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改进

李晶;霍晶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 固定方法, 革新推广
摘要:普通静脉留置针的保留时间可达7~10 d,针体的固定是操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方法固定留置针时,将穿刺时间、穿刺者姓名、透明膜更换时间、更换者姓名同时签写在无菌透明膜上,以确保按规定时间更换静脉留置针和及时更换无菌透明膜.笔者对静脉留置针的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进,现介绍如下.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干预对儿童弱视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弱视患儿疗效的影响.方法对64例(125眼)弱视患儿采取矫治视力、遮盖疗法、精细目力训练及督促治疗干预.结果通过6个月的治疗,基本治愈率达73.6%,其中轻度弱视基本治愈率达100%,中度47.6%.结论综合干预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儿童弱视的治愈率.

    作者:石东明;杨玉珍;张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子宫切除患者婚姻质量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子宫切除患者的婚姻质量,为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婚姻质量问卷(Enrich)对子宫切除术后6个月200例患者的婚姻质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子宫切除患者婚姻质量评分除角色平等性因子外其余因子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子宫切除患者的婚姻质量较低,应开展针对性护理,加强患者及其配偶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婚姻质量.

    作者:吴颖;杨艳;潘颖丽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危险性评估及护理需求量调查

    目的探讨心肺危险指数(cardiopulmonary risk index,CPRI)预测肺癌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危险及对护理工作的指导意义.方法对575例肺癌患者于术前1周行CPRI评估,于术后即刻至术后30 d观察统计心肺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CPRI≥4分142例(高CPRI组)、<4分433例(低CPRI组),分别发生并发症、死亡为104例(73.24%)、5例(3.52%)和49例(11.32%)、0例,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P<0.01);高CPRI组各种并发症(除脓胸、血胸外)发生率显著高于低CPRI组(均P<0.05).护理需求量高CPRI组亦显著高于低CPRI组(P<0.05,P<0.01).结论CPRI评分可作为肺癌手术后心肺并发症的预测指标,CPRI评分高预示患者术后并发症危险性大,护理需求量增加,提示护理人员应制订针对性护理计划.

    作者:齐东红;康丽;武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Orem自理模式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对1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Orem自理模式干预,观察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康复时间、并发症.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1例发生并发症,平均住院16.5 d.随访3个月至2年,均能步行和日常生活自理.结论Orem自理模式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向华珍;甘敏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外科住院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相关因素及护理需求研究

    目的调查外科住院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相关因素及护理需求,为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93例创伤事件后外科住院患者于伤后1个月进行PTSD诊断,并采用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自制创伤事件后护理需求调查量表进行评估.结果确诊PTSD 31例(33.33%),PTSD组性别、受教育年限、外伤情况与非PTSD组(62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PTSD患者各项SCL-90因子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非PTSD组(P<0.05,P<0.01).PTSD患者的精神病性(P)、神经质或情绪(N)和人格稳定性(L)评分显著高于非PTSD组,而内外向性(E)评分显著低于非PTSD组(P<0.05,P<0.01).PTSD患者的心理需求、精神需求和护理需求总分均显著高于非PTSD组(P<0.05,P<0.01).结论遭遇创伤事件的外科住院患者并发PTSD概率较高,且PTSD患者护理需求高,需及早采取能满足其需求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的应对能力,降低PTSD发生率.

    作者:李晓黎;刘宁凡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黄五酊治疗压疮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黄五酊治疗压疮的疗效.方法将83例(122处)压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7例(67处)采用自制黄五酊换药,对照组36例(55处)采用0.5%碘伏换药,均治疗14 d.结果观察组治愈率86.57%,对照组56.3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3.96,P<0.01).结论黄五酊治疗压疮有较好疗效.

    作者:黄柳妮;陆青;岳进;林小微;莫永兰;李慧;王春伶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伤痛一喷灵治疗夹板固定致皮肤损伤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伤痛一喷灵治疗夹板固定致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将46例(57处)皮肤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处理皮肤损伤处;观察组将伤痛一喷灵振摇均匀后,距患处15~20 cm按动喷头使药液直接喷于皮肤损伤处.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5.9±1.4)d,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治愈率为87.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伤痛一喷灵可加快夹板固定引起皮肤损伤的创面愈合,提高治疗效果,且方法简单、易行、经济.

    作者:黄红娥;江淋;温梅滨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阴囊纵隔皮瓣修复阴茎电烧伤患者的护理

    对9例阴茎电烧伤患者行阴囊纵隔皮瓣修复术,结果患者均痊愈出院.提出术前行针对性心理护理、精心准备,术后进行皮瓣血液循环观察护理及会阴部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芦兰;周金萍;陈有肖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严重肝损伤行一期清创性肝切除术患者的护理

    对28例严重肝损伤患者行一期清创性肝切除术,术前及时止血、输液、输血、抗休克等急救处理;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肝功能,做好引流管的护理及呼吸道管理,早期营养支持,预防并发症及全程心理护理.结果痊愈22例,死亡6例(其中2例死于DIC,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腹腔感染,1例死于失血性休克),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提示及时、全方位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曾燕霞;乐革芬;许子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ICU患者家属健康教育研究进展

    对ICU患者家属健康教育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提出ICU家属普遍忽视自身身心健康,但同时迫切希望知晓患者病情,而ICU护士因认识不足及工作繁忙等原因忽视对他们的教育.应用宣教卡,成立危重患者家庭护理中心及培训专科护士是实施有效健康教育的途径.掌握交流与沟通技巧,实施个性化教育,加强对临终患者家属的教育和完善教育效果评价标准是提高家属健康教育效果的对策.

    作者:韩文军;胡敏;郭成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SKy膨胀式椎体成形器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手术配合

    对32例(45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在局麻及C臂X线机监视下行SKY经皮椎体重建术.结果术后疼痛均缓解,cobb角由术前12.6°~42.3°降至6.5°~20.1°,椎体重建效果满意;术后3个月1例T11损伤患者再次发生L3压缩性骨折再行本手术治愈;29例生理性弯曲得到恢复和保持.提出术前完整的影像学资料和术前准备,器械设备的检查调试,以及对患者生命体征的严密监控是手术配合成功的关键.

    作者:尹素青;徐湘萍;王文军;王麓山;姚姚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心身放松训练缓解肾肿瘤介入治疗术后不适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心身放松训练对肾肿瘤介入治疗患者术后不适的作用.方法将行肾肿瘤介入治疗的85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身放松训练.比较两组术后不适发生率及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热、腰部酸痛发生率及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惠义(P<0.05,P<0.01).结论对肾肿瘤患者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心身放松训练能有效地降低介入治疗的应激反应,降低术后不适的发生率,缩短其持续时间,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陆凤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的学历结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在职护理人员学历结构及改变情况,以促进护理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两所二级甲等医院护理人员169人,对其进行学历及继续教育方式的问卷调查.结果基层医院护理人员起始学历:中专者占95.9%,其中79.6%接受继续教育;而起点大专者(4.1%)中仅28.6%接受继续教育.护理人员获得高层次学历的主要途径为自学考试;不同职称和护龄的护士接受继续教育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学历结构改变明显,但低年资及初级职称以下护理人员学历结构普遍偏低,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措施对低年资、低职称护理人员开展继续教育.

    作者:严婧;李守国;姚飞;王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康复护理

    对27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患者应用关节镜技术行镜下成形术,经过围术期的心理康复,股四头肌运动、踝泵运动、直腿抬高运动,膝关节屈曲运动及下地行走等训练,患者术后伤口Ⅰ期愈合,随访5~18个月,关节无疼痛,无顽固性积液,伸屈活动恢复正常,能从事日常活动.

    作者:刘宇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凉液垫预防骨折患者压疮的作用

    目的探讨凉液垫预防骨折患者压疮的作用.方法随机将120例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翻身次数及间隔时间相同.观察组患者皮肤易受压部位使用凉液垫,对照组使用棉枕.结果观察组受压局部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67%,对照组为98.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舒适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凉液垫可预防压疮发生,且患者感觉舒适.

    作者:方楚如;赖劲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脑疝的预见性观察及护理

    在护理观察中及时发现脑疝患者38例,经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治愈32例.认为实施预见性观察,做到早期发现、及时预防、及时抢救,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黄晓晖;陈慕媛;林育敏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4例妊娠并存干燥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对4例妊娠并存干燥综合征(SS)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结果均顺利分娩,母婴安全,恢复良好,如期出院.提出对妊娠并存SS患者既要考虑到SS的损害,又要考虑到患者的生理变化,采用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使其顺利安全分娩.

    作者:廖康;秦瑛;孙晶雨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呼吸道异物致呼吸道并发症患儿的护理

    目的探讨呼吸道异物致呼吸道并发症患儿的护理方法,提高其治愈率.方法对67例呼吸道异物患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协助处理呼吸道并发症,做好家长的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观察患儿呼吸情况,做好饮食护理.结果67例患儿呼吸道并发症治愈并顺利取出异物,无护理并发症.结论手术前后对呼吸道并发症的密切观察和精心护理对提高呼吸道异物患儿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玉博;陈静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不同氧疗时间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肩痛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氧疗时间对妇科腹腔镜手术(LG)术后肩部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行LG的术后患者随机均分为4组,A组给氧2~4 h、B组给氧4~6 h、C组给氧6~8 h、D组给氧10~12 h,观察4组术后肩部疼痛情况.结果C、D组肩部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和B组(均P<0.01);而A组与B组、C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LG术后吸氧6~8 h即能有效缓解术后肩部疼痛.

    作者:崔福荣;刘冬华;谷巧月;钱晓棠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宫角妊娠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对5例宫角妊娠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4例在B超监视下行吸宫手术,1例行腹腔镜手术,通过术前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做好体位和切口护理,结果5例均获成功,无1例子宫穿孔及残留.提示对宫角妊娠患者施行围术期的专科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毅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