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士及癌症病人对化疗紧张感的调查分析

陈益;李莉;张健;杨继红;杨雄涛;李维;杨玉珍

关键词:肿瘤, 病人, 护士, 紧张症
摘要:目的了解护士及癌症病人对化疗紧张感受的差异.方法在Likert分型调查表的基础上自行设计易引起化疗病人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紧张感觉的调查项目,对72例化疗病人和42名肿瘤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在生理方面,40.28%的病人认为自己的严重压力是脱发,而83.33%的护士却认为病人是疲乏;在心理社会方面,52.78%的病人认为经济问题是大的压力,而护士(占80.95%)却认为是害怕肿瘤复发.结论化疗病人与护士对化疗紧张感受存在差异,提示护士应了解化疗病人的实际感受,为病人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改善化疗病人的生活质量.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酚妥拉明局部湿敷治疗小儿头皮坏死1例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外渗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尤其是新生儿更易发生,外渗药物可使局部组织产生炎症反应甚至坏死.我科用酚妥拉明湿敷治愈1例因头皮静脉输注白蛋白外渗造成头皮坏死的患儿,报告如下.

    作者:王欣怡;张文颖;鲍延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性早熟患儿的护理

    性早熟指女孩8岁、男孩9岁以前呈现出性发育征象.近年来有增多趋势,且女孩多于男孩.以往多采用孕酮类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1].我科于1998年6月至2000年7月采用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性早熟女性患儿9例,取得明显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胡春华;黄小妹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护理人员操作中被针头刺伤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在操作中被针头刺伤的情况,以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404名护理人员在半年内被针头刺伤的情况及采取的预防措施.结果未被针头刺伤者仅占5.94%(24/404),刺伤≥7次者占11.14%;易导致针头刺伤的操作环节主要是拔取针头(37.37%),将针头折弯、毁型(22.89%);抽血和输液时不戴手套者分别占91.58%、68.07%,未注射乙肝疫苗者为31.68%.结论护理人员自身防护意识淡薄,应加强理论教育,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预防针刺,减少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

    作者:洪学仁;邓艳辉;蔡太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产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应付方式的调查

    目的探讨产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应付方式.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付方式问卷(CSQ),分别对66名产科护士和56名内外科护士进行测评.结果产科护士除抑郁因子分低于内外科护士外,其余各因子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产科护士多能采取成熟型的应付方式(60.6%),与内外科护士应付方式类型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χ2=14.36,P<0.01).采用混合型及不成熟型应付方式的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结论产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在各种高应激状态下多能采取成熟型的应付方式.

    作者:沈洁;周军;白玮;丁玉芳;高保香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对CT增强检查病人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CT目前已广泛用于临床,CT增强检查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由于是一项特殊检查,加之检查前要注射造影剂,易使病人产生焦虑情绪,引起心理和生理应激反应.鉴此,我们对970例病人进行心理干预,报告如下.

    作者:沈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护理学杂志》1998~2000年引文分析

    目的了解<护理学杂志>(下称<杂志>)引文引用规律.方法采用引文计量分析法按文章发表的时序逐篇统计<杂志>1998~2000年间刊载的1 173篇文章所引用的参考文献.结果引文运用率为76.7%,篇均引文2.22条,主要的引文类型及语种分别为期刊(61.5%)和中文(89.6%),普赖斯指数59.8%,自引率3.1%,引用频次前15位的期刊占总引用期刊的3.2%,其文献引用量占39.8%.结论 <杂志>引文运用率较高,被引文献的时效性较强,涉猎文献范围广,且符合文献的集中离散规律;但需要加强外文引用强度,广泛开拓市场.

    作者:王菊香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利用医院局域网进行护理网站的开发与应用

    目的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采用Microso Front Page 2000软件制作网页,借助医院局域网服务器建立护理网站.结果 180 d网页浏览378 830人次,其中护士 369 000人次;日平均2 105人次,其中护士 2 050人次.对网站总体评价好者126人,占88.1%;较好者12人,占8.4%;一般5人,占3.5%.结论综合、充实、新的护理理论知识及信息借助局域网的快捷、灵活方便,极大地提高了护理工作者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作者:王芳;方菊花;韩月华;李兴国;田莉;杨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射频治疗痔58例疗效观察

    1998年6月至2001年3月,我科应用SHP-Ⅰ型射频痔疮治疗仪(广州医疗器械厂生产)对58例痔疮病人进行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董慧娟;杨小文;张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重度妊高征合并HELLP综合征的护理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下称妊高征)严重威胁着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及围生儿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而重度妊高征并发HELLP综合征是以溶血、血小板减少、肝酶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一类严重的妊娠合并症,对母婴的健康造成极大威胁[1].我科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重度妊高征合并HELLP综合征病人11例,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徐雪梅;邓文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超声引导下胎儿脐静脉穿刺的配合及护理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在胎儿期排除某些遗传性或代谢性疾病,超声引导下行脐静脉穿刺采血或给药的方法诊断和治疗成为现实.我院1998年3月至2001年3月对36例胎儿采用脐静脉穿刺进行诊断和治疗,现将手术的配合及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杨艳;戴丽;付美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泛影葡胺不良反应与空腹关系探讨

    以60%泛影葡胺作造影剂的CT增强扫描,虽然选取过敏试验为阴性者,但在扫描过程中或扫描后也会出现一些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一般认为该不良反应与机体的反应性以及造影剂的注射量、速度、部位和体内的排泄过程有一定的联系.为探讨其是否与空腹有关,笔者选取1996年11月至2000年10月行CT增强扫描检查的400例病人进行了分组观察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夏静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老年重症呼吸衰竭病人行双正压通气治疗的管理

    重症呼吸衰竭(下称呼衰)是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改善和增加通气以达到纠正机体缺氧和促进二氧化碳排出是治疗呼衰的关键.1999~2001年我科采用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呼衰58例,临床疗效良好.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杨宗香;刘晓晴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企业老年人体重指数与高血压患病关系的调查

    肥胖是已知的高血压重要的危险因素.为了解企业社区老年人群体重指数(BMI)与血压的相关关系,我们对企业社区年龄≥60岁的老年人进行了调查.

    作者:赵小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肛周感染的预防护理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病人肛周感染的有效预防措施.方法将31例HSCT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16例)和对照组(15例).进住无菌层流室后,观察组于晨、晚间及每次排便后,用1∶2 000洗必泰液冲洗肛周后加用1∶5 000高锰酸钾液坐浴20 min;对照组仅用1∶2 000洗必泰液冲洗肛周.直至HSCT术毕出层流室.两组其它预防护理方法相同.结果观察组未发生肛周感染,对照组肛周感染4例,经确切概率法检验,P=0.04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HSCT病人入无菌层流室后,于晨、晚间及排便后,用洗必泰液冲洗肛周后加用高锰酸钾液坐浴,可有效预防肛周感染.

    作者:金银慧;刘娟;董迎春;汪忆梅;包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病人生存质量的调查

    对冠心病治疗及康复效果的评价,传统上多用一些负性指标,如病死率、复发率、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来评价,已不能准确表述个体和群体的健康状况.随着心身医学的进展,采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综合指标--生存质量作为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心脏康复的评价指标日益被重视.通过测评病人的生存质量,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护理工作的效果,同时为今后临床护理、社区护理进行心理干预确定方向.作者对50例CABG术后病人进行了生存质量的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李萍;阿依古丽;魏苏艳;张秀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及经皮微波凝固联合治疗肝癌的护理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目前公认的治疗不可手术肝癌的首选方法[1],但单纯化疗栓塞术治疗某些中晚期肝癌由于不能使肿瘤组织彻底坏死而难以取得较好的远期疗效.我院2000年9~12月将TACE与经皮微波凝固术(PMCT)联合治疗肝癌取得满意效果.护理如下.

    作者:肖书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开颅术中巧用手术薄膜粘贴纸放置脑棉片

    手术薄膜现已广泛应用于开颅术中保护切口,薄膜贴上后,余下的粘贴纸常作为废物弃去.我们将其用于术中放置脑棉片,效果满意.

    作者:蒋静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在空腹抽血体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减轻抽血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将空腹抽血体检的大学生分成观察组(878人)与对照组(877人).观察组抽血前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抽血.抽血前、后分别测量两组血压与脉搏,观察记录两组抽血反应发生率;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焦虑水平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男、女生抽血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23.18、38.10,均P<0.001),两组中女生抽血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男生(χ2=18.52、7.05,均P<0.01);观察组抽血前后SAS均分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t=12.65,P<0.001).结论空腹抽血前进行心理护理能明显降低抽血反应发生率;女生是心理护理的重点对象.

    作者:李春华;楚德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护士及癌症病人对化疗紧张感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护士及癌症病人对化疗紧张感受的差异.方法在Likert分型调查表的基础上自行设计易引起化疗病人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紧张感觉的调查项目,对72例化疗病人和42名肿瘤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在生理方面,40.28%的病人认为自己的严重压力是脱发,而83.33%的护士却认为病人是疲乏;在心理社会方面,52.78%的病人认为经济问题是大的压力,而护士(占80.95%)却认为是害怕肿瘤复发.结论化疗病人与护士对化疗紧张感受存在差异,提示护士应了解化疗病人的实际感受,为病人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改善化疗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益;李莉;张健;杨继红;杨雄涛;李维;杨玉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护理大专班计算机教学方法的改革

    为了适应现代化护理,护理专业的学生必须熟练地操作计算机.但<计算机应用>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是将理论课与上机课分离,理论课以讲授式教学为主,其本意是在短时间内传授大量的知识.然而计算机应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学生没有实时操作,教学内容显得空洞,学生难以听懂,待上机时还需重复理论学习,浪费时间和精力,效率低下.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对本系2000级护理大专班<计算机应用>教学进行了改革,收到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金曾汉;陈先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