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辉
膀胱癌单纯膀胱全切除或根治性膀胱全切除且膀胱颈及后尿道无肿瘤浸润的病人,多主张膀胱全切除后行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术后无需腹壁造口、无需佩带尿袋 ,能从尿道可控排尿,与以往各种尿流改道术相比,该术极大地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我科1998年6月至2001年5月对16例膀胱癌病人成功地施行了回肠新膀胱术,术后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6例均为男性,年龄53~85岁,平均65.0岁.均为复发性膀胱癌,经膀胱镜病理活检确诊,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移行细胞癌.其中Ⅱ级10例,Ⅲ级6例,临床分期为 T2~T3.所有病人术前行静脉尿路造影(IVU)、B超等检查无上尿路肿瘤,16例病人膀胱全切术后行原位回肠新膀胱术.
作者:王秀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情商[1],即情绪智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EQ),1995 年由西方科学家首次提出[2],释义为:人类认知、调节、控制自身和他人情绪的能力,是人们处理冲突矛盾、人际关系、决策等均需要的一种平衡心态以及同情共感的魅力.其包含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内容.作为一个护理管理者,如何根据情商涵盖之内容,实现管理目标是目前护理管理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刘惠玲;程瑞芝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述情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对56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 (青光眼组)及52例健康人(对照组)分别进行测评.结果青光眼病人的TAS总分和因子Ⅰ、Ⅱ、Ⅲ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P<0.01);高、初中文化程度病人TAS总分及因子Ⅰ、Ⅱ、Ⅳ得分显著高于大专以上者(P<0.05,P<0.01);工人、农民TAS总分及因子Ⅱ、Ⅳ得分显著高于干部(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示眼压高、文化程度低、女性、从家中得到安慰少、对周围活动无兴趣等为病人述情障碍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青光眼病人存在述情障碍,其述情障碍的严重程度不仅与病情有关,而且与社会文化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赵爱珍;王淑芳;李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为方便带支架骨折病人出院后的自我钉道护理,我科于1998年2月制作骨折简易外固定支架粘贴带(以下简称粘贴带),经临床9 860人次使用,效果满意.材料与制作:①材料.白棉布、尼龙搭扣.②制作方法:将白棉布裁剪成45 cm×9 cm、65 cm×9 cm、70 cm×9 cm的布片,两端剪成12 cm×20 cm的三头带,再将尼龙搭扣剪成长宽与三头带带端相适合的长条,缝在布带头内外面即可.也可根据病人的实际需要制成两头带或单头带,长宽度灵活掌握.使用方法:按常规换药,根据患肢周径大小与支架钉道间距离选择合适的粘贴带,将带端由下到上逐一穿过支架两端固定杆在肢体前方对好尼龙搭扣逐条粘合即可,注意松紧适宜.
作者:黄少娟;苏贺;谭杏贤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997年1月至2001年1月,我科用2.5%碘伏与血竭粉(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制药厂生产)外用治疗褥疮20例(31处),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例中,男12例(13处)、女8例(18处),年龄24~78岁,平均62.9岁.原发疾病:骨肿瘤广泛转移3例,股骨颈骨折7例,脊椎骨折伴截瘫4例,双股骨颈骨折6例.褥疮部位:骶尾部12处,股骨粗隆部9处,足跟4处,其它部位6处;其中Ⅱ度褥疮9处,Ⅲ度16处,Ⅳ度6处.面积大20 cm×23 cm,小2 cm×3 cm,均为院外带入褥疮.
作者:蒋孝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肌内注射(肌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长时间注射易导致局部吸收不良,而引起局部硬节.为解除病人的疾苦,促进局部硬节消退,我科用中药外敷治疗肌注形成局部硬节8例,疗效显著.1 临床资料资料:本组8例中,男3例、女5例,年龄大59岁,小30岁.其中肌注链霉素2例,升白素3例,用药不明3例.硬节形成时间长2年,短1天(注射刺激性药物引起明显疼痛).方法:中药黄芪、红花、乳香、没药、肉桂、王不留行各50克,将上述药物研碎,取适量加 35%乙醇或温水调合外敷,纱布敷盖外用塑料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持续敷6 h.评价标准:硬节完全消退为痊愈.结果:本组8例病人治疗3~11 d均痊愈.
作者:刘钢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寻找一种简便可行的静脉留置套管针封管方法.方法将102例行静脉留置套管针的病人随机分为压力组(51例,146例次,采用原液压力法进行封管)和肝素组(51例,162例次,采用肝素液进行封管).结果两组输液情况、封管时间、置管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原液压力封管法能替代传统的肝素液封管法,且具有操作简便、节省资源等优点.
作者:张静华;刘均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 HP)抢救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将64例重度AOPP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血流灌流治疗,对照组按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清醒时间和达阿托品化的时间缩短,血清胆碱脂酶(ChE) 恢复活力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P<0.05);阿托品用量较对照组减少1/3(P<0. 05);观察组痊愈27例,自动出院5例,痊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0 5).结论重度AOPP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早期给予HP治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高莉萍;李雅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功能锻炼对膝关节骨关节炎病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功能锻炼组(锻炼组)与对照组,锻炼组在膝关节腔内注入透明质酸钠注射液,并进行功能锻炼;对照组仅膝关节腔内注入透明质酸钠注射液.于治疗后第5周,根据膝关节的疼痛、肿胀、压痛、活动度及行走情况综合评分,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锻炼组其膝关节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功能锻炼对膝关节骨关节炎病人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林娟;马利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臭氧水用于产妇会阴切口消毒预防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经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的134例产妇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66 例采用臭氧水消毒会阴切口,对照组68例采用活力碘消毒.观察两组会阴切口愈合情况,并取其分泌物作细菌培养.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切口甲、乙、丙级愈合率分别为95.5%、3.0% 、1.5%,对照组分别为91.2%、7.3%、1.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 .05);两组细菌菌落数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臭氧水用于妇产科会阴皮肤消毒预防切口感染与活力碘具有相同效果,且臭氧水能直接喷射切口创面,具有使术野清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少渗血等作用.
作者:邓六六;吴五矛;洪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可孕指妇女或夫妇具有妊娠及抚育孩子的能力[1],在未避孕的情况下,60%~70%的夫妇在婚后6个月、80%的夫妇婚后9个月、90%的夫妇婚后1年就可以妊娠 .不孕是指婚后未避孕、有正常性生活、同居1年以上而未妊娠者[2].我国不孕妇女比例为6%~11%.为了解我国可孕妇女和不孕妇女的自尊,1997年11月至1998年2月,笔者对西安市5所省市医院就诊的可孕、不孕妇女进行了抽样调查,旨在为从事妇女保健的临床护理人员、护理教育者以及护理科研工作者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100例可孕、不孕妇女,年龄25~35岁,在婚.产后42 d来院复查、婴儿健康无畸形的5 0例妇女为可孕组;结婚1年以上,有正常性生活,未避孕但仍未妊娠,男方检查无异常,已进行不孕症治疗1年以上仍在不孕症门诊治疗的50例为不孕组.均自愿参与本研究.
作者:顾炜;李小妹;李雪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牵引术是治疗骨折的重要方法之一,我科研制的跷式下肢骨折牵引支架,弥补了Thoms氏架和Brown氏架等传统或改良下肢牵引支架在功能活动和放置便盆等基础护理活动中出现力线改变,导致病人疼痛的弊端;能使病人轻而易举地启动支架的跷式运动, 配合完成治疗和护理,病人不仅无痛苦,而且能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有效地预防了长期卧床易发生的各种并发症[1]; 减少了护士工作量,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和效率.1995年1月至2001年3月,我科临床应用于72例下肢骨折病人,效果良好,护理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72例中,男53例、女19例,年龄大84岁,小12岁,平均45.7岁.股骨颈骨折6例 (Garden Ⅰ型),股骨粗隆间骨折32例,股骨干骨折22例,胫骨骨折5例,胫、腓骨骨折7 例.平均牵引45 d(6~7周),达功能复位(未达到解剖复位,但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影响)26例,近解剖复位(接近解剖复位)33例,解剖复位(矫正了各种移位,恢复了正常解剖关系,对位对线良好)13例.随访时间长6年,短45 d,平均18.0个月, 下肢均恢复功能,骨折愈合.
作者:严萍;郭淑春;方睿才;邵大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前列腺素E1( PGE1) 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有独特疗效,但静脉滴注时常发生肢体疼痛、肿胀、静脉炎等局部不良反应,增加病人的痛苦,甚至影响治疗计划.鉴此,笔者于1999年6月至2000年12月对本科住院行静脉滴注PGE1的53例病人液体中加入小剂量利多卡因注射液, 并抬高输液肢体, 减轻了局部疼痛,减少了静脉炎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53例中,男31例、女22例,年龄53~76岁,平均64.8岁.共行静脉滴注PGE1 163例次, 按静脉滴注次序编号,随机分为观察1组(18例)、观察2组(18例)、对照组(17例).三组病人性别、年龄、血管(静脉)情况比较, 均P>0.05,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
作者:赵秀群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晚期肝癌病人病情发展迅速,多数病人临床死亡前仍然清醒,身心非常痛苦 ,因此对病人提供良好的临终护理,将病人的痛苦减少到低限度,使其平静地接受死亡,对病人及其亲属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1].1996年1月至2000年1月,我院对62例晚期肝癌病人进行临终心理需求调查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62例中,男49例、女13例,年龄32~71岁,平均54.7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3例,高中 28例,初中24例,小学或文盲7例.职业:机关干部11例,农民24例,工人12例,自由职业者15例.病程3~10个月,平均5.3个月.其中5例为手术后病人.所有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腔肿瘤转移引起的上腹或腰背部疼痛.
作者:王淑英;呼瑞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肿瘤致体位性损伤的预防措施.方法对25例肿瘤病人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时发生的体位性损伤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治疗时肢体摆放的位置、吊带质量和宽度、吊带的固定等因素与损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结论治疗时减轻骨突部位软组织压力、改进吊带质量及固定方法、保持肢体功能位等措施,对减少体位不当所致的皮肤软组织压疮、神经损伤、血管受压、循环障碍有重要作用.
作者:邓健;徐廷惠;李成琳;叶露;谢蔡华;范雪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软聚氯乙烯塑料袋装溶液影响胰岛素吸附的相关因素.方法用放射免疫测定法监测5%葡萄糖胰岛素混合液及0.9%氯化钠胰岛素混合液在不同温度 (10、20、30℃)、不同时间(0、30、60、90及120 min)的胰岛素吸附率.结果不同溶液在不同的温度、时间中对胰岛素吸附均呈不均一性变化,在30 min时吸附量大,以后逐渐减少; 温度越高胰岛素吸附量越大;5%葡萄糖胰岛素溶液中胰岛素吸附量比0.9%氯化钠胰岛素大.结论不同液体、温度、时间对5%葡萄糖及0.9%氯化钠胰岛素混合液输入过程中的吸附量有影响.
作者:刘玉玲;孙新萍;董玉玲;李明利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射频消融术(RFCA)是目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有效的方法 [1].我院1993年2月至2000年12月对330例PSVT病人实施RFCA,成功率高,仅18例病人发生并发症(含不良反应),其护理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330例中,男212例、女118例,年龄8~72岁,平均46.6岁.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228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84例,房性心动过速(AT)18例.1993 年2月至1997年12月手术者为A组,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手术者为B组. 两组性别、年龄、病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丁蕊;刘继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速度冲洗膀胱对病人生命体征的影响程度.方法将102例留置导尿行膀胱冲洗的病人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48例,B组32例,C组22例),冲洗液量均为250 ml, 冲洗速度分别为250、140、100 gtt/min,分别于20、35、50 min滴完.比较冲洗前及冲洗后(未排液体前)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 A组冲洗前后心率、呼吸、血压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体温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C组冲洗前后生命体征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均P>0.0 5).结论冲洗速度过快可引起病人心率、呼吸增快和血压升高,采用B组的速度进行膀胱冲洗,既可保证病人安全,又可减轻护士的劳动强度.
作者:林碧芳;张振香;罗彩琴;郑雅红;曾菁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新形势下护理人员对工作压力的应对行为,寻求减轻工作压力的良好途径.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86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多以积极的方式应对压力,寻求支持、身体放松法、自我分析等是克服压力的有效策略.结论减轻护士工作压力,除了学会良好自我调适外,提高管理者的支持是影响工作人员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作者:李卢新;梁素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而引发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它能使病人免疫功能部分或完全消失,使机体处于严重的免疫缺陷状态,完全丧失自卫能力,继之引发感染、肿瘤等,终导致死亡.1998~2001年我科收治18例AIDS合并肺炎病人,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8例中,男16例、女2例,年龄25~40岁.均为吸毒或曾经吸毒人员(吸毒方式为几人共用注射器注射海洛因、静脉自注海洛因),血清抗艾滋病抗体检测均为阳性而确诊.其中以肺炎为首发症状15例,3例以发热为首发症状继之发生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消瘦及腹泻等.痰培养8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为克雷白氏杆菌,4例为结核杆菌及绿脓杆菌.给予抗炎(亚胺培南0.5 g静脉滴注)、营养支持(白蛋白注射液10 g静脉滴注)等治疗;结核杆菌感染者给予抗结核(利福平0.45,异烟肼0.4,乙胺丁醇0.75口服) 治疗.18例中6例好转,住院4~22 d;12例死亡.
作者:李霞;王燕萍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