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制气管盘固定带

潘清莲

关键词:颈项片, 棉系带, 气管盘固定带
摘要:材料:棉布,长22 cm,宽6 cm,棉系带,长52 cm,宽0.5 cm.(自制或取用) 制作方法:取一块长22 cm,宽6 cm的棉布块,将宽边对折,再将两头裁成半圆形,缝制平整即制成颈项片,分别将两根白色系带从1/3处与颈项片的圆形两边相连即制作完成.
中国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肢体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

    目的:了解成年肢体残疾人的康复需求状况,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67例残疾人采用结构式问卷调查表调查,主要内容包括残疾类别、致残时间、生活自理程度及对医疗康复、功能训练、辅助器具、教育培训、社会生活信息资讯等的需求.结果:67例残疾人中,截瘫偏瘫占调查类型的首位,致残时间1~3年及生活可部分自理的患者占大多数;67例患者以手术、药物治疗、运动功能训练、行动辅助器具、职业培训、家庭成员支持及残疾人相关优惠政策等的需求为主.结论:重视肢体残疾人的康复需求,针对康复需求的多样性,提供有针对性康复服务,是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张金明;高秋菊;高宇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精神病性抑郁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精神病性与非精神病性抑郁的症状特点、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167例抑郁症患者根据抑郁症状不同分为精神病性抑郁75例(A组)和非精神病性抑郁92例(B组),采用自编调查问卷表对2组患者的症状特点、心理社会因素、治疗及转归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患者因心理社会影响因素及主要精神症状中精神运动性迟滞、绝望、乐趣丧失、自责自罪和自杀行为等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及联合用药的患者亦多于B组(P<0.05,0.01);其起效时间及治疗转归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病性抑郁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影响较大,应重视和减少不良因素对患者的刺激.

    作者:彭星星;孙祺章;黄雄;黄雄;余国权;林育华;黄金满;姜南;陈栋旋;聂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对膝关节粘连关节镜松解术后的治疗作用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膝关节粘连所致膝关节功能障碍关节镜松解术后的治疗作用.方法:膝关节粘连所致膝关节功能障碍关节镜松解术后患者4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各15例,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12周,观察组增加NJF法训练,对照组1加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PNF)训练,对照组2加用关节松动术训练.结果:治疗12周时3组患者膝关节主动活动度范围、膝关节百分评分及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与治疗4周时比较均有提高,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1和对照组2比较,观察组表现更明显(P<0.05).结论:NJF对膝关节粘连所致膝关节功能障碍关节镜松解术后患者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吴洪;冉春风;刘丽平;兰才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呼吸操训练对COPD行肺减容术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身呼吸操训练对慢阻肺(COPD)患者肺减容术(LVRS)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102例COPD行肺减容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均于术后当日配合常规呼吸训练,观察组增加全身呼吸操.结果:训练6个月时2组肺功能(FEV1、 FVC、FEV1/ FVC)均较训练1及3个月时有明显提高,观察组提高更明显(均P<0.05).结论:增加全身呼吸操训练对提高LVRS患者的肺功能有显著促进作用.

    作者:王君慧;汪晖;董翠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颈椎定点伸引术结合肌肉起止点疗法治疗颈源性高血压

    目的:观察颈椎定点伸引术结合肌肉起止点疗法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颈源性高血压患者106例,随机分为A、B 2组各53例,均服用常规降压药和采用肌肉起止点疗法,弹拨、拿捏,隔日1次.A组同时加用颈椎定点伸引术,5~7 d 1次.治疗前后2组各测量血压,评定症状积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0~30 d,颈肩部症状积分和血压指数2组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与B组比较,A组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A组高于B组(64.2%、96.2%与45.3%、86.8%,P<0.05).结论:颈椎定点伸引术结合肌肉起止点疗法可纠正颈椎的移位,缓解颈交感神经的刺激,使血压明显下降,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李秀玲;杜磊;李藏芬;李雪清;白爱林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心理疏导结合路优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

    目的:观察心理疏导结合路优泰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的作用.方法:64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各32例,均按脑血管病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并口服路优泰片300 mg,每日3次.A组同时配合心理疏导,包括心理安慰、日常行为劝导和思维交流等.2组均于治疗前、治疗3周时及停止治疗3周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ADL评分.结果:治疗3周时,HAMD评分,2组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ADL评分明显提高(P<0.05,0.01);与B组比较,A组表现更显著(P<0.05).在停止治疗的3周后A组HAMD评分无反复,B组明显上升;ADL评分与治疗3周时比较2组均仍有上升,A组更明显.结论:心理疏导结合路优泰治疗能显著改善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ADL,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应用依从性好.

    作者:王梅康;郝晋东;李卉;李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时机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时机及方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40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根据发病至手术时间分为超早期(出血<7 h)手术66例(A组),早期(出血8~24 h)手术40例(B组)及延迟(出血>24 h)手术34例(C组);根据出血部位,出血量及血肿是否破入脑室,而选择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板减压术或单侧或双侧脑室外引流术等术式.术后平均随访2年,按ADL能力分级法评定患者生存状况.结果:按ADL能力分级法,A组及B组ADL达1~3级比率明显高于C组,死亡率明显低于C组(均P<0.05);A组与B组比较,ADL达3、4级和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比较,ADL达5级的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的选择是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

    作者:高晨;周敏慧;刘耀明;贺云飞;马宝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自制气管盘固定带

    材料:棉布,长22 cm,宽6 cm,棉系带,长52 cm,宽0.5 cm.(自制或取用) 制作方法:取一块长22 cm,宽6 cm的棉布块,将宽边对折,再将两头裁成半圆形,缝制平整即制成颈项片,分别将两根白色系带从1/3处与颈项片的圆形两边相连即制作完成.

    作者:潘清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镫骨肌反射在Bell's面瘫诊治中的应用

    2008年9月~2009年1月在我科就诊的Bell's面瘫患者30例,均符合Bell's面瘫的诊断标准[1],表现为单侧面颊部动作不灵,口角歪斜,无传导病变存在和听力下降症状.男18例,女12例;年龄20~68岁;病程1~14 d.30例患者均采用丹麦OTO100型中耳分析仪分别于发病初期与恢复后各进行一次镫骨肌声导抗测试,压力-400~+200Dapa,探测音为226 Hz,反射时跨9 s,通过用3种不同频率的纯音刺激后,观察并记录其镫骨肌反射,凡出现反射为阳性,不出现反射为阴性.

    作者:马晶;严发泽;刘维荣;陈雯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评价齐拉西酮与氯氮平对首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7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40例与氯氮平组39例,分别给予口服齐拉西酮与氯氮平治疗12周.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分别评定2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社会功能缺陷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2组的PANSS总分和各因子分均显著下降(P<0.05,0.01),齐拉西酮组阴性症状评分低于氯氦平组(P<0.01);SDSS各条目评分2组均明显下降(P<0.05,0.01),齐拉西酮组在家庭内外活动、对外界兴趣、社会性退缩、婚姻职能、责任心和计划性6个条目评分明显低于氯氮平组(P<0.05,0.01);齐拉西酮组的GQOLI-74总分及躯体维度、心理维度、社会功能维度评分明显高于氯氮平组(P<0.01);齐拉西酮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小于氯氮平组(37.5%与66.7%, P<0.01).结论:齐拉西酮的疗效与氯氮平相当,但副作用小;对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更明显.

    作者:段武钢;曾德志;罗建武;商秀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手法配合中药薰洗治疗MasonⅠ、Ⅱ型桡骨小头骨折

    目的:比较手法配合中药薰洗治疗MasonⅠ、Ⅱ型桡骨小头骨折与传统石膏固定方法的治疗效果及对肘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43例MasonⅠ、Ⅱ型桡骨小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石膏组22例采用长臂石膏托固定4周后拆除进行功能锻炼;康复组21例骨折后不用外固定或短期内应用(3~10 d),早期进行手法治疗配合中药薰洗及功能锻炼.结果:治疗4周后,康复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石膏组(100.0%与81.8%,P<0.05).结论:早期进行手法配合中药薰洗可显著促进MasonⅠ、Ⅱ型桡骨小头骨折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李大明;程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综合应用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构音障碍

    目的:探讨应用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所致构音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60例脑卒中构音障碍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各30例,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A组加用发音肌电刺激,患者同时配合主动肌肉收缩.结果:治疗28 d后,2组构音障碍检查法分级评定均有显著提高(P<0.01).A组言语功能>3级的患者明显多于B组(P<0.05);有效率高于B组(97%与77%,P<0.05);生活质量评定量表(WHQQL-100)评分,A组亦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发音肌电刺激配合主动训练对脑卒中构音障碍的恢复有显著促进作用.

    作者:唐颖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康复护理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2009年1~11月我科收治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110例,男69例,女41例;年龄18~93岁,平均57岁;病程1~7 d;单纯下肢骨折45例,多发骨折并发血管神经损伤28例,多发骨折并发创伤性休克10例,髋部骨折手术27例(其中关节置换13例),其中并发高血压或糖尿病1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均按骨科下肢骨折常规处理和护理,观察组增加功能锻炼康复护理方法.

    作者:左金梅;张琼;左霞;陈玉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西结合呼吸康复训练对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西结合治疗及呼吸康复训练对慢阻肺(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8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A、B、C、D 4组各20例,A组单纯药物治疗;B组配合传统中医气功训练;C组配合现代呼吸肌训练;D组综合前3组的方法综合治疗.训练前及训练后1、3、6及12个月时评定4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FEV1%pre,FEV1/FVC%)及COPD生存质量问卷(CRQ)调查.结果:A组训练前及训练后各时间段肺功能指标及CRQ各项评分均无明显改变.B、C、D组训练后1及3个月时各项评定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改善;训练后6个月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与B、C组比较,D组表现更显著(P<0.05).B组CRQ单因子情感评分高于C组(P<0.05).结论:现代与传统呼吸康复训练方案均能很好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及生存质量,但2种方案结合治疗COPD,则患者的各项评定指标改善更突出.4组治疗时间提示康复训练具有时间依赖性及累积效应,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作者:徐远红;王俊华;杨凤翔;何小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男性血清雌激素浓度与骨密度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男性血清雌激素浓度变化对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选择主诉有腰痛的男性患者39例,采用双能X线(DEXA)测定其BMD;根据BMD值分为骨量正常组13例,骨量减少组11例及骨质疏松组15例,均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3组患者血清雌二醇(E2)的浓度,并统计分析3组间的差异.结果:与骨量正常组比较,骨质疏松组血E2浓度明显下降(P<0.05);正常组、骨质疏松组与骨量减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雌激素浓度的变化是决定男性骨质疏松发生的重要原因.

    作者:程英雄;庄洪;赵可伟;陈少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ADL能力的影响.方法:81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41例与对照组40例,均按脑血管疾病治疗方案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患者病情稳定1周内配合功能训练、物理因子及针刺等综合康复治疗.结果:治疗2个月后,2组患者Fug-Meyer运动功能评定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0.01),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ADL的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项俊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ERK1/2阻滞剂U0126抑制高频磁刺激引起的星形胶质细胞迁移

    目的: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U0126对高频磁刺激促进星形胶质细胞迁移作用的影响,为选择合适的阻滞剂量提供依据.方法:24只SD大鼠制作为脊髓损伤模型,按U0126浓度随机分为对照组(0 mg/kg)、低剂量组(0.1 mg/kg)、中剂量组(0.2 mg/kg)及高剂量组(0.4 mg/kg)各6只,U0126注射24 h后4组均每日给予磁刺激,频率10 Hz、强度1.52 T,刺激量30脉冲,于第14天,大鼠处死,采用图像分析系统观察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微管相关蛋白-2(MAP-2)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的表达及脊髓损伤空洞体积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低、中及高剂量组脊髓损伤空洞体积随着U0126剂量的增加逐渐增大,GFAP、ERK1/2的阳性表达逐渐减弱(均P<0.05),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剂量组差异不明显.4组病灶区域MAP-2均呈阴性表达.结论:不同剂量的U0126可抑制磁刺激引起的星形胶质细胞的迁移.0.2 mg/kg既可以完全抑制EPK信号通路,又可以减少U0126的用量,因此是一个较合适的剂量.

    作者:李哲;方征宇;黄晓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配合中医情志疗法对脑卒中后失语患者的作用

    目的:探讨辅助中医情志疗法在脑卒中失语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40例脑卒中失语症患者分为A、B 2组各20例,均按病情给予药物治疗和针灸、语言训练等康复疗法.A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融入中医情志疗法,内调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外调按阴阳五行进行静息和全身按揉.结果:治疗1月后,2组患者ABC失语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0.01),且A组高于B组(P<0.05).临床疗效比较,A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情志疗法可使脑卒中失语患者的言语恢复速度加快,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邢曼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在帕金森病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帕金森病(PD)的发病机制是多方面的,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同时从各个方面研究PD发病机制的方法.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全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能够便捷、高效的寻找与疾病有关的基因表达改变,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发病机制研究.有人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对各种PD模型和尸检标本进行基因表达研究,并应用系统学方法对PD患者和PD动物模型不同脑区的基因表达进行分析.这些研究有助于发现易感基因、寻找疾病的生物标志及新的治疗靶点.本文对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在PD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徐芳;魏桂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精神疾病患儿家长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精神疾病患儿家长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CL-90对98例精神疾病患儿家长采用问卷调查,并结合调查结果进行心理测评评分,并对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回收有效调查表98份(100%).调查测评显示,患儿家长SCL-90的总分和各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0.01),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经济状况、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患儿的住院次数及对疾病的了解程度等.结论:应重视精神疾病患儿家长的心理健康,患儿状况和需求,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与干预.

    作者:唐中玉;王继中;谢俊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中国康复杂志

中国康复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主办: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