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化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培养涉外护生综合能力

任建平;邓荆云

关键词:学生, 护理, 涉外专业, 课程设置, 综合能力
摘要:目的探讨培养符合国际规格、国际惯例涉外大专护生的有效途径.方法在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增加社会人文学科课程及校园文化活动的比重,早期接触临床及各项社会实践,通过英语演讲、强化性英语口语实习、参与国际性公益活动等多种途径来优化涉外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并采用双语教学和学导制等方法教学.结果本课题设置激发了护生的内在本能,提高了护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英语运用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以及与人交往、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了护生职业认识能力.结论优化涉外护理专业课程设置有利于培养综合能力较强的涉外护生.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心脏神经症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心脏神经症患者心理状态.方法对91例心脏神经症(CN)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焦虑、忧郁的主观感受,并随机抽取SAS>50分患者36例加用症状自评定量表(SCL-90)进行调查,同时应用自编调查表对上述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调查.结果有应激源存在和对疾病的认识不足是心脏神经症患者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91例SAS均分为52.32±10.19,SDS均分54.90±11.70;中、青年组SAS、SDS均分显著高于老年组(均P<0.05).不同文化程度、性别间SAS、SDS总分差异不明显(均P>0.05);除偏执与敌对外,本组患者SCL-90得分均显著高于常模(均P<0.05).结论心理因素及应激与CN发病有关,适当的心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戴小明;刘希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生姜贴敷配合穴位注射预防化疗后呕吐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预防化疗后呕吐的方法.方法将64例卵巢癌手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生姜贴敷配合穴位注射止吐药预防化疗后呕吐;对照组予化疗前肌内注射止吐药预防呕吐.结果观察组化疗后呕吐总有效控制率90.62%,与对照组(34.38%)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生姜贴敷配合穴位注射可有效减轻化疗后呕吐发生.

    作者:朱慧;卢惠珍;李雪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介绍一种简易掰安瓿器

    临床工作中,操作者掰安瓿时手易被砂轮割破,尤其是实习生或新护士.2003年6月笔者研制了一种简易掰安瓿器,应用于实际,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许水梅;王秀珉;吕宏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针刺舌下神经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

    目的探讨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针刺舌下神经配合康复训练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及康复训练基础上行针刺舌下神经治疗,比较两组吞咽功能恢复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38.0%,对照组2.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8.24,P<0.01).结论针刺舌下神经配合康复训练能有效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

    作者:肖辉;陈黛琪;张英秀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金黄膏外敷治疗带状疱疹效果观察

    将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病毒(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局部外敷金黄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应用中药外敷可提高带状疱疹治疗效果.

    作者:陈雅琴;彭旭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巧用三通器测量中心静脉压

    在CCU临床工作中,监测中心静脉压的几率很高,而常规测量方法既繁琐又不利于反复测量,存在诸多问题.2005年1月笔者将三通器应用于监测中心静脉压50例次,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刘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人文艺术教育--护理教育新的组成部分

    为适应21世纪我国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需要,分析我国实施人文艺术教育的必要性,介绍国外医科院校开展人文艺术教育的经验,对我国现阶段的护理教育如何开设人文艺术教育课程作了初步的探讨.

    作者:王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将6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对照组实施传统式的功能制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规范化服务与护理、健康宣教、个性化心理调适、生活关怀、情感支持和文化护理等方面的人性化护理管理,8周后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效果评定.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BPRS总分值及各因子分(除激惹性外)、SDSS评分及SCL-90中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及偏执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病情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遵清;李传平;岳淑英;张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预防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的效果.方法将18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4例)和干预组(96例),两组均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吞咽功能训练及进食功能训练.入院及住院30 d时比较两组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情况及吞咽康复效果.结果干预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吞咽康复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吞咽功能训练及进食功能训练可有效预防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明显改善其吞咽障碍.

    作者:周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循经拔罐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肺部感染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循经拔罐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中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循经拔罐法.结果治疗15 d后,两组患者心率、呼吸、体温及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循经拔罐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肺部感染临床疗效可靠,能明显促进病灶的吸收和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江红;胡丹;陈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24小时生活指导对初诊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评价24 h生活指导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97例T2DM强化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按常规健康教育法进行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24 h生活指导,即对T2DM全程健康护理采用24 h不间断指导.两组强化治疗方法、时间均相同. 结果治疗15 d后,干预组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及强化治疗配合程度的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干预前后血糖各指标值差异显著(P<0.05,P<0.01);干预组干预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均P<0.05). 结论对T2DM强化治疗患者采用24 h生活指导,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和控制血糖.

    作者:薛美华;丁慧萍;韩云;周晓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肾病综合征致急性肾衰竭保守治疗患者的护理

    为了探讨肾病综合征急性肾衰竭的护理方法,对10例肾病综合征致急性肾衰竭的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时、准确判断其病情变化,针对病情进行监测及护理,配合医生予及时有效的治疗.结果10例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衰竭患者均顺利渡过危险期,痊愈出院.提示心理护理、病理观察、饮食护理是保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衰竭保守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王岚;宋国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血液净化中心实施医护整体分组模式探讨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中心实施医护整体分组模式的工作效果.方法将144例在血液净化中心长期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按时间先后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医疗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医护整体分组模式,即医护按业务能力、职称及年龄相对平均分组.结果两组患者满意度、能按时接受血液净化治疗例数、透析中急性并发症发生率及一次穿刺成功率、月平均血液净化治疗例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医护整体分组模式能提高整体医疗护理质量,提高医护人员的积极性、责任感和患者满意度,提升医院的社会竞争力.

    作者:黄芳;郭满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护理配合

    总结22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患者的手术配合经验.结果应用IABP除1例PCI患者因病重死亡外,21例患者顺利完成CAG和/或PCI.提出全面、细致的手术配合,正确使用反搏机是保证抢救及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麦爱欢;夏令琼;张杏;童玲;李慧敏;范少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超早期康复护理防治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超早期康复护理对预防和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的作用.方法将23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122例)和对照组11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予超早期康复护理,包括保持功能和做医疗体操和向心性缠绕压迫手指法、冷-温水交替浸泡法、上举患侧上肢、利用意念促使肢体功能恢复等多种康复训练措施.后根据患者手指肿胀发生率、患手指肿胀程度以及简易手功能检查(STEE)评定康复效果.结果康复组患者肩手综合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康复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手指肿胀程度显著减轻(P<0.01);两组治疗后患肢运动功能均较前显著恢复(P<0.05,P<0.01),而康复组更显著(P<0.05).结论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秀;蒋丽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1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家庭ADL训练

    对1例脑出血术后患者进行家庭ADL训练,内容包括仰卧到床边坐起训练,上肢功能训练,面颊、唇等吞咽相关肌群训练,坐位平衡训练,站起与坐下训练,行走训练等.结果3个月后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为62.4,与出院时(24.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患者可独立进食、洗脸、刷牙、穿衣、控制大小便、入厕、短程平地行走.提示加强脑出血术后患者家属教育及指导,有助于提高患者ADL、活动技巧和生存质量.

    作者:宋爱武;宋爱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糖尿病足深部溃疡1例

    对1例糖尿病足深部溃疡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护理,结果44 d痊愈出院.提出按溃疡不同时期进行足部护理,加强全身治疗基础疾病是护理的重点.

    作者:孙洁;王婷;张琼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封闭治疗咽部异感症效果观察

    咽部异感症是常见病、多发病,女性多于男性,且青壮年多见.表现为咽部有异物感、吐之不出、咽之不下,部分患者有刺激性咳嗽.笔者2001年1月至2003年9月采用封闭方法治疗该症100例,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张秀丽;马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优化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培养涉外护生综合能力

    目的探讨培养符合国际规格、国际惯例涉外大专护生的有效途径.方法在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增加社会人文学科课程及校园文化活动的比重,早期接触临床及各项社会实践,通过英语演讲、强化性英语口语实习、参与国际性公益活动等多种途径来优化涉外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并采用双语教学和学导制等方法教学.结果本课题设置激发了护生的内在本能,提高了护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英语运用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以及与人交往、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了护生职业认识能力.结论优化涉外护理专业课程设置有利于培养综合能力较强的涉外护生.

    作者:任建平;邓荆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实习末期高护生焦虑状况与个性特征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护生实习末期的焦虑状况,寻找缓解其压力的方法.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个性测试问卷在实习末期对150名高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末期高护生焦虑平均分为48.16±8.27,焦虑检出率为37.33%;焦虑得分本科生显著高于大专生(P<0.05);不同个性特征高护生的焦虑表现程度存在差异(P<0.05,P<0.01). 结论实习末期高护生焦虑状况较为严重,除实习本身外,就业压力为其主要原因.只有加强临床带教力量,培养高护生掌握有效的沟通技能,加强护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确立护生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生涯规划,建立针对性的支持系统,才能降低高护生焦虑发生率,确保实习效果.

    作者:李素云;阮满真;刘义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