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早期活动探讨

马秀清;朱丹;杨利;游桂英;余建英

关键词:冠心病, 放射学, 介入性, 早期活动, 出血, 并发症
摘要:目的进一步探讨冠状动脉(下称冠脉)造影术后3 h进行床上活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改变传统的冠脉造影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实行冠脉造影的40例冠心病或者疑是冠心病的病人(观察组)于术后沙袋压迫3 h后进行床上轻微活动,12 h后下床活动;与行传统护理方法(不行床上活动,沙袋压迫24 h后下床活动)的40例冠脉造影病人(对照组)比较;观察两组病人穿刺点出血、并发症及不适发生率及针对其采取护理措施例数.结果两组穿刺点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并发症及不适发生率及需采取护理措施例数,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冠脉造影术后3 h进行床上活动是安全的,可减少因卧床时间长而产生的并发症及不适.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胸腺切除术后重症肌无力危象病人的监护

    回顾性分析107例重症肌无力病人胸腺切除术后发生危象23例,其中22例抢救成功,1例死亡(4.3%).危象诱因以呼吸道感染为常见,呼吸机辅助呼吸平均4.6 d.提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维持有效呼吸、药物治疗后的观察、营养支持和预防感染、严格掌握脱离呼吸机标准是此类病人监护的重点.

    作者:谈锦艳;徐晓蓉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效果探讨

    目的提高尿毒症病人血液透析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尿毒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30例采用血液灌流(HP)/透析(HD)联合治疗,每周2次;对照组30例行常规HD,每周3次.治疗前后抽血检测中分子物质(MMS)、血尿素氮(BUN)、肌酐(Cr)等;观察两组高血压、皮肤瘙痒等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MMS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1),联合组MMS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皮肤瘙痒改善显著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慢性尿毒症病人行HP/HD疗法,可清除其体内MMS,减少透析频次,提高透析效果.

    作者:于瑞英;蒋凤英;刘均敏;刘晓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见林湿敷治疗压疮12例

    长期卧床及营养不良的病人常因护理不当并发压疮,且发展迅速,迁延不愈.这不仅给病人带来一定痛苦,也给护理增加了难度.2002年1月至2003年8月我科对12例压疮病人运用见林(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伤口进行喷洒,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燕;胡文霞;刘军燕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社区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

    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对所属小区586户1172名居民进行健康状况调查, 55.5%(650/1172)患常见病、慢性病及老年病,44.0%(516/1172)有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经采取针对性健康教育、签订家庭健康保健合约及成立病友互助会等干预措施,慢性病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30.4%(157/516)纠正了不良生活习惯.

    作者:王瑞蓉;廖清书;何谦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内半骨盆截除钴源体外灭活再植术的手术配合

    回顾分析、总结10例髂骨恶性肿瘤内半骨盆截除钴源体外灭活术的配合体会.提出护士细致的术前准备、术前访视及术中积极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前题.

    作者:李红;折燕玲;陈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发热门诊的医院感染管理

    发热门诊收治2 316 例发热病人,其中留观病人205例;结果诊断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人1例,高度疑似病人9例(均转送到定点医院处理);参加发热门诊工作的医务人员123人,其中密切接触SARS病人者8人、间接接触者10人,无1人感染.提示加强发热门诊管理,合理安排人员、强化岗前培训、个人防护到位、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是预防和控制SARS疫情在医院流行的重要手段.

    作者:刘爱萍;李秀云;黄素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健康评估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查分析

    对首届成人本科护理班80名学生进行健康评估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调查.结果,被调查者认为存在的10项主要问题中护理人员编制不足(97.5%),护士观念未转变(95.0%),缺乏沟通技巧、护理体查方法欠正确(96.3%)、护士未经过健康评估的专门训练(87.5%)排序前4位.提示应增加护士编制,加强对其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及管理力度.

    作者:陈琪尔;黄俭强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饮食因素与原发性肝癌相关性研究

    设计饮食频度调查表,对1999年西安市86例原发性肝癌(病例组)及按频数配比要求选配的158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饮食情况调查. 结果病例组对牛奶、猪肉、禽肉、蛋类、腌菜的摄入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新鲜蔬菜、水果、豆类食品的摄入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提示过量食用腌菜、牛奶、猪肉、禽肉、鸡蛋可能是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而经常食用新鲜蔬菜、豆类食品及水果对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姚菊峰;薛原;赵颖;赵春红;刘小红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初产妇产后抑郁的护理干预探讨

    将52例产后抑郁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采用产后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30例同时实施社会支持和放松训练.结果干预10 d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恢复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胡巧红;宁玉萍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产后初期口服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选择无妊娠并发症经阴道分娩的足月产妇1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76例.观察组在胎盘娩出后立即予米索前列醇200 μg口服,60 min后再次口服200 μg.对照组胎盘娩出后未予用药.观察两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产后2 h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2 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提示胎盘娩出后分次口服米索前列醇可降低产后出血率和减少产后2 h出血量.

    作者:付友霞;冉开琼;王敏;骆书菊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漱口提高口腔表面麻醉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唾液分泌对口腔表面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将行口腔表面麻醉的20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麻醉前用凉开水漱口,对照组免漱口.比较两组口腔表面麻醉效果及pH值变化.结果两组口腔表面麻醉效果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漱口后唾液pH值升高.结论漱口可改变口腔酸碱环境及唾液量,有利于局部麻醉药的浸润和吸收,从而提高局麻效果.

    作者:赵磊;沈彩霞;刘秀茹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骨科护理记录书写缺陷分析与对策

    抽取骨科病历200份,按时间先后分为学习前及学习后各100份,学习前后均依照有关规定及标准,进行护理记录缺陷调查分析,比较骨科护理记录缺陷.结果学习后护理记录书写质量明显高于学习前,其缺陷明显低于学习前(P<0.05).提示加强有关规范的培训和质控,可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树立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的责任感,提高护理记录质量和护士业务素质.

    作者:胡俊灵;李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评价标准在腹部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健康教育评价标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择期腹部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88例)和对照组(92例),观察组根据健康教育评价标准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按常规实施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健康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和P<0.01).结论健康教育评价标准的应用能提高病人健康行为.

    作者:包家明;尹萍;李剑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颈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及其护理进展

    综述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及护理进展,尤其对脊髓损伤手术时机与方法、术前急救支持、术后保持颈椎稳定、氧疗与气道管理、早期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以及康复训练等重要环节进行了重点阐述,强调每一环节对挽救病人生命、促进康复、减轻社会压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王红;张卫红;陈庄洪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监护

    对3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ASP)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认为早期加强肺保护及管理、警惕肾功能不全、严密监测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等各项指标变化,可以早期发现MODS,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中断或逆转其病理变化.

    作者:吴娟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门诊采血室护士心理压力原因调查分析

    随机抽取65名门诊采血室护士,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评估与分析.结果采血室护士SCL-90各项因子分和总均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均P<0.01).主要原因为护士与病人及家属互不理解;技术、操作上不允许有失误;害怕医源性感染;病人易烦恼和激动;护士工作繁重,无暇顾及病人的焦虑心情;社会上对护理工作的偏见、歧视;害怕护理纠纷和投诉等, 采血室护士心理压力过重,护理管理者应针对各种原因采取相应的减压措施.

    作者:裴春敏;胡耀琦;王海英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全程陪伴分娩护理管理模式探讨

    对产房实施全程陪伴分娩护理管理,采取提高助产士产时服务素质,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实行弹性排班及创造温馨、安全的分娩环境等措施.结果剖宫产率下降,产后2 h出血量减少,产程缩短,产妇及家属满意度提高.

    作者:宁玉萍;刘振玉;雷艳;耿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足趾软骨移植重建手关节功能病人的护理

    对42例足趾软骨移植重建手指关节病人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充分的关节周围组织及皮肤准备;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的观察,进行适当的主、被动功能锻炼和出院指导.结果术后关节活动度平均增加43.5°.提示围术期规范护理和康复指导对手术成功至关重要.

    作者:黄珠;崔菊香;刘苏榕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类Y型硅胶管逆行置入治疗泪道阻塞病人的护理

    对128例泪道阻塞病人采用类Y型硅胶管逆行置入治疗泪道阻塞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使病人术中积极配合,术后按时点眼、冲洗泪道、及时拔管.结果病人取管当日泪道冲洗通畅率100%,随访4周至2年,治愈率90.4%,好转率7.7%,复发率1.9%.提示类Y型硅胶管泪道置入冲洗治疗泪道阻塞效果好.

    作者:李宗美;吴国夷;冯雪莲;张丽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脊髓损伤病人的心理干预

    对32例脊髓损伤(SCI)病人入院后1周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并进行心理干预,即提供优雅的诊疗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好心理疏导、积极进行康复治疗、为病人分忧解难、重视社会化康复等,出院前1周复查SAS、SDS明显下降.提示针对SCI病人心理障碍的成因,及时做好心理护理干预,可减轻其焦虑心理.

    作者:刘小芳;邓文华;汪敏;林勉;廖哲安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