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梅;冯慧萍;冉敏;张蕾
目的探讨抽动秽语综合征儿童智力、社会适应能力及行为,为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100名抽动秽语综合征儿童(观察组)及100名正常儿童(对照组)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儿童智力不受影响.社会适应能力低于对照组儿童.观察组儿童交往不良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违纪及多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男孩攻击行为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抽动秽语综合征儿童,在药物治疗同时,应积极配合心理治疗及护理.预防社会适应能力的下降及行为问题的发生.
作者:马美玲;何任;魏贵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我科利用经消毒后的盐水空袋,盛水后衔接输液器中的针头帽后速冻,外套布套制作冰袋,经一年临床使用,效果满意.
作者:闫曼;闫鹏;韩兴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增加其工作满意度,减少护理人员流失,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915名临床护士的人口学特征、工作压力程度以及压力与压力源、压力应对、社会支持状况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压力得分的负向作用因素有护理人员的佣工性质、相信事情会变好、贪吃食物、设立解决问题的具体目标;正向作用因素有压力源指标中工资及福利待遇低、工作无成就感、需要不断学习才能胜任现有的工作、工作量太大;压力应对指标中担心、哭泣、干体力活、紧张有些神经质、独处、将问题化解、接受现实、回避、认为事情无望而听之任之.结论建议通过管理措施减少或消除压力正向作用因素,提供护士压力释放的组织和设施;通过培训提高护士压力应对能力,促进其心理健康.
作者:赵体玉;李秀云;张亮;尹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液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降低血液科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对2003年1~12月血液科住院的535例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监测.结果发生医院感染101例,发生率18.88%,感染部位构成比前5位排序是:上呼吸道41.58%、口腔21.78%、胃肠道10.89%、泌尿道9.90%、下呼吸道8.91%,危险因素为住院时间长、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白细胞数减少、恶性淋巴瘤、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等.结论减少患者住院天数、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作者:牛桂林;蒋国敏;李桂荣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简要介绍瑞典姑息护理中的生命质量测评,其中,自我形象、自我决定、社会关系、症状控制及综合和接受是生命质量测评的六个方面,代表了临终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生活等不同方面的需要.在瑞典,通过对这六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测评,为进一步改进姑息护理措施提高临终患者的生命质量提供更为有利的依据.
作者:沈玮;曹枫林;娄凤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医院专职陪护人员的压力因素构成,给陪护管理提供可行性指导.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100名某大型综合医院陪护中心的专职陪护人员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并对医院专职陪护人员的构成、压力因素以及两者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医院专职陪护人员的压力因素依次为伦理因素、身体因素、患者病情、缺乏社会支持、经济因素、自我感受、限制社会活动、缺乏医务人员支持及知识缺乏等方面的问题.其不受教育程度、职业及陪护年限的影响(P>0.05).不同性别的陪护人员在经济方面的压力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有无兼职工作、不同年龄段的陪护人员在缺乏社会支持方面的压力存在差异(均P<0.05);不同婚姻状况、不同收入的陪护人员在缺乏医务人员支持方面的压力亦显示差异(均P<0.01).结论尊重陪护人员,给其理解和支持,完善陪护人员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其素质,能使陪护人员更好地为患者和社会服务.
作者:李秀云;林成娟;曾铁英;汪晖;袁芳;黄素芳;徐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为心理卫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SCI-90症状自评量表对74名急诊科护士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并与常模比较,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74名急诊科护士SCL-90测评显示阳性项目数显著多于常模(P<0.05),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偏执和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分显著高于常模(均P<0.05);33~45岁护士躯体化、偏执、抑郁、强迫因子评分显著高于20~32岁护士(P<0.05.P<0.01).20~32岁护士焦虑因子评分显著高于33~39岁护士(P<0.01);未婚护士(包括离异护士4名)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等因子评分与已婚护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不同家庭收入的急诊科护士和偏执因子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1);家庭收入低下与中等的急诊科护士抑郁、偏执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收入良好的急诊科护士(均P<0.01).结论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差.与工作环境、工作应激以及工作经验有关,受年龄、婚姻状况和家庭收入影响,应进行心理卫生干预.
作者:雷俊;谢日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笔者阅读了贵刊2005年第20卷第1期杂志后,对题为<介绍一种简易吸乳器>的文章(第48页的护理点滴),感触颇深:小制作真能解决临床上的实际问题,为患者解除痛苦和减轻经济负担.
作者:于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血管腔内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12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血压监测、以及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结果12例手术均成功.术后高血压及大动脉狭窄相关症状明显改善.仅1例鞘管渗血,经处理未再出血;余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完善的护理是介入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的重要保障.
作者:黄宇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对11例结核性心包积液患者在结核化疗和激素治疗的基础上,采用Seldinger法心包穿刺置管间断抽液.结果11例均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心包压塞解除,患者胸闷、气促、呼吸困难消失.提出做好置管前物品、患者准备,加强置管配合,保证导管通畅,及时健康指导是其护理要点.
作者:岑瑜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芦荟胶治疗血管瘤表面溃疡的疗效.方法将30例血管瘤表面溃疡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1例),观察组应用SP利康治疗仪照射后外涂芦荟胶,对照组用8%庆大霉素加生理盐水湿敷后外涂红霉素软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芦荟胶外敷联合SP利康治疗仪照射治疗血管瘤表面溃疡疗效优于传统方法.其溃疡面的处理,特殊部位的包扎护理是保证芦荟胶疗效的关键.
作者:朱伟玲;黄美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自杀事件对精神科护士的职业性创伤,并探讨相关对策.方法自编患者自杀事件对护士影响的相关调查问卷,对67名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了解住院患者自杀事件对护士个人生活及工作状态的影响,以及支持的主要来源.结果83.6%(56/67)的护士称从业以来至少经历过1次住院患者自杀事件,平均经历(2.3±2.0)次;分别有76.8%和85.7%的护士认为该事件对其个人生活以及工作状态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81.1%、78.5%护士期望得到来自心理专家、护理管理人员的支持.结论患者自杀事件对护士的不良影响是明显的,有必要针对一线护士建立系统的心理干预机制,以确保良好的工作状态.
作者:周丽萍;周慧英;陶筱琴;赵月秋;屠丽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静脉注射多巴胺是治疗休克及心力衰竭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在静脉给药过程中常出现皮肤苍白,肿胀、疼痛、发红、发绀甚至局部组织坏死.为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我们使用硝酸甘油溶液外敷250例,预防静脉注射多巴胺对局部组织的损害,收到良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王淑兰;任玉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巩固化疗后完全缓解,对其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术后给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严格回输操作规程,注意观察不良反应,给予心理支持,预防出血及感染.结果患者全血细胞重建持续稳定,免疫标志细胞CD3由32.50%升到90.17%骨髓细胞完全正常.每2周随访1次,连续8周患者未复发,已恢复正常生活.
作者:范颖 刊期: 2005年第09期
1病例简介患儿,女,4岁,因急性腹泻于2004年12月3日来诊.查体:T 36.9℃,腹软,肠鸣音亢进,大便常规提示急性细菌性腹泻,给予黄连素1片口服,3次/d.服药1 d后患儿排尿时大哭,询问原因,患儿自述尿痛,观察患儿排尿呈间断性、尿滴沥,排尿即痛,尿色黄浊.次日,患儿家长带其就诊,查尿常规正常,考虑尿痛现象与用药有关,即停药,改为对症输液治疗,当日晚患儿尿痛现象缓解.
作者:孙翔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减少患者静脉输液等待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工作效率.方法运用企业流程再造的技术和方法,借助信息技术,对原有不合理的输液流程进行重组再造.结果患者输液等待时间由输液流程重组前15~20min缩短至5~10 min,患者满意度由过去的87%提高到96%.结论构建自然、流畅的静脉输液流程,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刘罗薇;章志霞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双腔气囊导尿管与引流袋时有衔接不紧,容易发生脱离,不但造成尿液污染被褥或浸湿手术台,而且有增加尿路感染的危险.为了克服此缺点,我们采用翻折尿管接口再连接引流袋的方法,收到满意效果.将双腔导尿管的连接口处.由内向外翻折0.2 cm,消毒后再与引流袋相连,后将翻折部分伸展、放平,这样尿管和引流袋便牢牢的连接在一起,从而避免脱离.此方法在我院广泛应用,取得满意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冬华;陆海霞;杨庆菊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居民对社区护理需求和社区护理工作模式评价的调查分析,为深圳社区护理发展的策略和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社区护理需求问卷对246位居民进行入户调查.结果居民社区护理需要选择排序为:社区紧急救护、健康教育服务、一般疾病简单处理、舒缓压力护理、心理咨询服务;仅18.7%居民主动选择社区护理服务.结论发挥深圳市社区护理的功能以居民需求为发展导向、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改进现有工作模式、提高执业者综合素质等.
作者:李荣;李惠鸣;张静;陈丽桢;杨丽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卧床和患肢制动的佳时间.方法将121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缩短卧床时间组(观察组)和常规卧床时间组(对照组),分别按卧床12 h和卧床24 h两种不同时间、不同制动方式进行术后指导.结果观察组术后腰背疼痛、局部血肿、尿潴留等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对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术后宜采用沙袋压迫局部4~6 h,6 h后患肢可以左右旋转,小腿自由曲伸或取健侧卧位,12 h后即可下床自由活动.
作者:杨永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局部氧疗配合外涂珍珠粉治疗新生儿红臀的效果.方法将70例红臀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5倒.经常规处理后,观察组局部吹纯氧辅以外涂珍珠粉治疗;对照组暴露局部,外涂复方鱼肝油软膏或红霉素软膏.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局部氧疗配合外涂珍珠粉治疗新生儿红臀能加快红肿消退、收敛创口、促进愈合,其疗效快、效果好.
作者:徐月玲;熊小云;郭海云 刊期: 200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