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Ⅱ型糖尿病男性患者并发性功能障碍60例临床分析

肖树华

关键词:Ⅱ型糖尿病, 性功能障碍
摘要: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男性患者并发性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男性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治愈4例,好转20例,无效36例,总有效率40%.结论:Ⅱ型糖尿病的性功能障碍较其他人群起病早患病率高,机制较复杂,应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重视.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诊断,保证灌肠的疗效及灌肠液各组成的作用机制;方法:183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保留灌肠治疗;结果:60例治疗2~3个疗程后痊愈36例(60%),有效22例,总有效率96.7%;结论:直肠药物保留灌肠是常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一种有效的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小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同侧股骨干股骨颈骨折25例

    目的:探讨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006~2007年本院收治的股骨干伴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25例,回顾性分析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后随访三年以上,股骨干骨折均愈合,但是这些患者的股骨颈骨折愈合的只有18例,其中2例畸形愈合,不愈合4例,股骨头坏死1例.结论: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情况由于相对较少,所以漏诊率较高,对于高能量损伤患者应提高警惕,常规摄骨盆前后位X线片,必要时行CT检查,治疗应根据股骨干骨折的部位和股骨颈骨折的移位程度来确定内固定方式,而且适当时应该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护理和治疗.

    作者:邓德建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葡萄胎恶变相关因素及预测方法探讨

    葡萄胎恶变为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恶变规律,一直是滋养细胞疾病研究的重点,本文分析了葡萄胎恶变相关因素及预测方法

    作者:白秀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麻醉类药、精神病类药的质量检测以及处方管理

    生物测定是经典的药品检测专业之一,现代仪器分析的广泛应用,给其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机遇,面对目前的基本状况,阐明了生物测定专业在中药开发、新药研制、药物安全性评价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面的应用和发展趋势.探讨了麻醉药、精神病类药的质量检测及处方管理,并对加强我国药品生产质量监管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者:李玲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口腔修复患者牙科焦虑及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调查口腔修复患者的牙科焦虑症;方法:123例牙科焦虑症患者,分析焦虑程度与人口统计学因子,特质焦虑、口腔健康影响程度及义齿满意度等的关系;结果:造成口腔修复患者牙科焦虑的主要因素是怕疼;结论:本文研究为制定牙科焦虑症防治措施及提高修复患者的就诊率和满意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蔡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3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例的治疗方案与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者经使用生长抑素、乌司他丁和全肠外营养(TPN)治疗痊愈出院,其中合并胆道梗阻13例均急诊手术,8例联合生长激素治疗.结论:生长抑素、乌司他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治疗中具有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湛卫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论利用志愿服务资源促进全民健康教育工作

    健康教育作为卫生保健的战略措施已得到全世界的公认,是一项投入少,产出高,效益大的保健措施,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中起着的重要作用.志愿服务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也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有效途径,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保障.本文就利用志愿服务资源促进全民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初探.

    作者:林新天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胃镜检查麻醉临床效果分析

    胃镜是诊断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因镜检时给患者带来的恐惧,呕吐等痛苦,使部分患者难以忍受,就我院2009年1月~2009年12月对411例病人采用麻醉胃镜诊疗术进行探讨.

    作者:王奋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94例疗效观察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粘膜的非特异性炎症.以腹泻、粘液浓血便、腹痛为主.为探讨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UC新途径,我院对UC住院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乔国民;胡翠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高乌甲素联合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本研究拟比较高乌甲素、芬太尼及其联合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时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8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n=30)和高乌甲素+芬太尼联合组(L+F组,n=30)行静脉镇痛术后48h持续、恒速镇痛.分别记录2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S评分L+F组显著优于F组(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L+M组显著低于F组(P<0.05). 结论:高乌甲素、芬太尼联合用药可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显著减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刘洁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浅谈临床护理教学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因此必须注重护理教学这一重要环节.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与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卫生事业对未来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为临床带教教师,要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以达到提高临床实验带教质量的效果.本文结合当前临床护理的实际,介绍了临床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素质和护理专业能力的基本方法.

    作者:陈淑静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中药缓控释制剂的研究

    缓释制剂是给药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系指药物在体内缓慢地非恒速释放的制剂.文章简单介绍了中药缓控释制剂的剂型特点、其释药类型、药用辅料、释药机理、存在的问题、以及中药缓控释制剂的未来展望.

    作者:张璐;刘建云;刘海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慢性宫颈炎微波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方法:分析采用微波治疗的25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的疗效.结果:250例患者经微波治疗后,总治愈率为100%.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操作简单且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友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探析中药的配伍不当

    目的:研究常见中药的配伍不当.方法:对双黄连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以及茵栀黄注射液的配伍进行了分析.结果:喹诺酮类与中药注射剂混合滴注易产生沉淀.结论:喹诺酮类与中药注射剂混合滴注时,应在两组液体间加与其不发生反应的另一组液体.

    作者:谭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产褥期急性心肌梗死一例

    患者甲,因胸闷、冷汗20分钟入院.入院体检:T:36.0℃,P:77次/分,R:20次/分,BP:100/80mmHg,急性面容,面色稍苍白,心浊音界不大,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清.实验室检查:心功能示:AST:542U/L,CK:5890U/L,CKMB:300U/L,LDH:788U/L,心肌肌钙蛋白:阳性.血脂:TG:1.94mmol/L.

    作者:翟南江;陈思敏;张莉;余天浩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心理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的情绪障碍.方法: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197例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进行测查,并调查内科医生对情感障碍的识别率.结论:内科心血管患者确有部分情感障碍患者,内科医师应该加强学习有关精神科知识.

    作者:黄远腾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红景天的临床功效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红景天的临床功效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研究表明红景天有抗衰老、抗疲劳、耐缺氧、抗辐射、改善心脑血管系统功能等多方面药理作用.提示红景天可作为中药制品、保健品开发利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吴丹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和尿路感染的分析(附20例病例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肾小球肾炎并发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为进行更好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2006年~2008年收治的20例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的急性肾小球肾炎多数表现典型,但是有并发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却缺乏特异性,因此,注意观察和解读尿常规的变化,适时进行清洁尿中段培养的筛查对指导临床的治疗实为重要.结论:对患儿病情进行全面分析并结合实验室的检查,可早期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并发尿路感染,及时采用敏感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是缩短病程、病情好转的关键.

    作者:万银秀;曹文才;李锋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HPLC测定妇平胶囊中莪术醇含量的研究

    目的:建立妇平胶囊中莪术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6890N气相色谱仪,DiamonsilC18柱(200mm×4.6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3%磷酸溶液(60:40);柱温:35℃;流速:0.8ml·min-1;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为520nm.结果:莪术醇进样量在2.836-28.36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69%,RSD为4.76%.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快速,可用于妇平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俊平;黄春莲;丘振文;吕玉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0例的体会

    目的:探讨辨证论治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应用.方法:将患者分为肝郁化热、灼伤胃阴(9例)、脾胃虚弱、纳运失常(15例)、气血失调、淤阻胃络(6例)施治.结果:据此结合辨证分析、综合治疗,疗效佳.结论:辨证论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雷远忠;陈育林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