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士及癌症病人对化疗紧张感的调查分析

陈益;李莉;张健;杨继红;杨雄涛;李维;杨玉珍

关键词:肿瘤, 病人, 护士, 紧张症
摘要:目的了解护士及癌症病人对化疗紧张感受的差异.方法在Likert分型调查表的基础上自行设计易引起化疗病人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紧张感觉的调查项目,对72例化疗病人和42名肿瘤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在生理方面,40.28%的病人认为自己的严重压力是脱发,而83.33%的护士却认为病人是疲乏;在心理社会方面,52.78%的病人认为经济问题是大的压力,而护士(占80.95%)却认为是害怕肿瘤复发.结论化疗病人与护士对化疗紧张感受存在差异,提示护士应了解化疗病人的实际感受,为病人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改善化疗病人的生活质量.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肌皮瓣移植治疗电击伤的护理

    电击伤造成的广泛组织损伤,临床上通常采用随意型皮瓣移植治疗,因其血运较差,易发生皮瓣下感染而造成手术失败;而肌皮瓣具有血运丰富、组织量大的特点,移植覆盖于损伤严重的电击伤创面已在临床日益受到关注.1998年4月至2001年10月,我科对22例电击伤者采用肌皮瓣移植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杨秀婷;肖文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超声引导下胎儿脐静脉穿刺的配合及护理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在胎儿期排除某些遗传性或代谢性疾病,超声引导下行脐静脉穿刺采血或给药的方法诊断和治疗成为现实.我院1998年3月至2001年3月对36例胎儿采用脐静脉穿刺进行诊断和治疗,现将手术的配合及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杨艳;戴丽;付美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心肌病化学消融术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原发性肥厚性心肌病(HOCM)为原因不明的左室或右室心肌不对称、不均匀性肥厚,心室腔变小,以左室血液充盈受阻、左室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基本病变,组织学上呈现心肌纤维排列紊乱的一组心肌疾病[1].约25%~50%的病人有左室流出道(LVOT)梗阻.2000年7月至2001年6月我科采用经皮腔内室间隔消融术(PTSMA)治疗HOCM 5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就其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马金琦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改良肌内注射法缓解注射时疼痛的观察

    1999年1月至2000年6月,笔者对在我科住院的109例病人采用改良注射法进行肌内注射,有效地减轻了其疼痛程度.现介绍如下.

    作者:姚秀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老年重症呼吸衰竭病人行双正压通气治疗的管理

    重症呼吸衰竭(下称呼衰)是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改善和增加通气以达到纠正机体缺氧和促进二氧化碳排出是治疗呼衰的关键.1999~2001年我科采用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呼衰58例,临床疗效良好.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杨宗香;刘晓晴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防止引流管打折的小诀窍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发现由于种种原因导致T型管、腹腔引流管、腹腔双套管等引流管的连接处打折、扭曲,以致不能确保引流液的充分引流,不便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探索出一种简易防止引流管打折的方法,经临床使用500余例,引流管无一打折.介绍如下.

    作者:赵洁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头孢噻肟钠致过敏性休克1例

    头孢噻肟钠作为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临床应用广泛,毒性低微、过敏反应发生率为0.5%~10.0%,但致过敏性休克少见.我科于2001年3月15日发生1例,报告如下.

    作者:沈少萍;张利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药熏蒸温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止痛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局部熏蒸温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止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18例行中药局部熏蒸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8例)药液温度为(95±5)℃、蒸汽温度为(42±2)℃;对照组(110例)药液温度(65±5)℃、蒸汽温度(34±2)℃.熏蒸后0、1、2、4 h评估两组止痛效果.结果观察组熏蒸后0、2、4 h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中药局部熏蒸时,合适的蒸汽温度可提高止痛效果.

    作者:刘燕;刘爱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不同部位腹腔镜手术后疼痛及其控制需求调查

    腹腔镜外科手术具有创伤小,对脏器干扰少,病人恢复快和痛苦少等优点.为了解腹腔镜手术后的疼痛程度及病人对疼痛控制的需求,笔者对1997年3月至2001年5月在本院行腹腔镜手术的89例病人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李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产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应付方式的调查

    目的探讨产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应付方式.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付方式问卷(CSQ),分别对66名产科护士和56名内外科护士进行测评.结果产科护士除抑郁因子分低于内外科护士外,其余各因子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产科护士多能采取成熟型的应付方式(60.6%),与内外科护士应付方式类型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χ2=14.36,P<0.01).采用混合型及不成熟型应付方式的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结论产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在各种高应激状态下多能采取成熟型的应付方式.

    作者:沈洁;周军;白玮;丁玉芳;高保香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四年制中专涉外护理教育模式探讨

    目的构建以能力为本的涉外护理教学体系,培养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和护理学科发展的涉外护理人才.方法以涉外护理四年制中专学生为对象进行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的改革.结果涉外护理班英语、医学基础知识、护理学基础课程及综合能力测试成绩均优于普通护理班(P<0.05或P<0.01).结论涉外护理教育模式有利于护生能力的培养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者:黄万琪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动脉瘤囊内电解可脱性铂金弹簧圈栓塞术抗凝的护理

    电解可脱性铂金弹簧圈(GDC)栓塞技术是目前颅内动脉瘤首选神经介入治疗方法.具有手术简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病人易于接受等优点.但术中、术后血栓形成引起的脑梗死是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生率为4.6%[1].因此术中、术后有效抗凝治疗防止血栓形成,对手术的成功非常重要.我科1998年3月至2001年6月共施行动脉瘤GDC栓塞45例,术中、术后均给予抗凝治疗,疗效满意.其护理如下.

    作者:陈晓青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微波热凝治疗倒睫53例

    我科从1988年1月至2000年7月采用微波热凝治疗倒睫53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陈月英;于志家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探讨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护理专业学生进入临床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而思维是贯穿于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的[1].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于2000年开始进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综合改革,目前正在把研究重点转向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护理学基础>新课程授课内容包括专业知识和思维训练,并安排适当的时机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面对课时少、内容多、任务重的情况,教师改变原有的教育观念,将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思维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并重,获得良好效果,思维能力训练报告如下.

    作者:康晓凤;李青;张玉梅;余丽君;刘建芬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射频治疗痔58例疗效观察

    1998年6月至2001年3月,我科应用SHP-Ⅰ型射频痔疮治疗仪(广州医疗器械厂生产)对58例痔疮病人进行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董慧娟;杨小文;张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泛影葡胺不良反应与空腹关系探讨

    以60%泛影葡胺作造影剂的CT增强扫描,虽然选取过敏试验为阴性者,但在扫描过程中或扫描后也会出现一些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一般认为该不良反应与机体的反应性以及造影剂的注射量、速度、部位和体内的排泄过程有一定的联系.为探讨其是否与空腹有关,笔者选取1996年11月至2000年10月行CT增强扫描检查的400例病人进行了分组观察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夏静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在空腹抽血体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减轻抽血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将空腹抽血体检的大学生分成观察组(878人)与对照组(877人).观察组抽血前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抽血.抽血前、后分别测量两组血压与脉搏,观察记录两组抽血反应发生率;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焦虑水平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男、女生抽血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23.18、38.10,均P<0.001),两组中女生抽血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男生(χ2=18.52、7.05,均P<0.01);观察组抽血前后SAS均分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t=12.65,P<0.001).结论空腹抽血前进行心理护理能明显降低抽血反应发生率;女生是心理护理的重点对象.

    作者:李春华;楚德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形象美表演在护理美学教学中的应用

    护理美学是一门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原则和观点,从护理的角度研究人们在维护和塑造人体美的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护理美的现象及护理审美规律的科学[1].护理职业形象美是指护士的内在品质通过外在形式(仪表、语言、行为等)表现出来的内在美与外在美和谐统一的整体形象.1997~2000年我们在护理美学教学中采用护理职业形象美表演的形式进行授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郑丽萍;高飞;徐颖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偏瘫病人恢复期家庭护理干预

    我科对偏瘫病人出院后进行家庭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报告如下.

    作者:陈小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的治疗及护理进展

    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BS)的发生率较高(约50%)[1],是造成术后疼痛和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伴随尿动力学检查技术的开展,逼尿肌不稳定在临床上受到广泛关注.现就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的治疗护理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鲁金莹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