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华;刘晓军;陈小艳;刘玖玲
对39例局部晚期肺癌患者施行肺和左心房部分切除术,结果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及术中并发症.认为术前做好患者心理准备、物品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医生操作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
作者:郭蕊;茅金宝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治疗难治性食管胃颈部吻合口瘘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8例颈部吻合口瘘溢出患者采用自制带囊细导管治疗并给予综合护理.结果 8例患者全部治愈,无吻合口狭窄发生.随访6~24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 对难治性颈部吻合口瘘患者采用自制带囊细导管治疗并给予综合护理,治疗效果好,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李英;秦林芬;杨文芝;郭艳玲;耿明飞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经会阴超声引导125Ⅰ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植入治疗前列腺癌的护理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45例前列腺癌患者实施经会阴超声引导125Ⅰ粒子植入术.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术中密切配合,术后进行饮食及会阴护理.结果 45例手术顺利,无1例发生粒子移位,住院3~5 d顺利出院.随访3~24个月无1例复发和转移.结论 系统的术前及术后护理是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疗效的有力保障.
作者:范京红;田素青;王俊杰;米淑敏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孕妇对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知识的认识程度,为制订针对性健康教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500例孕妇就隐匿性HBV感染相关知识、对隐匿性HBV筛查及干预的态度、孕妇获得相关知识途径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 孕妇对隐匿性HBV感染相关知识知晓率9.4%~59.0%,获得这些知识的途径为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体;31.8%~45.2%的孕妇不愿意婴儿及自己接受HBV-DNV检测和相关干预.结论 孕妇人群隐匿性HBV感染的相关知识认知水平低,应采取多途径、多形式、大范围的针对性健康宣教,以提高孕妇认知水平,切实控制HBV的传播.
作者:康汉珍;操静;汪晓湘;张礼婕;张巍颖 刊期: 2006年第18期
持续腰池引流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创伤小、便于临床观察等点,用于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等疾病.但在持续腰池引流过程中,常发生引流速度过快或慢,导致引流效果不理想或患者头痛等不良反应.为此,我科2006年1月对今对持续腰引流的患者采用输液泵控制引流速度,取得满意,现介如下.
作者:於舒;陈志芳;谈红霞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突发性大批烧伤患者救治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参与救治人员进行合理组织、合理分工、技术培训、工作质量的监控;对患者采取合理安置、集中管理;对病区环境加强控制以及保证充足的物质供应等几个方面进行管理.结果 99例患者中治愈94例,死亡5例,治愈率94.94%.结论 有效的护理管理,是救治成批烧伤患者成功的有力保障.
作者:季世敏;冯中梅;李松岳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供精人工授精(AID)随访中遇到的难点及其相应对策,以提高随访率.方法 制定严密的随访制度并严格执行,同时选择恰当的随访时机和运用一定的随访技巧.结果 182个AID周期,随访率达到100%.结论 严格的随访制度、灵活多变的随访形式和持之以恒的随访态度,可提高随访率.
作者:董悦芝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胸部肿瘤患者及其家属术前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知识需求调查表对60例胸部肿瘤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健康教育知识需求得分为68.16±7.20,家属为70.32士6.48,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者健康教育需求排列前4位是手术疗效及预后、术后疼痛及止痛、术后复查时间及途径、术前准备及检查相关知识等.结论 患者及其家属术前健康教育需求均较高且一致,需采用适当的形式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针对性教育,以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王贵桃;胡素清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输尿管结石致顽固性肾绞痛患者行双J管内引流术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 通过膀胱镜将双J管置入10例妊娠期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患侧输尿管实施内引流,并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 置入双J管后10例肾绞痛均消失,并顺利渡过围生期,顺产健康新生儿.结论 严密监测患者及胎儿情况并做好术前心理护理、体位护理,术中密切观察血压变化,术后做好并发症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和胎儿的安全起重要作用.
作者:沈素卿;娄淑英;蔡素真 刊期: 2006年第18期
对20例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施行直肠超声引导经会阴穿刺冷冻治疗.结果 20例患者手术均一次成功,手术平均时间2.0 h,术中平均出血量50.0 ml,均未出现冷冻并发症.住院8~14(10.8±0.6)d.术后3个月瘤体基本消失,仅有少量瘢痕组织.前列腺总体积由术前平均64.2 ml降至25.5 ml.术后6个月行前列腺多点穿刺活检,仅1例阳性.提出护理人员全面了解手术特点,正确准备各种仪器并调节其参数,协助医生准确定位,术中默契配合并掌握温度控制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王俐;崔亮;王平 刊期: 2006年第18期
对6例胰腺癌患者行微波固化治疗,结果6例肿瘤体积均缩小,患者疼痛减轻,随访至今,4例存活,2例死亡.而保证手术仪器设备的良好状态,密切术中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王月青 刊期: 2006年第18期
对1例妊娠合并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进行治疗及护理,结果患者病情稳定,足月剖宫产1活男婴,病情好转出院.提出针对性地做好病情观察与身心护理是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作者:岑春华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中药熏蒸和穴位敷贴法治疗儿童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90例儿童颈椎病患儿进行中药熏蒸及穴位敷贴治疗.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为96.7%.结论 中药熏蒸及穴位敷贴法治疗儿童颈椎病的效果较好.
作者:黄克文;崔里津 刊期: 2006年第18期
口周术后患者常因伤口包扎固定导致张口受限,同时因伤口疼痛不愿张口及吸吮,因而进食困难,影响患者术后早期营养的摄入及伤口的愈合.鉴此,笔者制作了简易流质饮食器,帮助患者进食,经临床应用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朱翠兰;陈有肖;戴新平;黄慧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肺叶切除术后36 h胸腔引流量的变化规律,为护理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对79例肺癌患者术后36 h引流量进行研究.结果 36 h引流量出现双峰期分别为术后1~6 h和20~22 h两个时段,其余时段为引流平稳期;双峰期的出血量分别占36 h总量的38.2%和31.4%,双峰期每小时的引流量分别是(34.4±17.4)ml、(27.7±20.6)ml,与平稳期引流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肺叶切除术后胸腔引流量有一定规律,可为护理工作提供科学指导.
作者:刘素芳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病区抢救车中备用药品是从病区药房、输液库房领回的药品,若管理或使用不当,将会造成不良后果.笔者在对药品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发现,由于部分药品应用频次相对较低,经补充后的药品又因厂家、批号不同,有效期也不同,且药品因无原包装其有效期无法确定.为此,笔者设计制作了药品失效表,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侯雪琴;高兰芳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精密器械有效的清洗方法.方法 将1200件可拆卸式和不可拆卸式腹腔镜手术器械(各600件)均分为A、B、C三组,分别采用3种不同清洗方法各200件,即单纯手工清洗法(手洗法)、单纯清洗机清洗法(机洗法)和手工清洗与清洗机联合清洗的方法(手洗加机洗法).并对器械进行了洁净度目测检查和实验室潜血实验(OB).结果 C组两类器械的目测检查不合格率和OB实验阳性率显著少于A、B两组(P<0.05,P<0.01).结论 采用手洗加机洗法清洗可拆卸式和不可拆卸式腹腔镜手术器械,能够将器械清洗得更彻底,确保其灭菌效果.
作者:贾莉;靳明萍;任绪华;马为梅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新斯的明于足三里穴位封闭对下肢骨折腹胀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96例下肢骨折腹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在腹胀时予肛管排气;观察组应用新斯的明注射液0.5 mg于健侧足三里穴封闭.观察两组腹胀缓解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8%,与对照组(62.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3.7,P<0.01).结论 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封闭治疗下肢骨折腹胀患者效果较好.
作者:马巧灵;刘秀民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自制匀浆膳在完全胃肠内营养(TEN)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0例长期住院的鼻饲患者应用匀浆膳进行TEN,观察停用肠外营养(TEN前)和TEN 4个月后(TEN后)患者的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AMC)、血清总蛋白(TP)、血红蛋白(HGB)变化.结果 10例患者TEN前、后各项监测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长期鼻饲患者应用匀浆膳行TEN,能够维持正氮平衡,无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
作者:孙艳红 刊期: 2006年第18期
在骨创外科手术中,医生在使用攻丝进行扩孔的过程中术野的脂肪组织常缠于攻丝上,给手术医生的操作和器械护士带来诸多不便,我科从2004年3月至2005年3月采用一次性吸引器头套在攻丝上扩孔100例,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王丽娜 刊期: 200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