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玉;王俊文;王玲琍
目的探讨口腔癌患者口腔卫生行为,为口腔癌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84例口腔癌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并采用问卷对其进行卫生行为的调查.结果口腔卫生状况不良者占89.28%;牙列不齐、残根深、不良修复体及有明显局部刺激因素占52.38%;50.00%以上患者有不良嗜好,干预后患者的口腔保健认知程度、口腔卫生行为较干预前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嗜好及长期的局部慢性刺激是诱发口腔癌发生的重要因素,尽早去除致病因素,做好口腔的健康教育对预防口腔癌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文兰;冯陆妹 刊期: 2005年第22期
目的提高孕产妇的健康教育知识及受教育的普及率.方法将孕妇保健学校仅有的单纯讲课形式改为讲座、座谈、示范互动以及网上健康论坛相结合的形式,增加孕前准备、夫妻关系、分娩权益、婴儿的启发与培育、产后健美等内容.结果听课人数2004年较2003年增加39.89%,2004年7~12月产科住院人数较2003年同期增加18.95%,满意度由2003年的95.00%增至2004年的98.20%.结论孕妇保健学校开展讲座与网上论坛相结合的形式灵活,能收到好的效果.
作者:邱彩凤;陆少霞;张秋霞;陈蔚瑜 刊期: 2005年第22期
目的制订和完善我国综合医院护理人员的编制标准.方法抽样调查8个省27所综合医院的护理人员编制现状,并与1978年我国卫生部制定的编制标准相比较.结果护理人员总量和临床一线科室护理人员均不足,护理人员的实际工作量难以评价.结论应根据各级综合医院的功能、任务、规模、服务对象、数量、层次以及专科设置对护理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作者:肖黎;方鹏骞 刊期: 2005年第22期
目的了解母婴同室病房产妇的睡眠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26例母婴同室产妇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自制影响产妇睡眠因素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并与正常成人组比较,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PSQI总分住院产妇(9.60±3.55),明显高于正常成人组(3.88±2.52)(P<0.01);87例产妇睡眠质量有问题;影响产妇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依次为护士站讲话声,护理操作或查房,枕头或病床不适,夜间入厕,担心不能适应母亲角色,乳房痛,担心入睡后不能观察婴儿,病房陌生环境,担心伤口愈合情况和婴儿喂养方法.结论产妇睡眠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睡眠环境及心理因素与睡眠质量密切相关.改善住院环境,保持病区安静,注重心理护理有望提高产妇睡眠质量.
作者:杨俊华;闵丽华;白萍;叶小平;任亮 刊期: 200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胸腺瘤并重症肌无力患者腺瘤切除术后的呼吸道管理.方法对36例胸腺瘤并重症肌无力腺瘤切除术后患者实施有效的呼吸道管理,包括呼吸道湿化、适时吸痰、加强气囊管理和控制肺部感染.结果9例患者出现呼吸道安全问题,经合理有效的呼吸道管理均顺利渡过危险期,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是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陈伟娟;张萌;孔冬 刊期: 2005年第22期
目的了解我国2000年眼科护理人力资源的一般情况.方法采用卫生部医政司统一编制的<2000年眼科现状调查表>,以信函方式调查我国2000年已注册的3 613所眼科医疗机构.结果3 613所眼科医疗机构共有眼科护理人员16 788人,占眼科卫生技术人员的41.94%,平均每所眼科医疗机构4.65人.结论我国眼科护理专业存在着护理人员短缺、护理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等现状.建议扩大护理专业招生量,调整招生比例;同时对在职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
作者:徐海峰;张文斌 刊期: 200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对关节活动范围的影响.方法将57例单侧全髋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29例)与对照组(28例),对照组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康复训练组术前行健康教育,术后进行患肢和关节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术侧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康复训练组术后24周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人工全髋置换术后早期康复训练能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菁;李敏;杜杏利 刊期: 200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干预对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女性骨质疏松症(O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即运动锻炼、合理膳食、戒烟限酒等干预措施.6个月后测量两组骨密度(BMD)并评价效果.结果干预组BMD明显提高,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生活方式干预能提高女性OP患者BMD,改善疼痛和睡眠症状,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唐凤元 刊期: 200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术前导入式健康教育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4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前指导;实验组采用术前导入式健康教育4步法①由医护人员对入院患者进行宣教,讲明疾病的原因、过程及手术治疗方法.②分批组织患者远距离参观手术或观看手术录像及有关资料.③让术前患者与术后恢复期患者沟通交流,以减轻患者心理负担.④对患者家属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并讲解术式、注意事项等.结果实验组宣教后焦虑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2.23,P<0.05).结论术前导入式健康教育可降低手术患者焦虑水平,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及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董秀萍;孙中慧 刊期: 2005年第22期
手指甲下血肿(下称甲下血肿)多因指端被重物砸伤或挤压所致.患者出现指甲下瘀血,指甲与甲床部分剥离,且伴指腹胀痛.临床除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外,若能及时采取甲下放血治疗,可减轻患者疼痛,并可保存指甲的完整.1990年5月至2003年5月我科门诊采用回形针代替注射器针头对980例甲下血肿患者行回形针头烧灼放血引流治疗,同时配合中药消炎止痛膏外敷,取得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苏娟 刊期: 2005年第22期
总结1例肝肾联合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提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及出血、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有效控制感染是手术成功和预后良好的关键.
作者:李玲;王金侠;何术琴;刘育红;赵军 刊期: 2005年第22期
负压引流装置广泛使用于手术室清除手术野的积血、积液,以保持手术野清晰,便于手术安全顺利进行.传统的负压引流装置缺乏防倒吸功能,如引流瓶更换不及时,引流液易被吸人中心吸引管道导致污染.长期使用则致中心吸引管道阻塞,影响负压吸引效果.鉴此,我们于2004年3月研制了防倒吸负压引流装置,经临床使用1年,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于向英;于雪农;李晓译 刊期: 200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中药坐浴并碘伏涂搽治疗肛门成形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将60例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于肛门成形术后24 h用中药煎剂坐浴并碘伏涂搽伤口;对照组按常规方法采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并TDP灯照射.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86.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药煎剂坐浴并碘伏涂搽具有止痛、收敛、消肿、抗感染之效,利于伤口愈合和防止术后并发症.
作者:周亚琼;江兰;周海英;崔燕;陈晓梅 刊期: 200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益口漱口液用于口腔颌面外科围术期患者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50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均于术前1~3 d和术后第1~5天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观察组加用益口漱口液漱口.结果观察组牙龈出血、伤口感染、口腔溃疡、口干、口臭、咽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益口漱口液用于口腔颌面外科围术期患者口腔护理效果明显.
作者:许倩茹 刊期: 2005年第22期
后现代教育理论作为一种哲学文化思潮,蕴涵了许多全新的教育思想和观点,给护理教育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思考和启发.在教学实践中,融入这些思想和观点,提出新的教学理念、课程设计、教学目的和方法,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罗碧华;曹和安;周乐山 刊期: 2005年第22期
为加强手术室经济管理,运用成本核算的方法,根据手术的需要调整工作时间,制订相对合理、操作性强的分配方案,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医院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作者:李秋明;丁小容;刘凤玲 刊期: 2005年第22期
对1例因车祸发生急性严重复合外伤患者不能行外周浅静脉穿刺及颈外静脉、锁骨下静脉置管而采用6 F血管鞘股静脉置管建立静脉通道.结果成功完成输血、补液,患者住院27 d痊愈出院.
作者:鲁巧云;王春秀;钟淑清;匡翠华 刊期: 2005年第22期
总结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术治疗168例肝癌患者的护理要点.指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病情观察、支持护理、药物护理以及对症护理,可保证预期治疗效果.
作者:罗凤华;李章娥;罗鸿萍 刊期: 2005年第22期
儿童肱骨髁上、髁间骨折临床常采用尺骨鹰嘴骨牵引或康培氏牵引同时将托板置于前臂,用脱脂绷带螺旋缠绕固定进行治疗.我科自行研制了前臂悬吊牵引带进行前臂固定与悬吊,并于2005年1~8月应用38例2~12岁患儿,避免了前臂皮肤压疮的发生.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李天红;尧小玲;李艳红;刘锐 刊期: 200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吻合器门奇静脉断流术后患者早期经鼻饲管实施肠内营养的方法.方法对13例门奇静脉断流术后患者第1天即开始使用肠内营养,8 d后检测各营养指标和肝功能、生化指标,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白蛋白、血红蛋白第8天与第1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患者均顺利耐受肠内营养,肝功能、生化指标、营养状况等基本同术前,肠蠕动恢复较早,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安全可靠,可有效应用于肝硬化患者的术后支持治疗.
作者:刘希红;张亚琪;陈亚 刊期: 200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