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集;卢畅;姜茜;殷林波;刘彦娜;刘克敏
目的: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进行电话随访的康复价值.方法: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患者临床痊愈出院后,对照组给予门诊随诊,观察组给予电话随访干预,共2年.用阳性与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和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量表(SQLS)分别评定患者病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变化,并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结果:出院后6、12、18、24个月PANSS、SDSS、SQLS评分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成本-效益分析结果显示,各时段累计总成本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总效益和效益/成本比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电话随访有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益,比门诊随诊具有更好的康复价值.
作者:顾桂英;曾德志;樊学文;涂亚莉;华曙光;饶俊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老年焦虑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老年焦虑症患者64例分为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采用舍曲林治疗,研究组加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焦虑疗效,用费城老年中心信心量表(PGCMS)评定患者的主观幸福感.结果:治疗8周后,2组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均P<0.05);治疗后2组PGCMS总分及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研究组总分及“激越”和“孤独与不满”因子评分更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老年焦虑症患者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郭伟;韩刚亚;涂哲明;张新风;盛娟;周丽芳;杨媚;李艺华;邓小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外源性磷酸肌酸(PCr)对游泳力竭小鼠大脑中谷氨酸(Glu)和钙-ATP酶(Ca2+-ATPase)活力的影响,以进一步揭示PCr的抗疲劳机制.方法:将44只6周龄小鼠分为力竭对照组12只(A组)、力竭给药组12只(B组)、游泳8min对照组10只(C组)、游泳8min给药组10只(D组),采取小鼠负重游泳的力竭运动模型,每只小鼠负重量为自身体质量的6%.于游泳前30min,B、D组小鼠经腹腔注射磷酸肌酸钠溶液1000mg/kg;A、C组小鼠注射同等比例生理盐水作为安慰剂.记录力竭组小鼠的力竭游泳时间,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4组小鼠大脑中Glu含量和Ca2+-ATPase的活性.结果:经检测,B组小鼠的力竭游泳时间明显长于A组(P<0.05).小鼠大脑Glu含量检测显示,B组明显低于A组,D组明显低于C组(P<0.05);Ca2+-ATPase活力检测显示,B组明显高于A组,D组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外源性PCr的抗疲劳机制与增强Ca2+-ATPase活性和间接降低大脑中的Glu含量有关.
作者:马集;卢畅;姜茜;殷林波;刘彦娜;刘克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音乐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慢性衰退期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精神分裂症慢性衰退期患者3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15例.2组均按精神分裂症慢性衰退期常规治疗;干预组同时接受音乐治疗,以再创造式音乐治疗法和即兴演奏式音乐治疗法为主,以奥尔夫音乐治疗法为辅.治疗前及治疗8和16周后,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干预组WCST评分正确应答数(Rc)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16周后干预组Rc、和完成分类数(Cc)较常规组明显提高(P<0.05),持续性错误数(Rpe)、持续性应答数(Rp)和完成第一个分类所需应答数(Rf)均较常规组显著降低(P<0.05,0.01).结论:音乐治疗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慢性衰退期患者的认知功能.
作者:刘书君;吴淮玲;师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脑卒中偏瘫患者常因躯干控制能力的损害而影响躯体活动,躯体活动是患者完成日常生活自理、进行高级行为活动的先决条件[1].而在大部分脑卒中偏瘫后的康复治疗文献中,较多涉及肢体的功能恢复,而忽视躯干的问题,从而影响到整体康复的疗效[2-3].本文将国内外有关脑卒中躯干控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刘珏;朱玉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2010年4月~2011年12月在北京护国寺中医院针灸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60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2],其中男37例,女23例;平均年龄(65.35±8.86)岁;病程(43.45±19.59)d.60例随机分为每日组、隔日组和隔2日组各20例.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均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连续2周的点穴干预.
作者:胡诚;韩侨宇;邬继红;陈安内;蔡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探讨个体化主动康复对脑卒中恢复后期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观察其在社区推广应用的效果.方法:脑卒中恢复后期患者75例,随机分为机构传统康复组(A组)、机构个体化主动康复组(B组)和社区个体化主动康复组(C组),分别进行对应的干预治疗并评价其效果.结果:治疗4周后,3组患者的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B、C组明显高于A组(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个体化主动康复比传统康复训练更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恢复后期患者的功能;对于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在机构康复和在社区康复的效果相当.
作者:秦杰;张颖;范利;杨坚;高宁沁;李巍巍;佘亦文;顾文钦;周勤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经关节镜下手术结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急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髌骨脱位患者3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20例.2组均行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术及内侧支持带紧缩缝合术,观察组术后配合早期康复训练;对照组术后早期石膏固定,3周后开始康复训练.治疗前、术后6和12个月后分别给予膝关节功能Lysholm量表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定.结果:术后6个月,2组的Lysholm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而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2组Lysholm评分均较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明显提高(均P<0.01),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1),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髌骨脱位经手术治疗结合早期康复训练,可加强髌骨稳定性,改善早期膝关节功能,减少习惯性髌骨脱位并发症.
作者:李烨;赵胜豪;胡勇;汤洁;彭永海 刊期: 2013年第03期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行性变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疾病[1],是所有关节性疾病中常见的一种,其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年龄超过65岁的人有80%受其影响,在世界范围内有13.5亿的人们受到该病的影响[2].但OA的发病机制至今仍未明确,临床诊断缺乏有效的指标.近年研究发现,OA关节软骨细胞外基质合成与降解失衡是造成变性的重要原因之一[3].
作者:李萍;马燕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2组均接受脑卒中后常规治疗及吞咽训练,观察组加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前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吞咽障碍程度分级进行评定.结果:治疗15d后,2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吞咽障碍程度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吞咽功能训练能有效改善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作者:罗君;魏汉菊;张宇虹;刘亦文;黄明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推拿治疗对机体的作用在本质上是力学刺激,但一直缺少微观探讨,给临床、科研带来不便,严重制约推拿学的发展[1].其中手法在细胞层面的研究明显滞后.基于单细胞分析的细胞组学研究给这一难题的解决带来转机[2],同时机械力对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是目前细胞生物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将其引入推拿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从细胞力学层面研究手法治病的作用机制.
作者:范志勇;陈利国;张志坚;查和萍;粟漩;王卫强;田宁;黄振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损伤[1],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2].据不完全统计,美国约有SCI患者60余万人,以每年1.1万人的速度增长[3],而中国SCI患者总数目前已达40余万,并且每年有1万余例的新增患者[4],结合我国人口基数大,SCI患者就医条件受限、统计不完全等因素,实际病患总数可能远不止如此.
作者:张磊;贺石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功能锻炼视频在股骨干骨折患儿下肢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方法:股骨干骨折患儿5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27例,分别运用常规的功能锻炼方法和功能锻炼视频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结果:随访1年后,观察组患儿的肿胀、疼痛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训练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骨折骨性愈合及临床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膝关节主动屈曲活动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使用功能锻炼视频指导弹性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患儿进行功能锻炼,促进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虹霖;高利平;王金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神经松动术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49例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神经松动术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定踝关节痉挛,Fugl-Meyer运动评分量表(FMA)中下肢部分评定下肢运动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平衡功能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患侧CSS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1),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均P<0.01);2组患者FMA、BBS及ADL能力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均P<0.01),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神经松动术联合康复训练能有效降低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的踝关节痉挛,提高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刘仲书;李威;章荣;李文兰;陈修慧;谢冰;罗亚玲;岳科玲;罗建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42例.2组均给予常规精神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康复护理干预.结果:干预90d后,观察组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及各分项中除“催眠药物”外其他因子均较干预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障碍,有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
作者:邓娟;陆雪山;梁凤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辅助器具是残疾人使用的,可以预防、补偿或代偿、减轻或消除损伤、活动限制和参与限制,提高、维持或改善残疾人功能的任何产品、器械、设备或技术系统[1].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辅助器具所适用的人群在不断扩大,老年人和某些疾病患者(如:骨折,脑卒中,帕金森病等)也需要辅助器具的帮助[2].
作者:师昉;王龙;李鹏征;赵芳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2005年3月~2010年9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开放性股骨远端骨折患者37例,男26例,女11例;年龄17~57岁;病程50min~10h;致伤原因:车祸伤29例,压砸伤7例,刀砍伤1例.37例患者均入院后进行病情评估,并给予相应的手术治疗.术后第1天开始进行患肢踝关节全范围屈伸运动,术后第2天开始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功能锻炼.
作者:何吉亮;周东生;郝振海;王甫;李庆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2008年7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脊髓损伤后并发急性附睾炎患者7例,年龄24~48岁;马尾神经损伤3例,颈髓损伤4例;ASIA分级[1]:A、B、C级各1例,D级4例;长期留置尿管者3例,间歇导尿者3例,利用集尿器集尿者1例;主要为泌尿系统感染;双侧发病,2例以右侧为重.发病时附睾红肿、增大,其内组织水肿、淤血.
作者:武亮;李建军;赵虎;饶建宇;张海青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术后早期局部持续冷疗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功能的影响.方法:膝关节镜下异体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持续冷疗组和常规冰敷组各20例.常规冰敷组采用500ml生理盐水冰袋2个,间断冷敷45min,每日4次,持续72h.持续冷疗组采用冰恒冷加压自动循环系统,专用膝关节冰囊,持续72h.测量并记录受试者术后24、48及72h的静止视觉模拟量表(VAS)分值和肿胀值.结果:术后24、48及72h持续冷疗组VAS和肿胀值均低于明显常规冰敷组(P<0.05,0.01).结论:持续脉冲加压冷敷治疗可有效控制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疼痛和肿胀,有助于患者整体功能的康复.
作者:谢琪;黄华扬;段俊峰;陈源润;郑小飞;左丹;王育庆;张余;夏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对骨科患者实施压疮风险管理,规避压疮风险.方法:压疮高危患者320例,分为A、B2组,2组患者均给予压疮常规护理;B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的压疮风险管理.结果:B组患者压疮发生率较A组显著下降,B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理综合质量排名较A组明显上升(均P<0.01).结论:实施压疮风险管理,可降低压疮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祁静;蔡洁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