造成环境污染.为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笔者设计了甘露醇加压装置,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蔡江;彭劲;郭迎春 刊期: 200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