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净化患者行颈内静脉导管术的护理

温杏良;曾剑慧;李燕林

关键词:血液净化, 颈内静脉导管术,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患者行颈内静脉导管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80例血液净化颈内静脉导管术采用Seldinger法由颈内静脉插管患者,采用心理护理、预防感染、保证有效透析、预防各种并发症等护理措施.结果 80例次均插管成功,血流量在200 ml/min以上,留置时间为7 d至3个月,平均41.0 d.12例留置导管平均8.0 d出现栓塞,更换导管并封存低分子肝素后,拔管时未再出现导管栓塞情况.结论颈内静脉是较佳的临时血管通路,导管封存低分子肝素对留置时间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科学的护理在颈内静脉导管术中起到重要作用.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加坡KK医院儿童急救部的临床路径

    介绍临床路径在新加坡KK医院儿童急救部的应用.由于临床路径的开展,缩短了急诊留观时间,促进科室间合作,减少医疗纠纷,为患者提供持续性、整体性医疗服务,提高了整体医疗质量.

    作者:刘蕾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与主观幸福感及自我和谐状况的调查

    目的探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尊水平、主观幸福感及自我和谐状况.方法采用自尊量表(SES)、主观幸福感量表(GWB)及自我和谐量表(SCCS)对10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精分组)及100例健康自愿者(对照组)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加以比较.结果精分组的SES及GWB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不和谐及刻板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灵活性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尊水平及主观幸福感较低,自我和谐性差,应予心理支持和干预指导.

    作者:侯东强;韩凤珍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超声引导经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实时监视下经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将 278例行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48例)和观察组(130例).观察组于超声引导下置管,对照组采用传统盲穿法置管.比较两组置管一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成功率(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为(90.5%),(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行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可同步动态观察局部解剖结构及操作过程,其效果显著优于传统盲插法.

    作者:夏学丽;孙凤芝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护生参与社区老人健康教育的实践

    目的探讨护生参与社区老人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本校2002级高护专业110名护生到社区对172名退休老人进行健康教育,包括集体教育、小组教育和单人教育,并分析健康教育前后学习成绩及健康教育的能力.结果社区老人对护生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较高(70.93%~97.09%),满意度高(70.93%~95.93%),护生对参加社区老人健康教育评价高(77.27%~100.00%).结论参与社区老人健康教育能促进护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专业情感的形成,锻炼学生的社会化能力和人际沟通技巧,同时促进预防保健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应用.

    作者:辛崇萍;叶昕;杭小娟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腰穿术后翻身的可行性探讨

    目的探讨腰穿术后翻身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将200例腰穿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后2 h给予准时翻身1次,由平卧位变成侧卧位或者俯卧位,侧卧位时允许头下垫矮枕,30 min后情况允许再次改成仰卧位.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术后去枕平卧4~6 h.结果两组皮肤受压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头痛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腰穿术后2 h协助患者翻身不仅不会增加头痛的发生,且能够杜绝压疮的发生.

    作者:李珊瑚;陶子荣;李艳;孙婷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艾滋病及其病毒携带者的心理健康环境与社会支持

    基于以人为本的哲学理念,运用社会支持理论,分析了艾滋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AIDS)感染患者的心理健康环境,阐述社会支持的作用, 并提出艾滋病患者开展社会支持的具体方法,即大力开展相关知识培训与教育,营造健康的社会环境,进行心理辅导,提供生活援助等.

    作者:李乐之;姚树桥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改良灌肠法在脑卒中便秘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清洁灌肠的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便秘需清洁灌肠的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清洁灌肠方法及灌肠液,灌肠液保留时间平均5.0 min.观察组采用改良灌肠法,即采用密闭式输液装置连接一次性吸痰管,插入肛门17~20 cm,灌肠液保留时间30 min;灌肠液采用生理盐水500 ml加入开塞露40 ml.结果观察组灌肠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清洁灌肠方法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王姣;吴冬英;曾新华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肝素帽固定部位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肝素帽固定部位对留置针回血、堵管发生率及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将60例静脉留置针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将肝素帽固定在穿刺点下方或水平位置,观察组将肝素帽固定在穿刺点上方3~4 cm处.结果观察组留置针回血率、堵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静脉留置针肝素帽固定于穿刺点上方,可减少置管并发症,延长置管时间.

    作者:陈莎;鲁汉英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弹力粘贴绷带拆除方法的改进

    目的保证介入治疗后弹力绷带拆除的安全性与科学性.方法将220例脑血管病行经股动脉介入检查治疗后患者按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拆除弹力绷带,观察组采用改进法拆除.结果两组局部皮肤破损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主观感受及局部皮肤破损具体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进拆除弹力粘贴绷带的方法安全、科学,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张国华;邓永梅;李金莉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针刺气囊放气法预防逆行感染

    作者:苏嫦娥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血糖监测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为规范血糖监测仪监测结果的记录,自行设计一种血糖监测记录单.该记录单简单直观,书写方便,记录规范,能较直观地反映血糖变化,在满足住院患者常规多点监测血糖需要的同时,也提高了糖尿病的综合管理质量.

    作者:武婷;陈珊;李媛媛;邓莹;姚娟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血液净化患者行颈内静脉导管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患者行颈内静脉导管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80例血液净化颈内静脉导管术采用Seldinger法由颈内静脉插管患者,采用心理护理、预防感染、保证有效透析、预防各种并发症等护理措施.结果 80例次均插管成功,血流量在200 ml/min以上,留置时间为7 d至3个月,平均41.0 d.12例留置导管平均8.0 d出现栓塞,更换导管并封存低分子肝素后,拔管时未再出现导管栓塞情况.结论颈内静脉是较佳的临时血管通路,导管封存低分子肝素对留置时间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科学的护理在颈内静脉导管术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温杏良;曾剑慧;李燕林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城乡医务人员HIV/AIDS职业暴露防护知识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城乡医务人员HIV/AIDS职业暴露和防护知识的知晓情况,为防护知识培训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湖北省某县7个乡镇及某市的医务人员338名(乡镇180名、城市158名)进行HIV/AIDS职业暴露及防护知识调查.结果城乡医务人员对HIV/AIDS职业暴露及防护知识的知晓率偏低;乡镇医务人员在部分防护能力及暴露后的应对知识方面与城市医务人员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P<0.01).结论加强城乡医务人员HIV/ALDS职业暴露及防护知识的培训,扩展乡镇医务人员培训面,以提高基层卫生工作者HIV/AIDS职业暴露的防护能力和暴露后的及时应对,减少HIV/AIDS感染的发生是目前迫切的任务.

    作者:陶新学;黄华;章晓云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头孢匹胺钠与硫酸西索米星注射液发生配伍反应

    头孢匹胺钠(cefpiramide sodium)属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1],对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并对各种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稳定.硫酸西索米星(sisomicin sulfate)属氨基糖甙类抗生素[1],适用于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故临床常将两药联合应用,以起到相互协同作用.

    作者:岳宁慧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外涂硝酸甘油加热敷在浅静脉穿刺困难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浅静脉穿刺时解除血管痉挛更有效的方法.方法将80例血管条件差(血管痉挛、塌陷)但需静脉注射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热敷法,观察组采用外涂1%硝酸甘油再加以热敷的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静脉穿刺时间、血管充盈时间、血管充盈持续时间及血管充盈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硝酸甘油加热敷对解除浅静脉穿刺时血管痉挛有显著疗效,且安全、舒适.

    作者:孟维玲;李蕾;张佳春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出院手续一览表的设计与应用

    由于患者住院的付费方式不同,出院时所需手续也不同.为了方便患者在办理出院手续前了解出院所需手续,以便结算时快捷,方便患者,笔者于2004年1月自行设计出院手续一览表.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吴彩霞;熊晓美;李亚玲;张芳芳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自制口炎涂剂治疗化疗后口腔溃疡

    目的探讨自制口炎涂剂治疗口腔溃疡的效果.方法将60例化疗后口腔溃疡患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自制口炎涂剂治疗,按口腔溃疡程度涂药;对照组采用疳散制剂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总有效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口炎涂剂治疗化疗后口腔溃疡安全、有效,配制方便,价廉,无不良反应.

    作者:雷家英;吴丽芬;姚莉;吕永宁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隐球菌性脑膜炎病原治疗的护理

    对84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采用两性霉素B行病原治疗,强调其护理重点是给药护理、特殊护理、情感支持、人文关怀、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结果65例患者治愈无复发,12例好转,7例死亡.提示预防隐球菌性脑膜炎感染的关键是落实一级预防措施.

    作者:王乔凤;陈金莲;林小霞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气雾熏蒸法与浸泡消毒法消毒吸痰管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2%强化戊二醛(下称戊二醛)气雾熏蒸法与浸泡消毒法消毒吸痰管的效果.方法消毒按5周期(1个周期12 d)进行,每周期将200根使用过的吸痰管经初步处理,即5% 84消毒液浸泡30 min后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将每周期200根吸氮管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戊二醛原液气雾熏蒸法消毒4 h,对照组采用戊二醛原液浸泡消毒30 min,12 d为1个周期.两组分别于第1、6、12天对消毒后的吸痰管及消毒过程中的戊二醛采样行细菌菌落数计数,并观察有无细菌生长.结果两组每周期第1、6天吸痰管和消毒液标本均未检测出细菌,且无致病微生物生长;每周期第12天对照组吸痰管和消毒液标本均检测出细菌,实验组未检测出细菌.结论气雾熏蒸法消毒灭菌效果可靠,具有节约开支、使用方便、有利于吸痰管的保存与放置等优点.

    作者:唐运香;胡君娥;赵东娥;付千钧;王植雄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中药熏洗加激光照射治疗肛周湿疹效果观察

    肛门湿疹是一种常见病,以红斑、丘疹、水泡、渗出、糜烂、瘙痒、反复发作、多形性变为特点[1].常泛发于臂部、会阴、阴囊等处.多因温度变化,衣服摩擦等诱因引起瘙痒发作,患处因瘙痒常被抓伤破溃,肛缘皲裂、糜烂而引起灼痛或针刺样疼痛,严重者坐卧不安、夜不能寐,直接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我科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采用中药煎汁熏浴加CO2激光照射的方法治疗肛周湿疹54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魏金先;肖利华 刊期: 2006年第13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