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谋勇
目的:探究品管圈在手术室安全核对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6月,自2017年1月起在手术室实施品管圈活动,以2016年下半年工作情况为对照组,2017年上半年工作情况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管理模式,观察组则应用品管圈活动进行手术室安全核对管理,比较两组手术室安全管理评分情况,并统计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上报率及上报及时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安全、环境管理、质量监控、消毒隔离、医疗文件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上报率及上报及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提高手术室安全核对管理质量,有效控制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不良事件的上报率及上报及时率.
作者:杨红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利用中医体征分型对消化内科溃疡患者进行饮食调控护理的启发.方法:选取由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消化内科溃疡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饮食调控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体征分型后针对性进行饮食调控护理.治疗结束后,对治疗效果、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疾病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痊愈、显效、有效人数均略高于对照组,无效人数略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中医体征分型对消化内科溃疡患者进行饮食调控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降低疾病复发率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溃疡的愈合和炎症的消除.
作者:叶国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胃息肉时实施风险管理的作用.方法:选取在医院应用内镜手术治疗的胃息肉患者,时间范围为201 6年2月~2017年2月,研究对象共84例,其中的42例为观察组,42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干预法,观察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及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不同护理干预后,患者术后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内镜治疗下的胃息肉患者,通过实施风险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同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大大降低,提高了患者术后舒适度及生活质量.
作者:胡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究柔性管理用于急诊科护理管理对护士工作积极性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6月,自2017年1月起在急诊科中实施柔性管理,以2016年下半年工作情况为对照组,以2017年上半年工作情况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评分,并采用调查问卷了解两组医生、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士的团队合作、问题反馈、管理参与、自我培训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生、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柔性管理措施应用于急诊科护理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改善了医生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海芬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心电图在临床上的应用具有悠久历史,心电图机主要是被用于记录患者心脏活动时所产生的生理电信号的仪器,因其诊断技术操作简单,且价格合理、对患者无损伤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诊断.当前心电图主要用于临床诊断心血管疾病,随着临床诊断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医院心电病理学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使以往较多传统观点发生根本性改变,然心电图实际操作中需不断积累经验,要求医师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和熟练的操作技术,如医师不严格遵守相关规则制度或操作不熟练则会致心电图诊断错误,给临床医师诊断疾病和制定治疗方案造成一定影响,终可能会影响患者预后.文章就医院心电图技术使用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相应改进对策,旨在提高医院心电图诊断技术,更好的配合临床医师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单米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柔性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采取柔性护理管理的妇产科为观察组,选取2015年采取传统护理管理模式的妇产科为对照组,比较两个年度的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护理人员的考核优秀率、护理差错率、护理投诉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工作质量、考核优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差错率、护理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柔性管理不仅有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而且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作者:嵇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在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患者疼痛指标和疼痛阈值的影响.方法:将医院收治的9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术期在此基础上增加情志护理,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疼痛指标和疼痛阈值的变化.结果:护理前两组的疼痛指标和疼痛阈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的疼痛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阈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可显著改善临床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减缓疼痛,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张敏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究追踪方法学在肝胆胰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问为201 6年7月~2017年6月,自2017年1月起在外科病区实施基于追踪方法学的护理管理措施,以201 6年下半年护理工作情况为对照组,以2017年上半年护理工作情况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患者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并采用调查问卷了解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基础护理、健康宣教、专科护理、护理安全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将追踪方法学应用于肝胆胰外科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加速患者的恢复,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建红;陈子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对药物化学、药理学和医药商品学进行教学改革,将学习难度较大又很重要的药物化学、药理学和医药商品学进行整合,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并结合制药行业“应用型”人才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郑晓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评估一体化管理理念对缓解肿瘤放疗诱发局部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接受肿瘤放射治疗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理念下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一体化管理理念下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皮肤损伤时间、程度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31d后皮肤发生损伤的比例和皮肤损伤程度达到Ⅲ级的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一体化管理理念下的护理干预,患者皮肤损伤程度显著降低,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说明一体化管理理念对缓解肿瘤放疗诱发局部皮肤损伤可以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夏婕;贺华香;陈兰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对降低结核科患者口服药差错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医院进行口服药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引入护理标识并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用药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标识用于结核科患者口服药物护理效果明显,能够有效降低口服药的差错发生率,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高丹;黄金鹏;周玲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基于微信平台的认知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6年5月~2017年6月之间金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4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对照组67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67例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认知干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出院前、出院1个月时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情况,并采用问卷调查了解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前、出院1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认知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
作者:杜蓓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对血液科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探究其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5月在医院血液科接受治疗的132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患者意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也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科患者在常规护理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也较高.
作者:董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手术室护士进行术前访视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入住医院的100例需行手术的外科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手术室护士给予术前访视,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及对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手术室护士进行术前访视在外科手术管理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手术的了解与认识,以便于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应对手术,同时还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柏坤;黄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调查分析患者和医务人员对门诊医患关系的认知差异,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出合理对策.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患者和医务人员分别进行医患关系的认知调查,找出影响医患和谐关系的l大素,提出合理化建议.结果:患者与医护人员在门诊医患关系的认知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导致门诊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为认知上存在较大差异,患者认为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为医患沟通、服务态度差、医护人员责任心差和门诊流程繁琐;医护人员认为是医患沟通、患者期望值高、门诊流程繁琐和患者缺乏医学知识.医患双方在选择医护人员责任心差、不良医德医风、患者期望值高、患者缺乏医学知识、患者文化程度低及服务态度方面差异显著(P<0.05).结论:门诊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需要医院和患者共同努力.
作者:刘品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医院于2015-2016年对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风险事件进行了归纳整理,对其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医院2015-2016年手术室护理中共出现护理风险事件29例,其中因医疗环境因素引发护理风险事件8例,因护理人员因素引发护理风险事件7例,因护理操作因素引发护理风险事件5例,因感染因素引发护理风险事件5例,因管理因素引发护理风险事件4例.结论:医疗环境、护理人员、护理操作、感染及管理均是影响手术室护理安全的危险因素,只有针对护理不安全因素强化相应管理,并给予有效的防范措施,就可以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
作者:陈芬;姚惠君;陈莉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随着超声技术的快速发展,超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诊疗中,为广大患者和医师提供便利.此外,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超声科也逐渐变化,然在超声科规模扩大的同时,其在质量方面也暴露出不足之处,如专业设置混乱、操作人员技术参差不齐、操作不规范等.然超声科这些质量问题将直接影响患者疾病诊断和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终影响患者预后,甚至因此而引发医患纠纷,给超声科乃至医院造成一定损失,且不利于超声科的发展.为更好地完善鄞州人民医院超声科质量控制,特对超声科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相应改进对策,旨在提高超声科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和临床医师,同时促进超声科的发展,为医院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实现和谐、稳定、持续性发展目标.
作者:李青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产科护士情绪管理和临床沟通能力的培训策略及其对产妇情绪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6月.自2017年1月起对产科护士实施情绪管理和临床沟通能力培训,以2016年下半年为实施前,以201 7年上半年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产科护士情绪管理和临床沟通能力评分差异,调查干预前后产妇产后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及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后产科护士的情绪管理和临床沟通能力评分均较实施前显著提升(P<0.05);实施后产妇产后的HAMA、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产妇平均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针对产科护士实施情绪管理和临床沟通能力的培训,能够提高护士的情绪管理能力和沟通技巧,更好地改善产妇的产后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产妇的满意度.
作者:倪妙淼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急诊科输液患者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并提出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6年急诊科输液患者中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包括环境因素、护理因素、患者因素等,针对这些因素提出干预对策,包括改善输液环境、加强环节管理、落实在职培训、促进护患交流、增强法律意识等.结果:针对急诊科输液患者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实施改进措施后,急诊科输液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了解急诊科输液患者护理中的风险因素,针对性的制定管理策略并有效落实,可显著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袁佳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的措施与成效.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于血透室中进行护理的2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医院于2017年1月开始实施护理流程管理,通过一系列方法对护理流程管理的成效进行评估,护理流程管理的主要评价内容有患者满意度、风险发生率、护理服务态度、健康知识宣讲、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及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等.结果:医院实施护理流程管理后,风险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而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态度、健康知识宣讲、专业技术水平及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评分也明显增加(P<0.05).结论:在血透室实施护理流程管理,能够有效降低风险的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不断改善医患关系,从而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
作者:王洁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