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

成芳

关键词:贫血, 再生障碍性, 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 护理
摘要:选择非清髓性预处理方案为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伴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病人做亲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在非清髓性预处理阶段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干细胞移植前后做好心理护理,观察溶血反应,预防出血和感染,结果移植后造血功能成功恢复,肝功能正常,未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晚期癌症病人疼痛和生活质量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晚期癌症病人疼痛和生活质量(QOL)状况.方法应用癌症疼痛及生活质量调查表对237例晚期癌症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晚期癌症病人癌痛发生率为72.57%;生活质量评分(40.95±8.25)分,良好者28例,较好者93例,一般70例,差26例,极差20例;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晚期癌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以疲乏(评分2.44±1.25,≤2分者108例)为显著.结论应控制癌痛和采取缓解疲劳的个体化干预措施,以提高晚期癌症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妙君;黄华兰;孙木吟;许秀蓉;陈琼芝;黄少容;江红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游戏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以2000年11月至2003年1月住院患儿522例为观察组,尝试运用游戏手段对患儿实施整体护理,与1999年1月至2000年10月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的603例住院患儿(对照组)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输液依从性及家长的满意率分别为81.9%、96.1%,对照组为62.8%、84.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提示在儿科病房运用游戏手段,能使患儿更好地配合治疗,同时也深受患儿及家长的欢迎.

    作者:刘月梅;李玲;曹丽敏;丁建萍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中晚期肝癌病人肝动脉门静脉插管化疗的护理

    对15例中晚期肝癌病人采用肝动脉、门静脉同时插管,间断灌注化疗,平均灌注6.2个疗程.同时加强术前、术后护理,以防治化疗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15例中B超或MRI检查示占位病变缩小>50%8例.1年生存率66.7%(10/15).提出正确的导管护理是插管化疗成败的关键;密切观察、预防并发症是护理要点.

    作者:梁健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可调式俯卧位头垫器的设计

    玻璃体切割眼内注气或注油术病人在手术后14 d内需24 h保持俯卧位.鉴此,笔者于2003年6月设计制作气压可调式俯卧位头垫器,应用于60例病人,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王瑛;崔春红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碘甘油治疗慢性滤泡性咽炎急性发作病人的疗效观察

    将156例慢性滤泡性咽炎急性发作的门诊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76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碘甘油涂搽病变部位.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治疗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提示局部涂擦碘甘油能明显提高慢性滤泡性咽炎的疗效、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邹映珍;高雪;曲敬来;李宏涛;余燕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病人床头卡的人性化设计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权益意识不断增强,对于医疗护理服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然而,病房管理中,延用多年的床头卡却一定程度上触及了病人的隐私权,增加了病人的麻烦和痛苦,甚至引起护患纠纷.鉴此,笔者对床头卡进行了个性化设计,介绍如下.

    作者:陈梅;孙桂梅;安珍玉;王静;李海珠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冠心病二级预防中干预模式的应用研究

    目的建立冠心病二级预防干预模式,使病人建立健康行为,从而有效控制心血管事件发生,减少医疗费用,降低病死率.方法对236例进入心脏保护网的冠心痛病人进行疾病知识、生活方式、个体用药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健康讲座、科学生活方式指导、个体化的药物干预,分别在入网后6个月、1年、2年进行评价.结果入网后,病人对疾病各项知识的掌握率明显提高(均P<0.01),不良生活方式明显改善(P<0.05,P<0.01).血脂、血压、血糖呈下降趋势,入网2年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入网时显著下降(均P<0.05).再发心血管事件住院仅为1.7%.结论对冠心病病人进行二级预防,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赵菲;邝碧娟;曾丽吟;王湘郴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进展

    对呼吸衰竭病人机械通气时的呼吸道、营养支持(留置胃管及鼻饲)、肢体功能锻炼、身心问题、基础护理及脱机训练方面的护理进行综述,为临床专科护理提供参考.

    作者:李艳芹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提高护理记录质量管理措施探讨

    为提高护理记录质量,对护理人员进行法律知识及护理记录书写培训,加强护理记录质量管理,推行焦点式护理记录,结果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及对记录质量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提高,护理记录的规范性和反映病人实际情况的记录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毛焕龙;王春梅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心理暴力问题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心理暴力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工作场所暴力的定义设计调查表,对广州市16所医院273名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心理暴力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273名急诊科在职护士心理暴力发生率为87.91%,其中78.75%的受害者多次遭受暴力.辱骂与威胁是心理暴力的主要表现形式.心理暴力更容易在小医院发生.护士站是急诊科发生心理暴力的常见工作场所;60.42%的急诊心理暴力事件发生在晚/夜班.急诊科护士处理心理暴力的主要方式是耐心解释(64.58%)和忍让回避(45.42%);27.50%的受害者未将暴力遭遇告诉别人.心理暴力的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病人(或其陪同者、探视者)的要求未能得到满足、肇事者酗酒或药物滥用、候诊时间过长等.病人亲属和病人本人是主要肇事者.结论心理暴力以极高发生率存在于急诊科护士人群.需针对医院特点开展工作场所暴力防范与应对措施教育,提高急诊科护士防范心理暴力能力.

    作者:陈祖辉;王声湧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一次性隔离垫在儿科门诊输液室的应用

    患儿静脉输液时常选取头皮静脉穿刺,需使其平卧于操作台上,但因哭吵及疾病等因素,穿刺台经常被患儿的尿、粪、呕吐物等污染.

    作者:李秀芳;汪在华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从莫菲氏管加药小技巧

    方法:观察、确定输液器输液正常后,根据拟加入药物的剂量判断莫菲氏管内液面是否合适.

    作者:张蕊;王春娟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内生式置换液预冲透析器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内生式置换液代替无菌生理盐水冲洗透析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 000套血路管、透析器随机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各500套,实验组采用GAMBRO AK-200 ULTRA血液净化机产生的内生式置换液进行透析前预冲洗,对照组则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对冲洗后的透析器进行细菌培养和内毒素检测.结果两组透析器均未检出细菌和内毒素;实验组透析器冲洗、排气能一次完成,冲管工序简单、节省人力、费用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采用内生式置换液对血路管、透析器进行冲洗,安全,成本低.

    作者:游励红;胡红蕾;李霞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针灸配合语言训练治疗失语症病人效果观察

    为探讨针灸配合语言训练治疗失语症病人的临床疗效,将47例失语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采用针对性语言训练,观察组除针对性语言训练外,配合针灸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两组近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46%,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针灸配合语言训练治疗失语症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语言训练,可提高病人康复效果.

    作者:杨湘华;王晓莉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巧用一次性尿袋引流腹水

    中等、大量腹水的病人需行腹腔穿刺引流腹水.常规方法是用一次性注射器反复抽吸,操作费时费力.

    作者:张永霞;付荣萍;王永兰;高雅文;陈亚林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一次性塑料杯留取手术标本

    外科手术常取活体组织送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妥善保管和正确处理手术切除的标本十分重要.

    作者:邹佩珍;吴春英;蔡骅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糖尿病病人家庭支持状况调查分析

    采用家庭支持功能问卷对91例门诊糖尿病病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病人的家庭支持功能总体较好,病人的年龄、病程及经济收入对家庭支持有影响.建议对年龄≥65岁、病程1~4年或≥10年、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糖尿病病人,重点帮助其家属认识家庭支持功能的重要性,动员家庭内外资源,更好地发挥病人的家庭支持功能.

    作者:相锋;李亚洁;刘建芬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巧用人工肛门袋

    部分大肠肿瘤病人手术后需长期使用人工肛门袋.价格低的人工肛门袋易引起皮肤过敏,使用时间短;质量好的人工肛门袋和皮肤亲和性好,使用方便,但价格昂贵.

    作者:冯毕龙;卢芳;徐红梅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大动脉炎致肾动脉狭窄或闭塞介入治疗病人的护理

    总结26例大动脉炎所致肾动脉狭窄/闭塞行综合介入治疗病人的护理.提出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术后血压监测,加强对血栓性闭塞、异位栓塞、感染等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对提高整体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作者:王华;韩雅君;徐阳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静脉穿刺两种固定法对滴注含钾液所致疼痛的影响

    为探讨减轻静脉滴注含钾溶液疼痛的方法,对114例滴注含钾溶液病人采用自身对照比较,即连续2 d在病人左右手对称部位各静脉穿刺1次,1 d常规固定,1 d翻转针柄固定.结果不同浓度含钾液采用翻转针柄固定法病人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固定法(P<0.05和P<0.01).证明翻转针柄固定法能减轻病人的疼痛.

    作者:韩幸求;韦利堂;韦颖屏;蓝秀花 刊期: 2004年第15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