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滴注前列腺素E1局部不良反应的预防

赵秀群

关键词:输注, 静脉内, 前列腺素E1, 利多卡因, 静脉炎
摘要:前列腺素E1( PGE1) 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有独特疗效,但静脉滴注时常发生肢体疼痛、肿胀、静脉炎等局部不良反应,增加病人的痛苦,甚至影响治疗计划.鉴此,笔者于1999年6月至2000年12月对本科住院行静脉滴注PGE1的53例病人液体中加入小剂量利多卡因注射液, 并抬高输液肢体, 减轻了局部疼痛,减少了静脉炎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53例中,男31例、女22例,年龄53~76岁,平均64.8岁.共行静脉滴注PGE1 163例次, 按静脉滴注次序编号,随机分为观察1组(18例)、观察2组(18例)、对照组(17例).三组病人性别、年龄、血管(静脉)情况比较, 均P>0.05,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臭氧水用于产妇会阴切口消毒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臭氧水用于产妇会阴切口消毒预防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经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的134例产妇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66 例采用臭氧水消毒会阴切口,对照组68例采用活力碘消毒.观察两组会阴切口愈合情况,并取其分泌物作细菌培养.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切口甲、乙、丙级愈合率分别为95.5%、3.0% 、1.5%,对照组分别为91.2%、7.3%、1.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 .05);两组细菌菌落数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臭氧水用于妇产科会阴皮肤消毒预防切口感染与活力碘具有相同效果,且臭氧水能直接喷射切口创面,具有使术野清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少渗血等作用.

    作者:邓六六;吴五矛;洪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低位直肠癌病人Parks术后排便异常的护理

    经腹低位直肠癌切除结肠肛管吻合术即Parks手术,由于手术难度大,适应范围小,临床中较少应用[1],近年来,由于先进吻合器的应用而获得推广.1995年10月至2000年11月,我院对11例低位直肠癌病人进行Parks手术,术后均出现排便异常,给予相应的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1例中,男4例、女7例,年龄39~76岁,平均53.0岁.肿瘤下缘距肛缘4~7 cm,其中距肛缘7 cm 1例、 6 cm 5例、5 cm 4例、 4 cm 1例.所有病人均经病理切片确诊 ,高分化腺癌1例,中分化腺癌8例,粘液腺癌2例.按中国改良Dukes分期:B期7例、C 1期2例、C2期1例、D期1例.

    作者:蔡立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膀胱冲洗速度对病人生命体征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速度冲洗膀胱对病人生命体征的影响程度.方法将102例留置导尿行膀胱冲洗的病人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48例,B组32例,C组22例),冲洗液量均为250 ml, 冲洗速度分别为250、140、100 gtt/min,分别于20、35、50 min滴完.比较冲洗前及冲洗后(未排液体前)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 A组冲洗前后心率、呼吸、血压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体温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C组冲洗前后生命体征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均P>0.0 5).结论冲洗速度过快可引起病人心率、呼吸增快和血压升高,采用B组的速度进行膀胱冲洗,既可保证病人安全,又可减轻护士的劳动强度.

    作者:林碧芳;张振香;罗彩琴;郑雅红;曾菁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静脉反应的预防与护理

    反复多次、大剂量联合化疗及输入高营养、高浓度药液均可引起静脉血管壁纤维细胞增生,使血管壁增厚、内皮细胞破坏、血管内瘀血、周围组织炎症和水肿等反应[1],影响治疗的正常进行.近年来,控制静脉反应的方法不断更新,现就静脉反应的预防及护理作如下综述.1 影响因素1.1 输入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其pH值和渗透压与血液中所含值相差较大,组织间液被吸入血管,使血管内压力升高,内膜受损,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或静脉内长时间放置硅胶管,导管的机械性刺激及穿刺部位的感染,引起静脉壁的炎症反应.1.2 存在于液体中的不溶性及可溶而未溶的药液这些物质注入静脉,局部血管内的吞噬细胞进行吞噬后释放5-羟色胺等致炎物质,造成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炎症性渗出,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的炎症反应[2 ].

    作者:高燕华;周珊;林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一次性输液管在感染伤口灌洗中的应用

    对于需放置引流条的感染手术切口或严重污染伤口主要采用橡皮引流条引流,这种传统的引流方法不能对其进行局部灌洗用药.为此,我们对一次性输液管进行改进,用于伤口灌洗,效果满意.介绍如下.1 材料与制作材料:一次性输液器1副,控制阀(流量调节器)1个.制作:用无菌剪将输液器的过滤器及针头段剪掉(引流端),套入控制阀;在距引流端10 ~15 cm处分别剪3~4个侧孔(孔的多少视其切口而定).2 用法将输液器侧孔段置入切口内,两端各引出切口外,引流端接引流袋或负压瓶(放在低于切口5 0~60 cm处);将输液器针头插入液体瓶,打开控制阀,冲洗液经侧孔进入切口,通过重力引流或负压吸引作用, 使切口冲洗液顺引流端排出,起灌洗及引流作用.

    作者:黄云先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出生缺陷儿易患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出生缺陷是指胎儿在母亲的子宫内发育异常,轻者对身体影响不大,重者可导致胎、婴儿死亡或造成终身残疾.我国每年有30万~40万名婴儿在出生时发现有严重的、肉眼可见的出生缺陷,给国家造成经济上的极大损失,亦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问题和不幸 [1].鉴此,笔者对1993~2000年在我科分娩的106例出生缺陷儿进行易患因素调查分析,探讨现阶段导致出生缺陷儿的高危因素及特点,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期大限度降低出生缺陷儿的发生率.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06例中,男52例、女54例.其中足月顺产21例,足月剖宫产28例,未足月引产57例.缺陷类型:愚型12例,脑脊神经管缺陷(无脑儿、脑脊膜膨出、脊柱裂等)38例,唇、腭裂(即兔唇、狼咽)34例,消化道闭锁(食管、十二指肠及肛门闭锁)12例,双肾积水3例,先天性心脏病5例,外耳道闭锁1例,并趾畸形1例.

    作者:洪梅;熊腊香;薛春芝;李淑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可孕妇女与不孕妇女自尊的调查分析

    可孕指妇女或夫妇具有妊娠及抚育孩子的能力[1],在未避孕的情况下,60%~70%的夫妇在婚后6个月、80%的夫妇婚后9个月、90%的夫妇婚后1年就可以妊娠 .不孕是指婚后未避孕、有正常性生活、同居1年以上而未妊娠者[2].我国不孕妇女比例为6%~11%.为了解我国可孕妇女和不孕妇女的自尊,1997年11月至1998年2月,笔者对西安市5所省市医院就诊的可孕、不孕妇女进行了抽样调查,旨在为从事妇女保健的临床护理人员、护理教育者以及护理科研工作者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100例可孕、不孕妇女,年龄25~35岁,在婚.产后42 d来院复查、婴儿健康无畸形的5 0例妇女为可孕组;结婚1年以上,有正常性生活,未避孕但仍未妊娠,男方检查无异常,已进行不孕症治疗1年以上仍在不孕症门诊治疗的50例为不孕组.均自愿参与本研究.

    作者:顾炜;李小妹;李雪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膀胱癌病人回肠新膀胱术后护理

    膀胱癌单纯膀胱全切除或根治性膀胱全切除且膀胱颈及后尿道无肿瘤浸润的病人,多主张膀胱全切除后行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术后无需腹壁造口、无需佩带尿袋 ,能从尿道可控排尿,与以往各种尿流改道术相比,该术极大地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我科1998年6月至2001年5月对16例膀胱癌病人成功地施行了回肠新膀胱术,术后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6例均为男性,年龄53~85岁,平均65.0岁.均为复发性膀胱癌,经膀胱镜病理活检确诊,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移行细胞癌.其中Ⅱ级10例,Ⅲ级6例,临床分期为 T2~T3.所有病人术前行静脉尿路造影(IVU)、B超等检查无上尿路肿瘤,16例病人膀胱全切术后行原位回肠新膀胱术.

    作者:王秀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1例有机磷农药中毒婴儿的抢救及护理

    有机磷农药在生产和使用中容易引起人畜中毒已广为人知,但在储存过程中引起人畜中毒、特别是婴儿中毒却十分罕见,且容易误诊.1999年4月,我科收治1例有机磷农药中毒婴儿,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女,30 d.因咳嗽、口鼻腔分泌物增多2周,吃奶后呛咳,面色差3 h入院.查体:T 37.5 ℃,HR 1 50次/min,反应差,面色苍白,双吸气,口鼻腔分泌物多呈白色泡沫状,前囟张力不高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1 mm),对光反应灵敏,双肺闻及较多痰鸣音.入院诊断为支气管肺炎、呼吸衰竭.给予抗感染、给氧、吸痰及对症处理,8 h后出现呼吸不规则,呈双吸气,张口呼吸,呼吸道大量泡沫样分泌物,面色青灰,反应极差,皮肤多汗,瞳孔似针尖大小,双肺大量痰鸣音.经再次追问病史,家中卧室存放有敌敌畏,仔细检查,患儿所穿衣服闻及明显大蒜味,疑诊有机磷农药中毒,抽血查胆碱酯酶活性为238 U/L(参考值5 400~12 000 U/L).立即给予阿托品0.12 mg,1次/15 min,解磷定0.1 g,1次/3 h ,静脉推注.2 h后口鼻腔分泌物明显减少,7 h后病情明显好转,呼吸平稳,面色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直径3~4 mm,双肺痰鸣音消失,住院7 d治愈出院.

    作者:彭英;左泽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烧伤油配合青霉素粉治疗褥疮的效果观察

    1999年5月至2001年5月,我科对32例患褥疮且青霉素皮试阴性者采用烧伤油(我院自制)配合青霉素粉外用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32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6例(28处),男13例、女3例,平均年龄47.8岁.褥疮分布于髂嵴8处,骶尾部16处,踝部4处;其中Ⅲ期褥疮25处,Ⅳ期3处.对照组16例(26处), 男11例、女5例,平均年龄48.2岁.褥疮分布于骶尾部15处,髂嵴6处,肩胛5处;其中Ⅲ期褥疮24处,Ⅳ期褥疮2处.两组性别、年龄、病情、褥疮分期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马明芳;石彩娟;张娅婷;王艳霞;王妮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碘伏治疗放射性湿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放射性皮肤损伤是肿瘤放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常表现为湿性皮炎.当发生湿性皮炎时, 必须采取措施,控制皮肤感染的发展,以确保病人顺利完成放疗.1995年10 月至2001年4月我科对34例鼻咽癌放疗所致湿性皮炎病人采用碘伏治疗,效果满意.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4例均接受60钴γ射线及深部X线照射,在放疗剂量达40~70 Gy时,放射野区域出现湿性皮炎.随机将病人分为两组:观察组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23~66岁.皮损面积4 cm×4 cm~7 cm×8 cm.对照组16例,男12例、女4例,年龄22~65岁.皮损面积4 cm× 4 cm~6 cm×9 cm.两组性别、年龄、放射剂量、皮损面积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宗志凤;郑庆华;傅丹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军校护生专业思想状况调查分析

    如何加强护理专业学生(护生)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合格的护理人才,一直是摆在护理专业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2000年7月,笔者从护生专业思想状况入手 ,在此方面作了相关调查与分析.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三年制护理中专学生1 204名,均为女性,年龄14~23岁.其中在校生972名(98级485名,9 9级487名),实习生(97级)232名.1.2 方法①采用自编定式调查表.主要包括护生入学前的学历,入学前和入学教育后、实习后对护理专业的认识以及长期从事护理工作的思想准备情况(是否愿改行)等. ②按入学第1年、第2年、第3年三个学习阶段考查.护生按内容和要求在相应的栏内打勾.调查问卷为无记名式.发出问卷1 216份,收回有效问卷1 204份 ,回收率99.01%.③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

    作者:马翠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静脉滴注前列腺素E1局部不良反应的预防

    前列腺素E1( PGE1) 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有独特疗效,但静脉滴注时常发生肢体疼痛、肿胀、静脉炎等局部不良反应,增加病人的痛苦,甚至影响治疗计划.鉴此,笔者于1999年6月至2000年12月对本科住院行静脉滴注PGE1的53例病人液体中加入小剂量利多卡因注射液, 并抬高输液肢体, 减轻了局部疼痛,减少了静脉炎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53例中,男31例、女22例,年龄53~76岁,平均64.8岁.共行静脉滴注PGE1 163例次, 按静脉滴注次序编号,随机分为观察1组(18例)、观察2组(18例)、对照组(17例).三组病人性别、年龄、血管(静脉)情况比较, 均P>0.05,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

    作者:赵秀群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甲硝唑液雾化吸入治疗放射性口腔溃疡的效果观察

    头颈部肿瘤病人行放射治疗(放疗)过程中,由于放射线对口腔粘膜的损伤, 常发生放射性口腔粘膜反应甚至粘膜溃疡,出现局部疼痛,严重者不能进食,影响放疗的顺利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是治疗放射性口腔溃疡的有效方法之一.1998~2000年,我们采用甲硝唑液雾化吸入治疗放射性口腔溃疡,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70例病人中,男53例、女17例,年龄26~52岁,平均49.1岁.鼻咽癌30例,鼻腔癌22例, 上颌窦癌15例,腮腺癌3例,均经病理学诊断为鳞状细胞癌. 所有病人均采用钴60或直线加速器外照射,原发灶肿瘤量DT60~70 Gy. 临床表现不同程度的口腔粘膜及咽喉部充血、水肿、疼痛、糜烂或溃疡,进食困难. 将7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病人年龄、性别、病种、口腔溃疡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作者:张仁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迪尔诺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退热效果的观察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热、咽痛和头痛是其主要症状 ,及时有效地控制高热一直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我科1999年10月至2001年2月将迪尔诺口服液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解热镇痛,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00例中,男52例、女48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58例,男32例、女26例,年龄(5.6±3 .0)岁;体温(39.3±0.3)℃,其中伴咽痛和(或)头痛38例.B组42例,男27例、女15例, 年龄(6.6±3.0)岁;体温(39.4±0.4)℃,其中伴咽痛和(或)头痛12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综合治疗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杨志红;李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运用计算机实施病人住院费用一日清管理

    目的使病人动态了解医疗费用,减少纠纷.方法 2000年5~11月运用计算机将病人住院期间的各项医嘱直接键入收费管理系统,使病人住院费用一日清.结果计算机管理与1999年同期人工管理进行比较,各类单据划价准确率、收费记账准确率、病人满意度分别提高6%、5%、31%;每份病人未结账单平均欠费减少278元,全院总欠费额减少19.6万元.结论实施病人住院费用一日清制度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但此项工作超出了护士的工作范围,操作人员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李梦妮;汪丽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18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肺炎病人的护理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而引发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它能使病人免疫功能部分或完全消失,使机体处于严重的免疫缺陷状态,完全丧失自卫能力,继之引发感染、肿瘤等,终导致死亡.1998~2001年我科收治18例AIDS合并肺炎病人,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8例中,男16例、女2例,年龄25~40岁.均为吸毒或曾经吸毒人员(吸毒方式为几人共用注射器注射海洛因、静脉自注海洛因),血清抗艾滋病抗体检测均为阳性而确诊.其中以肺炎为首发症状15例,3例以发热为首发症状继之发生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消瘦及腹泻等.痰培养8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为克雷白氏杆菌,4例为结核杆菌及绿脓杆菌.给予抗炎(亚胺培南0.5 g静脉滴注)、营养支持(白蛋白注射液10 g静脉滴注)等治疗;结核杆菌感染者给予抗结核(利福平0.45,异烟肼0.4,乙胺丁醇0.75口服) 治疗.18例中6例好转,住院4~22 d;12例死亡.

    作者:李霞;王燕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回收治疗盒的效果观察

    2000年5月,我们将病房回收的不锈钢治疗盒以流动热水冲洗去污,然后用酸性氧化电位水(EOW)浸泡消毒,替代传统的清洁后施康消毒液浸泡的方法,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EOW的制备采用多功能离子水生成器(北京玉林源科贸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型号YLYO 20 Y),其为全电脑控制 ,面板上能显示制作及贮存时氧化水的还原电位.制水时氧化还原电位≥1 200 mV,pH值≤ 2.26,有效氯≥0.0137%,贮水氧化还原电位≥1 180 mV.在生成器中加入低度盐水(<0.1% ),在设有离子交换隔膜的电解槽中进行电解,使之在阳极侧生成EOW.

    作者:毛雅琴;张文捷;高雅文;钱小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晚期肝癌病人的心理调查及临终关怀

    晚期肝癌病人病情发展迅速,多数病人临床死亡前仍然清醒,身心非常痛苦 ,因此对病人提供良好的临终护理,将病人的痛苦减少到低限度,使其平静地接受死亡,对病人及其亲属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1].1996年1月至2000年1月,我院对62例晚期肝癌病人进行临终心理需求调查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62例中,男49例、女13例,年龄32~71岁,平均54.7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3例,高中 28例,初中24例,小学或文盲7例.职业:机关干部11例,农民24例,工人12例,自由职业者15例.病程3~10个月,平均5.3个月.其中5例为手术后病人.所有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腔肿瘤转移引起的上腹或腰背部疼痛.

    作者:王淑英;呼瑞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简易外固定支架粘贴带的制作与应用

    为方便带支架骨折病人出院后的自我钉道护理,我科于1998年2月制作骨折简易外固定支架粘贴带(以下简称粘贴带),经临床9 860人次使用,效果满意.材料与制作:①材料.白棉布、尼龙搭扣.②制作方法:将白棉布裁剪成45 cm×9 cm、65 cm×9 cm、70 cm×9 cm的布片,两端剪成12 cm×20 cm的三头带,再将尼龙搭扣剪成长宽与三头带带端相适合的长条,缝在布带头内外面即可.也可根据病人的实际需要制成两头带或单头带,长宽度灵活掌握.使用方法:按常规换药,根据患肢周径大小与支架钉道间距离选择合适的粘贴带,将带端由下到上逐一穿过支架两端固定杆在肢体前方对好尼龙搭扣逐条粘合即可,注意松紧适宜.

    作者:黄少娟;苏贺;谭杏贤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