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护理

谭玉红

关键词:卵巢过度刺激, 低血容量, 毛细血管渗透性, 现报告如下, 治疗过程, 血液粘度, 血液浓缩, 危及生命, 体重增加, 间质水肿, 黄体囊肿, 氮质血症, 病理特点, 酸中毒, 灌注量, 高血钠, 高血钾, 多发性, 不孕症, 并发症
摘要: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 OHSS)是不孕症患者在药物促进排卵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其病理特点:①卵巢多发性滤泡及黄体囊肿伴间质水肿而致卵巢不同程度的增大;②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导致胸、腹水及体重增加,继而造成低血容量、血液浓缩、血液粘度增加,极易形成血栓;③低血容量使肾灌注量不足,继而少尿、高血钾、高血钠、氮质血症、酸中毒,严重威胁生命[1].我院1996年7月至1997年3月共收治3例重度OHSS病例,现报告如下.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改进硫酸镁湿敷方法预防化疗静脉炎

    对白血病病人目前普遍的治疗方法是静脉用化疗药,化疗药物刺激性强、毒性大,静脉滴注后,极易发生静脉炎.为了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我们改进硫酸镁湿敷方法,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宫英丽;尹丽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超选择颈动脉栓塞治疗搏动性耳鸣的护理

    耳鸣属临床常见症状,但与心律节律同步呈搏动性者少见.搏动性耳鸣分为动脉性与非动脉性两类,前者包括动、静脉短路,动、静脉瘘;后者包括颈静脉耳鸣、心输出量增加、颅内压增高等所致的耳鸣[1].我院于1995~1997年收治2例,主要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惠荣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恶性小汗腺汗孔瘤致骨破坏1例的护理

    恶性小汗腺汗孔瘤又称汗孔癌,为罕见的皮肤肿瘤,其特征为皮肤上发生斑块或结节状损害,部分呈疣状改变,病变多位于下肢皮肤,部分见于躯干、头皮,亦可发生在上肢,30%的患者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少数发生远处转移[1].我科1996年1月收治1例,报告如下.

    作者:陆鲜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3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护理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 OHSS)是不孕症患者在药物促进排卵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其病理特点:①卵巢多发性滤泡及黄体囊肿伴间质水肿而致卵巢不同程度的增大;②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导致胸、腹水及体重增加,继而造成低血容量、血液浓缩、血液粘度增加,极易形成血栓;③低血容量使肾灌注量不足,继而少尿、高血钾、高血钠、氮质血症、酸中毒,严重威胁生命[1].我院1996年7月至1997年3月共收治3例重度OHSS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玉红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1例右下颌骨中枢性血管瘤的护理

    颌骨中枢性血管瘤常在拔牙后突发大出血而危及生命.我院1996年9月收治1例,成功地施行了右下颌骨切除加肋骨植入修复术,报告如下.

    作者:张荣珍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护理程序在<传染病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护理程序是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核心,它包括评估、诊断、制订计划、实施、评价五个步骤,是临床护理中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我们在<传染病护理学>的教学中以护理程序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取得较好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朱碧华;陈雪萍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预防外伤性截瘫病人泌尿系感染的护理探讨

    对35例外伤性截瘫病人受伤早期用两种不同方法施行泌尿系护理,对照组用常规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进方法,即早期关闭尿管定时放尿,缩短留置尿管时间,且中途不更换尿管,不行膀胱冲洗.结果尿路感染率明显低于传统护理方法(P<0.01).故认为早期关闭尿管是预防尿路感染的简便、可行的方法.

    作者:杨晓枫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5例子宫内翻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子宫内翻症指子宫内膜面向宫颈外翻出的病变.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现为临床上极为少见的产后并发症.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和正确处理第三产程是防治本病的关键.我院1980~1997年收治子宫内翻症5例,均治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夏益军;马莉;祝小菁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移植肾动脉破裂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我院1978年9月至1997年5月共行肾移植537例次,4例发生移植肾动脉破裂出血,经严密观察、及时抢救,挽救了患者的生命,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贞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进展型脑血栓患者行颈动脉加皮下注射溶栓的护理

    应用尿激酶颈内动脉注射加肝素皮下注射溶栓治疗95例急性进展型脑血栓患者,73例即刻显效,8例1周内显效,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介绍了①用药前重视心理护理;②颈动脉注药时术中的配合技巧.阐述了缓慢推药的时间及意义,皮下注射肝素时要选细长的针头注入脂肪层以延缓药物的吸收;溶栓后认真观察血压及肢体功能情况以及全身皮肤、粘膜有无出血点等,对保证治疗的重要作用.

    作者:王平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广州城区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老龄人口绝对数多的国家,又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快的国家之一[1].研究和关注老年人健康状况是保健事业的重要内容.1996年7~9月,我们以问卷方式对广州越秀区诗书街老年人进行了包括健康状况在内的生活质量调查,探讨老年社区护理,以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肖柳红;钟华荪;李宗亮;邝星驰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肺部听诊在胸外科病人护理中的意义

    我科自1995年12月至1997年12月,将肺部听诊技术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中,逐步使护士掌握了正常呼吸音、痰鸣音、哨笛音和其他病理性呼吸音的鉴别,提高了护理质量,介绍如下.

    作者:任晓云;王军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动脉导管未闭术后并发高血压反应的护理

    对34例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手术后的血压变化观察发现,有79.5%的患者术后24 h内出现周围动脉血压升高.其特点为血压升高的幅度与动脉导管直径成正比;血压升高以舒张压较收缩压明显;血压升高多为一过性等.通过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严格控制输液量及速度;保持胸腔闭式引流通畅.有效地防治了术后高血压、脑水肿、左心衰的发生.

    作者:董秀芝;任美娥;杜乐英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放射治疗的肿瘤患者心理特征与护理

    癌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甚至生命的疾病,人们往往存有恐癌心理.多数患者都难以承受其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平衡而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导致机体代谢紊乱,不利于治疗和预后.因此,探讨放疗患者心理特征与护理,对提高放疗疗效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传俭;王焕莲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6例小儿溶血尿毒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溶血尿毒综合征(HUS)是小儿少见且严重病症之一.其主要特征为急性肾功能衰竭,溶血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1],发病急、病死率高,加强对本病的护理,尤其少尿期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1989~1996年,我科共收治6例HUS患儿,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牛瑞;王培荣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护理学杂志>伴我成长

    1992年7月,我的第一篇习作<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参加内科护理学习班随感>在<护理学杂志>刊登,后来,许多护士姊妹来信或在学习会议期间与我交流,共抒同感.尽管多年过去了,我仍清晰地记得参加学习班的一切.是<护理学杂志>的老师们,用真挚的情感、丰富的知识教诲了我,使我在以后的日子里,以满腔的热情,无私的奉献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作者:杨菊凤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提高高危新生儿母乳喂养率的研究

    母乳是婴儿佳食品,为促进母乳喂养,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和综合性医院产科、儿科都必须认真贯彻由UNICEF及WHO提出的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十点措施,要求摒弃奶瓶及橡皮奶头.对确实必须加奶或由于某种高危因素而造成母婴分离的新生儿,可用杯子喂哺,其优点可避免橡皮奶头所造成的乳头错觉[1].为提高高危新生儿母乳喂养率,我院自1993年创建爱婴医院以来,对高危新生儿的喂哺基本上采用杯子喂哺 .现将两种不同方法喂养168例高危新生儿的结果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周杏仙;叶彩媚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醋酸氢化泼尼松局部注射治疗翼状胬肉的护理

    我科1996年7月至1997年4月采用醋酸氢化泼尼松注射液局部注射,对翼状胬肉初发、术后复发、病变侵犯瞳孔区影响视力需行手术切除前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阴秀霞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抗精神病药引起猝死的临床分析

    通过对1986~1996年住院精神病患者17 786例中33例发生猝死的时间、猝死前的主要精神症状及心电图改变进行分析,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经治疗3~6个月出院精神病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发现死因与用药剂量、合并用药、躯体状况等有关.提出应用抗精神病药要加强巡视观察及监护,以便及时发现,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

    作者:梁绮霞;梁保嫦 刊期: 1998年第04期

  • 阻塞性黄疸行胰胆管造影检查前后的观察及护理

    通过对28例阻塞性黄疸病人经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检查的观察及护理,重点阐述了ERCP检查前做好病人的各项准备及心理护理;检查后加强对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对保证ERCP检查及手术治疗成功起重要作用.

    作者:陈汉芳 刊期: 1998年第04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