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英;马明华;冷明英;满莹
临床护士用甘露醇加压输液的时候,注射器需要反复插入输液瓶,由于瓶内的压力过大,瓶口橡皮塞的弹性有限,经常发生甘露醇液体外漏现象,不仅违反了无菌操作原则,同时影响了患者输入液体量的准确性,并造成环境污染.为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笔者设计了甘露醇加压装置,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蔡江;彭劲;郭迎春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医疗服务中心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及其对策.方法 对我院医疗服务中心2004年4月至2007年3月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安全隐患共80次,造成不良后果25次.结论 医疗服务中心工作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应采取措施优化服务流程,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强化法律意识,做好各项记录;建立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加强职业防护意识培训;完善医疗职业保险制度,保障员工利益等措施以保障医疗安全,提高服务质量.
作者:李芬;朱佳晖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缓解期白血病患儿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找出家庭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Ⅱ-CV)对68例确诊白血病并处于缓解期的患儿家庭(观察组)进行调查,并与国内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亲密度、适应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64.7%家庭成员的亲密度类型为缠结,55.9%家庭成员的适应性类型为灵活;平衡型家庭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中间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临床护理中应加强对缓解期白血病患儿家庭的指导,促进患儿家庭体系向平衡型转化,从而保证家庭成员功能的正常发展.
作者:王蕾;洪黛玲 刊期: 2007年第23期
输液导管终端过滤器内有残留气体时,护理人员在操作中易忽略,即使及时发现,再次排气动作较繁琐,费时费力,有时还会浪费较多药液而引起患者及家属异议.2006年始笔者从操作环节加以改进,采用两步排气法,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岳立萍;周立;陈晓霞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慢性腹泻患者辨证施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50例慢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干预组(26例),两组均给予抗炎止泻治疗,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干预组予以辨证施护.结果 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92.3%,对照组6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辨证施护可提高慢性腹泻患者疗效.
作者:王丽珍;赵荣 刊期: 2007年第23期
急诊休克患者病情危重,需采集血标本协助迅速作出诊断.休克患者由于外周静脉塌陷,给采血带来一定的困难,笔者将股静脉采血法和外周静脉采血法进行比较,旨在为急诊休克患者快速采血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闻玉萍;李翠芳 刊期: 2007年第23期
对1例骨髓移植术后在血型转换中并发重型肝炎的患者,通过人工肝支持系统进行4次血浆置换术,结果患者病情好转出院.提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加强血型抗体滴度的监测、选取合适血型的血浆,以及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正确的饮食指导,是保证患者血浆置换术顺利完成的重要措施.
作者:秦红;余文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耳贴配合针刺预防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 将60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预防恶心、呕吐,观察组应用耳贴配合针刺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程度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化疗后发生恶心、呕吐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头痛、头晕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 耳贴配合针刺能有效预防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症状,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患者舒适度.
作者:曹翠琴;曹新建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自制芒硝冰袋治疗化疗药物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52例化疗药物外渗致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分别采用芒硝冰袋和普通冰袋冰敷.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芒硝冰袋冰敷治疗化疗药物致静脉炎疗效好,能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殷婷;殷翠明;代启华 刊期: 2007年第23期
根据顾客关系管理理论,应用顾客关系管理(CRM)与顾客(综合科患者)建立互动关系,采取建立顾客健康档案,加强顾客间互动服务,营造温馨人文环境,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等措施,实现医院顾客关系管理,提高顾客忠诚度.
作者:熊莉娟;彭昕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毒品成瘾者戒毒期间舒适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60例戒毒人员按抛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按照人性照护理论进行舒适护理干预,2个月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制的舒适度调查表进行评价,并分别于出院后2周、1个月和2个月进行随访和尿检,比较两组患者复吸率.结果 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SCL-90总分和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因子评分及复吸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舒适护理能改善戒毒人员的心理障碍,提高对戒毒治疗的满意度,有利于促进戒毒者的身心康复,对预防复吸和保持操守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李遵清;许从芳;周玉萍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回访式健康教育对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84例鼻咽癌根治性放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观察组按计划实施回访,跟踪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行为教育;对照组出院后未接受跟踪回访.结果 出院后1年,观察组健康行为显著好于对照组,放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回访式健康教育满足了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患者的健康需求,增强了患者坚持功能康复锻炼和健康行为的主观意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生存质量.
作者:李凤英;马明华;冷明英;满莹 刊期: 2007年第23期
采用活血消肿散辅助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89例,结果总有效率为100%.提示活血消肿散熏洗患肢,能扩张局部血管,消除肢体瘀血肿胀,缓解疼痛,改善患肢的血液循环和微循环.采取情志护理、熏洗前认真准备、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以及饮食调护等措施能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王玉兰;程进;魏芳 刊期: 2007年第23期
针对护士在抽吸安瓿类药液过程中存在的微粒污染问题,搜集教材和有关的研究成果,对安瓿类药液抽吸过程中微粒的种类、来源及目前微粒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规范配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用药安全.
作者:吕利明;王志稳 刊期: 2007年第23期
输液渗漏造成重复穿刺是儿科护患纠纷的一个重要原因,婴幼儿因不能自主表达,自制能力差,加之血管细小,能见度低,且头部形状特殊,不易有效固定.鉴此,我科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采用垫式固定法,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叶顺珍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归因训练对中等职业学校(下称中职)护生心理素质的影响.方法 将163名中职护生分为对照组(85名)和实验组(78名),对照组按照教学计划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组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归因训练,采用缺陷感量表、情感量表对两组护生的心理素质进行测定.结果 除外貌外,实验组护生心理素质的其他因子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归因训练能提高中职护生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其个性心理发展.
作者:满力;郭玉娟;华翠环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医院信息系统(HIS)在护理后勤服务中心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通过后勤服务中心的计算机工作站对各个病区需取送标本、取血或陪检的信息进行审理、执行和完成,并自动统计工作量和痛区护士满意度指标.结果 实行HIS 4个月后,取送标本、陪检差错发生率显著较实施前减少(均P<0.01);护士满意度100%.结论 HIS应用于护理后勤服务中心,提高了工作效果和工作质量,实现了从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转变.
作者:金玉爱;王美兰;蔡谦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动脉血气标本采集系统在低氧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196例低氧血症血气分析检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9例用一次性注射器采血,观察组97例用动脉血气标本采集系统采血.结果 观察组动脉血气标本一次采集成功率和自动回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误穿静脉发生率及患者血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对低氧血症患者应用动脉血气标本采集系统收集血气分析标本,提高了一次采集成功率和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了可靠依据.
作者:曾尟枚;韩璇;刘非凡 刊期: 2007年第23期
对11例重度乌头碱急性中毒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床旁血液净化(活性炭吸附血液灌流)治疗,并在治疗前严格执行血液净化技术操作规程;治疗中严密监测神志及生命体征变化;治疗后加强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结果 10例康复出院,1例因循环衰竭而死亡.提示血液净化治疗可提高重度乌头碱急性中毒患者抢救成功率,治疗中需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治疗中护理.
作者:陶莉;邱俏檬;金小慧;俞继芳;纳涛;卢中秋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2006年46例VAP患者的相关因素及病原菌感染情况.结果 基础疾病多、机械通气时间长、不用人工鼻湿化及没有气囊上吸引的患者VAP发生率显著增高(P<0.05,P<0.01);病原菌中铜绿假单孢菌、鲍氏不动杆菌和白色念珠菌占前3位,2种及以上病原菌感染占89.1%.结论 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采用合适的湿化方式,加强呼吸道管理以及进行肺部物理治疗可以降低VAP的发生.
作者:蒋文;曾群丽 刊期: 200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