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遵清;许从芳;周玉萍
目的 探讨动脉血气标本采集系统在低氧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196例低氧血症血气分析检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9例用一次性注射器采血,观察组97例用动脉血气标本采集系统采血.结果 观察组动脉血气标本一次采集成功率和自动回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误穿静脉发生率及患者血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对低氧血症患者应用动脉血气标本采集系统收集血气分析标本,提高了一次采集成功率和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了可靠依据.
作者:曾尟枚;韩璇;刘非凡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毒品成瘾者戒毒期间舒适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60例戒毒人员按抛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按照人性照护理论进行舒适护理干预,2个月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制的舒适度调查表进行评价,并分别于出院后2周、1个月和2个月进行随访和尿检,比较两组患者复吸率.结果 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SCL-90总分和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因子评分及复吸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舒适护理能改善戒毒人员的心理障碍,提高对戒毒治疗的满意度,有利于促进戒毒者的身心康复,对预防复吸和保持操守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李遵清;许从芳;周玉萍 刊期: 2007年第23期
根据顾客关系管理理论,应用顾客关系管理(CRM)与顾客(综合科患者)建立互动关系,采取建立顾客健康档案,加强顾客间互动服务,营造温馨人文环境,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等措施,实现医院顾客关系管理,提高顾客忠诚度.
作者:熊莉娟;彭昕 刊期: 2007年第23期
急诊休克患者病情危重,需采集血标本协助迅速作出诊断.休克患者由于外周静脉塌陷,给采血带来一定的困难,笔者将股静脉采血法和外周静脉采血法进行比较,旨在为急诊休克患者快速采血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闻玉萍;李翠芳 刊期: 2007年第23期
为确保危重患者的抢救质量,抢救药品完好率应达到100%.我科急救车内配备了30种急救药品,每种药品基数为5支,共150支,要求护士做到每日一小查、每周一大查、每月一更换;同时,为保证抢救药品无过期、安全有效,利于管理,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我科自2006年1月起利用自行设制的卡片粘贴法进行管理,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梅清;邹佩珍;林月娇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耳贴配合针刺预防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 将60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预防恶心、呕吐,观察组应用耳贴配合针刺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程度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化疗后发生恶心、呕吐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头痛、头晕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 耳贴配合针刺能有效预防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症状,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患者舒适度.
作者:曹翠琴;曹新建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自制芒硝冰袋治疗化疗药物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52例化疗药物外渗致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分别采用芒硝冰袋和普通冰袋冰敷.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芒硝冰袋冰敷治疗化疗药物致静脉炎疗效好,能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殷婷;殷翠明;代启华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慢性腹泻患者辨证施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50例慢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干预组(26例),两组均给予抗炎止泻治疗,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干预组予以辨证施护.结果 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92.3%,对照组6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辨证施护可提高慢性腹泻患者疗效.
作者:王丽珍;赵荣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归因训练对中等职业学校(下称中职)护生心理素质的影响.方法 将163名中职护生分为对照组(85名)和实验组(78名),对照组按照教学计划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组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归因训练,采用缺陷感量表、情感量表对两组护生的心理素质进行测定.结果 除外貌外,实验组护生心理素质的其他因子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归因训练能提高中职护生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其个性心理发展.
作者:满力;郭玉娟;华翠环 刊期: 2007年第23期
输液渗漏造成重复穿刺是儿科护患纠纷的一个重要原因,婴幼儿因不能自主表达,自制能力差,加之血管细小,能见度低,且头部形状特殊,不易有效固定.鉴此,我科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采用垫式固定法,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叶顺珍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患者采用特布他林加高渗盐水吸入诱导排痰的效果.方法 将42例哮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4%盐水诱导排痰,观察组采用特布他林加4%盐水诱导排痰,观察两组患者所收集的痰液质量以及雾化前后患者肺功能(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变化.结果 诱导后两组均荻取合格痰液,痰量、痰液中鳞状上皮细胞含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但对照组FEV1值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特布他林加高渗盐水吸入诱导支气管哮喘患者排痰安全、有效,且能增加患者舒适感.
作者:张玉萍;刘扣英 刊期: 2007年第23期
对脑卒中居家照顾者负荷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指出脑卒中患者给其照顾者带来沉重负荷,对于照顾者负荷的概念各研究者还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评估脑卒中居家照顾者负荷的工具主要为量表,影响负荷的因素涉及照顾者、患者和社会支持3个方面.对脑卒中居家照顾者的负荷应通过提高照顾者的照护技能和为其提供情感支持等措施进行干预.
作者:张锦玉;吕探云;王君俏;白姣姣;高键;钱小路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2006年46例VAP患者的相关因素及病原菌感染情况.结果 基础疾病多、机械通气时间长、不用人工鼻湿化及没有气囊上吸引的患者VAP发生率显著增高(P<0.05,P<0.01);病原菌中铜绿假单孢菌、鲍氏不动杆菌和白色念珠菌占前3位,2种及以上病原菌感染占89.1%.结论 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采用合适的湿化方式,加强呼吸道管理以及进行肺部物理治疗可以降低VAP的发生.
作者:蒋文;曾群丽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缓解期白血病患儿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找出家庭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Ⅱ-CV)对68例确诊白血病并处于缓解期的患儿家庭(观察组)进行调查,并与国内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亲密度、适应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64.7%家庭成员的亲密度类型为缠结,55.9%家庭成员的适应性类型为灵活;平衡型家庭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中间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临床护理中应加强对缓解期白血病患儿家庭的指导,促进患儿家庭体系向平衡型转化,从而保证家庭成员功能的正常发展.
作者:王蕾;洪黛玲 刊期: 2007年第23期
临床护士用甘露醇加压输液的时候,注射器需要反复插入输液瓶,由于瓶内的压力过大,瓶口橡皮塞的弹性有限,经常发生甘露醇液体外漏现象,不仅违反了无菌操作原则,同时影响了患者输入液体量的准确性,并造成环境污染.为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笔者设计了甘露醇加压装置,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蔡江;彭劲;郭迎春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网络成瘾患者家庭关怀度及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对80例住院网络成瘾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并于干预前、干预后12周分别采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DS、SAS)评定其效果.结果 干预后患者家庭功能良好率以及APGAR中适应度、合作度、成长度、亲密度诸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均P<0.01).结论 护理干预能提高住院网络成瘾患者家庭关怀度,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有利于患者戒除网瘾,回归家庭.
作者:苏颖 刊期: 2007年第23期
将OA办公系统应用到医院供应室消毒灭菌物品管理,统计月报表管理及护理人员管理中,减少了差错发生,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使供应室的管理工作更加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作者:何正慧;邵成香;刘汉梅;罗光运;王红 刊期: 2007年第23期
对1例应用氨苯砜治疗致全身皮疹及肝功能异常的患者进行护肝、激素治疗及对症处理,治疗10 d后病情缓解出院.提出对皮肤病患者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及药物剂量用法,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及时给予心理支持和皮肤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杨柳;陈勤;程丹丹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合作性学习理论在临床护理操作技能培训中的作用.方法 将104名参加培训的护士随机分成两组各52名,对照组按传统方式培训,实验组采用合作性学习方法.结果 实验组3项操作考核成绩(心肺复苏术、给氧、口腔护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其学习积极性、学习主动性、合作能力、应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沟通能力亦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 合作性学习能显著提高临床护理人员护理技能培训效果,促进其综合素质提高.
作者:李丽荣;陈亚红;王汕珊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回访式健康教育对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84例鼻咽癌根治性放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观察组按计划实施回访,跟踪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行为教育;对照组出院后未接受跟踪回访.结果 出院后1年,观察组健康行为显著好于对照组,放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回访式健康教育满足了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患者的健康需求,增强了患者坚持功能康复锻炼和健康行为的主观意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生存质量.
作者:李凤英;马明华;冷明英;满莹 刊期: 200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