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斌如;张琰;王欣然
目的监测功能锻炼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股静脉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为患者选择有效的锻炼时机和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12 h即开始被动运动,术后第1天使用CPM进行锻炼.用彩色多普勒血流超声显像仪监测术后第1天,第1周、第2周末股静脉血流速度.结果观察组股静脉血流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t=10.72,P<0.01),且功能锻炼时心率、血压及手术伤口均无明显波动.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卧床期间股静脉流速显著减慢;功能锻炼可增快股静脉血流速度,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赵丹宁;王晓红;田东岩;李红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术中肋间神经冷冻术对开胸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将138例开胸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肋间神经冷冻组)、对照1组(硬膜外置管给药组)和对照2组(肌内注射给药组)各46例.比较三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χ2=33.6、27.6,均P<0.01),术后咳嗽、咳痰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1、2组(均P<0.01);术后肺炎和肺不张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2组(P<0.01).结论术中肋间神经冷冻预防开胸术后切口疼痛安全有效,有利于患者术后有效咳嗽、咳痰,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熊静;董翠萍;欧阳灵芝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上颌窦穿刺冲洗术中减少晕针发生率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692例慢性上颌窦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6例)按常规行上颌窦穿刺冲洗术;观察组(34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健康知识宣教,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提供独立辅导、音乐治疗等护理干预.结果晕针发生率观察组(2.0%)显著低于对照组(1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患者穿刺过程中的晕针,提高上颌窦穿刺成功率.
作者:何玉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节省器械烤干、打包时间,延长器械包布使用寿命,提高灭菌合格率.方法对同样的腹部手术器械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的包扎材料,各包扎、灭菌300次,其中A组直接采用包布包扎,B组采用器械托盘承托后包扎,C组采用自制透气式不锈钢器械托盘承托后包扎.结果 C组器械烤干、打包时间,包布使用寿命及灭菌合格率均显著优于A、B组(均P<0.01).结论使用透气式不锈钢器械托盘承托包扎器械进行灭菌既可提高工作效率,又可节约资源,保证灭菌效果.
作者:邓秋儿;冯宝琴;谭惠芹;梁群;陈碧舒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外科常采用凡士林纱条进行伤口换药,传统凡士林纱条过于粘稠,在换药过程中纱布孔易被凡士林油剂堵塞,致使分泌物引流不畅.我科对凡士林纱条制作方法进行改进,并应用于临床换药,效果较好且无不良反应,介绍如下.
作者:李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对96例(99条肢体)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行腔内钬激光治疗术,结果67条(67.7%)大隐静脉在术中即刻闭合,术后1周内99条(100%)全部闭合,均无创口感染;2例患者有轻度皮肤灼伤,1例隐神经损伤,3例大腿瘀斑,均经治疗后痊愈,3~4 d出院.提示术前心理护理,术后患肢的观察及并发症处理是护理成功的关键.
作者:沈秀兰;金玲;史云霞;杨筱英;葛琴芳;陈明月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采用常规方法肌内注射长效青霉素,由于其浓度高易堵塞针头.为解决该问题,笔者采取抽完药液后再抽少许0.9%氯化钠注射液肌内注射的新方法,2002年6月至2005年8月用于150例次患者,效果理想,介绍如下.
作者:余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音乐治疗对全麻手术后进入ICU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39例全麻手术后进入ICU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前晚及术后1~5 d进行音乐治疗.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视觉模拟焦虑(VAS)方法比较两组焦虑、抑郁程度.结果观察组术后第5天STAI、SDS、VAS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音乐干预可降低ICU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且使护理更加人性化.
作者:韩斌如;张琰;王欣然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6例(46眼)黄斑水肿患者采取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做好术前患者心理护理,注射后体位护理及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尤其是眼压的监测.结果 46例(46眼)患者治疗后视力提高35眼(76.1%),黄斑水肿不同程度改善,随访期间无复发.结论加强注射前、中、后护理,尤其是注射后体位护理、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对确保该技术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作者:刘荣娇;苏丽金;林婉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对13例慢传输型便秘行结肠次全切除伴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术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引流管的观察及饮食指导.结果13例手术均成功,术后患者便秘症状明显改善,排便均不需用泻剂.提示完善的护理是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重要保障.
作者:卢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总结1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3次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认为在患者术前、病情变化、进入ICU治疗、恢复期等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及家属更好地应对心理变化,减轻心理压力,配合治疗和护理,有利于手术及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丽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影响口腔医院患者就诊的相关因素,了解消毒隔离的地位在影响因素中的变化及患者对其认知情况.方法自制调查问卷随机抽取200例患者进行相关调查.结果医疗技术、消毒隔离以及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是影响患者就诊的3大因素(分别占24.6%、20.6%、17.4%);患者对消毒隔离的概念认知不足(占77.0%).结论不断提升医疗质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医院应该持续关注的问题;口腔科的消毒隔离在患者就诊影响因素的排序中较前,提示加强口腔科消毒隔离工作是提升医疗质量、吸引患者就诊的重要因素.
作者:叶丽娜;王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女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的基本情况调查表对513名护理专业女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专业女大学生SCL-90总均分,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等6个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全国青年常模,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而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偏执等3个因子分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对护理专业的满意度低、自感学习生活的压力大、同学关系较差、有心理问题不愿求助于他人等是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来自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如城市学生.结论护理专业女大学生心理状况不容乐观,应针对学生的健康问题进行心理疏导.
作者:董胜莲;刘海娟;陈长香;丁淑萍;温颖娜;张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总结15例胸腔镜下行微创胸骨抬举术治疗漏斗胸的手术配合经验.认为护士的熟练配合尤为重要,而熟悉和了解手术步骤,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和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冬青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对5例鼻咽癌放疗性后鼻孔闭锁患者应用自制高频电刀于鼻内镜下行造口治疗.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指导患者鼻咽腔的自护法及加强术中高频电刀的管理,术后加强鼻咽腔、口腔的护理.结果5例患者均造口满意、通气良好,随访2~4年无复发.提示本治疗方法疗效好,护理到位.
作者:王朝娟;张洛灵;李永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骨折患者由择期手术改为急诊手术时的生理变化,探讨心理干预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将40例骨折患者分为三组,A组9例,为择期手术患者;B组14例、C组17例,均为择期改为第2天急诊手术患者.A、B组行常规护理,C组术前实施心理干预.在各时间段测量患者的血压、心率及皮质醇浓度.结果入院时、术前1 d晨三组血压、心率和皮质醇浓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术前1 d晚、术日晨、术后1~3 d B组上述各指标均显著高于A、C组(均P<0.05).结论择期改为急诊手术使患者的心理应激增加,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应激状态.
作者:闫琰;黄艳;王月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颅底病变手术与缺损修复术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30例行颅底病变手术与缺损修复术的患者术前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手术区与供皮区的皮肤准备及全麻常规准备;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观察脑脊液漏、面瘫、感音神经性聋等症状,实施相应的护理.结果 428例均治愈出院;2例因病变累及颈内动脉,手术时血管破裂,行颈内动脉和颈总动脉结扎,术后发生脑疝而死亡.无1例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颅底病变的手术治疗风险极大,而精心、细致、周到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申小青;吕雁娥;李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对4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施行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PVP).结果46例患者手术均一次成功,1例效果欠佳,45例排尿明显改善.1例拔除尿管后有排尿疼痛感,但可耐受;1例出现轻微血尿(2周后症状消失).住院8~11 d,平均(9.2±0.7) d.提出护理人员全面了解手术特点,熟练掌握仪器操作要领,术中保证膀胱冲洗顺利,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刘辉;李玲玲;任秀平;于成娥;宫月花;张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白萝卜汤对腹式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腹式子宫切除术患者134例,按入院先后顺序以单、双号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术后禁食水6 h后,观察组少量频饮白萝卜汤;对照组则少量频饮番泻叶浸泡汁.结果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观察组为(37.2±5.4) h,对照组为(36.1±4.9) h,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观察组乐意服用白萝卜汤者65例(97.0%),对照组乐意服用番泻叶者42例(62.7%).结论饮用白萝卜汤对腹式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功能的恢复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乐意接受.
作者:吴雪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烧伤患者中实施心理干预的基本方法,了解不同心理干预方式对烧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和干预组(61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进行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集体心理干预,由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一起座谈探讨烧伤有关问题,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干预.采用Zung焦虑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对患者入院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SAS、SD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入院第7天、第14天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对烧伤患者实施集体心理干预可以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付京;程秀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