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葡萄柚汁与药物相互作用的特征和个体差异

郭联庆;李金恒

关键词:葡萄柚汁, 药物相互作用, 个体差异, 细胞色素P450 3A4, 呋喃香豆素
摘要:葡萄柚汁是一种柑桔类果汁,它能与近40种药物在不同程度上发生相互作用.大多数受影响的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低、代谢过程受细胞色素P450 3A4(CYP3A4)的控制.有研究表明,葡萄柚汁能够抑制小肠CYP3A4介导的药物氧化代谢过程,导致血药浓度上升,从而使得药效增强或不良反应增加;葡萄柚汁与药物相互作用的个体差异与个体小肠CYP3A4的表达水平有关;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是葡萄柚汁中关键的CYP3A4抑制剂.
医学研究生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绿荧光蛋白的荧光强度在D-氨基酸氧化酶活性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转基因细胞KDfGc和KDfGd,以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序列连接的绿荧光蛋白(GFP)的荧光强度为单位,衡量D-氨基酸氧化酶(DAAO)活性的准确性. 方法:白血病细胞系K562e经转染含IRES序列连接的GFP和DAAO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LDfG,获得稳定表达GFP和DAAO基因的单克隆细胞KDfGc和KDfGd,以流式细胞仪和Lowry测定其荧光阳性率以及平均荧光强度、蛋白量,用D-丙氨酸(D-Ala)作用DAAO+细胞,并用酚红氧化法测定培养上清H2O2. 结果:KDfGc和KDfGd细胞的荧光阳性率分别为94.64%和96.31%.2×104细胞的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202 U和174 U.2×104细胞的蛋白量分别为13.17 μg和7.12 μg,KDfGc、KDfGd细胞每微克蛋白量每小时产生的H2O2峰值无差异,而以单位荧光来衡量,两细胞具有明显差别. 结论:在含IRES序列的转基因细胞,以GFP的平均荧光强度为度量单位,比以细胞蛋白量能更准确地反映DAAO的活性.

    作者:翟勇平;王健民;张雨生;周虹;吕书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屈光间质混浊与视神经病变闪光VEP的对照研究

    目的:描述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在屈光间质混浊及视神经病变的峰时与振幅变化,并对屈光间质混浊术后视力进行预测. 方法:对33例屈光间质混浊及39 例视神经病变患者进行F-VEP测定,用两种波长闪光源(红光及白光)进行刺激. 结果:与屈光间质混浊组相比,视神经病变组N75、P100、N135峰时明显延迟,而N75、P100、N135的振幅两组间无明显差异.对屈光间质混浊组患者进行随访,术后视力均在0.3以上,而既有屈光间质混浊又合并视神经病变的患者,术后视力低于0.1. 结论:视神经病变组的P100峰时明显延迟,应用F-VEP有助于对屈光间质混浊病例术前视功能的判断.

    作者:曹春林;田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生物材料人造输尿管替代研究进展

    替代材料对替代输尿管解剖的连续性和功能的完整性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回顾了生物材料人造输尿管的研究近况,并简要综述了生物性人造输尿管替代手术方法与技巧.

    作者:余德才;戴玉田;陈强;沈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皮脂腺囊肿的微创摘除术

    传统的皮脂腺囊肿切除术,切口大、张力明显、恢复慢、术后瘢痕明显,尤其是囊肿越大越明显,故发生于面部的患者通常不愿接受手术.我科为了改变这一尴尬局面,1998年以来,探索用小切口微创的皮脂腺囊肿切除术,共118例.面部86例,胸部10例,耳后8例,臀部5例,四肢9例.具有术后恢复快、瘢痕较小等优点,尤以面部疗效好,基本无瘢痕,深受患者欢迎.

    作者:周济宏;姜会庆;洪志坚;胡心宝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人CTLA4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目的:制备人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的单克隆抗体. 方法:利用蛋白纯化技术获得人CTLA4 Ig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NS1融合,用ELISA法筛选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并用Western印迹和流式细胞检测仪鉴定所制备的单克隆抗体. 结果:获得一个稳定的分泌抗人CTLA4的杂交瘤细胞株.该细胞克隆培养上清中所含的单抗能和经过PHA刺激后的人T细胞结合,但不能和经过PHA刺激后的小鼠T细胞结合. 结论:利用重组人CTLA4 Ig制备获得高特异性的抗人CTLA4单克隆抗体.

    作者:卢洋;钱卫珠;王皓;吴孟超;郭亚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葡萄柚汁与药物相互作用的特征和个体差异

    葡萄柚汁是一种柑桔类果汁,它能与近40种药物在不同程度上发生相互作用.大多数受影响的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低、代谢过程受细胞色素P450 3A4(CYP3A4)的控制.有研究表明,葡萄柚汁能够抑制小肠CYP3A4介导的药物氧化代谢过程,导致血药浓度上升,从而使得药效增强或不良反应增加;葡萄柚汁与药物相互作用的个体差异与个体小肠CYP3A4的表达水平有关;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是葡萄柚汁中关键的CYP3A4抑制剂.

    作者:郭联庆;李金恒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炎性机制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的炎性机制.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PD大鼠模型黑质纹状体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IL-1)的水平.采用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法估测黑质区神经损伤的程度. 结果:PD大鼠模型黑质纹状体区TNF-α和IL-1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环孢素(CsA)可减轻6-羟基多巴胺(6-OHDA)对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损伤,但对黑质纹状体区TNF-α和IL-1水平无明显影响. 结论:免疫炎性机制可能参与PD的发病过程,CsA可能通过与炎性因子无关的途径对黑质多巴胺神经元起保护作用.

    作者:周国庆;陈光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随机对照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评价

    目的: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方法评价加替沙星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经临床确诊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48例,其中治疗组23例,口服加替沙星0.4 g,每天1次;对照组25例,口服左氧氟沙星0.2 g,每天2次,疗程均为7~14天. 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69.6%(16/23)与72.0%(18/25),有效率分别为100%与96.0%(P>0.05).两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100%与90.0%(P=0.192),两组间临床和细菌学疗效差异不显著.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1.5%(3/26)与4.0%(1/25),均为消化道反应.两组分别有8例(30.8%)和9例(36%)患者出现实验室检查异常,主要为转氨酶和淀粉酶轻度升高,但不影响治疗. 结论:加替沙星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能安全有效地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作者:苏欣;施毅;夏锡荣;邵海枫;李珍大;申萍;张晓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小儿重度烧伤早期胃肠道营养302例临床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302例小儿严重烧伤后,早期胃肠道营养对防止胃肠道大出血的临床经验. 方法:分析1980年至2001年10月收治的573例小儿烧伤中,302例为严重烧伤,在积极抗休克治疗的同时不禁食,并指导亲属施行早期胃肠道营养,同时观察胃肠道并发症的情况. 结果:302例严重烧伤患儿中,25例早期有明显休克,均平稳度过休克期.除2例并发急性胃扩张、腹泻及排柏油样便外,无一例并发胃肠道大出血.本组302例中死亡8例(2.6%),烧伤总面积均>50%,除1例死于化学性烧伤中毒外,其余7例均死于后期严重感染或MOF. 结论:在早期积极有效的抗休克治疗基础上,及早进行口服胃肠道营养治疗,并充分发挥患儿亲属的作用,对预防胃肠道大出血有积极作用,而且有利于患儿的心理康复.

    作者:胡心宝;姜会庆;陈一飞;解伟光;汪军;周济宏;陈馨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上颌尖牙第一双尖牙易位的正畸治疗

    目的:对上颌尖牙与第一双尖牙易位的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正畸治疗方法. 方法:收集上颌尖牙与第一双尖牙易位11例,对其发生的左右两侧位置、性别,是否伴有牙列的其他异常等进行详细记录.对不同病例根据情况分别进行治疗. 结果:上颌尖牙与第一双尖牙易位多伴有乳尖牙滞留及过小侧切牙,性别、左右两侧之间无明显差异,两侧均有易位者比例较高(2/7),两种治疗都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结论:在引起上颌尖牙与第一双尖牙易位的多因素中,遗传及萌出位置和方向的改变占有重要地位,治疗措施应根据整个牙列的情况决定,以保证获得美观与功能的协调,在非拥挤病例可保持错位顺序而排齐牙列.

    作者:唐成忠;徐辉;汤学华;翁志强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雄激素与男性骨质疏松

    雄激素是男性生长发育的重要激素,除参与生殖作用外,还影响机体的其他过程如骨代谢.经研究证明,骨细胞表面有雄激素受体,表明雄激素对骨细胞的作用是直接的.青春期前因性腺功能低下,故患者无法达到峰值骨量;以后随增龄引起的睾酮水平降低,可使骨量丢失,并引起骨质疏松.临床上行雄激素补充治疗,就可改变这些过程的发生.

    作者:甘卫东;戴玉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0.5 TMR机MRCP诊断胆道结石

    磁共振胆囊-胰腺造影术(MRCP)与内窥镜逆行胆囊-胰腺造影术(ERCP)相比,在诊断胆道结石有许多方面的优越性,本文通过对25例正常人和66例胆道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RCP的图像分析来评估应用0.5T磁共振机行MRCP诊断胆道结石的作用.

    作者:吴建伟;赵武;李苏建;陈君坤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兔眼球爆炸伤后玻璃体谷氨酸含量的改变及意义

    目的:通过测定兔眼球爆炸伤后玻璃体内谷氨酸含量,以探讨其意义. 方法:制作兔眼球爆炸伤模型,测定玻璃体内谷氨酸浓度,并与对侧对照眼进行平行对比分析. 结果:所有实验眼玻璃体内谷氨酸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眼,眼球爆炸伤后1天玻璃体内谷氨酸含量即增高,伤后25~30天达高值,其后逐渐下降. 结论:眼球爆炸伤后玻璃体内谷氨酸浓度增高可能是伤后视觉功能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者:陈穗桦;王理理;黄振平;冯媛;潘丽娟;倪利群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六亚甲基双乙酰胺与紫杉醇合用对人骨肉瘤OS-9901细胞的抑制作用

    目的:研究六亚甲基双乙酰胺(HMBA)与紫杉醇合用对人骨肉瘤OS-9901细胞的抑制作用. 方法:用MTT法检测HMBA、紫杉醇单用或二者合用对体外培养的人骨肉瘤OS-9901细胞增殖变化的影响. 结果:在单用紫杉醇处理组中,不同药物浓度均未使增殖细胞抑制达到生长半数.在先用1.0 μg/ml紫杉醇处理6 h后再加用1 mmol/L HMBA组中,抑制率由18%增至59%.0.1 μg/ml紫杉醇先处理24 h组中,抑制率由23%增至67%.HMBA明显增强了紫杉醇的抗癌作用. 结论:HMBA与紫杉醇联合应用对骨肉瘤保肢术后的治疗可能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俞玮;张殿忠;范清宇;周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低频率不规则生物电信号峰值测量电路的设计

    目的:为临床设计一种测量低频率不规则生物电信号的新型测量电路. 方法和结果:首先构思电路原理,然后进入实际设计和改进,后进入实际测试和结果误差分析. 结论:实践证明,该电路具有构思巧妙、原理简单、易与微处理器接口匹配等优点,可用于生物电信号和低频率不规则信号测量和诸多测控系统.

    作者:汤黎明;刘铁兵;吴敏;凌刚;常本康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去神经骨骼肌Ca2+-ATP酶的保护作用

    目的:通过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大鼠去神经骨骼肌Ca2+-ATP酶活性影响的观察,研究其对去神经骨骼肌的保护作用. 方法:Sprague Dawley大鼠32只,随机分为实验(EGb761)组和对照(等渗盐水)组.将左侧坐骨神经切断并切除0.5 cm后,再将神经远、近端分别反折结扎,实验组术后经腹腔分别注射EGb761 100 mg/(kgd),对照组注射同体积的等渗盐水.术后第4、6周取左侧小腿三头肌,测定肌肉中Ca2+-ATP酶活性. 结果:实验组Ca2+-ATP酶活性于术后4周及6周均优于对照组(4周P<0.05,6周P<0.01). 结论:EGb761能改善大鼠去神经骨骼肌Ca2+-ATP酶活性,对去神经肌萎缩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薛锋;顾玉东;陈德松;李继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AⅡ1R基因1166位点多态性与A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降压疗效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Ⅱ1R)基因A 1166/C多态性与国人应用A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降压疗效的关系,以利于结合基因分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可行性. 方法:64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住院期间停止服用任何降压药物5个半衰期后,测量患者基础血压,并抽取血样,应用限制性内切酶酶解聚合酶链式反应(PCR-RFLP)的方法检测AⅡ1R基因型.然后给予缬沙坦80 mg,1次/d,连续服用10天,分别于第7、10天上午9:00测量患者卧位、左上臂血压. 结果:CC基因型因其突变率极低,本次试验未发现,故未予以分组.①本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C基因型频率为23.4%,C等位基因频率为11.7%. ②入选6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后,显效52例,有效10例;无效2例,已剔除,未参与统计.AC基因型组有效率为93.33%,AA基因型组有效率为97.96%,总有效率为96.88%,AC基因型组与AA基因型组之间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③患者服用缬沙坦后第7天、第10天AC基因型组收缩压下降值均较AA基因型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④患者服用缬沙坦后第7天,AC基因型组舒张压下降值较AA基因型组差异显著(0.010.05).⑤患者服用缬沙坦后第7天,AC基因型组脉压下降值较AA基因型组差异显著(0.01

    作者:林欣;江时森;曹文;徐燕丰;汪春晖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派瑞松霜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疗效观察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西安杨森制药公司生产的派瑞松(原名复方达克宁)霜治疗30例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车敦发;沈献平;郑用谋;曹杨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心脏病合并恶病质的体外循环管理

    心脏病出现心源性恶病质(syndrome of cardiac cachexia,SOCC)表示疾病已到了晚期,内科治疗1 年和5年的死亡率分别为 30%和 80%[1],术后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均较高.随着体外循环(CPB)设备的完善和转流技术的提高,对心脏病合并 SOCC的手术适应证逐渐放宽,1992年1月至2000年1 月,我科手术治疗SOCC 37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春生;张石江;景华;李忠东;张晓华;胡斌;牛冬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二维凝胶电泳分离结核分枝杆菌胞外蛋白和膜蛋白

    目的:建立二维凝胶电泳分离结核分枝杆菌(M.TB)胞外蛋白和膜蛋白的方法. 方法:M.TB H37Rv菌株在苏通液体培养基培养3周后获得胞外蛋白和膜蛋白,第一相电泳用pH 3~10线性IPG预制胶条进行等电聚焦,第二相电泳用SDS-PAGE凝胶再分离蛋白.银染PAGE凝胶、干燥,用ImageScanner扫描凝胶,ImageMaster 2D Elite 3.10(图像分析软件)分析2D图像. 结果:胞外蛋白和膜蛋白的蛋白质斑点数分别为907和681,两组蛋白的斑点大部分在酸性区域(pH<7.0).在极碱性区域(pH>9.0),胞外蛋白只有10个蛋白质斑点(占1.1%),而膜蛋白有52个蛋白质斑点(占7.6%);在极酸性区域(pH<4.0),膜蛋白只有15个蛋白质斑点(占2.2%),而胞外蛋白有99个蛋白质斑点(占10.9%).约50%的胞外蛋白和膜蛋白相对分子质量<30000. 结论:二维凝胶电泳分离M.TB蛋白是研究M.TB蛋白质组学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者:何秀云;庄玉辉;张小刚;李国利;丁勤学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医学研究生学报杂志

医学研究生学报杂志

主管: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