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玲;周顺林;胡秋生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对交感型颈椎病患者转归的影响.方法:交感型颈椎病患者111例,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44例,2组均进行常规药物、中频感应电、牵引及手法治疗.观察组加用颈部抗阻训练、超短波及高压交电场疗法.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头颈部、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等方面的症状改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亦明显高于对照组(94.7%与70.5%,P<0.05).结论:规范化、目标性综合康复疗法对改善交感型颈椎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窦晓丽;刘忠良;江俊杰;袁望舒;夏玲;段晓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放散状体外冲击波(RSWT)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31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6例取痛点处或以肱二头肌长头腱为中心,采用RSWT治疗,每周1次.对照组15例肩部痛点给予微波治疗,每日1次,2组均配合关节松动术,每日1次.治疗前及治疗后1、7、14和28 d时采用目测类比评分(VAS)、肩关节前屈活动度(ROM)及Constant-Murley评分(CMS)评定肩关节疼痛度及功能.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各时间段VAS评分均明显下降;肩关节ROM及CMS评分在治疗7及14d时均明显上升(均P<0.05),观察组表现更明显(P<0.05),28 d时2组各项评定指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SWT有较强的镇痛作用,能较快改善肩周炎肩关节ROM,促进功能恢复.
作者:陈庆梅;杨卫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KOA患者110例,随机分为综合组55例(77膝)和对照组55例(78膝),2组均给予温针灸治疗.综合组并行膝关节腔玻璃酸钠注射液注射,每周1次,配合超短波及功能训练等综合治疗.结果:治疗30 d后,综合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7.1%、10.0%与24.4%、80.8%,P<0.05).结论:综合疗法有显著增强KOA的治疗效果,改善关节功能.
作者:刘敏娟;彭力;杨金霞;郑苏;王魁;杨定荣;李世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比较3种疗法治疗深Ⅱ度烫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135例181个深Ⅱ度烫伤创面患者分为3组,A组43例58个创面采用常规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庆大霉素生理盐水纱布包扎;B组47例63个创面,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凝胶及肝素局部涂抹治疗;C组45例60个创面,在A、B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局部红光照射.治疗后观察3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及愈合率,评定临床疗效.结果:经过平均21 d的治疗,创面愈合率C组>B组>A组(96.7%±4.8%,88.7%±5.1%,70.1%±11.3%,P<0.01).结论:bFGF外用联合肝素、红光疗法可显著提高深Ⅱ度烫伤创面的临床效果,增加愈合率,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吴娟;何青峰;林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患者7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均按脑卒中常规治疗,康复组在病情稳定48 h后实施心理疏导及康复训练等系统康复护理.采用Barthel指数和简易Fugl Meyer(FIM)积分评定法,对2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干预3及6个月后进行评定.结果:干预3个月时,2组ADL及FIM评分均较入院时明显提高(P<0.05),且康复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后,2组ADL及FIM评分呈升高趋势(P<0.01),且康复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康复护理能使脑卒中的康复措施落到实处,使患者得到正规系统的康复训练,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
作者:广珊珊;姜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社会救治体系、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段的发展,急诊患者死亡率明显降低,出现大量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患者.据统计,在美国每个住院的PVS患者在前3个月的费用约为14.9万美元,以后每年约10万美元[1],美国每年用于PVS的费用高达10~70亿美元.我国尚无全国性或地方性的统计资料,有报道国内某医院PVS患者每年约需医疗费10万元人民币[2].给社会及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PVS已成为国内外严重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因此,如何减轻家庭和社会的医疗成本在社区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经济便捷的康复治疗方案,促进PVS的意识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田伟;王征美;孙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恶性骨肉瘤人工假体置换术后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对患肢功能的影响.方法:膝关节周围骨肉瘤患者30例,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各15例.2组均行肿瘤段广泛性切除或根治性切除术后行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重建,术前后均行新辅助化疗,术后5d时2组均在CPM机上进行训练.训练组于术后当日即进行直腿抬高、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等张等长收缩.踝泵运动,7~14 d逐渐行屈膝、站立及步行等主动功能训练.结果:治疗14 d后,训练组膝关节ROM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P<0.01);Enneking评定,训练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7.0%、73.0%,P<0.01);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训练组亦明显高于对照组(83与70分,P<0.01).结论:早期配合康复训练能显著提高恶性骨肉瘤人工假体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的疗效.
作者:吴国桢;俞红;白跃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世界人口的老龄化已经成为许多国家需要面对的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生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近代医学的发展和应用,对衰老机理的研究分别从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和整体宏观水平等多角度介入,为预防和延缓衰老进程提供诸多实验依据和理论参考,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1 人体衰老概述衰老是一个由遗传因素和内外环境等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生物学变化过程,是生命周期中按照一定的规律发生在机体、器官、组织细胞的形态和功能的演变过程,表现为一系列随增龄而显示的全身性、渐进性、衰退性和不可逆的变化和紊乱[1].衰老分为生理性衰老和病理性衰老[2],正常情况下出现的大多数为生理性衰老,是机体生理学和解剖学方面出现衰退变化以及对体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的下降和代偿力的减退;而病理性衰老是由某种疾病引起的,与年龄无关的渐进性退变.流行病学分析,≥80%的老年人患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症等慢性疾病,33.3%的85岁以上老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痴呆和认识能力低下[3].这些老年性疾病已经严重危害老年人的生命健康.
作者:何敬和;刘冠男;常震;姚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在康复医疗团队中,康复治疗师占有中坚的、基础的地位,起着影响康复治疗成败和质量优劣的作用[1].康复治疗师的培养至关重要,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职业的需求,2006年我院获教育部批准成立康复治疗师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作者承担两届康复治疗师专业的物理治疗学教学任务,通过实践认为合理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治疗学理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作者:王潞萍;邢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康复治疗专业学生实习前的焦虑心理状态,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相应的对策.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即将实习的康复治疗专业学生85例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00%,85例中存在焦虑症状的学生26例(30.6%),其中轻度22例(84.6%),中度48例(15.4%),无重度焦虑学生.结论:康复治疗专业学生实习前普遍存在焦虑心理问题,有必要对实习前学生实施有效的心理行为干预措施,改善心理健康状况,保证学生能顺利进入临床实习.
作者:王小燕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大部分遗留严重残疾,导致肌肉萎缩,步行障碍,生活不能自理以及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等,造成沉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为此采取有效的康复治疗对预防和减少脊髓功能进一步损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大限度的利用残存功能尽可能地生活自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SCI的康复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施海燕;郝又国;陆伟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降低未婚先孕人工流产患者围术期各类不适,维护受术患者的身心健康.方法:行普通人流术的未婚女性患者100例为干预组;另选择2009年3月~2010年2月在我科行普通人流术的未婚女性100例为对照组.2组均行常规人流手术.干预组同时在术前、术中及术后进行指导、安慰和鼓励及术后生殖健康宣教等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较对照组术中宫颈口扩张顺利,子宫收缩佳,阴道出血量少,手术所需时间短,人流综合征发生率低,下腹部疼痛感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人工流产者采取一系列人性化干预措施,进行人文关怀,对受术者的心理调适具有积极的作用;减轻了术中、术后的不适,降低了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
作者:吴乐贤;高海莲;李齐;蒲凤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严重致残性精神障碍,终生患病率约为1%[1].精神分裂症约占我国住院精神病患者的50%,反复发作或不断恶化者可出现人格改变、社会功能下降,临床上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残疾状态[2].社会技能训练( Social skills training,SST)利用行为治疗原则和技术教会个体表达他们的情绪和要求,具有独立生活需要的良好关系和角色,更好的实现目标和满足需要[3].SST着眼于社会独立生活技能训练[4],针对患者在回归社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设计,因而有利于患者回归家庭和社区,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夏志春;王学林;李冰冰;沈峰;农秋葵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偏瘫是由于脑卒中、脑外伤、脑肿瘤等脑部疾患导致的以一侧肢体随意运动不全或完全丧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运动疗法是以患者主动参与为主的特殊治疗方法[J].笔者在对偏瘫患者治疗过程中配合运动疗法取得较好效果,体会如下:①教育和训练.偏瘫患者的治疗重点是促进损伤的大脑进行重塑,教育患者采取正确姿势进行训练,促进低级中枢向高级中枢的正确模式的输入及确立,活化正常功能脑细胞或促发脑细胞代偿功能的出现,进而诱发正常运动模式,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2].②主动运动.偏瘫患者的主要障碍是姿势张力和协调的异常.治疗的目标为减轻痉挛和引入正常的运动模式——随意、自主、选择性运动模式.主动运动可加速诱发运动反应或建立运动兴奋痕迹,对建立记忆、恢复高级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的控制、协调和整合有着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杜洛民;任瑞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超声波及电针治疗对兔膝骨关节炎(KOA)软骨MMP-1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超声波组和电针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左膝伸膝位管型石膏固定6周制作KOA模型.模型成功后,超声波组实施3 MHz脉冲式超声波治疗;电针组取梁丘、足三里(后三里)、血海、阳陵泉等穴,疏密波刺激,均每日1次.连续治疗14 d后4组大耳兔均处死,光镜下观察左膝股骨内侧髁软骨及基质的HE染色改变,采用Mankin's评分;免疫组织化学MMP-1测定.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超声波组和电针组软骨及基质Mankin's评分均明显升高(0.10±0.32与9.90±1.73、4.81±1.23、5.03±1.20,P<0.01),MMP-1表达也明显升高(13.89±3.10与54.65±9.27、31.64±6.69、34.87±4.23,P<0.01).与模型组比较,超声波组和电针组两项指标均明显降低(P<0.01).超声波组与电针组两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波和电针治疗均能降低KOA兔软骨中MMP-1的表达,达到治疗KOA的作用.
作者:李卫平;胥方元;蹇睿;刘曦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比较等速与等张肌力训练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等张肌力训练,观察组采用BIODEX System 3型等速训练仪进行等速肌力训练,均每周3次,每次30 min.结果:训练3个月后,2组肘关节屈伸肌群的峰力矩、相对峰力矩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等速肌力训练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肘关节屈伸肌肌力的作用优于等张肌力训练,但其需专人操作.
作者:毕霞;吕宏;王雪强;孙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我院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躯体疾病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的分析.方法:选择在我院连续住院>2年的16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自制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性别、年龄、病程、合并躯体疾病诊断及血尿常规、血生化、心电图等检查.结果:163例患者合并躯体疾病的发生率为64.4%,排列在前几位的是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肝功能、心电图及血常规异常,与年龄、病程成正相关(P<0.01,0.05).结论: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躯体疾病的风险很高,应积极关注躯体合并症,做到早诊早治,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苏宝兰;孙福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治疗三叉神经痛(T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7例TN患者,随机分为A、B2组.A组28例患者口服卡马西平片治疗;B组29例在疼痛部位及板机点周围皮下注射肉毒素治疗.治疗后1,3及6个月时随访,行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表(SF-MPQ)及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中脱失7例,A组3例,B组4例.与治疗前3个月SF-MPQ及SF-36平均分作为基础水平比较,治疗1,3及6个月后2组SF-MPQ评分明显下降,SF-36明显上升(P<0.01),B组表明更明显(P<0.05,P<0.01).治疗过程中,A组出现不适患者多于B组.结论:A型肉毒毒素疼痛点皮下注射治疗TN发作作用高峰1~3个月,维持时间6个月,且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宋金辉;丁旭东;黄瓅;洪艳;陈华先;王凤敏;张贵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2010年5月~2011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以阴囊疼痛为主诉的患者62例,年龄3~56岁,平均35.4岁;均有不同程度的阴囊疼痛、肿胀、红肿及外伤史等.62例患者均采用GE公司IOGIQ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诊断仪进行辅助诊断,探头频率7.5~10 Hz.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会阴部,将阴茎贴于腹壁,对睾丸、附睾进行常规纵切、横切扫查,检查睾丸和附睾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及有无鞘膜腔积液等,观察患、健侧血流情况并进行比较.
作者:王雪薇;刘磊;于海艳;李玉梅;张凤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老年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围术期应用效果.方法:老年膝关节置换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及对症支持治疗,研究组同时给予护理风险评估、影响因素分析、风险预案及护理措施等系统的风险管理护理.结果:治疗20 d后,研究组患者护理缺陷发生率少于对照组,膝关节评分、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系统化风险管理护理应用于老年膝关节置换,可以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护理缺陷,减少管理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和膝关节功能,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唐红波;边竟;刘茹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