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玉珠
实施同种异体肾移植术462例,发生移植肾破裂8例,其中5例给予保守治疗,3例施行移植肾破裂修补术.8例肾功能均恢复良好,随访15~63个月,效果满意.提出肾移植术后应严密监护,细心观察生命体征、尿量、肾功能及切口情况,及时发现移植肾破裂的早期征象.
作者:张秋玉;张庆云;孟广菊 刊期: 2004年第22期
应用体外超声乳化脂肪抽吸系统治疗478例腹部脂肪抽吸的肥胖病人.术前完善各项准备工作,正确调配系统参数,准确配置肿胀液;术中密切观察病人情况,及时排除系统故障;术后创面适当加压包扎及指导病人运动.病人均获得满意的减肥塑体效果.
作者:彭少君;乐荣华;刘思洋 刊期: 200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定量自动静脉采血器静脉采血时标本发生溶血的情况,评估护理干预在预防其发生溶血中的作用.方法将375例产妇随机分为A、B、C三组各125例.A组采用一次性注射器常规采集静脉血;B组用一次性定量自动静脉采血器常规采血;C组在使用一次性定量自动静脉采血器采血时,针对血标本溶血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比较三组溶血发生率.结果 A、B、C三组溶血发生率分别为5.6%、27.2%和7.2%.B组显著高于A、C组(均P<0.01);A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定量自动静脉采血器采集静脉血样时,易致血标本溶血;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其溶血发生率.
作者:刘淑君 刊期: 2004年第22期
新生儿出生后,常规于断脐后在辐射台上,用柔软的无菌纱布将其体表和头部的羊水和血迹擦干后穿衣包裹.2002年1月起,我科改用消毒的液体石蜡进行擦浴,通过临床观察,可对新生儿体温起到保护作用.介绍如下.
作者:左惠平 刊期: 2004年第22期
在临床输液过程中,常因换瓶不及时或未能及时拔针而造成病人回血、堵针等不良后果,给医患带来不良的心理压力.鉴此,我们研制了输液完毕提示仪(下称提示仪)[1],可起到输液完毕后自动提示的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仍发现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弹簧使用寿命较短,导致报警不准确;报警时液体剩余量的范围较宽,精度不够理想;制作和校验时微调较复杂,需反复将装置多次拆开调试才能达到要求;使用时若输液瓶挂歪则影响精度;需要在病房安装管线,影响美观.为克服上述弊端,我们在提示仪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于2004年4月研制出便携式液体输注完毕自动传呼器(下称传呼器)应用于100例病人的输注完毕自动传呼,准确率达100%.报告如下.
作者:邱艳;边湘艳;杨新枝 刊期: 200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用于存在诱发会阴裂伤因素(会阴过紧、耻骨弓过低、胎儿过大)产妇分娩的效果.方法将足月分娩中会阴过紧、耻骨弓过低、胎头过大的初产妇31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66例行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后会阴侧斜切开娩出,对照组150例行单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后会阴侧斜切开娩出.结果两组胎头拨露至胎儿娩出时间、第二产程时间、伤口缝合时间、产后2 h出血量及会阴裂伤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能充分松弛会阴,缩短胎头拨露至胎儿娩出时间,缩短第二产程,降低会阴裂伤发生率.
作者:梁爱兰;陈萍;丁敏芳;欧阳海容;李永翠;王成英 刊期: 200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长时间手术病人受压部位损伤的相关因素及受压局部的变化.方法监测37例长时间手术病人受压部位所受压力和温度,记录手术时间及术毕受压部位损伤情况,评价受压部位损伤发生率与局部压力和温度及体位间的关系.结果受压部位损伤的发生率为59.46%;损伤发生率与局部压力和温度呈显著正相关(r=0.51、0.92,均P<0.01);平卧位与坐位手术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1.00).受压部位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低于未受压部位(P<0.05).结论手术病人受压部位损伤发生率与手术时间及局部所受压力有关,损伤局部存在不同程度的温度变化和再灌注损伤.
作者:赵友娟;田莳;任小英;王桂兰 刊期: 2004年第22期
对30例糖尿病足溃疡断层游离皮片植皮术治疗的病人,术前进行细致的心理护理,术后做好供皮区及受皮区的观察及处理,指导病人患肢功能锻炼及出院后足部自我保健.结果30例病人植皮术均获得成功,平均住院(30.6±11.8)d,术后平均(14.3±5.2)d痊愈出院.
作者:周秀珍;罗曼;甘春梅;张静 刊期: 2004年第22期
对38例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病人采用微型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优良率达89.5%.提出护理中注意观察患肢血液循环,防止螺钉松动及针孔感染,指导功能锻炼等.
作者:白秀勤;刘芙蓉;毛学惠;张东;孙道玉 刊期: 2004年第22期
目的了解手术病人对术后疼痛与自控镇痛的认知状况和影响因素.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268例手术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仅有16.0%病人知道术后疼痛可致并发症,38.1%病人认为术后疼痛没必要治疗,仅38.1%病人选择自控镇痛,不同学历、职业、月收入及住院费用支付形式的病人对自控镇痛的需求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手术病人对术后疼痛的危害性及镇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自控镇痛的需求偏低,对手术病人应加强术后镇痛的宣教工作,尤其是低学历、非医务人员的病人.
作者:赵勤俭;刘军红;井坤娟 刊期: 2004年第22期
对57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随访1~12个月,手术前眼压(23.47±4.28)mmHg,术后眼压(16.17±2.73)mmHg,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手术后注意术眼的病情观察及按时合理用药,有利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刘想娣;艾俐;周佩霞;谢源 刊期: 2004年第22期
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和应对方式量表对108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依次为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不同年龄、职称、学历的手术室护士感受到的工作压力程度有所不同;手术室护士面对工作压力时多能采取积极应对方式.提示手术室护士承受着多种工作压力,管理者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消除或减少其压力源.
作者:黎德芝;李小麟;杨立惠 刊期: 2004年第22期
坐位手术适用于鼻腔手术、部分鼻窦手术、鼻中隔手术和咽部中小型手术[1],术中病人唾液、吐出物、血液的收集始终是有待于解决的问题.自2000年1月至2004年5月,我科将眼科专用的3 L粘贴手术巾用于耳鼻咽喉科坐位手术3 200例,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田德杰;张焕君;李艳双;艾莉 刊期: 2004年第22期
对12例颅内恶性肿瘤病人采用光动力示踪切除颅内肿瘤,随访1~6个月,12例术后生存状态良好,MRI示无肿瘤复发.护理要点: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正确使用光敏剂,为病人创造有效的避光环境,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观察光敏反应等并发症及做好出院指导.
作者:张颖丽;张悦莲;张羽 刊期: 2004年第22期
目的满足病人机械通气期间语言沟通障碍的身心需求.方法将100例心脏手术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术前由责任护士给予常规心脏外科术前指导;观察组另由责任护士教给简单、规范的手势语言,于术前3~5 d进行训练.结果机械通气期间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遵医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手势语言达到了护患沟通的目的,较好地满足了病人机械通气期间的身心需求.
作者:陈美芳;魏淑萍;王健 刊期: 2004年第22期
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综述,提出术前应做好心理护理、伴随疾病的护理及病情观察、多导睡眠仪监测的护理以及术前准备;术后须注意呼吸、局部伤口出血、术后并发症的观察、饮食、休声、防止伤口感染的护理.
作者:辜德英;廖燕;余蓉;周晓英 刊期: 2004年第22期
采用APACHEⅡ评分系统对60例年龄≥65岁开胸手术病人进行回顾性评分.结果60例病人APACHEⅡ评分均值为14.60±7.14;死亡组(7例)评分为22.14±8.11,存活组(53例)为13.80±6.47,死亡组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P<0.01).随着APACHEⅡ评分的增高,并发症增多,实际病死率与预测病死率均呈上升趋势,两者之间呈显著相关性(r=0.80,P<0.01).提示APACHEⅡ评分系统对预测老年胸科危重病人的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有重要的临床护理意义.
作者:全晓国;吴伟珍;李春连;詹晓莲 刊期: 2004年第22期
将86例绝经期取宫内节育器病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取宫内节育器,观察组采用利维爱、米索前列醇序贯用药后取宫内节育器.结果观察组取节育器一次性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下腹不适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提示利维爱、米索前列醇序贯用药后取宫内节育器可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成功率.
作者:韩红 刊期: 2004年第22期
对26例行氩超冷刀手术的巨块型肝癌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提出术前重点做好心理护理及营养支持,术后重点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李雅;刘文清;张明珠;龚加庆 刊期: 2004年第22期
对6例经腹腔镜脾切除术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总结,认为术前预防感染、做好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能够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并发症的观察及穿刺切口的护理是患儿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曹淑荣;刘雪萍;马红彩 刊期: 2004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