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NF技术在桡神经损伤修复术后功能恢复的应用

车世钦;于敏

关键词:PNF, 桡神经, 显微外科, 运动功能, 感觉功能
摘要:目的:观察PNF技术治疗桡神经损伤修复术后对腕关节活动度、运动和感觉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桡神经损伤显微外科修复术后患者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PNF组各17例.2组均于术后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常规肌力、关节活动度和感觉刺激训练等康复治疗.PNF组增加等张,拮抗肌反转,关节活动度牵拉等PNF技术训练.结果:治疗4个月后,2组腕关节感觉和运动功能评分及ROM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PNF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5).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PNF组达优率及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NF对桡神经损伤修复术后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认知行为干预对抑郁症的影响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疗法(CBT)联合舍曲林药物治疗对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抑郁症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各31例,药物组给予口服抗抑郁药物舍曲林治疗,联合组此基础上联合认知自动思维,列举认知歪曲,改变极端的信念或原则等CBT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及8周末,2组HAMD及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呈下降趋势(P<0.05),但联合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随访8个月,联合组HAMD及HAMA评分仍显著低于药物组(P<0.01).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可显著提高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且远期疗效较好.

    作者:韩丽霞;韩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目的:了解开放管理康复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情况及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康复指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对124例开放管理模式病房康复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124例患者GSES评分明显低于国内常模患者(25.68±0.64、28.67±5.21,P<0.01),MCMQ评分中面对维度评分明显低于国内常模,回避和屈服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均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低,应早期进行干预,积极探索应对指导策略,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进而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作者:张倬秋;赖华;周茜;李水英;段芬;邓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Pilate疗法对腰椎术后综合症的疗效

    目的:观察Pilate疗法治疗腰椎术后综合症(FBSS)的疗效.方法:FBSS患者151例,分为观察组79例和对照组72例,2组均进行针灸、按摩及物理因子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Pilate疗法训练腹横肌及腰部多裂肌,分别于治疗3及6个月时对2组采用数字疼痛评分(NRC)评价患者下背痛和腿痛的疼痛程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SF-36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并统计FBSS复发次数.结果:治疗3及6个月,观察组腰痛复发次数,NRC及O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F- 36评分除BP外其余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6个月时,SF-36中GH、SF及MH评分较治疗3个月时明显提高(P<0.05),但仍低于观察组.结论:Pilate疗法治疗FBSS安全有效,有助于保持良好的体态体姿、强健脊柱和保护腰椎、改善身体肌肉的平衡性和协调性,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洁;张颖;马洪喜;王文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S100A4蛋白对N2a细胞突起生长及骨架蛋白Tubulin聚合的影响

    目的:观察S100A4蛋白对N2a细胞突起生长及细胞内骨架蛋白tubulin聚合的影响.方法:在N2a细胞培养基中加入S100A4蛋白(A组)或DMSO(B组),使其终浓度为5 μmol/L,观察0、12、24及36h时间点N2a细胞突起的生长情况,测量突起长度,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N2a细胞内骨架蛋白tubulin的聚合情况.结果:2组孵育12h时,N2a A组细胞胞体均增大,部分细胞长出短小突起差异无统计意义;24 h时,A组的大部分N2a细胞生长出2~5个突起,平均突起长度较B组更长(P<0.05);36 h时A组部分N2a细胞突起交织成网络,且较B组发达(P<0.05).免疫印迹检测显示,A组N2a细胞12、24及36h,细胞浆内未聚合的tubulin含量较0h时减少(P<0.05),而B组N2a细胞内未聚合tubulin含量无明显改变.结论:S100A4蛋白能增加胞浆内骨架蛋白tubulin的聚合,促进N2a细胞突起的生长.

    作者:方征宇;熊亮;黄晓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作业疗法结合自助具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作业疗法结合自助具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偏瘫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各25例,均给予Bobath疗法及神经肌肉功能电刺激等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作业疗法及自助具训练.治疗前及治疗1、3个月后,采用Fugl-Meyer (FMA)评定量表评定患者上肢综合运动功能,Barthel(BI)指数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FMA评分2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2组BI及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作业疗法结合自助具训练在改善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有利于患者重返家庭,回归社会.

    作者:徐应乐;王俊华;徐远红;李海峰;钟伟华;杜慧君;谢谨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社区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模式的疗效

    目的:探讨社区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的效果.方法:59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社区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2组均开设家庭病床并在家中接受医务人员诊治.社区组增加神经发育、运动再学习和针刺疗法等康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采用综合痉挛量表(C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运动评定量表(MAS)、Berg平衡量表(BBS)、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Holden步行功能评定表(FAC)和改良Barthel指数(BI)评定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2个月后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2组FMA、MAS、BBS、PASS、FAC及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社区组提高更显著(P<0.05);CSS评分社区组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在社区开设家庭病床进行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朱穗恒;燕铁斌;江晓军;叶梅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影响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结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慢性期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按常规进行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同时加用风池、风府、哑门、完骨、翳明、廉泉等穴经皮电刺激治疗.2组治疗前后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0.0%、80.0%与13.3%、43.7%,P<0.01),且误吸性肺炎发生率亦显著低于对照组(3.3%与30.0%,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结合吞咽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慢性期吞咽困难患者的吞咽功能,显著降低误吸性肺炎的发生率.

    作者:龙耀斌;黄福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肌腱挛缩机制在分子水平的研究进展

    肌腱是肌腹两端的致密结缔组织,主要由胶原纤维束、束间结缔组织及散在分布的肌腱细胞构成.以往的研究证实应力作用下肌腱会按照Wolff定律进行更新和重建[1].但在长时间制动的情况下,细胞外基质中各种细胞因子、胶原酶及其抑制物的含量会出现异常改变,导致肌腱细胞、胶原纤维和细胞外基质的代谢紊乱,在形态上表现为肌腱的挛缩.本文就国内外肌腱内主要结构在代谢平衡紊乱时其分子水平的改变情况的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赵华昆;马燕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BI、FIM及ICF的应用

    1 常用ADL评定工具概述1.1 Barthel指数 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是从1955年开始就在美国Maryland州的部分医院中使用,Mahoney和Barthel[1]于1965年报道,当时称为马利兰残疾指数(maryland disability index,MDI),包括进食、洗涤、修饰、穿衣、大小便控制、用厕、床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10项内容,根据是否需要帮助及帮助程度的多少将其分为15、10、5及0分共4个等级,满分为100分.我国许多医院70年代后期也应用该指数来评定患者的ADL能力[2].经过多年临床应用,因其内容比较全面,计分简便、明确,以及信度和效度的研究,目前是国际上通用的ADL量表[3].

    作者:姚洁;尚少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腰腹肌肌力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目的:探讨腰腹肌力肌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LDH患者62例,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均给予腰椎牵引治疗,观察组加用腰腹肌训练测定系统训练腰背肌和腹肌肌力,力量采用患者测定大值的50%开始,逐渐增加,以患者耐受为度.治疗前后均采用腰腹肌肌力测定和日本骨科协会(JOA)腰椎疾患量表进行评定.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JOA评分及腰腹肌肌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LDH患者非手术治疗时采用腰腹肌肌力训练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且能够增强和巩固疗效,减少复发.

    作者:吴广一;白跃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语音均衡式识别能力评估

    目的:评估功能性构音障碍(FAD)患儿的语音均衡式识别能力,为其发病机制研究提供新的依据.方法:FAD患者68例(FAD组),另选择健康体检正常儿童50例为对照组.采用儿童语音均衡式识别能力评估表(孙喜斌词表)对2组进行声母和韵母识别能力评估.结果:FAD组患儿声母及韵母识别能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中重度FAD患儿声母韵母识别能力均明显低于轻度FAD患儿(P<0.05).结论:FAD患儿语音均衡式识别能力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语音均衡式识别能力落后可能是FAD的病因之一.

    作者:赵云静;孙洪伟;麻宏伟;李书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电磁刺激疗法在尿失禁治疗中的应用

    女性尿失禁是需长期治疗的顽固症.体外电磁波刺激(extracorporeal magnetic innervations,ExMI)和可携式功能性磁环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magnetic stimulation,FES)以及植入式骶骨神经调节治疗是目前认为是颇具潜力的疗法,治疗压力性、尿急性尿失禁、频尿综合征(过动性膀胱)、间质性膀胱炎和排尿功能障碍等,短期即显示有可观的疗效和改善,但长期疗效仍期待更多的临床观察.

    作者:曾锡坤;林志商;陈黎明;于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综合肺康复对尘肺病患者呼吸机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综合肺康复对尘肺病患者呼吸机能的影响.方法:尘肺病1期患者118例均给予药物和肺灌洗常规治疗,并配合物理疗法、运动训练、针刺推拿及健康教育等综合肺康复,评定治疗前后呼吸功能、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和焦虑程度.结果:治疗2个月后,118例患者肺功能检测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I)、每分钟大通气量(MVV)评分、运动能力以及呼吸肌耐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0.01);生活质量(SGRQ)及焦虑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综合肺康复对改善尘肺病患者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困难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均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孙杰;靳毅;张文君;尚波;张正华;韩萍;庄娜;许苗苗;康婧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齐刺配合艾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齐刺配合艾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方法:肱骨外上髁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齐刺配合艾灸,取阿是穴直刺一针,然后在该穴的两侧向阿是穴各斜刺一针,配合针刺手三里、外关、合谷穴,阿是穴与手三里行电针刺激,留针期间运用温和灸法灸阿是穴;对照组取阿是穴、手三里、外关、合谷等穴常规针刺.结果:治疗3周后,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2.5%、90.6%与46.9%、81.3%,P<0.05).结论:运用传统齐刺加艾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肘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优于普通针刺疗法,简便易行,值得借鉴推广.

    作者:覃彬森;李雅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标准化病人在康复评定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在康复评定学教学中采用标准化病人(SP)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康复治疗专业二年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2006级学生67人采用传统教学法(传统组),2007级学生(SP组)60例采用SP的教学法.课程结束后运用DREEM量表及考试成绩评价教学效果.结果:SP组学生DREEM量表的总分及各下位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0.01),且SP组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得分和操作考试得分显著高于传统组(P<0.01).结论:SP教学法适用于本科康复治疗专业学生的康复评定学教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春龙;余瑾;谢芹;李素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清热活血方药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比较清热活血方药和清热活血方药联合西药在提高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期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疗效.方法:RA患者78例,随机分为2组各39例.中药组给予清热活血方,每次200ml,每日2次,中西药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西药甲氨蝶呤10mg,每周1次.治疗前及治疗26、52、78及104周对2组患者进行健康评估问卷(HAQ)、及残障相关量表(HAQ-DI)评分.结果:治疗24周后,2组HAQ及HAQ-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52、78及104周后,HAQ及HAQ-DI评分均呈持续下降,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清热活血方药对于提高活动期RA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长期持久的疗效,可减缓残障的出现.

    作者:姜泉;李纪川;焦娟;陈立典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运动再学习对猴脑缺血损伤后脑血流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运动再学习疗法对脑缺血损伤后恒河猴脑血流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电凝法阻断恒河猴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制备成脑缺血损伤模型,术后采用觉醒意识水平肌力训练、协调能力及任务定向训练等运动再学习疗法(MRP),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SPECT)测定训练前后相关脑区脑血流量的变化.结果:MRP明显改善脑缺血损伤恒河猴的局部脑血流量,但不能改变脑缺血所致的右/左脑区脑血流量的不对称性.结论:MRP可以增加脑缺血损伤周围及相关脑区脑血流量,促进受损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尹勇;谷震;杨波;秦冬冬;潘雷;甘露;王廷华;胡新天;冯忠堂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急性期吞咽困难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急性期吞咽困难的疗效.方法:脑卒中急性期吞咽困难的患者126例,随机分为2组,各63例,均给予常规神经内科对症治疗和护理,综合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针灸、吞咽功能训练和康复护理等综合康复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2组临床疗效比较,综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1.9%与39.7%,P<0.05).结论:脑卒中后早期应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耐受性,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障碍程度,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李广萍;梁新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心理干预联合高压氧治疗耳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联合高压氧治疗对耳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耳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均行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认知干预、心理支持及健康教育等心理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治愈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6.7%、96.7%与6.7%、70.0%,P<0.01).结论:心理干预联合高压氧治疗耳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和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警戒征兆的研究进展

    精神分裂症终生发病率约为0.8%[1].其特点是精神病性复发[2].大量研究表明,在不连续用药或用安慰剂治疗情况下,年复发率高达60%~75%,在常规治疗条件下,年复发率为40%,在提供了佳药物治疗方案(对药物使用有很强的监管)以及广泛的心理社会支持下,年复发率降至20%,年青患者首次入院后较慢性患者复发率更高[3].本文拟综述通过早期识别和干预预防复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性复发警戒征兆的测量.

    作者:钟汉玲;蔡春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中国康复杂志

中国康复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主办: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