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继平;李桂荣
目的提高孕产妇的健康教育知识及受教育的普及率.方法将孕妇保健学校仅有的单纯讲课形式改为讲座、座谈、示范互动以及网上健康论坛相结合的形式,增加孕前准备、夫妻关系、分娩权益、婴儿的启发与培育、产后健美等内容.结果听课人数2004年较2003年增加39.89%,2004年7~12月产科住院人数较2003年同期增加18.95%,满意度由2003年的95.00%增至2004年的98.20%.结论孕妇保健学校开展讲座与网上论坛相结合的形式灵活,能收到好的效果.
作者:邱彩凤;陆少霞;张秋霞;陈蔚瑜 刊期: 2005年第22期
对52例肺癌术后患者加强生命体征、胸腔引流、呼吸功能、心功能及胸腔内活动性出血的监护;采取合理体位及行早期康复锻炼;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有效地处理.结果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除1例多发性脑转移患者术后第5天死亡外,余51例术后恢复良好.提示全程严密监护及早期康复锻炼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李艳;张用娥 刊期: 2005年第22期
目的制订和完善我国综合医院护理人员的编制标准.方法抽样调查8个省27所综合医院的护理人员编制现状,并与1978年我国卫生部制定的编制标准相比较.结果护理人员总量和临床一线科室护理人员均不足,护理人员的实际工作量难以评价.结论应根据各级综合医院的功能、任务、规模、服务对象、数量、层次以及专科设置对护理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作者:肖黎;方鹏骞 刊期: 200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游泳对新生儿体重的影响.方法将230名足月顺产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游泳组各115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游泳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出生后6 h开始游泳运动,2次/d,连续6 d.结果游泳运动后游泳组第2、4、6天的体重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游泳运动能促进新生儿体重的增长,有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作者:张嘉;周玉娣 刊期: 2005年第22期
对13例瓦斯爆炸致肺挫伤患者通过分析其不同临床特点,对患者加强创面护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操作技术,实施呼吸道湿化、体位引流排痰、控制肺部感染及心理护理等综合救治措施,结果患者无1例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
作者:王素云;周清宏;陈玉琴 刊期: 200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手术(NPTS)联合羊膜移植治疗青少年型青光眼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2例(39眼)青少年型青光眼患者行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同时给于针对性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及健康指导等.结果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眼压均较术前降低(均P<0.01).未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大部分患者视力恢复到术前水平或提高,手术成功率为93.8%.结论NPTS联合羊膜移植手术能有效降低眼压,而科学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刘晓红;刘兆荣;王玲 刊期: 200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益口漱口液用于口腔颌面外科围术期患者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50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均于术前1~3 d和术后第1~5天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观察组加用益口漱口液漱口.结果观察组牙龈出血、伤口感染、口腔溃疡、口干、口臭、咽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益口漱口液用于口腔颌面外科围术期患者口腔护理效果明显.
作者:许倩茹 刊期: 200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胎死官内对孕妇心理状态的影响,为制定临床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采用观察和交谈的方式对18例妊娠晚期胎死宫内孕妇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结果18例孕妇中抑郁症状发生率83.33%,其中SDS评分>60分占40.00%;焦虑症状发生率94.44%,SAS评分>60分占41.18%;不同年龄、学历、家人关心程度的患者其抑郁、焦虑状态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妊娠晚期胎死宫内孕妇这一特殊人群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对策,加强心理护理.
作者:李玉梅 刊期: 2005年第22期
儿童肱骨髁上、髁间骨折临床常采用尺骨鹰嘴骨牵引或康培氏牵引同时将托板置于前臂,用脱脂绷带螺旋缠绕固定进行治疗.我科自行研制了前臂悬吊牵引带进行前臂固定与悬吊,并于2005年1~8月应用38例2~12岁患儿,避免了前臂皮肤压疮的发生.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李天红;尧小玲;李艳红;刘锐 刊期: 2005年第22期
总结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术治疗168例肝癌患者的护理要点.指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病情观察、支持护理、药物护理以及对症护理,可保证预期治疗效果.
作者:罗凤华;李章娥;罗鸿萍 刊期: 2005年第22期
对2例因糖尿病致会阴部巨大溃疡患者采用三黄汤加明矾煎汁外敷.结果6~7 d治愈.提示中药外敷治疗糖尿病巨大溃疡,疗效可靠、安全.
作者:李琳 刊期: 2005年第22期
手指甲下血肿(下称甲下血肿)多因指端被重物砸伤或挤压所致.患者出现指甲下瘀血,指甲与甲床部分剥离,且伴指腹胀痛.临床除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外,若能及时采取甲下放血治疗,可减轻患者疼痛,并可保存指甲的完整.1990年5月至2003年5月我科门诊采用回形针代替注射器针头对980例甲下血肿患者行回形针头烧灼放血引流治疗,同时配合中药消炎止痛膏外敷,取得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苏娟 刊期: 2005年第22期
目的了解母婴同室病房产妇的睡眠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26例母婴同室产妇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自制影响产妇睡眠因素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并与正常成人组比较,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PSQI总分住院产妇(9.60±3.55),明显高于正常成人组(3.88±2.52)(P<0.01);87例产妇睡眠质量有问题;影响产妇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依次为护士站讲话声,护理操作或查房,枕头或病床不适,夜间入厕,担心不能适应母亲角色,乳房痛,担心入睡后不能观察婴儿,病房陌生环境,担心伤口愈合情况和婴儿喂养方法.结论产妇睡眠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睡眠环境及心理因素与睡眠质量密切相关.改善住院环境,保持病区安静,注重心理护理有望提高产妇睡眠质量.
作者:杨俊华;闵丽华;白萍;叶小平;任亮 刊期: 2005年第22期
自行设计肩关节镜手术沙滩椅体位,其由Drager手术床、头托及配套的肩关节背板等构成.临床应用40例肩关节手术患者效果满意.该体位使患侧肩关节暴露充分,有利于手术,且手术医生操作方便,患者感觉舒适.
作者:游春梅;曾俊;岳蕤 刊期: 200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中药坐浴并碘伏涂搽治疗肛门成形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将60例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于肛门成形术后24 h用中药煎剂坐浴并碘伏涂搽伤口;对照组按常规方法采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并TDP灯照射.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86.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药煎剂坐浴并碘伏涂搽具有止痛、收敛、消肿、抗感染之效,利于伤口愈合和防止术后并发症.
作者:周亚琼;江兰;周海英;崔燕;陈晓梅 刊期: 2005年第22期
对1例因车祸发生急性严重复合外伤患者不能行外周浅静脉穿刺及颈外静脉、锁骨下静脉置管而采用6 F血管鞘股静脉置管建立静脉通道.结果成功完成输血、补液,患者住院27 d痊愈出院.
作者:鲁巧云;王春秀;钟淑清;匡翠华 刊期: 2005年第22期
总结1例肝肾联合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提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及出血、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有效控制感染是手术成功和预后良好的关键.
作者:李玲;王金侠;何术琴;刘育红;赵军 刊期: 200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休克期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联合自控镇痛(PCA)效果.方法将6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传统镇痛组(CAT组),氯胺酮镇痛组(PCIKA组),芬太尼镇痛组(PCIFA组)和氯胺酮、芬太尼联合镇痛组(PCIKFA组),每组15例.CAT组注射盐酸哌替啶50 mg加异丙嗪25 mg,PCIKA组用氯胺酮20 mg/ml加氟哌利多50 μg/ml,PCIFA组用芬太尼10μg/ml加氟哌利多50μg/ml,PCIKFA组用氯胺酮10 mg/ml加芬太尼5μg/ml加氟哌利多50μg/m1,3组均采用9500型PCA泵进行静脉PCA.参数设置均为负荷量1.5 ml,PCA量1 ml,锁定时间30 min,持续输注量1.5 ml/h,连续48 h.结果PCIKA组、PCIFA组和PCIKFA组镇痛后1、4、8、24、48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显著低于镇痛前及CAT组(均P<0.01),而PCIKA组、PCIFA组和PCIKFA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镇痛后各组MAP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其中PCIKA组为明显,HR均有不同程度减缓,其中PCIFA组较为显著和稳定,RR变化不大;PCIFA组注射负荷量后BP轻度升高;PCIFA组出现尿潴留2例,嗜睡3例.结论烧伤患者休克期采用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联合静脉PCA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利于患者平稳渡过休克期.
作者:熊玉珍;付京 刊期: 200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科学、简便、安全的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方法将32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60例.观察组新生儿二次断脐时断面用苯扎氯铵贴,对照组用无菌脐纱,其它处理两组相同.观察比较两组脐部情况.结果观察组二次断脐1 d后脐部渗血、潮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1周时脐部红肿及脓性分泌物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脐部干燥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新生儿二次断脐的断面使用苯扎氯铵贴,可减少脐部渗血,促进伤口干燥,防止新生儿脐炎,且使用简便、安全.
作者:任玉平;胥光碧;何燕;邓富秋;李云;陈小艳 刊期: 2005年第22期
回顾性总结18例(18眼)结膜瓣移盖联合瓣下垫片术治疗穿孔性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护理.提出术前做好创面冲洗,加强心理护理,术后防止结膜瓣及下垫片移位与撕脱,对创面修复至关重要.
作者:王新华;崔秀兰;潘庆华 刊期: 200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