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玉凤
结合近年来我国护理人员中开展继续教育的基本模式、内容、范畴、方法,综述了当前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作者:聂玉玲 刊期: 2003年第11期
对3例前列腺癌病人.行放射性 125I粒子植入术,该手术具有操作简便,危险性低,创伤小的优势,治疗效果与手术相当,而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康复的保证.
作者:丛冰;周玉虹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我科应用改良的一次性输液针管(下称针管)行患儿外耳道(已软化的耵聍及微小异物)冲洗,经临床应用56例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刘艳 刊期: 2003年第11期
将80例昏迷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各40例,均用普通一次性输液管滴入200 ml鼻饲流质,速度A组80 gtt/min,B组100 gtt/min.结果A组无1例窒息,B组出现2例窒息;两组鼻饲后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提示昏迷病人鼻饲以80 gtt/min为宜.
作者:张云招 刊期: 2003年第11期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由于个别输液器存在质量问题,可能出现头皮针尾端部(与过滤器连接处)有少许液体渗出的现象,补救方法如下.
作者:王海勤 刊期: 2003年第11期
将4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3~5 d的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和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用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均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健康教育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肢体功能恢复及提高ADL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秦开蓉;吴润兰;黄玉兰;许涛 刊期: 2003年第11期
随机将40例择期体外循环(CPB)下心内直视手术病人分为两组:用药组20例,于CPB结束时将去氨加压素0.3 μg/k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约75 gtt/min);对照组20例不用去氨加压素.结果用药组病人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提示去氨加压素可缩短CPB病人术后ACT,可减少CPB后出血.
作者:张穗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影响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透效果的因素,为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42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DN)血透病人和同期50例非糖尿病肾病(非DN)血透病人,分别观察其存活时间、死亡原因、并发症及血生化指标.结果两组1~2年,>2年存活时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主要死因为心血管病变,其次为感染;首次透析时肾功能与病死率成正比;DN组透析低血压、心血管病变、感染及视网膜病变较非DN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两组血透前Glu,血透期间Alb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充分的血透、减少透析时血糖的波动、防治并发症、营养支持是减少终末期血透病死率,提高其存活时间及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
作者:周昌娥;陈少秀;杨红荣 刊期: 2003年第11期
对2例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在心肌声学造影下化学消融治疗,术前熟悉病情,予以心理支持及做好各项术前准备;术中行心电监测,密切观察并发症等;术后置CCU,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胸痛、胸闷及心律失常等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处理.结果消融后静息时病人左室-主动脉压力阶差消除;术后1个月随访,病人胸痛、胸闷症状明显缓解.
作者:杨慧敏;陈莹 刊期: 2003年第11期
对手术室毕业实习的27名护理本科生采取分阶段多种教学法教学.结果提高了护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示采用分阶段教学法,教学效果显著,对手术室带教工作的改进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石丹岳;彭霞 刊期: 2003年第11期
将106例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采用精氨酸加纳洛酮、对照组仅用精氨酸治疗,两组其它基础治疗相同.结果有效率观察组为90.6%,对照组为60.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血氨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内啡肽(β-E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病人清醒时间观察组(10.4±4.2) h,对照组(28.5±5.7) h,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精氨酸联合纳洛酮治疗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疗效确切.
作者:罗伟香;彭贺新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病人术后联合营养治疗的作用.方法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将442例结、直肠癌病人分为两组.治疗组212例,术后周围静脉营养联合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230例,单纯行周围静脉营养.结果治疗组术后切口、肺部感染及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强结、直肠癌病人术后联合营养治疗,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张凤兰;张东华;肖晓玲 刊期: 2003年第11期
对26例胃癌病人行D4根治性切除手术.认为术前做好病人准备及特殊物品准备,术中重要血管或脏器损伤紧急处理时护士准确、从容的配合等护理,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基础.
作者:钟玫;张莺;余承红 刊期: 2003年第11期
1998年5月至2002年8月,我们用黄连纱条加普通胰岛素局部给药治疗糖尿病性皮肤感染病人,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洁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综述了影响早孕反应的心理社会因素及护理.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个性、情绪、人际关系、对妊娠的认知和应对方式、社会地位、环境和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常用支持疗法、中医治疗和心理治疗.提出对孕妇的心理护理要有针对性和前瞻性,要从认知和行为上提高孕妇有效应对早孕反应的能力,以提高孕妇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厉萍;张迎新 刊期: 2003年第11期
对19例四肢骨肿瘤病人采用骨水泥、自体骨粒、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庆大霉素加内固定重建骨肿瘤切除骨段及人工关节治疗.术前给予心里支持,预防或减轻化疗并发症;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及患肢护理,早期实施患肢功能锻炼.结果随访8个月至3年,除1例术后1年因发生肺部转移而死亡,其余病人重建肢体功能恢复良好.该手术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肿瘤切除彻底,重建肢体功能恢复快而好等优点.
作者:张巧娥;赵芳玲 刊期: 2003年第11期
采用自行设计的门诊健康教育调查表,对2002年9~10月900例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门诊健康教育面仅占43.7%;病人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及较满意依次为健康教育效果、内容及形式,其中以电视教育方式受欢迎;对教育内容要求多种多样,以休息与活动原则、预防并发症的指导、心理健康指导居多,分别为81.6%、80.8%、79.9%;要求传授教育者以医生和护士为主.提示应加强门诊健康教育的管理及培训力度,采用多种健康教育方式相结合,全方位满足病人需求.
作者:程丽萍;李荣 刊期: 2003年第11期
1995年1月至2001年1月我院内科对30例压疮(青霉素皮肤试验均为阴性)病人采用喉风散与青霉素粉外用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华珍;徐海莲;朱美玲;黄瑞珍;高清琴 刊期: 2003年第11期
为探讨双氯芬酸钠、阿托品联合用于肾绞痛镇痛的疗效.将230例肾绞痛病人随机分为3组,观察组(92例)肌内注射双氯芬酸钠加阿托品;对照1组(65例)单纯肌内注射双氯芬酸钠,对照2组(73例)肌内注射阿托品,观察镇痛程度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结果镇痛效果观察组与对照1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在镇痛有效级别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2组镇痛效果明显低于上述两组;不良反应观察组与对照1组类似,与对照2组比较,恶心、呕吐、眩晕等不良反应明显减少.提示双氯芬酸钠联合阿托品用于肾绞痛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作者:吴伟;邝蕾 刊期: 2003年第11期
对96例(168耳)分泌性中耳炎致传导性耳聋患儿采用生物陶瓷置管术治疗.结果术后1周纯音听力平均提高10~25 dB,脱管后6~12个月听力达 27 dB.提示加强术前准备,术后护理,预防脱落、堵管、中耳再感染,加强出院指导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魏翠芬 刊期: 200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