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颖;杨艳;潘颖丽
目的探讨肾俞穴注射复方樟柳碱(CA)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将143例(144眼)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4眼)和观察组(70眼),对照组采用颞浅动脉旁注射CA,观察组采用肾俞穴注射,连续治疗28 d后评定其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肾俞穴注射CA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效果较好,可推广应用.
作者:王菊萍;吴璧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子宫切除患者的婚姻质量,为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婚姻质量问卷(Enrich)对子宫切除术后6个月200例患者的婚姻质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子宫切除患者婚姻质量评分除角色平等性因子外其余因子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子宫切除患者的婚姻质量较低,应开展针对性护理,加强患者及其配偶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婚姻质量.
作者:吴颖;杨艳;潘颖丽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对1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Orem自理模式干预,观察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康复时间、并发症.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1例发生并发症,平均住院16.5 d.随访3个月至2年,均能步行和日常生活自理.结论Orem自理模式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向华珍;甘敏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医护人员通过对话了解患者的病情并提供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因此,掌握医学英语口语,有利于涉外医息、护患的人际沟通.本文介绍有关现病史、既往史及体格检查的常用口语,以供临床护理工作者应用.
作者:朱宏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眼部高流量舒适吹氧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Phaco)后重度角膜水肿的治疗作用.方法将白内障行Phaco术后发生重度角膜水肿的88例(88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及对照组(39例),对照组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眼部高流量舒适吹氧,5 d后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38例(77.55%),好转10例(20.40%);对照组治愈17例(43.59%),好转19例(48.72%).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0.69,P<0.01).结论眼部高流量舒适吹氧可提高白内障Phaco术后重度角膜水肿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新华;任美针;崔秀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在护理观察中及时发现脑疝患者38例,经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治愈32例.认为实施预见性观察,做到早期发现、及时预防、及时抢救,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黄晓晖;陈慕媛;林育敏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孕早期多胎妊娠经阴道行胚芽抽吸减胎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对146例多胎妊娠患者于孕早期采用胚芽抽吸法行减胎术,术前充分准备,术中默契配合,术后加强护理和监测.结果一次手术成功率为99.2%,总流产率11.6%,已分娩118例,获225例新生儿,平均分娩孕周37.2周,平均出生体重2 498.0 g,尚有11例在妊娠中.结论对于孕早期多胎妊娠,胚芽抽吸减胎技术确为一种有效、安全、且操作相对简便的补救性治疗措施,而默契的手术配合及良好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玉芹;胡娟;李清;邓彧;郭美姣;孙虹;靳镭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磁疗、推拿、拔罐治疗急性乳腺炎的疗效.方法将65例急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均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加青霉素800万U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另予磁疗、推拿和拔罐治疗.结果治疗3 d后,观察组治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χ2=8.99,P<0.01).结论急性乳腺炎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给予磁疗、推拿和拔罐,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邓三于;常彩云;李雪莉;陈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记录表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1级79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对照组(39名)和观察组(40名).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在常规访视基础上使用术前访视记录表进行术前访视.共完成术前访视1 580例次.结果观察组查房成绩、访视合格率和学生认同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术前访视记录表的应用能提高学生术前访视效果.
作者:李跃荣;胡军;易凤琼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黄五酊治疗压疮的疗效.方法将83例(122处)压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7例(67处)采用自制黄五酊换药,对照组36例(55处)采用0.5%碘伏换药,均治疗14 d.结果观察组治愈率86.57%,对照组56.3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3.96,P<0.01).结论黄五酊治疗压疮有较好疗效.
作者:黄柳妮;陆青;岳进;林小微;莫永兰;李慧;王春伶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乳癌改良根治术同期背阔肌移植乳房再造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乳癌改良根治术同期背阔肌移植乳房再造术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术后移植皮瓣的观察护理及康复训练.结果2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除2例发生并发症,经及时处理痊愈外,其他切口均Ⅰ期愈合,双乳房对称,外形和外观无明显变化,手感良好.结论乳癌改良根治术同期背阔肌移植乳房再造术在切除癌肿的同时再造乳房,而做好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作者:高月平;林哲莹;傅俊惠;李爱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对52例中心型肺癌患者行袖式和双袖式成形术.结果52例患者手术顺利,安全渡过围术期,无并发症发生.提出术前呼吸功能训练与指导,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使气管分泌物及时排出是提高手术成功率、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李秀敏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对28例严重肝损伤患者行一期清创性肝切除术,术前及时止血、输液、输血、抗休克等急救处理;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肝功能,做好引流管的护理及呼吸道管理,早期营养支持,预防并发症及全程心理护理.结果痊愈22例,死亡6例(其中2例死于DIC,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腹腔感染,1例死于失血性休克),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提示及时、全方位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曾燕霞;乐革芬;许子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精密过滤输液器较理想的排气方法.方法采用抬高弹击法和普通弹击法对320次输液进行排气实验.结果抬高弹击法一次排气成功率为93.13%,排气时间(13.82±1.80)s,药液滴出量(0.04±0.02)ml,与普通弹击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精密过滤输液器使用抬高弹击法排气可提高排气成功率,用时短,减少药液浪费.
作者:刘美云;高鹃;顾云;周元婷;魏妙娇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长期以来,消毒供应室的各种诊疗灭菌包外的标识不统一,操作、管理困难,发生差错时难以落实到人,不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为此,笔者设计制作了灭菌包检查核对单,应用于临床,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检查核对单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孙元平;张新红;陈丽萍;胡丽平;熊生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F-36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对201名护理人员进行测评分析.结果护理人员生活质量自评分显著低于普通人群(P<0.05,P<0.01),护理人员的年龄、工龄、职称主要对其躯体健康造成影响,而学历、收入、环境、社会支持及慢性病不仅影响护理人员的躯体健康,更影响其精神健康,学历对护理人员的社会功能产生影响.结论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值得关注.护理管理部门、护理教育机构和护理人员自身都要采取积极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
作者:衡艳林;郭毅;杨靖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肺危险指数(cardiopulmonary risk index,CPRI)预测肺癌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危险及对护理工作的指导意义.方法对575例肺癌患者于术前1周行CPRI评估,于术后即刻至术后30 d观察统计心肺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CPRI≥4分142例(高CPRI组)、<4分433例(低CPRI组),分别发生并发症、死亡为104例(73.24%)、5例(3.52%)和49例(11.32%)、0例,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P<0.01);高CPRI组各种并发症(除脓胸、血胸外)发生率显著高于低CPRI组(均P<0.05).护理需求量高CPRI组亦显著高于低CPRI组(P<0.05,P<0.01).结论CPRI评分可作为肺癌手术后心肺并发症的预测指标,CPRI评分高预示患者术后并发症危险性大,护理需求量增加,提示护理人员应制订针对性护理计划.
作者:齐东红;康丽;武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对4例妊娠并存干燥综合征(SS)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结果均顺利分娩,母婴安全,恢复良好,如期出院.提出对妊娠并存SS患者既要考虑到SS的损害,又要考虑到患者的生理变化,采用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使其顺利安全分娩.
作者:廖康;秦瑛;孙晶雨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在职护理人员学历结构及改变情况,以促进护理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两所二级甲等医院护理人员169人,对其进行学历及继续教育方式的问卷调查.结果基层医院护理人员起始学历:中专者占95.9%,其中79.6%接受继续教育;而起点大专者(4.1%)中仅28.6%接受继续教育.护理人员获得高层次学历的主要途径为自学考试;不同职称和护龄的护士接受继续教育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学历结构改变明显,但低年资及初级职称以下护理人员学历结构普遍偏低,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措施对低年资、低职称护理人员开展继续教育.
作者:严婧;李守国;姚飞;王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对灭菌包内化学指示卡(下称指示卡)变色不良进行循证干预实践研究,以避免重新灭菌造成资源浪费.方法将8 200个标准消毒包采用同一台预真空炉灭菌,按时间段(6个月)分为对照组(4 000个)和实验组(4 200个).实验组按循证方法对指示卡变色不良的原因寻找实证并进行干预,对照组未进行循证干预.结果两组灭菌效果均合格;实验组指示卡变色不良发生率为0.83%,对照组为2.3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运用循证干预指导供应室人员进行工作,能有效解决灭菌质量问题,确保医疗安全.
作者:肖玉芳;苏茂仙;李杏 刊期: 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