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梅;杨霜英;谈洪波;刘玉秀
目的:采用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法评价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即刻临床效果. 方法:在100例冠心病患者的靶病变处置入147枚人工支架,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法分析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前、后靶病变血管内径和横截面积的变化. 结果:支架置入后靶病变处血管内径和横截面积的即刻增益分别为1.44~3.74(2.47±0.49)mm、2.62~12.18( 6.47±1.87)mm2,直径和面积残余狭窄率分别为-11.28%~14.17%(3.50±0.04)%、-21.28%~26.3%(6.62±6.74)%,患者的症状得到改善. 结论:冠状动脉造影计算机定量分析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前、后即刻疗效是一种可靠而简易的方法.
作者:田志强;江时森;陈锐华;宫剑滨;张启高;王立军;彭永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为建立阴茎海绵体神经损伤后勃起功能障碍(ED)的动物模型. 方法:通过对大鼠的局部解剖,识别并分离出海绵体神经、盆腔星状神经节、盆神经及腹下神经,并经海绵体穿刺连接多道生理记录仪,连续测定海绵体神经切断前、后电刺激海绵体神经、盆腔星状神经节所引起的海绵体内压改变,评估神经性ED动物模型的建立. 结果:勃起过程受神经支配,自主神经纤维通过盆神经及腹下神经汇入盆腔星状神经节,并通过海绵体神经支配阴茎勃起.实验显示,损伤海绵体神经可造成ED. 结论:用大鼠可以制作成理想的海绵体神经损伤后ED的动物模型.海绵体神经损伤前后刺激盆腔神经节,同时测定海绵体内压是评估ED动物模型是否建立成功的简单、有效方法.
作者:孙磊;戴玉田;黄兴;孙则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胸腺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围手术期的处理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方法:分析1995年1月至2001年1月手术治疗小儿MG 32例的随访结果,按Osserman临床分型分为I型17例,ⅡA型10例,ⅡB型5例.胸腺病理检查:增生19例,合并胸腺瘤3例,正常组织学表现11例. 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3例,总有效率87.5%. 结论:胸腺切除术是治疗小儿MG的有效方法,围手术期的处理至关重要.
作者:陈修建;景华;常春林;李德闽;李忠东;胡小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人卵母细胞形态对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后的受精以及对随后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试图寻找在受精前能预示卵母细胞受精和胚胎发育能力的形态标记. 方法:ICSI前依据第一极体和卵周隙的形态以及细胞质有无内容物,对卵母细胞进行分组,比较各组间的受精率和卵裂率以及移植当天的优质胚胎率. 结果:不同极体和卵周隙形态的卵母细胞ICSI后受精率有显著差异;无细胞质内容物的卵母细胞其受精后的优质胚胎率显著高于有内容物的卵母细胞. 结论:卵母细胞的形态反映了其成熟度,并可以预示ICSI后的受精能力;有无细胞质内容物可能是卵母细胞细胞质成熟度的标记.
作者:陈娟;冯婷;丁卫;钱云;刘嘉茵;蔡令波;冒韵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门诊部是医院的窗口,是连结医院和社会的桥梁,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环节.因此,结合门诊部的自身特点和工作难点,找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扎实有效地做好门诊部的管理工作,是新时期、新形势对门诊部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作者:李英年;林梅;徐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莱姆病(Lyme disease)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其病原体是伯氏疏螺旋体,生物媒介为硬碑.该文作者就近年来伯氏疏螺旋体的基因种研究和实验诊断(显微镜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结果判断以及疫苗研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林军;齐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鼻腔粘膜对药物有良好的渗透性,而且血流量丰富,不仅适合局部用药治疗鼻腔、鼻窦疾病,还可代替口服或静脉途径治疗某些全身性疾病,尤其适用于生物活性较强、易被消化道破坏的高分子化合物,如多肽、激素、疫苗等.同时,由于鼻腔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特点,经鼻腔给药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该文作者就经鼻腔用药治疗全身性疾病的优势、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和药物对鼻腔粘膜的影响作一综述.
作者:程向荣;王秋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在假体周围各区的浓度变化,研究各区OPG表达与磨损微粒聚积之间的关系. 方法:临床选取4例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病例,于术中按照Delee-Charnley髋臼分区法和Gruen-Amstutz股骨分区法,采取松动假体周围各区的反应界膜组织,采用羊抗人OPG多克隆抗体对界膜进行免疫标记,比较OPG在各个分区中的浓度,并以电镜观察统计界膜各个分区中磨损微粒聚积的数目. 结果:髋臼分区中OPG阳性细胞数目三区显著高于一区和二区(P<0.05),股骨分区中OPG的阳性细胞数目一区、六区和七区显著高于其余各区(P<0.05).髋臼分区中三区磨损微粒聚积数明显高于一区和二区(P<0.05),股骨分区中一区、七区中黑色磨损微粒均匀弥漫存在,明显高于其余各区(P<0.05). 结论:假体周围OPG的表达具有一定规律性,并与磨损微粒的局部聚积密切相关.
作者:王骏骅;赵建宁;王与荣;吴苏稼;周利武;曾晓峰;郭亭;包倪荣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葡萄球菌肠毒素A(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A,SEA)脂质体的不良反应. 方法:用逆相蒸发法制备SEA脂质体(L-SEA),静脉注射L-SEA,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浆中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并观察L-SEA对新西兰大白兔血压、呼吸及体温的影响. 结果:L-SEA组小鼠血浆中细胞因子水平较游离SEA组显著降低,对新西兰大白兔血压、呼吸及体温的影响也明显低于游离SEA组.结论:L-SEA可以显著降低SEA的不良反应,其机制可能是L-SEA能减少血浆中细胞因子的产生.
作者:李志宇;苏敏;何生;黎介寿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功率微波(HPM)辐照对大鼠睾丸生殖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照射组和对照组.以S波段平均功率密度为20 mW/cm2 的HPM辐照大鼠5 min,照后6、24、48、72 h 和5 天取睾丸组织,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各组凋亡细胞. 结果:辐照后6、24、48 h,大鼠睾丸生殖细胞凋亡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呈线性上升和下降趋势,24 h 凋亡细胞数量多,达 (25.40±3.30)个/5个曲细精管.72 h 和5 天与对照组间无差别(P>0.05). 结论:HPM辐照大鼠5 min即可触发生精细胞的细胞凋亡数目增加,影响大鼠生殖功能.
作者:尉春华;杨瑛;李东红;王文勇;李玉松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表达、纯化并鉴定人甲硫氨酸硫氧化物还原酶(hMsrA). 方法:将含有hMsrA基因的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经诱导表达,表达蛋白主要存在于上清中,经破菌、Ni-NTA Agarose亲和层析分离纯化目的蛋白. 结果:SDS-PAGE显示纯化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26 000的单一条带;Western-blot鉴定该纯蛋白有免疫活性;酶活性测定表明,该纯化蛋白具有还原甲硫氨酸硫氧化物的能力. 结论:hMsrA能在原核体系中良好表达,经纯化后具有催化活性,为大量制备并进一步研究抗氧化剂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提供了科学途径.
作者:米苏;王贞;吴洁;喻红;洪嘉玲;李小明;何春燕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克隆传染性软疣病毒(MCV)的MC148基因,研究其基因序列. 方法:从传染性软疣患者皮肤上的软疣小体中提取病毒DNA,经PCR扩增并测序后构建于pUC19克隆载体上.对重组体pUC19-MC148再次进行测序. 结果:扩增出约315 bp的片段,PCR产物及克隆产物测序证明,基因序列与GenBank 报道的相同. 结论:成功克隆出MCV的MC148基因,为趋化因子拮抗剂的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孙星慧;谭建明;严伟;吴卫真;周浩;林文洪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所有的膀胱神经反射及兴奋传出均来自于膀胱的感觉传入.随意排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膀胱充盈的感觉.近年来,急迫性尿失禁的病理生理的探索已由原来主要研究逼尿肌而转向膀胱的感觉神经上.值得提出的是,既往研究逼尿肌往往缺乏对膀胱尿路上皮及固有层的研究.作者就这方面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程文;葛京平;高建平;张征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心脏肿瘤的外科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自1985年5月至2003年5月手术治疗的89例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良性肿瘤85例,恶性肿瘤4例.其中粘液性肿瘤80例,非粘液性肿瘤9例;粘液瘤中,左心房69例,右心房11例.所有患者均经彩色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 结果:所有患者均在体外循环下完整切除肿瘤,87例痊愈出院,2例死亡,病死率为2.2%.痊愈患者随访5个月至17年未见复发. 结论:原发性心脏肿瘤临床少见,其中粘液瘤占80%以上,因随时可能发生栓塞,甚至猝死,故一旦明确诊断,应作为急诊手术;因有复发可能,即使良性肿瘤也应适当扩大手术范围.恶性肿瘤手术效果差.
作者:罗立国;景华;胡小南;李忠东;李德闽;董国华;申翼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后,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表达及其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以探讨HGF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中的18只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另外18只行假手术.于术后第3、7、14天分别处死各组中的6只大鼠,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HGF、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纤维粘连蛋白(FN)的表达,并行苏木精-伊红(H-E)和Masson染色,动态观察肾的病理学改变. 结果:在肾间质纤维化早期,肾HGF表达明显增加而TGF-β1表达却明显下降;在肾间质纤维化晚期,肾HGF表达明显下降而TGF-β1表达却明显上升,同时α-SMA和FN的表达明显增强,肾的病理改变明显,而且HGF表达与 TGF-β1、α-SMA及 FN表达呈明显负相关. 结论:HGF可能是肾间质纤维化进程中重要的调节因子,它与TGF-β1相互作用,共同调节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祝高红;朱忠华;张春;刘雪梅;邓安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通常的根管充填材料为根管糊剂加牙胶尖充填,而牙胶尖一旦超填不会被吸收,取出也较困难.自固化磷酸钙根管充填剂是一种新型的根管充填糊剂.我们用自固化磷酸钙单独进行根管充填,观察其吸收情况及疗效.
作者:兰俊;赵俊;张森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磁共振波谱(MRS)是一种新兴的无创性体内观察组织代谢的方法,在脑肿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作者重点综述MRS在脑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决策和疗效评价以及鉴别肿瘤复发与放射治疗后坏死方面的新进展.
作者:王斌;王汉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是一种内镜下胃粘膜呈特征性马赛克(mosaic)样改变的疾病,与门静脉高压患者的胃肠道血液丢失有关,超过65%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会发展为PHG ,PHG 也可发生于无肝硬化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中.在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中,PHG的发生与肝病的严重程度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有关.但其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清楚.PHG的诊断依靠内镜和组织学,治疗主要针对降低门静脉压力,应用β-受体阻滞药或分流术.
作者:朱人敏;秦苏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人肝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95例HCC及其癌旁组织、8例非肝癌肝组织Survivin 蛋白以及8例HCC组织Survivin mRNA的表达,分析其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肿瘤大小等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 结果:HCC组织中Survivin基因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非肝癌肝组织(59.77% vs 26.00% 和 59.77% vs 0.00%,P<0.01);HCC组织中Survivin mRNA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37.5% vs 0.00%,P<0.01);Survivin 蛋白表达与肝癌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无相关关系. 结论:Survivin基因在HCC组织表达上调,提示该基因参与了HCC的发生过程;Survivin基因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无关,提示其可能成为HCC特异性诊断指标或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成胜权;王文亮;晏伟;李擒龙;王文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临床头颅侧位片定位的准确性,并提出改进方法. 方法:随机抽取临床50张头颅定位侧位片,对其中23例预约复诊的患者以改进的头颅定位法重复摄标准片,将二者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标准头颅侧位片定位耳点及眼耳(FH)平面的准确性、左右下颌角区的重叠均高于临床片. 结论:头颅侧位片定位的准确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改进的头颅定位法有助于提高侧位片的质量.
作者:刘燕萍;陆爱萍;邵金陵;何艳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