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灌肠法在脑卒中便秘患者中的应用

王姣;吴冬英;曾新华

关键词:脑卒中, 便秘, 清洁灌肠, 技术改进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清洁灌肠的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便秘需清洁灌肠的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清洁灌肠方法及灌肠液,灌肠液保留时间平均5.0 min.观察组采用改良灌肠法,即采用密闭式输液装置连接一次性吸痰管,插入肛门17~20 cm,灌肠液保留时间30 min;灌肠液采用生理盐水500 ml加入开塞露40 ml.结果观察组灌肠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清洁灌肠方法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超声内镜检查的护理配合

    对705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行超声内镜检查患者术前行心理护理,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检查,未发生明显并发症.提示周密的术前准备,术中熟练的操作配合,严密观察病情,术后正确的健康指导等护理配合是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王孝琼;刘媛敏;李荣香;侯伟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心脏介入术中并发急性心脏压塞的观察与护理

    对介入术中并发急性心脏压塞的9例患者通过严密观察,及时进行急救处理.结果均抢救成功,病情得到满意控制.提示在心脏介入术中,全面协助医生早期诊断,积极加强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干预是急性心脏压塞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尚喜艳;祝晓宇;李转珍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新加坡KK医院儿童急救部的临床路径

    介绍临床路径在新加坡KK医院儿童急救部的应用.由于临床路径的开展,缩短了急诊留观时间,促进科室间合作,减少医疗纠纷,为患者提供持续性、整体性医疗服务,提高了整体医疗质量.

    作者:刘蕾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精神健康状况的调查

    目的了解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患者的精神健康状况.方法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60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RGH组)进行精神症状量化评分检查,并与6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 RGH组患者HAMA及HAMH评分显著高于健康体检组(均P<0.01).结论 RGH组患者普遍存在焦虑和抑郁,护理干预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作者:杨旭云;虢周科;刘若缨;杨曙东;杨玉峰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真空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工作性能及灭菌效果监测进展

    总结目前真空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工作性能及灭菌效果监测进展情况,以便采用更先进、更科学的监测方法对真空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工作性能及灭菌效果进行监测,保障医疗安全.对目前真空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工作性能及灭菌效果监测情况进行总结综述.提出真空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工作性能和灭菌效果监测已由原来的不够严谨和复杂难做,发展到越来越科学完善和简便易行,为灭菌效果100%合格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提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真空式压力蒸汽灭菌将会被更广泛地使用,其工作性能和灭菌效果监测手段也将会更加先进和科学.

    作者:杨少玉;林琼;王菊英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咪达唑仑鼻腔给药治疗小儿急性惊厥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溶液鼻腔给药治疗小儿急性惊厥的效果.方法将51例急性惊厥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6例采用鼻腔内滴入咪达唑仑溶液的方法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地西泮溶液直肠给药治疗.结果观察组自患儿到达医院至开始给药的平均时间、给药后至控制惊厥的平均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咪达唑仑溶液鼻腔给药治疗小儿急性惊厥具有起效快、疗效可靠、使用方便、安全性高等优点.

    作者:邱萍;唐研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腰穿术后翻身的可行性探讨

    目的探讨腰穿术后翻身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将200例腰穿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后2 h给予准时翻身1次,由平卧位变成侧卧位或者俯卧位,侧卧位时允许头下垫矮枕,30 min后情况允许再次改成仰卧位.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术后去枕平卧4~6 h.结果两组皮肤受压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头痛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腰穿术后2 h协助患者翻身不仅不会增加头痛的发生,且能够杜绝压疮的发生.

    作者:李珊瑚;陶子荣;李艳;孙婷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中药熏洗加激光照射治疗肛周湿疹效果观察

    肛门湿疹是一种常见病,以红斑、丘疹、水泡、渗出、糜烂、瘙痒、反复发作、多形性变为特点[1].常泛发于臂部、会阴、阴囊等处.多因温度变化,衣服摩擦等诱因引起瘙痒发作,患处因瘙痒常被抓伤破溃,肛缘皲裂、糜烂而引起灼痛或针刺样疼痛,严重者坐卧不安、夜不能寐,直接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我科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采用中药煎汁熏浴加CO2激光照射的方法治疗肛周湿疹54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魏金先;肖利华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食用保鲜膜在小儿药物湿敷和药物封包中的应用

    药物湿敷和药物封包是皮肤科常见的治疗,在予小儿尤其7岁以下儿童湿敷时,尤其不便固定.鉴此,笔者采用保鲜膜包敷,取得明显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梁晓红;任海燕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血糖监测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为规范血糖监测仪监测结果的记录,自行设计一种血糖监测记录单.该记录单简单直观,书写方便,记录规范,能较直观地反映血糖变化,在满足住院患者常规多点监测血糖需要的同时,也提高了糖尿病的综合管理质量.

    作者:武婷;陈珊;李媛媛;邓莹;姚娟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分步骤法维护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留置效果观察

    目的预防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PICC)后滑脱及体外部分非人为移入体内,减少局部炎症反应,防止导管性静脉炎发生.方法将42例接受PICC的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2)和对照组(n=20),观察组采用分步骤法维护,即分步骤地更换透明贴膜及肝素帽(或先换肝素帽,再换透明贴膜),并将导管体外部分直形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法维护,即同时更换透明贴膜及肝素帽,导管体外部分S形固定.结果观察组静脉炎,穿刺点渗液、硬结,导管移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行PICC导管维护时,分步骤更换透明贴膜及肝素帽,将导管体外部分直形固定,可有效防止导管滑脱及体外部分进出体内,减少局部炎症反应,预防导管性静脉炎.

    作者:郑小华;刘珊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循证护理教育现状

    循证医学护理对医学护理教育模式产生较大影响.从循证教育起源、意义、实践,以及循证教育面临的挑战与革新方面综述循证护理教育现状.提出循证护理教育的应用将大大提高护理教育质量.

    作者:杨晓燕;刘纯艳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多功能治疗机治疗腋臭患者的护理

    腋臭是指腋下大汗腺产生的分泌物在大量葡萄球菌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产生短链脂肪酸等物质,从而发出刺鼻难闻的恶臭味[1]的一种疾病.近年我院采用多功能治疗机治疗该病,效果满意,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胡传慧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机械通气舒适护理研究进展

    对引起机械通气患者不适的原因及提高患者舒适度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认为导致患者机械不适的因素有生理、心理、社会3方面;提出加强护患沟通,提供心理护理,提高护理技术水平,掌握各项操作的护理技巧,应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是降低机械通气患者不适的有效措施.

    作者:王曙红;蒋冬梅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血液净化患者行颈内静脉导管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患者行颈内静脉导管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80例血液净化颈内静脉导管术采用Seldinger法由颈内静脉插管患者,采用心理护理、预防感染、保证有效透析、预防各种并发症等护理措施.结果 80例次均插管成功,血流量在200 ml/min以上,留置时间为7 d至3个月,平均41.0 d.12例留置导管平均8.0 d出现栓塞,更换导管并封存低分子肝素后,拔管时未再出现导管栓塞情况.结论颈内静脉是较佳的临时血管通路,导管封存低分子肝素对留置时间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科学的护理在颈内静脉导管术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温杏良;曾剑慧;李燕林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护士对常规检验项目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护士对常规检验项目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采用自拟问卷,对538名护士进行检验报告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结果护士对检验项目认知的总正确率仅为27.5%.不同护龄、职称、学历护士回答正确率均处于低水平.结论护士应充分认识检验报告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以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樊敏华;周娅;郭淑红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情志干预佐治痞满证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情志干预佐治痞满证的效果.方法将60例痞满证患者按单双号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中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情志干预,加强护患间的交流,指导患者调节情志,满足患者的情感需求,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观察两组患者情绪障碍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症状显著改善(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志干预对痞满证具有明显的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黄克文;刘艳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生活方式干预对单纯肥胖性脂肪肝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干预对单纯肥胖性脂肪肝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24例单纯肥胖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予常规降脂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健康教育、饮食与运动行为干预、记生活日记等,干预3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减重效果、脂肪肝程度、肝功能恢复及血脂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生活方式干预能使患者建立良好的饮食与运动行为习惯,全面降低对患者预后不利的影响.

    作者:宋国菊;肖又姑;刘学菊;罗红;罗传玲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Brugada综合征腔内电生理术的程序护理

    目的探讨Brugada综合征腔内电生理检查术中护理程序的应用方法.方法采用护理程序对15例Brugada综合征腔内电生理检查术患者进行护理.通过护理评估,提出护理诊断,制订出相应的护理目标和措施,并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腔内电生理检查术.结论护理程序应用于Brugada综合征腔内电生理术科学有效.

    作者:刘华芬;刘秀娟;王晓红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肝素帽固定部位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肝素帽固定部位对留置针回血、堵管发生率及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将60例静脉留置针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将肝素帽固定在穿刺点下方或水平位置,观察组将肝素帽固定在穿刺点上方3~4 cm处.结果观察组留置针回血率、堵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静脉留置针肝素帽固定于穿刺点上方,可减少置管并发症,延长置管时间.

    作者:陈莎;鲁汉英 刊期: 2006年第13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