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贺西征;王凤学;李露清
对1052例鼻咽癌放、化疗住院病人的有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052例鼻咽癌放、化疗住院病人发生医院感染103例,发生率为9.79%,其中发生口腔感染34例,占33.01%.鼻咽癌放、化疗并发口腔感染与肿瘤病人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放疗致放射性口腔粘膜损伤、机体屏障破坏、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等因素有关.提出加强无菌观念,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注意营养支持,及时对症处理,合理使用抗生素,明确预防感染的重要性.
作者:王逸如;郑立;黄华兰 刊期: 2004年第14期
介绍11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联合心瓣膜手术的护理方法,提出术前重视心理护理,改善病人的心功能,术后及时发现和处理严重心律失常,监测呼吸及肾功能,并做好抗凝护理为其主要措施.
作者:王璐;李萍;江静云;刘晓梅 刊期: 2004年第14期
将硬膜外麻醉下妇科手术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在入手术室后麻醉前留置导尿,观察组在麻醉平面出现后留置导尿,监测两组病人留置导尿前后心率、血压,观察导尿时病人反应.结果观察组留置导尿前后心率、血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对照组留置导尿前后心率、血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对照组不适反应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提示麻醉后留置导尿可明显减轻妇科手术病人的应激反应.
作者:毛永霞;文彩霞 刊期: 2004年第14期
对42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采用垂体后叶素与酚妥拉明经泵治疗过程中,做好心理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护理、镇痛泵的观察及护理,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效果满意.
作者:冯伟平 刊期: 2004年第14期
颌面部手术后可形成较大创面和死腔,应用负压装置可将伤口内积液及时引出,促进伤口早期愈合.2002年我科采用空输液瓶及一次性引流管自制负压引流装置并应用于临床,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刘小芳 刊期: 2004年第14期
将187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0例由专人负责进行产前、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指导;对照组97例产后采用一般健康教育方式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指导.于产后第5天、第42天分别评价盆底肌功能锻炼指导效果.结果观察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提示专人系统指导盆底肌功能锻炼可促进产后盆底肌功能的恢复.
作者:廖碧珍;周勤;徐晓阳;姚珍薇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以有氧运动为基础的医疗体操对乳癌术后术侧上肢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对300例乳癌病人术后采用自行研制的医疗体操(3套18节)进行训练,并分别于术后10 d、4周、12周行术侧上肢肩关节活动度和术侧上肢肌力测量,以及术前、术后12周行术侧上肢和健侧上肢容积测量.结果肩关节活动度和术侧上肢肌力达标率随训练时间的延长显著提高(均P<0.01);康复训练后患侧、健侧上肢容积[(1 512.4±252.4)cm3、(1 518.9±255.9)cm3]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医疗体操训练能促进乳癌术后病人肢体功能恢复.
作者:徐文红;宋建民;张晓华;杨碎胜;王亚宁;李晴;梁玉荣 刊期: 2004年第14期
对204例前列腺增生病人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经尿道电汽化切割圈前列腺切除术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三种术式、三种不同的电极联合手术方式治疗,提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后注意观察病情、留置管的护理、并发症的护理等,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纪汉珍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安瓿瓶颈消毒与不消毒对药液的无菌影响.方法将1930支2 ml注射用水安瓿分成A、B、C三组(A、B组为普通瓶颈,C组为易折瓶颈).A组瓶颈划痕1/4周→1根75%乙醇棉签消毒瓶颈1周→折断→吸药→注入培养基;B组瓶颈划痕1/4周→折断→吸药→注入培养基;C组直接折断→吸药→注入培养基.结果三组药液合格率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安瓿瓶颈消毒与不消毒对药液的污染机率差异不大.安瓶瓶颈划痕1/4周可以不消毒折断使用,或划痕后清洁瓶颈细屑即可掰开使用;易折安瓿可以直接徒手掰开使用.
作者:徐波;姚蓉玲;唐佳玉;欧明洪 刊期: 2004年第14期
523例静吸复合麻醉术后病人在麻醉恢复室(PACU)进行呼吸道管理与呼吸功能监护,对发生呼吸异常(334例)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提出对呼吸异常的护理措施及呼吸道管理方法,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病人平稳渡过麻醉恢复期.
作者:陈红;贺西征;王凤学;李露清 刊期: 2004年第14期
术前置胃管病人常存有恐惧感,加上禁食、禁水引起的不适,给病人生理上、心理上带来痛苦.鉴此,笔者采用口含水法对50例病人行胃管插入,均一次成功,报告如下.
作者:陈淑玲;吴清;刘兰英;袁敏 刊期: 2004年第14期
将600例盆腔肿瘤病人(排除肠道肿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观察组在术后12~20 h内口服洋姜汤,对照组按常规护理,不服洋姜汤.观察比较两组肛门排气时间.结果术后早期(3 d内)排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提示术后病人口服洋姜汤,能促进肠道功能尽快恢复.
作者:李瑞华 刊期: 2004年第14期
输液过程中,常遇液体滴速不畅或完全不滴现象,而确知针头在血管内,按传统方法有时往往不能排除.鉴此,笔者自2001年7月至2004年1月对958例输液滴速故障进行成功排除.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刘璞 刊期: 2004年第14期
对32例腺性膀胱炎病人采用膀胱镜下经尿道电灼加电切术,配合辨证论治与施护,复诊膀胱镜检10例,其中9例无病理改变,有效率90.0%.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辨证施护可提高疗效及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辛玲芳 刊期: 2004年第14期
骨科四肢手术中,气囊止血带一次持续使用时间≥1 h,易致组织损伤.鉴此,我科将气囊止血带之固定带进行了改进,经临床应用2年余无并发症发生.介绍如下.
作者:卢敏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综述近年来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临床应用进展,重点介绍搡作方法的改进、封管技术的完善、留置时间及PICC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预防处理.
作者:蒋芝英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玻璃体切割、眼内C3F8气体或硅油充填术后病人的影响.方法将1998年3月至2001年3月行玻璃体切割、眼内C3F8气体或硅油充填术病人168例(179眼)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2003年1~8月该类病人160例(179眼)作为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术前训练体位、手术后辅导和监督体位,以及指导病人采用多种体位变化和适当活动等方法实施体位干预.记录并统计两组病人手术后眼部及全身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无晶体眼病人术后出现充填物进入前房发生率,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病人术后眼压及视网膜复位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年龄≥60岁病人发生血压升高、食欲不振、肢体活动障碍及受压部位异常情况,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或P<0.01).结论对玻璃体切割眼内充填C3F8气体或硅油充填术病人实施体位干预能有效降低术后眼部并发症,也可减少全身异常情况发生.
作者:王瑛;张颖;李秋;崔春红 刊期: 2004年第14期
对12例手指背皮肤及软组织缺损的病人采用同指掌侧脂筋膜瓣翻转加植皮的修复方法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患指的痛觉、触觉均与健侧手指无明显差别,且仅需要一次手术,避免了以往多次手术带来的不便,病人对术后外形满意.提出做好急诊及择期手术前的护理,术后患肢适当制动,合理使用药物;做好植皮区及供皮区的护理,加强功能锻炼;做好健康教育是病人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潘瑛 刊期: 2004年第14期
对501例≤3周岁的低龄唇腭裂患儿采用唇腭裂整复术治疗,术前对患儿及其家长给予心理护理和早期喂养技能训练,术后取消常规配戴唇弓,出院前给予语音训练指导等.结果术后外形基本满意,伤口如期愈合,术后1年随访语音功能显著改善.
作者:雷璐赟;陈妍蓉;王铠 刊期: 2004年第14期
对83例异种(猪)脱细胞真皮与自体表皮复合移植病人临床护理进行总结.提出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复合移植后植皮区体位护理和创面护理、预防感染、加强营养以及复合移植成活后皮肤护理是其主要内容.
作者:黄守春;黎艳;肖榕婵;冯祥生 刊期: 2004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