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霍晶
目的正确掌握使用和管理电视腹腔镜的设备和器械,以确保腹腔镜手术的顺利进行.方法建立仪器、器械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设立腹腔镜手术专科巡回护士、洗手护士;术前认真检查仪器、器械的性能,术中正确使用仪器、器械,术后对器械进行彻底清洗、防锈、上油及灭菌.结果医护人员按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和管理腹腔镜设备、器械,保证了该仪器、器械在工作中正常运转,在完成的1 195例的手术中,无1例因仪器、器械故障或欠缺、操作使用不当而影响手术进行.结论管理、操作制度健全,使仪器、器械损耗减少,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手术质量,提高医生满意度.
作者:周海宁;关惠军;丁景华;陈雪燕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肾俞穴注射复方樟柳碱(CA)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将143例(144眼)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4眼)和观察组(70眼),对照组采用颞浅动脉旁注射CA,观察组采用肾俞穴注射,连续治疗28 d后评定其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肾俞穴注射CA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效果较好,可推广应用.
作者:王菊萍;吴璧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药伤痛一喷灵治疗夹板固定致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将46例(57处)皮肤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处理皮肤损伤处;观察组将伤痛一喷灵振摇均匀后,距患处15~20 cm按动喷头使药液直接喷于皮肤损伤处.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5.9±1.4)d,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治愈率为87.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伤痛一喷灵可加快夹板固定引起皮肤损伤的创面愈合,提高治疗效果,且方法简单、易行、经济.
作者:黄红娥;江淋;温梅滨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急性踝关节扭伤是部队基层单位一种较为常见的训练伤,在日常生活中也较为多见.我院门诊采用新鲜三七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运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弱视患儿疗效的影响.方法对64例(125眼)弱视患儿采取矫治视力、遮盖疗法、精细目力训练及督促治疗干预.结果通过6个月的治疗,基本治愈率达73.6%,其中轻度弱视基本治愈率达100%,中度47.6%.结论综合干预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儿童弱视的治愈率.
作者:石东明;杨玉珍;张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对灭菌包内化学指示卡(下称指示卡)变色不良进行循证干预实践研究,以避免重新灭菌造成资源浪费.方法将8 200个标准消毒包采用同一台预真空炉灭菌,按时间段(6个月)分为对照组(4 000个)和实验组(4 200个).实验组按循证方法对指示卡变色不良的原因寻找实证并进行干预,对照组未进行循证干预.结果两组灭菌效果均合格;实验组指示卡变色不良发生率为0.83%,对照组为2.3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运用循证干预指导供应室人员进行工作,能有效解决灭菌质量问题,确保医疗安全.
作者:肖玉芳;苏茂仙;李杏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对27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患者应用关节镜技术行镜下成形术,经过围术期的心理康复,股四头肌运动、踝泵运动、直腿抬高运动,膝关节屈曲运动及下地行走等训练,患者术后伤口Ⅰ期愈合,随访5~18个月,关节无疼痛,无顽固性积液,伸屈活动恢复正常,能从事日常活动.
作者:刘宇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精密过滤输液器较理想的排气方法.方法采用抬高弹击法和普通弹击法对320次输液进行排气实验.结果抬高弹击法一次排气成功率为93.13%,排气时间(13.82±1.80)s,药液滴出量(0.04±0.02)ml,与普通弹击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精密过滤输液器使用抬高弹击法排气可提高排气成功率,用时短,减少药液浪费.
作者:刘美云;高鹃;顾云;周元婷;魏妙娇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记录表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1级79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对照组(39名)和观察组(40名).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在常规访视基础上使用术前访视记录表进行术前访视.共完成术前访视1 580例次.结果观察组查房成绩、访视合格率和学生认同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术前访视记录表的应用能提高学生术前访视效果.
作者:李跃荣;胡军;易凤琼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医护人员通过对话了解患者的病情并提供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因此,掌握医学英语口语,有利于涉外医息、护患的人际沟通.本文介绍有关现病史、既往史及体格检查的常用口语,以供临床护理工作者应用.
作者:朱宏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对5例宫角妊娠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4例在B超监视下行吸宫手术,1例行腹腔镜手术,通过术前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做好体位和切口护理,结果5例均获成功,无1例子宫穿孔及残留.提示对宫角妊娠患者施行围术期的专科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毅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黄五酊治疗压疮的疗效.方法将83例(122处)压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7例(67处)采用自制黄五酊换药,对照组36例(55处)采用0.5%碘伏换药,均治疗14 d.结果观察组治愈率86.57%,对照组56.3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3.96,P<0.01).结论黄五酊治疗压疮有较好疗效.
作者:黄柳妮;陆青;岳进;林小微;莫永兰;李慧;王春伶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早期胃内营养支持对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作用.方法将118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成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在伤后36~72 h内置胃管行要素饮食胃肠内营养;对照组置胃管时间在72 h后.结果观察组胃液潜血试验阳性率及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早期置胃管肠内营养可减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作者:郑凤勤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对9例阴茎电烧伤患者行阴囊纵隔皮瓣修复术,结果患者均痊愈出院.提出术前行针对性心理护理、精心准备,术后进行皮瓣血液循环观察护理及会阴部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芦兰;周金萍;陈有肖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乳癌改良根治术同期背阔肌移植乳房再造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乳癌改良根治术同期背阔肌移植乳房再造术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术后移植皮瓣的观察护理及康复训练.结果2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除2例发生并发症,经及时处理痊愈外,其他切口均Ⅰ期愈合,双乳房对称,外形和外观无明显变化,手感良好.结论乳癌改良根治术同期背阔肌移植乳房再造术在切除癌肿的同时再造乳房,而做好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作者:高月平;林哲莹;傅俊惠;李爱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对1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Orem自理模式干预,观察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康复时间、并发症.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1例发生并发症,平均住院16.5 d.随访3个月至2年,均能步行和日常生活自理.结论Orem自理模式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向华珍;甘敏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磁疗、推拿、拔罐治疗急性乳腺炎的疗效.方法将65例急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均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加青霉素800万U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另予磁疗、推拿和拔罐治疗.结果治疗3 d后,观察组治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χ2=8.99,P<0.01).结论急性乳腺炎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给予磁疗、推拿和拔罐,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邓三于;常彩云;李雪莉;陈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提高病区危重患者抢救效率,提高患者、医生满意度的排班管理方法.方法2003年1月至2005年9月(下称实施后)采用定职排班管理模式,即3人(白班)及2人(夜班)组合排班,并实施针对性管理.观察比较实施前(1997年1月至2002年12月)和实施后的抢救成功率及患者、医生满意率.结果实施后患者满意率和医生满意率显著高于实施前(均P<0.05).结论采用定职排班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患者、医生满意度.
作者:胡冬梅;杨宝燕;张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了解男性护理大专生(男护生)的专业态度,为培养合格的男护士提供教学依据.方法使用自制调查问卷,分别对2所高校158名男护生进行调查.结果男护生专业认同、个人能力、对教学的看法、从业志向四方面结果均不尽人意.结论需在加强男护生专业思想教育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计划,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合格的男性护士.
作者:程家娥;黄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对4例妊娠并存干燥综合征(SS)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结果均顺利分娩,母婴安全,恢复良好,如期出院.提出对妊娠并存SS患者既要考虑到SS的损害,又要考虑到患者的生理变化,采用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使其顺利安全分娩.
作者:廖康;秦瑛;孙晶雨 刊期: 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