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咽癌化疗患者抑郁状态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赖淑清;黎佩珍;吴小琴

关键词:癌症, 化疗, 适应障碍, 社会支持
摘要:目的:了解鼻咽癌化疗患者的抑郁状态及社会支持情况,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100例鼻咽癌化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100例患者SDS评分及SSRS总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1),其中43例存在抑郁状态(43%);100例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水平较正常人高(P<0.01);其抑郁状态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关系(r=-0.785,P<0.01);年龄、性别、学历、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不同,其患者抑郁状态与社会支持情况则存在差异.结论:鼻咽癌化疗患者抑郁状态与社会支持密切相关,应重视社会支持系统对改善鼻咽癌化疗患者抑郁状态的作用,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中国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男性血清雌激素浓度与骨密度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男性血清雌激素浓度变化对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选择主诉有腰痛的男性患者39例,采用双能X线(DEXA)测定其BMD;根据BMD值分为骨量正常组13例,骨量减少组11例及骨质疏松组15例,均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3组患者血清雌二醇(E2)的浓度,并统计分析3组间的差异.结果:与骨量正常组比较,骨质疏松组血E2浓度明显下降(P<0.05);正常组、骨质疏松组与骨量减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雌激素浓度的变化是决定男性骨质疏松发生的重要原因.

    作者:程英雄;庄洪;赵可伟;陈少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镫骨肌反射在Bell's面瘫诊治中的应用

    2008年9月~2009年1月在我科就诊的Bell's面瘫患者30例,均符合Bell's面瘫的诊断标准[1],表现为单侧面颊部动作不灵,口角歪斜,无传导病变存在和听力下降症状.男18例,女12例;年龄20~68岁;病程1~14 d.30例患者均采用丹麦OTO100型中耳分析仪分别于发病初期与恢复后各进行一次镫骨肌声导抗测试,压力-400~+200Dapa,探测音为226 Hz,反射时跨9 s,通过用3种不同频率的纯音刺激后,观察并记录其镫骨肌反射,凡出现反射为阳性,不出现反射为阴性.

    作者:马晶;严发泽;刘维荣;陈雯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及家属同步施教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及其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66例高血压病患者及其家属,在社区实施为期1年的高血压病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前后检测患者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体质量的变化以及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评定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1年后,66例患者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各项目、体质量超标情况较干预前改善,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干预前提高,生活质量量表各因子评分(除环境领域和精神支柱因子外)和总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及其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金丽华;王云霞;陈灵;鄢风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西结合呼吸康复训练对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西结合治疗及呼吸康复训练对慢阻肺(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8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A、B、C、D 4组各20例,A组单纯药物治疗;B组配合传统中医气功训练;C组配合现代呼吸肌训练;D组综合前3组的方法综合治疗.训练前及训练后1、3、6及12个月时评定4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FEV1%pre,FEV1/FVC%)及COPD生存质量问卷(CRQ)调查.结果:A组训练前及训练后各时间段肺功能指标及CRQ各项评分均无明显改变.B、C、D组训练后1及3个月时各项评定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改善;训练后6个月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与B、C组比较,D组表现更显著(P<0.05).B组CRQ单因子情感评分高于C组(P<0.05).结论:现代与传统呼吸康复训练方案均能很好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及生存质量,但2种方案结合治疗COPD,则患者的各项评定指标改善更突出.4组治疗时间提示康复训练具有时间依赖性及累积效应,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作者:徐远红;王俊华;杨凤翔;何小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药离子透入配合针刺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目的:观察中药离子透入配合针刺、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均给予针刺及推拿治疗.观察组同时采用洋金花镇痛液中药离子透入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2组目测类比定级法(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在治疗中增加中药离子透入可明显减轻疼痛,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张红星;邹燃;黄国付;余南才;黄浩;易艳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各45例,均按脑血管疾病的常规治疗.训练组患者配合康复训练,包括急性期正确肢体摆放,恢复期控制肌痉挛及肢体功能训练、ADL训练等.分别于康复训练前和训练6周后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定患者的ADL能力,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 SES)评定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和自尊水平.结果:经过6周治疗,训练组患者BI和SE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SAS和SDS评分明显下降(均P<0.01);对照组仅BI评分有明显提高(P<0.05).2组间比较,训练组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配合康复训练可显著促进偏瘫肢体功能的恢复和ADL能力提高,从而减轻或消除其焦虑及抑郁情绪,提高自尊水平,对全面康复形成良性循环.

    作者:崔红缨;王忠华;邓景元;崔延超;张蕾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自制气管盘固定带

    材料:棉布,长22 cm,宽6 cm,棉系带,长52 cm,宽0.5 cm.(自制或取用) 制作方法:取一块长22 cm,宽6 cm的棉布块,将宽边对折,再将两头裁成半圆形,缝制平整即制成颈项片,分别将两根白色系带从1/3处与颈项片的圆形两边相连即制作完成.

    作者:潘清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脑外伤患者认知障碍的特点及康复疗效分析

    目的:检测不同部位脑外伤患者恢复期的认知功能障碍特点及康复治疗后的效果.方法:脑外伤恢复期患者125例,均按颅脑损伤常规治疗,并配合高压氧及康复疗法等治疗.于治疗前后通过认知评定成套测验量表(LOTCA)对患者进行认知障碍程度评分.结果:125例患者中左侧半球损伤患者在定向和思维障碍上明显重于右侧.双侧大脑半球或弥漫性脑损伤患者认知障碍更为广泛,LOTCA测验的各个项目分普遍低于正常值.经康复治疗70 d后,84例获完整资料,LOTCA总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其中左侧或双侧损伤患者提高幅度较右侧明显.结论:不同部位脑外伤患者表现出不同的认知障碍特点.传统的综合康复治疗对于脑外伤后认知障碍具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张皓;张小年;山磊;王晓艳;孙新亭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股骨髁上骨折术后早期康复治疗对患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股骨髁上骨折术后早期康复治疗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股骨髁上骨折术后患者65例,随机分为康复组32例与对照组33例,2组均行膝关节逆行交锁髓内钉术,术后常规抗感染、消肿止痛、促进骨折愈合等药物治疗.对照组以卧床休息为主,康复组术前后均进行关节功能训练、肌力训练;并于术后配合物理因子等治疗.结果:治疗3个月后,康复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关节活动范围(RO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股骨髁上骨折术后早期的综合康复治疗对膝关节功能恢复有显著促进作用.

    作者:席建明;宋朝;张志杰;刘宇恒;贾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左旋氨氯地平对脑梗死后血压调控及临床预后的观察

    目的:研究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对血压调控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3组各20例,均根据脑梗死病情给予常规静脉药物治疗;同时A组给予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 mg(8 Am);B组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10 mg(8 pm);C组必要时服用利尿剂控制血压.于入院时及治疗各时段进行血压、空腹血糖及血乳酸浓度监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检测颈内动脉内膜厚度,计算中风体积等.结果:治疗7 d时,A组患者血压,血糖及血乳酸浓度均明显低于B、C组(P<0.05).治疗1个月时临床疗效比较,A组无变化率明显低于B、C组(P<0.05).治疗3个月后颈内动脉内膜厚度及梗死病灶比较,A组显著小于B、C组(P<0.05,0.01).结论:左旋氨氯地平对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预后均具有显著的临床优势,可作为脑梗死患者血压调控治疗用药的首选.

    作者:刘玲玉;吕志华;陈斌;廖秋霞;黄家彬;汪保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康复护理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2009年1~11月我科收治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110例,男69例,女41例;年龄18~93岁,平均57岁;病程1~7 d;单纯下肢骨折45例,多发骨折并发血管神经损伤28例,多发骨折并发创伤性休克10例,髋部骨折手术27例(其中关节置换13例),其中并发高血压或糖尿病1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均按骨科下肢骨折常规处理和护理,观察组增加功能锻炼康复护理方法.

    作者:左金梅;张琼;左霞;陈玉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同步应用生物刺激反馈和空气压力波治疗脑卒中痉挛上肢

    目的:探讨同步应用生物刺激反馈和空气压力波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屈肌痉挛及运动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偏瘫上肢屈肌痉挛、改良Ashworth量表评定≥2级的脑卒中患者44例,随机分为A、B 2组各22例,均按脑血管病常规处理和康复治疗.A组并同步应用生物刺激反馈仪训练患侧肱三头肌,空气压力波治疗仪牵张桡和尺侧腕屈肌、指浅屈肌等,30 min;B组则先用生物刺激反馈仪治疗30 min后休息15 min,再空气压力波治疗仪治疗30 min.2组均每日1次.结果:治疗3周后,2组患侧肘和手改良Ashworth 量表分级较治疗前明显降低,Fugi-Meyer运动功能量表、Brunstrom上肢功能评价法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提高(P<0.01);A组Fugi-Meyer治疗前后差值明显高于B组,其疗效优于B组(均P<0.05).结论:同步与非同步应用生物刺激反馈疗法和空气压力波治疗均能缓解偏瘫上肢痉挛状态,提高运动功能,但同步应用的效果更明显.

    作者:乔蕾;杨坚;张颖;李擎;李洪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脑梗死后焦虑与认知功能及ADL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焦虑与认知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关系.方法:1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分为焦虑组78例和无焦虑组98例.运用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及Barthel指数(BI)检测2组患者的认知状况及ADL,分析HAMA评分与MMSE、B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焦虑组患者MMSE、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低于无焦虑组(P<0.05).HAMA总分及其精神焦虑、躯体焦虑因子分与MMSE中的注意力/计算力、短程记忆、语言理解等因子分和BI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0.01).结论:脑梗死急性期焦虑状态与认知功能和ADL能力密切相关,对患者的功能恢复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

    作者:黄小波;李宗信;王宁群;陈文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神经生长因子结合康复治疗腓总神经卡压症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对腓总神经卡压症的疗效.方法:腓总神经卡压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各32例,均给予手法、神经肌肉电刺激及增强肌力的康复功能锻炼等治疗.观察组增加肌肉注射神经生长因子20 μg/d.结果:观察组平均治疗33 d,对照组治疗45 d后,观察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3.1%、93.8%与34.4%、71.9%,P<0.05).结论:肌注神经生长因子,同时结合康复疗法治疗腓总神经卡压症可以明显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王学志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颈椎定点伸引术结合肌肉起止点疗法治疗颈源性高血压

    目的:观察颈椎定点伸引术结合肌肉起止点疗法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颈源性高血压患者106例,随机分为A、B 2组各53例,均服用常规降压药和采用肌肉起止点疗法,弹拨、拿捏,隔日1次.A组同时加用颈椎定点伸引术,5~7 d 1次.治疗前后2组各测量血压,评定症状积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0~30 d,颈肩部症状积分和血压指数2组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与B组比较,A组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A组高于B组(64.2%、96.2%与45.3%、86.8%,P<0.05).结论:颈椎定点伸引术结合肌肉起止点疗法可纠正颈椎的移位,缓解颈交感神经的刺激,使血压明显下降,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李秀玲;杜磊;李藏芬;李雪清;白爱林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ADL能力的影响.方法:81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41例与对照组40例,均按脑血管疾病治疗方案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患者病情稳定1周内配合功能训练、物理因子及针刺等综合康复治疗.结果:治疗2个月后,2组患者Fug-Meyer运动功能评定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0.01),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ADL的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项俊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半夏泻心汤配合针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配合针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RED)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GRED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40例均口服半夏泻心汤配合针刺内关、中脘、足三里等穴治疗;西药组38例均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结果:治疗8周后,2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显著低于西药组(均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97.5%与81.6%,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配合针刺治疗可提高GRED的临床效果.

    作者:江超先;刘兴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综合应用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构音障碍

    目的:探讨应用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所致构音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60例脑卒中构音障碍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各30例,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A组加用发音肌电刺激,患者同时配合主动肌肉收缩.结果:治疗28 d后,2组构音障碍检查法分级评定均有显著提高(P<0.01).A组言语功能>3级的患者明显多于B组(P<0.05);有效率高于B组(97%与77%,P<0.05);生活质量评定量表(WHQQL-100)评分,A组亦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发音肌电刺激配合主动训练对脑卒中构音障碍的恢复有显著促进作用.

    作者:唐颖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经脉配穴法选穴针刺对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经脉配穴法选穴针刺对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60只,10只为空白组;50只制作为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和针刺组A、B、C、D各10只.针刺组A取本经配穴,B取表里经配穴,C取同名经配穴,D取他经配穴,分别给予电针治疗7 d.7 d后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胃黏膜及血浆PGE2、SS、TNF-α的浓度;免疫组化法检测胃黏膜EGF和TGF-α的表达.结果:PGE2浓度,针刺组A明显高于模型组和针刺组D;胃黏膜及血浆SS浓度,针刺组A、B、C均显著高于模型组,且A明显高于B、C、D;胃黏膜及血浆TNF-α浓度,针刺组A、B、C均显著低于模型组、针刺组D(P<0.01),其中A、B低于C;与其它组比较,针刺组A能上调EGF及TGF-α的表达(P<0.05,0.01).针刺组B能上调EGF的表达(均P<0.05,0.01).结论:通过选穴针刺对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介质TNF-α释放,促进内源性保护物质PGE2、SS合成及EGF和TGF-α在胃黏膜的表达有关,但存在差异.本经配穴法作用明显,其保护效应与以上各方面均相关;表里经配穴法侧重于调整TNF-α、SS的合成、释放及促进EGF的表达;同名经配穴法侧重于调整TNF-α、SS的合成、释放;他经配穴法则对上述调整作用不明显.

    作者:钟艳;严洁;罗晓婷;李禹含;王晓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呼吸操训练对COPD行肺减容术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身呼吸操训练对慢阻肺(COPD)患者肺减容术(LVRS)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102例COPD行肺减容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均于术后当日配合常规呼吸训练,观察组增加全身呼吸操.结果:训练6个月时2组肺功能(FEV1、 FVC、FEV1/ FVC)均较训练1及3个月时有明显提高,观察组提高更明显(均P<0.05).结论:增加全身呼吸操训练对提高LVRS患者的肺功能有显著促进作用.

    作者:王君慧;汪晖;董翠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中国康复杂志

中国康复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主办: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