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秦林芬;杨文芝;郭艳玲;耿明飞
对26例前列腺癌患者行腹腔镜下经腹途径前列腺癌根治术.术后8例发生尿外渗,2例尿失禁,2例尿道膀胱吻合口狭窄,6例性功能障碍.经对症处理均治愈或好转,其护理主要有保持尿管引流通畅,盆底肌训练,针对性心理护理等措施.
作者:陈雪莲;林红云;林华芬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盆底生物反馈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尿失禁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12例TURP术后不同程度尿失禁患者,采用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并实施心理护理、盆底肌肉训练及引导治疗等综合护理.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有效率达83.3%.治疗前患者的腹腔漏尿点压力(ALPP)为(77.50±18.89)cmH2O,治疗后升高至(110.83士11.39)cmH2O,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科学的护理干预是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TURP术后尿失禁获得良好效果的有力保证.
作者:何玮;杨帆;黄本荣;王涛 刊期: 2006年第18期
对20例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施行直肠超声引导经会阴穿刺冷冻治疗.结果 20例患者手术均一次成功,手术平均时间2.0 h,术中平均出血量50.0 ml,均未出现冷冻并发症.住院8~14(10.8±0.6)d.术后3个月瘤体基本消失,仅有少量瘢痕组织.前列腺总体积由术前平均64.2 ml降至25.5 ml.术后6个月行前列腺多点穿刺活检,仅1例阳性.提出护理人员全面了解手术特点,正确准备各种仪器并调节其参数,协助医生准确定位,术中默契配合并掌握温度控制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王俐;崔亮;王平 刊期: 2006年第18期
更换引流袋是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但无论是教科书还是临床研究,对引流袋更换时间尚无统一定论.本文对引流袋更换时间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供广大护理工作者参考.
作者:周春华;刘晓军;陈小艳;刘玖玲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其与护士长领导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医院领导行为调查表(PM量表)测评护士长领导行为,自制问卷调查住院患者满意度.结果 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体满意度为82.59%,对护理态度、病房环境、知识技能的满意度分别为90.74%、79.81%、74.44%;护士长工作绩效职能和团队关系职能平均得分为36.39±3.05和34.98±5.81;患者对护理态度、知识技能、病房环境的满意度与护士长团队关系职能均呈正相关,后两项满意度与工作绩效职能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 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与护士长领导行为有关,提高护士长的工作绩效职能和团队关系职能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陈新霞;娄凤兰 刊期: 2006年第18期
对30例乳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患者采用静脉套管针穿刺后接自制负压瓶持续负压引流.结果30例患者未发生并发症,均治愈出院.提示该方法操作简单,经济实用,疗效可靠,可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彭洪华;彭淑华;王晶 刊期: 2006年第18期
被工具、机器所致的创伤患者,其损伤部位多沾有油污,传统方法清创缝合时,用过氧化氢液、生理盐水不易清洗干净,缝合后伤口容易感染,愈合时间延长,给患者增加痛苦.为此,我科2005年1月开始采用洗洁精苯扎溴铵溶液对有油污的外伤伤口及皮肤进行清创,收到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凡菊;常喜霞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肺叶切除术后36 h胸腔引流量的变化规律,为护理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对79例肺癌患者术后36 h引流量进行研究.结果 36 h引流量出现双峰期分别为术后1~6 h和20~22 h两个时段,其余时段为引流平稳期;双峰期的出血量分别占36 h总量的38.2%和31.4%,双峰期每小时的引流量分别是(34.4±17.4)ml、(27.7±20.6)ml,与平稳期引流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肺叶切除术后胸腔引流量有一定规律,可为护理工作提供科学指导.
作者:刘素芳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自制匀浆膳在完全胃肠内营养(TEN)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0例长期住院的鼻饲患者应用匀浆膳进行TEN,观察停用肠外营养(TEN前)和TEN 4个月后(TEN后)患者的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AMC)、血清总蛋白(TP)、血红蛋白(HGB)变化.结果 10例患者TEN前、后各项监测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长期鼻饲患者应用匀浆膳行TEN,能够维持正氮平衡,无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
作者:孙艳红 刊期: 2006年第18期
1例非梗阻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行心脏移植患者,术后并发肠道沙门氏菌感染.经药物治疗并采取消化道隔离、饮食护理、病情及药物反应观察、心理护理等,患者痊愈出院,随访至今,生活状态良好.
作者:李小侠;张晓霞;梁远娣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3例肺栓塞(P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高龄、并存疾病、手术及应用脱水药物等是DVT和PE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神经外科手术后并存深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患者应提高警惕,一旦确诊,尽早实施抗凝、促溶药物加手术的综合治疗,并进行系统的护理,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吴静;鲜继淑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治疗难治性食管胃颈部吻合口瘘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8例颈部吻合口瘘溢出患者采用自制带囊细导管治疗并给予综合护理.结果 8例患者全部治愈,无吻合口狭窄发生.随访6~24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 对难治性颈部吻合口瘘患者采用自制带囊细导管治疗并给予综合护理,治疗效果好,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李英;秦林芬;杨文芝;郭艳玲;耿明飞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术前访视对白内障手术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 将101例白内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接受术前访视,对照组行常规术前准备及宣教,手术前1 d及术晨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测量两组患者焦虑状况,同时测量其血压、心率.结果 观察组术晨焦虑评分、收缩压、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且血压及心率波动小.结论 术前访视能有效缓解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减少血压、心率的波动,使患者以佳状态接受手术.
作者:朱玉花 刊期: 2006年第18期
为妥善固定胃管和氧管,设计制作胃管氧管双固定器并应用于86例患者,均未发生胃管脱出及唇部皮肤破损情况.该固定器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的优点.
作者:江燕;喻芹;吴艳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孕妇对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知识的认识程度,为制订针对性健康教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500例孕妇就隐匿性HBV感染相关知识、对隐匿性HBV筛查及干预的态度、孕妇获得相关知识途径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 孕妇对隐匿性HBV感染相关知识知晓率9.4%~59.0%,获得这些知识的途径为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体;31.8%~45.2%的孕妇不愿意婴儿及自己接受HBV-DNV检测和相关干预.结论 孕妇人群隐匿性HBV感染的相关知识认知水平低,应采取多途径、多形式、大范围的针对性健康宣教,以提高孕妇认知水平,切实控制HBV的传播.
作者:康汉珍;操静;汪晓湘;张礼婕;张巍颖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全麻手术术前不同时间留置尿管对患者术后尿管耐受性的影响.方法 将307例全麻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成A组(102例)、B组(104例)、C组(101例),分别在病室(A组)、手术室全麻诱导前(B组)、手术室全麻诱导后(C组)留置尿管,观察置管时及术后(拔除气管导管时,术后3 h,术后6 h)4个时段患者对尿管的耐受情况.结果 置管时,C组尿管耐受率100%,显著优于B组(59.61%)和A组(23.53%),而B组耐受率显著优于A组(均P<0.01).术后,C组拔除气管导管时、术后3 h尿管耐受率与A、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而A、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术后6 h,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麻醉诱导前留置尿管,患者不适反应轻,术后苏醒期对尿管的耐受性好,是术前留置尿管的佳时机.
作者:汤国娇;魏清凤;黎明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无痛人流手术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无痛人流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评分、麻醉药用量、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而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无痛人流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术前焦虑、增强麻醉效果、减少麻醉药的用量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杨小敏;杨一兰;姜雄春;秦静;李红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供精人工授精(AID)随访中遇到的难点及其相应对策,以提高随访率.方法 制定严密的随访制度并严格执行,同时选择恰当的随访时机和运用一定的随访技巧.结果 182个AID周期,随访率达到100%.结论 严格的随访制度、灵活多变的随访形式和持之以恒的随访态度,可提高随访率.
作者:董悦芝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病区抢救车中备用药品是从病区药房、输液库房领回的药品,若管理或使用不当,将会造成不良后果.笔者在对药品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发现,由于部分药品应用频次相对较低,经补充后的药品又因厂家、批号不同,有效期也不同,且药品因无原包装其有效期无法确定.为此,笔者设计制作了药品失效表,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侯雪琴;高兰芳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输尿管结石致顽固性肾绞痛患者行双J管内引流术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 通过膀胱镜将双J管置入10例妊娠期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患侧输尿管实施内引流,并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 置入双J管后10例肾绞痛均消失,并顺利渡过围生期,顺产健康新生儿.结论 严密监测患者及胎儿情况并做好术前心理护理、体位护理,术中密切观察血压变化,术后做好并发症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和胎儿的安全起重要作用.
作者:沈素卿;娄淑英;蔡素真 刊期: 200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