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黄、芒硝在治疗剖宫手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瑞青

关键词:腹部切口愈合不良, 大黄、芒硝, 换药, 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比较中药大黄、芒硝封包治疗与常规换药方法在治疗剖宫手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130例剖宫手术后患者,观察组65例,采用中药大黄、芒硝封包治疗.对照组65例,采用常规换药方法治疗.治疗后终疗效对比.结果:两组治疗效果经统计学处理,对两样本显愈率进行x2检验,有显著差异性(P<0.01),观察组显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大黄、芒硝封包治疗在剖宫产手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中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换药治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胆汁瘀积性肝硬化皮肤瘙痒10例

    皮肤瘙痒是原发性胆汁瘀积性肝硬化的常见症状,与血胆汁酸浓度增高及机体释放类阿片受体物质有关,对于患者严重瘙痒西医主要治疗为以熊去氧胆酸为主药,保肝退黄基础上,必要时给以抗组胺类药对症止痒治疗,对疗效并不满意,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叶小峰;张中平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生脉、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64例,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即吸氧、抗感染,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观察组则加用生脉、黄芪注射液;对照组给予毛花甘丙针、氢氯塞嗪等.2周为一疗程,并统计分析效果.结果:观察组32例,显效23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5%.两组比较,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脉、黄芪注射液联合西药基础治疗慢性肺心病并心力衰竭能够提高临床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值得基层医院借鉴.

    作者:徐建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浅谈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在质量控制中的优越性

    随着实验室信息系统( LIS)的广泛应用并日趋成熟以及实验室认可工作的推进,通过LIS系统实施质量控制将显得更加优越及快捷.

    作者:王军文;史耐云;李进光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跟痛症的中医治疗概况

    跟痛症是足跟周围疼痛性疾病的总称,是指多种慢性疾患所引起的跟部包括跟后、跟跖、跟内和跟外侧急、慢性疼痛.跟痛症的病因病机繁多且复杂,在临床方面主要是足跟脂肪垫炎或萎缩、跟骨滑囊炎、跟骨骨刺、跟骨内高压及神经卡压等原因引起.中医学认为跟痛症属痹症、肾痹范畴,多因年来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复感风寒湿邪或因慢性损伤,伤及筋骨,导致气血瘀滞,痰瘀内阻所致.中医治疗应以补益肝肾、散寒祛湿、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基本原则.

    作者:李世念;邱继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小柴胡汤证——张仲景创作《伤寒论》的大纲之三

    《伤寒论》大的奥秘就是太阳主外、太阴主内.本文讲述了小柴胡汤证所在之“半表半里”.

    作者:田合禄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窄谱中波紫外线配合内服黑素再生液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配合内服黑素再生液治疗白癜风的疗效,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398例病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133例窄谱UVB (NB-UVB)照射联合内服黑素再生液治疗,对照1组133例内服黑素再生液治疗,对照2组132例进行NBUVB单纯照射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Ⅰ组及Ⅱ组(P<0.05).结论:NB-UVB配合内服黑素再生液治疗白癜风疗效确显著.

    作者:成爱华;韩梅海;王江梅;王征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名老中医赵学印治肝经验

    本文主要讲述了名老中医赵学印治疗肝病的经验方法,有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薛书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PPH与MMH治疗环状混合痔158例疗效对比

    目标: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手术(PPH)治疗环状混合痔优势.方法:对照组外剥内扎术(MMH)治疗.治疗组: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手术( PPH)治疗.结论:PPH手术较MMH手术具有手术简单,安全,痛苦小,恢复快等优势.

    作者:廖兆丰;张禹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金乌骨通胶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醋氯酚酸片复合金乌骨通胶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全组44例,其中男35例,女9例,年龄17~51岁;病程1年内31例,1~10年9例,10年以上4例;临床表现髂关节痛39例,腰背疼痛41例,晨僵者37例,晨僵时间1~3h,颈肩痛者23例,髂关节疼痛者28例;查体胸廓活动度、脊柱活动度、“4”字试验均有不同程度异常.口服醋氯酚酸片100mg,2次/日,同时口服金乌骨通胶囊1.05g,3次/日,4周为1疗程.结果:全组患者治疗前后对比腰背痛、晨僵、颈肩痛、骶髂关节痛、髋关节痛、胸廓活动度、脊柱活动度、‘4’字试验均明显改善.依疗评价效标准评价,显效17例(占38.69%),有效26例(占59.09%),无效1例(占2.27%).结论:醋氯酚酸片复合金乌骨通胶囊是治疗强制性脊柱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程振伦;康青乐;王伟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参附注射液预冲管路在血液透析相关低血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中成药“参附注射液”预冲管路治疗在血液透析相关低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持续发生血液透析性低血压的36例维持性血透患者,18例治疗组,18例对照组,分别给参附注射液、生理盐水预冲液.结果:治疗组透析中低血压发作次数25/216 (11.6%)低于对照组,干体重未达标率27/216( 12.5%)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透析后血压明显低于治疗组透析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血液透析相关低血压的患者运用中成药“参附注射液”预冲管路,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且简便易行.

    作者:陈云庆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是特殊肠道疾病,是多种病因综合引起,中西医结合能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少复发,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现主要从中西医联合,通过中医辨证,口服治疗、中西药联合灌肠治疗、中西药口服结合灌肠治疗,及其他多种中西医疗法等方面对近些年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作如下总结.

    作者:陈善国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乌梅丸方证分析及临床新用

    本文主要讲述了乌梅丸的方证分析及临床新用.说明其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高天曙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大黄、芒硝在治疗剖宫手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中药大黄、芒硝封包治疗与常规换药方法在治疗剖宫手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130例剖宫手术后患者,观察组65例,采用中药大黄、芒硝封包治疗.对照组65例,采用常规换药方法治疗.治疗后终疗效对比.结果:两组治疗效果经统计学处理,对两样本显愈率进行x2检验,有显著差异性(P<0.01),观察组显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大黄、芒硝封包治疗在剖宫产手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中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换药治疗.

    作者:张瑞青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自拟三鲜汤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三鲜汤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将360例淋证(石淋)患者按简单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80例给予石淋通片治疗,治疗组180例采用自拟三鲜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三鲜汤治疗输尿管结石较石淋通片具有更好的效果.

    作者:陈宝君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环状混合痔术式研究的临床进展

    环状痔俗称花圈痔或脱肛痔,根据Miles分期属于晚期痔病,按其分类有环状外痔、环状内痔及环状混合痔,其中以环状混合痔为多见.Parks曾告诫:切除3枚以上痔核,就有导致肛门狭窄的可能[1].既要一期彻底根治痔病,又不造成肛门狭窄等后遗并发症,其手术难度之大显而易见.近年来国内有不少新的改良术式应用于临床.

    作者:王玉;姚健;王顺和;穆云;牛苏剑;刘纪锋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及对血浆ADM的影响

    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及对血浆肾上腺髓质素( ADM)的影响.方法:6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芪术汤口服配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的综合疗效、中医症侯积分、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ADM质量浓度,然后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治疗组改善中医症候积分优于对照组,治疗前血浆ADM含量与症候积分呈正相关,治疗后血浆ADM质量浓度下降,治疗后两组的中医症候积分与ADM含量呈正相关.结论:糖尿病肾病中ADM参与了病理反应过程,并且是芪术汤治疗的现代基础.

    作者:龙佩兰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蒲参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2例疗效观察

    冠心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其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严重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药物治疗仍是应用广、患者容易接受的治疗方法.我们对4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了蒲参胶囊治疗,对其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临床观察,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霞;哈翠兰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经方治疗阳虚眩晕症辨析

    眩晕症以虚证多见,阴虚则易肝风内动,血少则脑失所养,精亏则髓海不足,气虚则清阳不展,皆能发生眩晕而阳虚为主者,则可按三焦辨证进行分型辨证治疗,而阳虚所致眩晕,在中老年患者中并不鲜见,因此,此类辨证思维方法值得临床研究探讨.

    作者:孙得利;刘亚琴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颈椎骨质增生的中药治疗

    目的:探讨颈椎骨质增生采取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颈椎骨质增生的患者60例,采用中药治疗,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0例患者,临床治愈57例,占95%,有效3例,占5%,服药为1~4个疗程,疼痛在用药2剂后即明显减轻或消失,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本组药方以补骨脂、当归、狗脊益肝肾、滋阴血,生髓填精以补督脉而治本,威灵仙、乌梢蛇、木瓜、苏木、秦艽、丹参、散寒凝、祛风湿、止痛、活血化瘀以治标,葛根清气升举,引药养筋缓急、治诸痹而佐使,诸药共同配合使用,可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止痛消痹,用于颈椎骨质增生的治疗,可起到较佳临床效果.

    作者:程道忠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补肺一号方治疗COPD肺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补肺一号方”治疗COPD肺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非盲随机对照的方法,治疗组用补肺一号方(黄芪、剌五加、黄精、仙鹤草),每日一剂,对照组用匹多莫德,每次0.4g,一日二次.两组均30天为一疗程.结果:两组中医证候疗效相似,两组均能减少中医症状积分,增加COPD肺气虚证患者的CD3+、CD4+的免疫应答,减少增高的CD8+.在红细胞免疫方面,“补肺一号方”能增加RBC-C3bRR,减少RBC-ICR,其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肺一号方”治疗COPD肺气虚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中医症候积分,增强免疫功能.肺气虚处于COPD早期阶段,在该阶段实施有的临床干预,对于防治COPD的进展,有着重大意义.

    作者:陈志斌;刘中友;连林辉;陈比特;陈国通 刊期: 2011年第19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