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髂骨骨髓输液在成人急救中的应用

徐品贤

关键词:成人, 急救, 髂骨, 骨髓, 输液, 护理
摘要:目的 对需要进行抢救的成年危重患者寻求迅速获得血管通路的方法.方法 对10例患者采用经髂骨骨髓腔内进行输液抢救.结果 9例一次穿刺成功,1例两次穿刺成功;获得通路时间为40~200 s;输液速度600~1 050 ml/h.结论 髂骨骨髓输液能满足患者补液扩容的需要.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输液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输液卡在应用中存在输液速度与实际不符,填写输液卡字迹潦草或漏项,缺少巡视记录等问题.提出加强输液卡的管理,提高护理人员对输液卡重要性的认识、确定一次性输液器每毫升滴数,增强法制观念及规范输液器规格和修订教科书等对策,以解决输液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输液质量.

    作者:金学兰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脐静脉置管在新生儿抢救中的应用

    我科于2004年3月至2006年5月,应用脐静脉置管法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抢救重度窒息新生儿26例,均穿刺成功,及时有效地保证了患儿抢救用药,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苏惠少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介绍一种消除加药时产生泡沫的方法

    临床工作中,输液加药是常用的一种临床护理方法.某些药物(如生物制剂等)加入输液瓶时易产生大量泡沫,这些泡沫直至输液完毕仍有部分残留于输液瓶内,导致药液浪费,尤其是贵重药品,既浪费药液,又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为此,我们改进药液抽取方法,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马培英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静脉留置针在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进行抢救治疗时,既要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又要静脉抽血行各种实验室检查.为减少患者痛苦,我科于2005年2月开始在穿刺静脉留置针时同时采血,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毛广范;张力霞;刘丽华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介绍两种皮试操作方法

    皮内试验(下称皮试)成功与否皮丘大小直接相前,临床护理工作中,由于患儿惧所注射而哭闹或老年、营养不良及各种慢性疾病致消瘦者,由于皮肤皱褶多、皮肤弹性差,很难使皮丘达到规范标准.

    作者:兰脆霞;刘珍华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奥沙利铂化疗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减轻奥沙利铂化疗所致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胃癌、结肠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3~6个疗程后比较两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消化道反应、外周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减轻奥沙利铂所致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和外周神经毒性反应.

    作者:肖建红;叶慧;高艳兰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假性球麻痹患者胃造瘘的家庭护理指导

    目的 探讨老年假性球麻痹患者行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G)出院后进行家庭护理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确诊为假性球麻痹行PEG带管出院患者28例,采取指导患者进行吞咽训练,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收集评估资料,指导家属做好营养匀浆选择和制备、管饲的方法、加强PEG导管的护理及造瘘口和口腔护理等措施.结果 24例患者随访未发生严重并发症.18例因进食困难导致消瘦的患者体重增加,2例2年后吞咽功能恢复,成功拔除导管.4例出现肺部感染,入院治疗后2例治愈,2例死亡.1例置管后11个月出现管道变形、造瘘口感染,予换管后感染控制.1例出现严重腹泻,入院治疗后治愈.4例患者出现肉芽组织生长,用10%氯化钠溶液湿敷3 d后内芽组织萎缩.出院患者中无脱管及腹膜炎、出血、脓肿等并发症.出院后带管长58个月.结论 对假性球麻痹行PEG患者进行家庭护理指导,可提高家庭管饲安全性,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何春欢;卢少萍;谢瑞浓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不同剂量FLAG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护理

    对18例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采用不同剂量FLAG方案治疗,同时严密观察和及时处理出血、感染以及消化道不良反应,加强皮肤及口腔护理.结果1个疗程完全缓解率标准剂量阿糖胞苷(Ara-C)组13例,为69.32%(9/13),低剂量Ara-C组5例,为0;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相似.提示对应用标准Ara-C剂量治疗的难治性AML患者按白血病常规观察及护理即可.

    作者:高芳;黎纬明;李维;李娟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经皮肾囊穿刺封闭术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护理

    对32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行经皮肾囊穿刺封闭术治疗,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术中密切配合,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32例中,完全缓解18例,部分缓解9例,总有效率84.4%.

    作者:王秀彩;陈建美;王海兵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预置导丝法原位置换股静脉导管1例

    目的 探讨预置导丝原位置换股静脉导管的方法.方法 对1例股静脉导管堵塞患者常规消毒铺巾后,将导丝预置于肝素化后的新导管中,拔除原导管,迅速将新导管沿原穿刺点置入.结果 置管后导管功能正常,局部无感染.采用预置导丝法使导管有一定硬度,便于引导置入,避免将原管阻塞物带入血管内.结论 该方法既可使通道重建,又减轻了患者重新穿刺的痛苦,操作安全、简便、有效.

    作者:方琼;罗慧勤;王敏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同理心在护患沟通中的应用

    针对目前临床护患沟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个新的服务理念即同理心,并通过同理心理念的具体表达和应用进行阐述,认为同理心即共感、共情,是一种将心比心,感同身受,体察他人内心世界的心理品质,亦是改善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提出将同理心运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能促进护患沟通交流,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凤仁;高建平;王建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方法

    静脉穿刺是护理工作中常用的基本操作技术,为减轻患者的痛苦,我科对静脉穿刺方法进行改进,现介绍如下.

    作者:韩霞;方植;石冬冬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安全留置针与普通留置针安全性比较

    目的 探讨安全静脉留置针是否对操作者有保护作用.方法 收集我院手术室使用留置针病例8 932例,分别统计使用普通静脉留置针与使用安全静脉留置针操作者针刺伤发生率.结果 普通针组针刺伤发生率为1.4%;安全针组未发生针刺伤.结论 安全静脉留置针对操作者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亚玲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血竭粉外敷治疗压疮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血竭粉外敷治疗压疮的效果.方法 将45例压疮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45处)和对照组20例(30处).对照组用75%乙醇消毒创面后以无菌康复新纱布包扎,同时加用庆大霉素浸湿纱布外敷;观察组在常规消毒、清创的基础上,采用血竭粉与75%乙醇纱布湿敷.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血竭粉与75%乙醇纱布湿敷治疗压疮,操作方法简单、实用,效果安全可靠.

    作者:吴诗娅;刘幼卿;杨娅辉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1例Holt-Oram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对1例Holt-Oram综合征患者进行心律失常的监测及处理,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知识教育及上肢功能训练等措施,使患者加深对疾病的了解和认识,能积极配合治疗,病情好转,患者自觉头昏、头晕症状消失.提出持续做好心电监测,及时纠正心律失常,针对性地做好患者、家属的健康知识教育,指导其进行上肢功能锻炼是使疾病好转的关键.

    作者:张纯桃;陈翠芬;何琴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护理学导论采用结构型沉浸双语教学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护理学导论双语教学模式和策略,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方法 对40名2000级护理本科生实施护理学导论全课程结构型沉浸双语教学.采用过程评价、闭卷考试、角色扮演、命题作文的方法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达标38名,占95.0%.其中过程评价、角色扮演满分;闭卷考试39名这标;英文命题文章38名达标.结论 护理学导论结构型沉浸双语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提高达标率.

    作者:顾炜;李小妹;唐小尼;方华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住院癫癎患者个体化服药指导及护理

    对154例住院癫(癎)患者采集资料,进行病情评估,并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讲解辅导,重点予以用药指导,加强病情观察及心理护理.结果154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均完成相关实验室检查,52例转神经外科手术治疗,102例继续服药,癫(癎)发作控制率为70.1%.提出加强住院癫(癎)患者的服药指导及护理对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控制癫(癎)发作有重要意义.

    作者:韩建;花蕾;王玲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1例静脉滴注莪术油葡萄糖致过敏性休克患儿的护理

    总结1例因上呼吸道感染静脉滴注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患儿的护理.提出立即停药、低流量氧气吸入、抗过敏、肌内注射肾上腺素等治疗并加强护理,严密监测生命指征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郑秀莲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社区高血压病和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社区高血压病与糖尿病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以便针对性地做好社区人群健康保健工作.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盐田区103例高血压病和7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并时疾病的预防、药物治疗方法、饮食护理与疾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高血压病和糖尿病患者认为学习疾病自我监测方法、饮食护理知识及疾病治疗方法很有必要,健康教育需求排列前3位依次为自我监测方法(75.73%、95.83%)、饮食护理方法(73.79%、88.89%)及疾病预防知识(63.11%、76.39%);受欢迎的知识获得方式是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学专家进行专题讲座(79.61%、90.28%)、医务人员讲课(72.82%、87.50%)及发放健康知识宣传手册(66.99%、70.83%).结论 在社区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是防治高血压痛与糖尿病的有效措施.

    作者:庄芹;程晓鸣;孙任苓;陈招娣;王永红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早餐类型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餐后血糖值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餐类型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餐后血糖的影响,为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身交叉对照法,对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进食粥类和非粥类食物早餐,测其早餐前30 min及早餐后2 h毛细血管血糖.结果 进食粥类早餐后2 h血糖显著高于进食非粥类食物者(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早餐进食非粥类食物利于餐后血糖的控制.

    作者:姜萍莉;张用娥 刊期: 2006年第21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