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雨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自杀事件对精神科护士的职业性创伤,并探讨相关对策.方法自编患者自杀事件对护士影响的相关调查问卷,对67名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了解住院患者自杀事件对护士个人生活及工作状态的影响,以及支持的主要来源.结果83.6%(56/67)的护士称从业以来至少经历过1次住院患者自杀事件,平均经历(2.3±2.0)次;分别有76.8%和85.7%的护士认为该事件对其个人生活以及工作状态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81.1%、78.5%护士期望得到来自心理专家、护理管理人员的支持.结论患者自杀事件对护士的不良影响是明显的,有必要针对一线护士建立系统的心理干预机制,以确保良好的工作状态.
作者:周丽萍;周慧英;陶筱琴;赵月秋;屠丽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血管腔内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12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血压监测、以及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结果12例手术均成功.术后高血压及大动脉狭窄相关症状明显改善.仅1例鞘管渗血,经处理未再出血;余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完善的护理是介入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的重要保障.
作者:黄宇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临床实习护生的适应状况与实习效果的关系,寻求促进护生的适应反应、提高实习效果的佳途径.方法以Roy适应模式理论为框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220名临床实习护生进行临床实习适应状况与实习效果的相关调查.结果临床实习护生(下称护生)适应状况的4个方面及实习效果的4个方面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带教老师应注意分辨各种刺激,有意识地进行引导,使所有的刺激都落在护生的适应区内,并预计护生无效反应的发生,尽早强化生理调节器和认知调节器及其它适应机制,帮助她们成功适应,以提高实习效果.
作者:于淑梅;安秋月;邓卫红;马霞;康成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乙肝病毒(HBV)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某医院754名护理人员进行HBV感染状况调查.结果HBsAg阳性率(5.04%)和HBV病毒标志(HBV-M)阳性率(38.59%)均低于其它文献报告.结论随着护理人员职业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各种防护措施的进一步完善,护理人员HBV高感染状况有所改善.
作者:姚飞;李守国;韩明;胡朝阳;吴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慢性结肠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尤其是对乙状结肠、直肠部位的病变临床上治疗多采用药物保留灌肠,传统使用60ml注射器(下称注射器)进行灌肠.近年来由于不断推出新的灌肠药物,而许多粉剂药物(锡类散、甲硝唑等)有细小的颗粒不易溶解,所以在使用注射器时极易发生堵塞现象,经常损坏注射器既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又给工作带来许多不便.为此,我们于2004年7~12月对需要保留灌肠的104例患者采用一次性尿袋进行保留灌肠,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荣;于洪强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局部氧疗配合外涂珍珠粉治疗新生儿红臀的效果.方法将70例红臀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5倒.经常规处理后,观察组局部吹纯氧辅以外涂珍珠粉治疗;对照组暴露局部,外涂复方鱼肝油软膏或红霉素软膏.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局部氧疗配合外涂珍珠粉治疗新生儿红臀能加快红肿消退、收敛创口、促进愈合,其疗效快、效果好.
作者:徐月玲;熊小云;郭海云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液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降低血液科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对2003年1~12月血液科住院的535例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监测.结果发生医院感染101例,发生率18.88%,感染部位构成比前5位排序是:上呼吸道41.58%、口腔21.78%、胃肠道10.89%、泌尿道9.90%、下呼吸道8.91%,危险因素为住院时间长、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白细胞数减少、恶性淋巴瘤、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等.结论减少患者住院天数、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作者:牛桂林;蒋国敏;李桂荣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对1例在CT引导下肾囊肿硬化治疗后2 h出现乙醇中毒症状的患者给予补液、能量合荆及纳洛酮治疗,同时腹部予以沙袋增加腹压.经抢救患者所有中毒症状均消失,生命体征稳定.提出术中及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正确判断囊液量,准确计算无水乙醇注入量是预防患者乙醇中毒的关键.
作者:李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对静脉留置针所用封管液,其浓度、剂量的选择及封管方法进行综述.认为应在确保患者安全、舒适的前提下,视其年龄、基础疾病及生理条件选用合适的封管液及封管方法.
作者:王艳;潘雪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为心理卫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SCI-90症状自评量表对74名急诊科护士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并与常模比较,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74名急诊科护士SCL-90测评显示阳性项目数显著多于常模(P<0.05),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偏执和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分显著高于常模(均P<0.05);33~45岁护士躯体化、偏执、抑郁、强迫因子评分显著高于20~32岁护士(P<0.05.P<0.01).20~32岁护士焦虑因子评分显著高于33~39岁护士(P<0.01);未婚护士(包括离异护士4名)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等因子评分与已婚护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不同家庭收入的急诊科护士和偏执因子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1);家庭收入低下与中等的急诊科护士抑郁、偏执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收入良好的急诊科护士(均P<0.01).结论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差.与工作环境、工作应激以及工作经验有关,受年龄、婚姻状况和家庭收入影响,应进行心理卫生干预.
作者:雷俊;谢日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在临床静脉输液过程中,常因加药方法不当或某些药物需分次加入而反复穿刺输液瓶塞,使针眼变粗.当输液管插入瓶塞进行输液时瓶中液体常顺管外流,浪费药物.
作者:宋培仙;袁丽芳;吴晓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强氧化离子电位水与烧伤膏联合治疗压疮的疗效.方法将34例压疮患者按入院单、双日分为观察组25例(30处),对照组9例(17处).观察组采用局部减压,强氧化离子电位水清创,烧伤膏局部涂搽;对照组采用局部减压,以生理盐水清创,烧伤膏局部涂搽.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强氧化离子电位水与烧伤膏联合应用为治疗压疮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欣欣;周明慧;李艳华;辛宇波;李东梅;孙亚密;佟丽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对我国护士的人文关怀现状进行综述.认为营造融洽的工作环境.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加强护理人才培养、开展法律讲座,重视护士需求,参加职业保险,降低职业风险是给予护士人文关怀的主要方面.
作者:朱雅芝;姜冬九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芦荟胶治疗血管瘤表面溃疡的疗效.方法将30例血管瘤表面溃疡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1例),观察组应用SP利康治疗仪照射后外涂芦荟胶,对照组用8%庆大霉素加生理盐水湿敷后外涂红霉素软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芦荟胶外敷联合SP利康治疗仪照射治疗血管瘤表面溃疡疗效优于传统方法.其溃疡面的处理,特殊部位的包扎护理是保证芦荟胶疗效的关键.
作者:朱伟玲;黄美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昏迷患者置入胃管的佳体位.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随机将66例神经内科昏迷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1组、2组.观察组采取俯卧位置入胃管,对照1组、2组分别采取仰卧位和侧卧位置入胃管.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记录置管所需时间及一次置管成功率.结果观察组较对照1组、2组置入胃管所需时间短,一次置管成功率高(均P<0.01).结论神经内科昏迷患者置入胃管选择俯卧位优于仰卧位和侧卧位;可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李小峰;蒋平;曹桂林;向清平;陈腊年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抽动秽语综合征儿童智力、社会适应能力及行为,为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100名抽动秽语综合征儿童(观察组)及100名正常儿童(对照组)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儿童智力不受影响.社会适应能力低于对照组儿童.观察组儿童交往不良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违纪及多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男孩攻击行为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抽动秽语综合征儿童,在药物治疗同时,应积极配合心理治疗及护理.预防社会适应能力的下降及行为问题的发生.
作者:马美玲;何任;魏贵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双腔气囊导尿管与引流袋时有衔接不紧,容易发生脱离,不但造成尿液污染被褥或浸湿手术台,而且有增加尿路感染的危险.为了克服此缺点,我们采用翻折尿管接口再连接引流袋的方法,收到满意效果.将双腔导尿管的连接口处.由内向外翻折0.2 cm,消毒后再与引流袋相连,后将翻折部分伸展、放平,这样尿管和引流袋便牢牢的连接在一起,从而避免脱离.此方法在我院广泛应用,取得满意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冬华;陆海霞;杨庆菊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增加其工作满意度,减少护理人员流失,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915名临床护士的人口学特征、工作压力程度以及压力与压力源、压力应对、社会支持状况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压力得分的负向作用因素有护理人员的佣工性质、相信事情会变好、贪吃食物、设立解决问题的具体目标;正向作用因素有压力源指标中工资及福利待遇低、工作无成就感、需要不断学习才能胜任现有的工作、工作量太大;压力应对指标中担心、哭泣、干体力活、紧张有些神经质、独处、将问题化解、接受现实、回避、认为事情无望而听之任之.结论建议通过管理措施减少或消除压力正向作用因素,提供护士压力释放的组织和设施;通过培训提高护士压力应对能力,促进其心理健康.
作者:赵体玉;李秀云;张亮;尹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医院专职陪护人员的压力因素构成,给陪护管理提供可行性指导.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100名某大型综合医院陪护中心的专职陪护人员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并对医院专职陪护人员的构成、压力因素以及两者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医院专职陪护人员的压力因素依次为伦理因素、身体因素、患者病情、缺乏社会支持、经济因素、自我感受、限制社会活动、缺乏医务人员支持及知识缺乏等方面的问题.其不受教育程度、职业及陪护年限的影响(P>0.05).不同性别的陪护人员在经济方面的压力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有无兼职工作、不同年龄段的陪护人员在缺乏社会支持方面的压力存在差异(均P<0.05);不同婚姻状况、不同收入的陪护人员在缺乏医务人员支持方面的压力亦显示差异(均P<0.01).结论尊重陪护人员,给其理解和支持,完善陪护人员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其素质,能使陪护人员更好地为患者和社会服务.
作者:李秀云;林成娟;曾铁英;汪晖;袁芳;黄素芳;徐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脑出血急性期躁动的原因并探讨其对策.方法对62例脑出血急性期躁动患者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脑出血急性期躁动与出血量、脑室梗阻铸型、水肿波及颞叶、意识障碍伴失语、前列腺增生尿潴留等有关.躁动可导致血压升高,部分患者血肿扩大.结论脑出血急性期躁动患者需及早查清原因,处理诱因及病因,加强监护.
作者:刘宏雨 刊期: 200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