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勤;赵群;申翠香;吴燕;刘爱清
目的 了解基层医院检验科医技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现状.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表对59名检验科医技人员进行职业安全防护认知与行为调查.结果 59名中40.7%~66.1%不知道标准预防内容、不知道正确的洗手方法、不知道医疗废物的分类及处置等,有10.2%~93.2%防护行为缺如或不当.结论 检验科医技人员职业防护意识、知识缺乏,防护行为缺乏或不当;采取职业防护强化教育,制定并切实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可望改善上述状况.
作者:廖友芝;胡慧欣;金淑敏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激素替代治疗(HT)对围绝经期妇女体质指数影响.方法 将接受利雏爱治疗的28例围绝经期妇女设为观察组,接受协坤治疗的48例为对照组;分别于HT前和HT第1、3、6、12、24疗程后测体重、身高,计算体质指数.比较HT前后脂肪超量总发生率及体质指数.结果 两组HT前后脂肪超量发生率及体质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围绝经期妇女HT后体质指数无变化,不必担心因此导致的肥胖.
作者:卢惠珍;邹菊华;余建芬;朱慧 刊期: 2007年第24期
随着工作和社会压力的增大,甲状腺疾病日益增多,故而临床上甲状腺手术也与日俱增.通常术前3d开始锻炼颈部肌肉、韧带,使患者适应手术体位,而传统方法不能随意调节高度.
作者:逄瑞莲;颜晶;王钟芳 刊期: 2007年第24期
临床上四肢手术皮肤消毒时,因皮肤消毒范围要求需抬起肢体时,消毒液易沿着抬高的肢体流向腋窝处或会阴部.
作者:吴明慧 刊期: 2007年第24期
慢性伤口的愈合一直是临床护理中较棘手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伤口不能一期愈合而转为慢性伤口的发生率也较高.
作者:王春秀;赵燕平 刊期: 2007年第24期
对45例子宫角妊娠患者中的手术治疗患者采取术前准备;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护理;心理护理;行刮宫术的护理;术后护理等.对非手术治疗患者采取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嘱患者卧床休息;观察用药的不良反应;加强口腔护理;遵医嘱准确、及时留取血标本;指导患者摄取足够的营养物质等措施;加强患者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患者均痊愈出院.提示严密观察病情和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治疗成功及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环节.
作者:张萍;康汉珍 刊期: 2007年第24期
妊娠糖尿病患者在孕期需加强心理护理,鼓励其坚持饮食治疗、适当的体育锻炼和必要的胰岛素治疗等,以防止低血糖反应、高血糖及酮症酸中毒的发生.完善的孕期护理,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减少母婴各种并发症、确保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贾云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医护人员对优质护理的认识.方法 自行设计优质护理认识调查问卷对 2所市级二级甲等医院的医生、护士各200名进行优质护理认识调查.结果 在能代表优质护理指征的技术过硬、工作认真负责、关心体贴患者医护认识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而在服务态度、把患者当亲人朋友和提供健康知识方面,两者认识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 只有在过硬的技术和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基础上,关心体贴患者,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服务态度和及时的健康知识宣教,才能切实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刘庆素;吴淑凤;王建华;马彩娟;于蕾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测试工作疲溃感问卷中文版在护理人员中使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翻译国外的工作疲溃感问卷,将所形成的中文版问卷在昆明市某三级医院476名护士中使用,评价其信度和效度.结果 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情绪疲倦感、工作冷漠感、工作成就感3个维度的条目因素负荷与原量表结构基本一致;全量表同质信度为0.823,3个维度重测信度为0.806~0.887,Cronbach's α系数为0.770~0.888;计算各务目与各维度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各条目与其所属维度之间相关较强,而与其它维度相关较弱;独立样本t检验证实量表区分效度好.结论 工作疲溃感问卷中文版信度及效度较好,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
作者:余华 刊期: 2007年第24期
对2例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患者给予心理护理,临床监测,实验室监测,禁食、胃肠减压,营养支持,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控制感染等护理措施后,患者痊愈出院.本病发病急,病情易加重,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与护理,可使病情及时控制,避免发展成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作者:杜春萍;何群;虞献敏 刊期: 2007年第24期
对1例全胃切除术并发胃十二指肠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患者行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加胃十二指肠动脉主干栓塞术,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术后27d痊愈出院.提出对胃十二指肠术后感染症状明显患者加强吻合口瘘护理可减少炎性假性动脉瘤发生的诱因;及时观察破裂大出血征象,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把握治疗时机及观察术后有无继发性出血和伤口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管敬东 刊期: 2007年第24期
对36例牙颌面畸形患者采用正畸和外科手术的方法,矫治患者颌面形态并重建其口颌功能.术前予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术后予呼吸道管理和口腔护理,结果术后均获得满意的疗效.提示科学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作者:陆金星;刘婕 刊期: 2007年第24期
对血管类型、术者心理、静脉穿刺技术等影响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因素进行综述,提出相应对策,以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张艳玲;林婷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下肢手术患者术中气囊止血带的合适压力及其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对10例自愿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诊断仪行下肢动脉血循阻断压力试验,确定适宜的止血带压力.根据试验结果对38例择期下肢手术患者采用阻断血循压力(180 mmHg)加120 mmHg(共300 mmHg)缚绑患肢实施手术.于止血带充气前(T0)、充气后即刻(T1)、充气30 min(T2)、松止血带后(T3)分别测定患者皮质醇、血糖、胰高血糖素的变化;观察不同时段血压、脉搏、呼吸变化;判断术中止血带使用效果.结果 不同时段皮质醇、胰高血糖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各时段血压、脉搏、呼吸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 38例患者术中止血带使用达优率100%.结论 止血带止血能引起人体应激激素水平的升高,而适宜的压力可减轻患者应激反应.
作者:潘甦;夏艳;吕晓霞;叶彤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护理操作环节对血标本检验结果的影响,为提高血标本检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自行设计血标本检验护理操作环节调查表,对398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检查注射器和容器符合要求312名(78.4%),止血带缚扎时间在1min内284名(71.4%),选择血管恰当361名(90.7%),消毒规范196名(49.2%),穿刺一针见血298名(74.9%),采血量准确326名(81.9%),血液注入试管规范298名(74.9%).结论 血标本检验护理操作环节存在许多问题,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强采集血标本过程中护理操作环节的质量控制,提高基础护理质量.
作者:万长秀;范德兰;张小红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阶段性个性化健康教育对手外伤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1200例手外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0例.观察组采用阶段性个性化健康教育,即入院阶段、住院阶段、出院阶段及多样式、个性化健康教育形式,内容包括饮食、营养、休息、治疗方法,护理方法、疾病注意事项、伤口现察情况、吸烟、肢体摆放、功能锻炼、自我保健知识等;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形式.结果 两组满意度、舒适度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阶段性个性化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和舒适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对手外伤患者的治疗康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黄日妹;傅爱凤;张友惠;易小青;钟丽平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T管引流胆汁后及时回输体内的方法.方法 对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术后并发肠瘘患者采用蠕动控制式输液泵直接将T管引流的胆汁,在短的时间内回输到患者体内.结果 2例SAP术后并发肠瘘患者顺利接受胆汁回输,每天回输胆汁量300~700ml.胆汁在体外存留时间短,无污染;整套输注装置未出现漏液、堵管现象;患者未出现腹泻、感染等并发症,营养状况改善,2 周纠正电解质紊乱,肠瘘愈合.结论 采用蠕动控制式输液泵行胆汁回输操作简便易行,能确保胆汁质量,减轻护士劳动强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焦文芹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认知功能训练对颅脑损伤患者康复的影响,为患者选择有效的训练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60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常规物理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认知功能锻炼,内容包括注意力和集中力、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推理及解决问题能力等训练.并采用MMSE量表测试其认知状况.结果 观察组MMSE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除回忆力外,观察组定向能力、注意与计算能力、记忆力、语言的改变显著优于时照组(P<0.05).结论 认知功能训练对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起着积极的作用,在促进脑功能的迅速康复方面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世红 刊期: 2007年第24期
乳头皲裂是许多初产妇的常见病.我院自2006年2月至2007年5月采用蛋黄油治疗乳头皲裂8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建萍;刘向阳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由于洁净手术部的空气净化仅能保证空气的无菌,并不能杀灭吸附在手术间物品表面的细菌,因此,做好洁净手术部的环境管理显得十分必要.
作者:吴敏;宋启慧 刊期: 2007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