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咪达唑仑鼻腔给药治疗小儿急性惊厥效果观察

邱萍;唐研

关键词:儿童, 惊厥, 咪达唑仑, 鼻腔给药
摘要:目的探讨咪达唑仑溶液鼻腔给药治疗小儿急性惊厥的效果.方法将51例急性惊厥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6例采用鼻腔内滴入咪达唑仑溶液的方法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地西泮溶液直肠给药治疗.结果观察组自患儿到达医院至开始给药的平均时间、给药后至控制惊厥的平均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咪达唑仑溶液鼻腔给药治疗小儿急性惊厥具有起效快、疗效可靠、使用方便、安全性高等优点.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多功能治疗机治疗腋臭患者的护理

    腋臭是指腋下大汗腺产生的分泌物在大量葡萄球菌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产生短链脂肪酸等物质,从而发出刺鼻难闻的恶臭味[1]的一种疾病.近年我院采用多功能治疗机治疗该病,效果满意,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胡传慧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艾滋病及其病毒携带者的心理健康环境与社会支持

    基于以人为本的哲学理念,运用社会支持理论,分析了艾滋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AIDS)感染患者的心理健康环境,阐述社会支持的作用, 并提出艾滋病患者开展社会支持的具体方法,即大力开展相关知识培训与教育,营造健康的社会环境,进行心理辅导,提供生活援助等.

    作者:李乐之;姚树桥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与主观幸福感及自我和谐状况的调查

    目的探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尊水平、主观幸福感及自我和谐状况.方法采用自尊量表(SES)、主观幸福感量表(GWB)及自我和谐量表(SCCS)对10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精分组)及100例健康自愿者(对照组)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加以比较.结果精分组的SES及GWB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不和谐及刻板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灵活性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尊水平及主观幸福感较低,自我和谐性差,应予心理支持和干预指导.

    作者:侯东强;韩凤珍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分步骤法维护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留置效果观察

    目的预防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PICC)后滑脱及体外部分非人为移入体内,减少局部炎症反应,防止导管性静脉炎发生.方法将42例接受PICC的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2)和对照组(n=20),观察组采用分步骤法维护,即分步骤地更换透明贴膜及肝素帽(或先换肝素帽,再换透明贴膜),并将导管体外部分直形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法维护,即同时更换透明贴膜及肝素帽,导管体外部分S形固定.结果观察组静脉炎,穿刺点渗液、硬结,导管移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行PICC导管维护时,分步骤更换透明贴膜及肝素帽,将导管体外部分直形固定,可有效防止导管滑脱及体外部分进出体内,减少局部炎症反应,预防导管性静脉炎.

    作者:郑小华;刘珊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气雾熏蒸法与浸泡消毒法消毒吸痰管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2%强化戊二醛(下称戊二醛)气雾熏蒸法与浸泡消毒法消毒吸痰管的效果.方法消毒按5周期(1个周期12 d)进行,每周期将200根使用过的吸痰管经初步处理,即5% 84消毒液浸泡30 min后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将每周期200根吸氮管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戊二醛原液气雾熏蒸法消毒4 h,对照组采用戊二醛原液浸泡消毒30 min,12 d为1个周期.两组分别于第1、6、12天对消毒后的吸痰管及消毒过程中的戊二醛采样行细菌菌落数计数,并观察有无细菌生长.结果两组每周期第1、6天吸痰管和消毒液标本均未检测出细菌,且无致病微生物生长;每周期第12天对照组吸痰管和消毒液标本均检测出细菌,实验组未检测出细菌.结论气雾熏蒸法消毒灭菌效果可靠,具有节约开支、使用方便、有利于吸痰管的保存与放置等优点.

    作者:唐运香;胡君娥;赵东娥;付千钧;王植雄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老年急性重症卒中并发急性肺损伤的护理

    对120例老年重症卒中患者行呼吸功能监测,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呼吸道感染,监测治疗原发疾病等护理干预.结果120例老年急性重症卒中并发急性肺损伤59例,无1例发展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提示早期施加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老年急性重症卒中并发急性肺损伤的发生.

    作者:彭小琼;邓小玲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家庭式温馨护理环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庭式温馨护理环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41).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住普通病室,予精神分裂症常规护理;观察组住家庭式温馨单间病房,并实施家庭式温馨护理,内容包括人员培训、营造温馨环境、家属教育干预、实行开放式护理管理等.采用NOSIE、BPRS、SDS、SAS和自制住院患者满意度及家属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住院1个月时BPRS、SDS、NOSIE、S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两组满意度、家属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庭式温馨护理环境可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减轻精神症状;可提高患者对医院工作的满意度和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万月兰;徐淑娴;饶福金;刘建奇;尧长红;李萍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改良灌肠法在脑卒中便秘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清洁灌肠的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便秘需清洁灌肠的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清洁灌肠方法及灌肠液,灌肠液保留时间平均5.0 min.观察组采用改良灌肠法,即采用密闭式输液装置连接一次性吸痰管,插入肛门17~20 cm,灌肠液保留时间30 min;灌肠液采用生理盐水500 ml加入开塞露40 ml.结果观察组灌肠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清洁灌肠方法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王姣;吴冬英;曾新华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咪达唑仑鼻腔给药治疗小儿急性惊厥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溶液鼻腔给药治疗小儿急性惊厥的效果.方法将51例急性惊厥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6例采用鼻腔内滴入咪达唑仑溶液的方法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地西泮溶液直肠给药治疗.结果观察组自患儿到达医院至开始给药的平均时间、给药后至控制惊厥的平均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咪达唑仑溶液鼻腔给药治疗小儿急性惊厥具有起效快、疗效可靠、使用方便、安全性高等优点.

    作者:邱萍;唐研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一次性头皮针在新生儿同步换血中的应用

    目的提高新生儿同步换血的效果.方法将34例同步换血新生儿按入院先后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6例).观察组使用一次性7号普通头皮针于股动脉建立动脉通道作为换血的输出途径,对照组予留置针进行动脉或股动脉穿刺置管(首选桡动脉,次选肱动脉,后选股动脉)为输出途径.结果两组换血后总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换血前(均P<0.01),换血后两组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建立动脉通道一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换血平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一次性头皮针建立股动脉通道作为输出途径,是一种高效、低耗、痛苦少、易操作的新生儿换血方法.

    作者:胡玉转;郭小芳;李丽仪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自制口炎涂剂治疗化疗后口腔溃疡

    目的探讨自制口炎涂剂治疗口腔溃疡的效果.方法将60例化疗后口腔溃疡患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自制口炎涂剂治疗,按口腔溃疡程度涂药;对照组采用疳散制剂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总有效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口炎涂剂治疗化疗后口腔溃疡安全、有效,配制方便,价廉,无不良反应.

    作者:雷家英;吴丽芬;姚莉;吕永宁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采用塑料瓶研制大输液摆药盒

    大批量静脉输液过程中,护士在准备配置药物时一般将多种药物摆放在对应的输液瓶旁边或放在小布袋、塑料袋内挂在瓶口上,查对、取放均不方便.鉴此,笔者选用不同容量的塑料瓶(矿泉水瓶或饮料瓶)研制出方便、实用的液体摆药盒,并于2004年5月推广使用1年余,效果良好.

    作者:朱新青;陈照坤;梁雁芳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技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技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予利培酮系统治疗,观察组从第3周开始予以为期8周的综合护理干预,内容包括集体健康教育、个体心理护理、生活技能训练、社会技能训练、家庭支持和教育等,随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采用阴性和阳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OSIE-30)和生活质量量表(QOL-100)进行评估.结果随访结束时,观察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NOSIE-30总分及总积极因素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总消极因素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总分、生活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及社会关系领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和社会技能,而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琳;岳淑英;卢世臣;詹来英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静脉化疗观察表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更加方便填写、观察静脉化疗患者的治疗状况和不良反应.方法自行设计静脉化疗观察表,将患者所用药物名称、剂量、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检验数值、心理状况一一呈现于表格中,并应用于临床540例化疗患者.结果静脉化疗观察表直观、系统、动态,便于观察与对比;同时可提高护士专业知识水平,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结论静脉化疗观察表科学、实用.

    作者:郭晓峰;李变红;张爱玲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抑郁症患者脑血流灌注显像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脑血流灌注显像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18例抑郁症患者和19名健康体检者进行脑血流灌注显像,抑郁症者加做乙酰唑胺负荷试验.显像前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显像和负荷试验中密切配合,注意观察乙酰唑胺的不良反应.结果健康体检者显像正常,抑郁症患者中13例阳性.结论高质量的护理配合对于安全和有效地开展抑郁症患者脑血流灌注显像和乙酰唑胺负荷试验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秋莲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新加坡KK医院儿童急救部的临床路径

    介绍临床路径在新加坡KK医院儿童急救部的应用.由于临床路径的开展,缩短了急诊留观时间,促进科室间合作,减少医疗纠纷,为患者提供持续性、整体性医疗服务,提高了整体医疗质量.

    作者:刘蕾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弹力粘贴绷带拆除方法的改进

    目的保证介入治疗后弹力绷带拆除的安全性与科学性.方法将220例脑血管病行经股动脉介入检查治疗后患者按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拆除弹力绷带,观察组采用改进法拆除.结果两组局部皮肤破损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主观感受及局部皮肤破损具体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进拆除弹力粘贴绷带的方法安全、科学,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张国华;邓永梅;李金莉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Brugada综合征腔内电生理术的程序护理

    目的探讨Brugada综合征腔内电生理检查术中护理程序的应用方法.方法采用护理程序对15例Brugada综合征腔内电生理检查术患者进行护理.通过护理评估,提出护理诊断,制订出相应的护理目标和措施,并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腔内电生理检查术.结论护理程序应用于Brugada综合征腔内电生理术科学有效.

    作者:刘华芬;刘秀娟;王晓红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娃哈哈塑料瓶制作男性尿套

    尿失禁患者因不能自主控制排尿,传统的阴茎套法由于尿套上部紧紧裹住阴茎根部,整个阴茎不能透气,容易患阴茎湿疹和龟头感染等病症,在经常拆洗阴茎套的过程中又易导致破损,且套法麻烦并耗去大量胶布.鉴此,笔者采用娃哈哈塑料瓶制成阴茎套,能够有效引流尿液,避免了使用传统阴茎套的弊端,降低了成本.

    作者:王秀芳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城乡医务人员HIV/AIDS职业暴露防护知识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城乡医务人员HIV/AIDS职业暴露和防护知识的知晓情况,为防护知识培训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湖北省某县7个乡镇及某市的医务人员338名(乡镇180名、城市158名)进行HIV/AIDS职业暴露及防护知识调查.结果城乡医务人员对HIV/AIDS职业暴露及防护知识的知晓率偏低;乡镇医务人员在部分防护能力及暴露后的应对知识方面与城市医务人员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P<0.01).结论加强城乡医务人员HIV/ALDS职业暴露及防护知识的培训,扩展乡镇医务人员培训面,以提高基层卫生工作者HIV/AIDS职业暴露的防护能力和暴露后的及时应对,减少HIV/AIDS感染的发生是目前迫切的任务.

    作者:陶新学;黄华;章晓云 刊期: 2006年第13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