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永营;夏锡荣;施毅;童茂荣;张希龙
目的:制备高效价的人红细胞血型糖蛋白A单克隆抗体(GPA McAb),为研制快速全血凝集试剂提供关键的双功能抗体成分。 方法: 首先用MNGP亚型GPA,经SPDP与小鼠血清白蛋白连接后,常规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GPA McAb;用ELISA和血凝方法对克隆进行筛选和鉴定。 结果: 4次融合共获3个可分泌高效价GPA McAb细胞株(3F6、5C7和5G3)。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均与GPA发生特异性反应,但均不引起人A、B、AB和O型红细胞凝集,属于人红细胞GPA的特异性非凝集抗体。在3株抗体中,2株为IgG1亚型,1株为IgG2亚型。 结论: 小分子GPA经与同种动物(免疫用动物)血清白蛋白连接后用作免疫抗原,研制的2株IgG1亚型抗体可用于全血凝集试剂中双功能抗体的制备。
作者:吴向东;李保仝;邵海枫;宗永兰;齐名;武建国 刊期: 2001年第01期
0 引言 哌拉西林属酰脲类广谱青霉素,对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不稳定。近年来,随着哌拉西林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和其他抗生素一样产生许多耐药菌株。他唑巴坦是一种青霉烷砜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能抑制质粒介导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染色体介导的诱导酶(IB)。他唑巴坦与哌拉西林的联合应用,通过他唑巴坦的抑酶作用,可使哌拉西林很好地发挥其抗菌作用,所以哌拉西林/他唑巴坦(PIP/TAZ)联合制剂具有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等特点[1]。现将我院1999年7月至12月,从临床标本分离的328株革兰阴性杆菌,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药敏试验,并与其他六种抗菌药物作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杨静;石晓春;李珍大;张小卫;邵海枫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效扩增腺病毒载体的方法。 方法:用人胚胎肾293细胞株扩增重组腺病毒,并测定病毒滴度。 结果:扩增得到腺病毒的滴度约为5×108 PFU/ml。 结论:用人胚胎肾293细胞株扩增重组腺病毒,在不进行任何浓缩时可达较高病毒滴度,为腺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作者:周文泉;闵志廉;李莉;张玲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是解决肢体缺损的重要方法,本文阐述了该项技术的发生、发展及相关理论和技术的应用与研究。以期望同种异体肢体移植能够在实验和临床上有更好的发展。
作者:郭亭;叶根茂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医学研究生学报》改刊至今已一周年了。作为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并进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的国内唯一一份医学研究生的学报,它的作者主要是拥有或正在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医学菁英。他(她)们在本刊所发表的论文,一般来说,也都处于相关研究领域的前沿,对同行应能有所启迪或可供借鉴。为了使本刊办得更好,在改刊一周年和新世纪来临之时,我代表编委会对本刊作者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创 新 医学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在生命科学领域探索未知世界。创新是它的灵魂和生命。江泽民主席在1995年8月的全国科技大会上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所谓创新,既包括新的学术观点的建立、新的研究手段的突破,以及在交叉学科拓展新的研究领域等的原始性创新,也包括对现有观念、方法等的补充、改良的跟踪性创新。无论是基础医学还是临床医学,都需要有创新性的研究和创新性的论文。一篇没有创新的论文是毫无价值的。
作者:武建国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膝关节骨关节炎是困扰老年人的慢性进行性疾病。目前治疗方法较多,但缺乏很有效的方法。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本病的临床研究及治疗,特别是药物非甾体抗炎药(NSAID)的治疗作用和全膝关节置换术等热点问题进行了综述。
作者:叶益进;赵建宁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的:评价牙科电子麻醉在窝洞制备和开髓过程中的镇痛效果。 方法:对60例窝洞制备患者和15例开髓患者应用电子麻醉进行局部镇痛,另对60例窝洞制备患者和15例开髓患者应用传统局部麻醉作为对照,计算有效率,并对所得数值进行统计学处理(χ2检验)。 结果:窝洞制备组中,电子麻醉有效率为93.33%,局部麻醉有效率为98.33%,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开髓治疗组中,电子麻醉有效率为26.67%,局部麻醉有效率为93.33%,二者差异显著(P<0.01)。 结论:电子麻醉在窝洞制备时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但对开髓的镇痛效果并不理想。
作者:兰俊;赵俊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基本缺陷。胰岛素抵抗可导致高胰岛素血症,常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意外事件有关。本文旨在探讨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的治疗策略,以及如何改善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不良预后。
作者:王燕燕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倍频激光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疗效。 方法:应用倍频激光治疗视网膜阻塞12例,治疗前后均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并对照观察。 结果: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2例(13眼),4只眼行广泛视网膜光凝术,9只眼行区域性视网膜光凝术,治疗次数少1次,多3次,2例复查后行补充光凝。治疗后荧光素造影对照观察结果:9眼区域性光凝术后,荧光素造影见灌注区光凝斑规则,色素上皮轻度萎缩,无灌注区边缘未见荧光素渗漏。广泛视网膜光凝4眼,2眼后极部新生血管萎缩,无荧光素渗漏,组织水肿消退,黄斑囊样水肿减轻;2眼新生血管缩小,尚有少许渗漏,后经补充光凝。无一例新生血管增多,无灌注区扩大或渗漏加重。 结论:激光治疗虽不能明确提高中心视力,但能促进水肿、出血、渗出的吸收,阻止病变的进一步发展,防止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生,保护当前的有效视力。
作者:王理理;张丽京;王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0 引 言 成人气管内吸入异物并不罕见,只要注意询问患者有无进食呛咳史,并且及时进行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检查便不难诊断。近来,我科连续诊治3例气管内异物患者,现报道如下。1 病例报告1.1 病例1 患者男,64岁,持续咳嗽2个月就诊。2个月前患者喝排骨汤时出现呛咳,当即咳出碎骨数块,此后便持续咳嗽、咳痰,胸片阴性。口服多种抗生素疗效不佳。予以纤支镜检查,见右肺中间段支气管腔内一白色异物,呈不规则形,周围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见少量肉芽肿形成。将异物用活检钳及刮钳引至气管腔后,拔出纤支镜,嘱患者俯身咳嗽,咳出1块猪碎骨,大小为1.5 cm×1.1 cm×0.3 cm (图1) 。术中见异物周围支气管粘膜明显出血,经纤支镜注入0.001%肾上腺素20 ml后,出血停止。
作者:苏欣;童茂荣;朱美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活性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方法:应用体外合成14C标记的高密度脂蛋白(HDL)样颗粒,测定了45例冠心病患者、26例脑卒中患者和40例健康人CETP活性。 结果:冠心病患者、脑卒中患者CETP活性分别为(17.6±5.4)%、(15.2±3.8)%,而健康人为(12.7±2.0)%,两组患者与健康人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 结论:提示CETP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楼正青;庄一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0 引 言 低钠血症在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患者中并非少见,多与长期CHF所致的神经、体液因素改变及服用利尿剂有关,临床处理颇为棘手。限制摄水量、补充高张钠溶液等传统方法的效果都不尽理想,甚至会使心力衰竭加重。本研究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Captopril)治疗1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观察对象 低钠组共18例,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20~72(平均46.7)岁,均为器质性心脏病并发严重CHF的住院病例。患者系在慢性CHF的基础上症状加重,伴肝大、外周组织水肿或腹水,心功能按NYHA分级均为Ⅲ~Ⅳ级,入院时血清钠均<135 mmol/L;并随机选取同期入院的严重CHF者18例作为对照组,入院时血清钠均>135 mmol/L。经统计分析,两组间性别、年龄、CHF的病因及心功能分级等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两组36例都因洋地黄制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单用或联用2周后疗效不佳而加服卡托普利,其余治疗不变。1.2 治疗与观察方法 治疗前后全面体检及做肝、肾功能、电解质等常规检查。治疗方法:根据血压高低,每次口服卡托普利6.25~12.5 mg,2~4次/d。疗效判断:①血清钠较治疗前增加10 mmol/L以上或恢复到正常水平者为有效。②心功能评定:显效:心功能改善2级;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无效:症状与体征无明显改善,或有好转但心功能改善不足1级。资料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
作者:孙琳;陈锐华;江时森;严宝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肺气肿是一种慢性的呼吸系疾病,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用肺减容术治疗这一疾病的方法重新兴起。本文仅就肺减容术的历史、手术指征、手术方法、术后处理、疗效评估、目前的现状和有争议的问题加以综述。
作者:王虹;张石江;高声甫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评价以小鼠作为肺炎衣原体感染实验动物模型的价值。 方法: 以肺炎衣原体鼻内接种Icr小鼠,通过不同时点(60天内)处死动物,观察其肺部的病理改变。 结果: 鼻内接种肺炎衣原体后,Icr小鼠产生肺部感染,特征性病理改变是斑片状间质性肺炎,早期(7天以内)病变较重,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并伴有泡沫细胞堆积;后期(14天以后)病变开始减轻,以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混合浸润为主,并逐渐转为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 结论:给Icr小鼠鼻内接种肺炎衣原体可引发肺部感染,该模型有助于对肺炎衣原体感染发病机制的研究。
作者:施毅;印洁;詹化文;苏欣;夏锡荣;周晓军;申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涎腺粘液表皮样癌(MEC)的组织学分型和临床分期与手术预后的关系,为临床确定理想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和依据。 方法:对43例得到病理学证实的涎腺MEC的发病部位、临床表现及其组织学分型、TNM分类和临床分期与手术治疗预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在得到长期随访的36例中,6例出现局部复发或区域淋巴结转移,其中在组织学上属高分化型4例,低分化型2例;属临床Ⅰ、Ⅱ期1例,Ⅲ、Ⅳ期5例;现生存23例,死亡13例,其中死于MEC 4例,死于其他疾病9例;死于MEC的4例均属临床Ⅲ、Ⅳ期。这表明MEC术后的复发转移率和病死率与其组织学分型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关系密切(P<0.01),临床Ⅰ、Ⅱ期MEC的手术预后明显优于Ⅲ、Ⅳ期。 结论:对于临床Ⅲ、Ⅳ期的MEC应高度重视原发灶手术切除的彻底性及相应区域的淋巴结清扫。对手术切除不彻底的病例,可考虑术后放疗。
作者:张森林;孟昭业;寿柏泉;杨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手术治疗效果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关系以及后者对手术时机选择的指导意义。 方法:对29例先心病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行终止分流手术的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肺活检组织TGF-β1的表达。 结果:TGF-β1在血管壁内皮细胞的阳性表达率为89.65%,在基质的阳性表达率为55.17%,且在病理分级Ⅰ~Ⅱ与Ⅲ级以上的基质中阳性表达率差异显著(P<0.05)。 结论:TGF-β1在先心病肺动脉高压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且其表达对指导临床患者选择手术时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马增山;鲍继森;巩性军;李守先;宋惠民;庞昕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用基因工程方法表达人穿孔素(PFP)氨基端肽段,并加以纯化。 方法:构建表达人PFP蛋白N端118个氨基酸肽段(hPFP-N)的重组质粒,转化E. coli BL21菌株,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在十二烷基肌氨酸钠存在下以超声处理,使得到的融合蛋白包涵体溶解。通过谷胱甘肽琼脂糖柱亲和层析获得纯化的GST/hPFP-N融合蛋白,经凝血酶酶切去除GST部分。 结果与结论:pGEX-KG质粒能够高效表达GST/hPFP-N融合蛋白,经谷胱甘肽琼脂糖亲和层析和凝血酶酶切后得到纯化的hPFP-N蛋白。
作者:秦卫松;李芳秋;武建国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腹腔感染后机体内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方法:分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两部分。动物实验采用盲肠结扎加穿孔以建立腹腔感染模型,经颈静脉切开插管建立肠外营养模型。实验动物分为正常组、感染组、rhGH组三组。临床实验选择住院的肠瘘伴腹腔感染患者3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和rhGH组15例。临床观察rhGH对患者肝内白蛋白和骨骼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且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肝内白蛋白mRNA和肌纤重链蛋白(MHC-1)mRNA的表达变化。 结果:腹腔感染大鼠在应用rhGH后能明显促进正氮平衡和体重的恢复,提高血浆白蛋白与骨骼肌蛋白含量。感染后动物肝内白蛋白mRNA、骨骼肌肌纤重链蛋白mRNA表达明显下降,应用rhGH后二者表达显著增强,促进了血浆白蛋白和肌蛋白的合成。感染患者应用rhGH后,与对照组相比第7天时显著提高了血浆白蛋白及转铁蛋白、前白蛋白的浓度(P<0.01)。 结论:rhGH能显著促进感染后机体血浆蛋白和骨骼肌蛋白合成。与常规TPN相比,rhGH能进一步提高营养支持的利用效率,有望成为临床代谢调理措施的一部分。
作者:顾军;黎介寿;姜军;刘铁飞;李维勤;任建安;尹路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比较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与甲泼尼龙(MP)对脊髓损伤组织细胞内游离钙及水含量的影响。 方法:SD大鼠分成对照组、GDNF组、MP组及GDNF+MP组,改良Allen法撞击致伤脊髓T13节段,蛛网膜下腔给予GDNF 20 μl,尾静脉给予MP 30 mg/kg,不同时间取伤段脊髓以Fura-2法测定细胞内钙[Ca2+]i及组织中水含量。 结果:治疗组[Ca2+]i及组织中水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伤后24 h[Ca2+]i及组织中水含量GDNF组>MP组及GDNF+MP组(P<0.01),MP组与GDNF+MP组无差异(P>0.05);伤后72 h的[Ca2+]i水平,GDNF组>MP组>GDNF+MP组(P<0.05);组织中水含量GDNF组>MP组及MP+GDNF组(P<0.01);伤后7天[Ca2+]i的水平,GDNF组>MP组>GDNF+MP组(P<0.01);组织中水含量各治疗组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GDNF、MP及其联合应用均能降低脊髓组织[Ca2+]i水平,减轻组织水肿,作用效果MP超过GDNF,MP联合GDNF治疗脊髓损伤能增强MP的疗效。
作者:宋海涛;贾连顺;陈哲宇;田万成;何成 刊期: 2001年第01期
0 引言 阴沟肠杆菌属于肠杆菌科,是人类肠道的正常菌群,也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可引起呼吸道、泌尿道、伤口感染及败血症,也可引起医院内感染。为了给临床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我们将1999年从临床标本分离的118株阴沟肠杆菌和29株产气肠杆菌做了15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并测定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诱导型β-内酰胺酶(IB),阳性率分别为27.1%和49.2%,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标本来源 我院1999年1月至12月从血液、尿液、痰、体液及各种脓性分泌物等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18株阴沟肠杆菌和29株产气肠杆菌。
作者:徐祖龙;李珍大;张小卫;邵海枫;周碧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