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刚;陆德青;李淑香
目的:观察关节持续被动活动(CPM)治疗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63例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分为CPM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CPM组加用CPM.结果:治疗2个月后,CPM组患者肘关节活动范围及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PM能显著提高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
作者:卞荣;万里;王国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弯套针旋转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P)的疗效.方法:150例LDP患者分成2组,均注射臭氧15~30 ml(60 μg/ml),观察组85例采用弯套针旋转法注射;对照组65例采用常规方法注射.结果:治疗6个月后2组LDP评价表各项目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1);2组间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复发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8.2%与20.0%,P<0.05),治疗后观察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弯套针旋转法与传统注射方法比较疗效更明显,复发降低,而且无需反复多次穿刺,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作者:瞿群威;陈四海;夏数数;吴曦;杨晖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表面肌电(sEMG)图是采用皮肤(表面)电极放置在目标肌肉表面,通过对单块或一组、多组肌肉集合性肌电活动的同时记录,采集肌肉活动/动作(等张、等长、等速)时的肌电信号对神经肌肉功能作定量和定性分析,并推测神经肌肉的病变特性,主要适用于康复医学功能及疗效的评价与治疗[1-4]和体育运动中疲劳相关的肌肉力学分析[5,6].
作者:穆景颂;倪朝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拨经疗法(指拨法)治疗小儿脑瘫肘关节屈曲畸形的疗效.方法:脑瘫肘屈曲畸形患儿60例,均采用拇指反复拨动手厥阴心包经天泉至内关的经穴,每穴拨动5次,频率180次/min.结果:治疗3个月后,60例患儿主动伸展肘关节角度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Ashworth评分(MAS)明显下降(1.8±0.7与2.7±0.9,P<0.01),运动功能评分(GMFM)明显提高(2.0±0.7与1.2±0.7,P<0.01).结论:拨经疗法治疗小儿脑瘫肘屈曲畸形疗效明显.
作者:金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计算机语言障碍诊治系统(语言障碍诊疗仪)对脑卒中构音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60例脑卒中构音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运用语言障碍诊疗仪结合传统的语言康复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传统语言康复治疗.治疗前后采用中国康复中心制定的构音障碍评价法进行评定,并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构音评定达句子水平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20例与12例,P<0.05).但对于构音器官的检查2组比较差异不明显.结论:语言障碍诊疗仪对脑卒中构音障碍具有一定疗效,能改变语言治疗方法的单一局面,且节省人力.
作者:夏娣文;翟浩瀚;程薇萍;邹碧花;陈晓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误诊原因,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帮助.方法:收集2例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体征与辅助检查资料,并逐一分析;同时回顾分析近年的相关报道.结果:2例患者中因胸椎结核伴椎管及椎旁脓肿1例·右侧髂肌肉侧脓肿1例.误诊原因为询问病史不够仔细;体格检查不系统、不规范;过于依赖影像学结果;缺乏鉴别诊断的意识;不能将临床症状与客观查体、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有机结合和综合考虑等.结论:提高理论知识学习和积累经验,养成正确的诊断思维,全面分析、综合判断、动态观察可减少误诊.
作者:朱峰;艾炳蔚;孙国耀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简易CT定位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8例,均采用CT定位下行微创清除术.结果:术后6个月,108例患者参照ADL评定量表分为1级12例,2级32例,3级36例,4级16例,5级(死亡)12例.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愈率高,且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快捷,费用低.
作者:刘晓东;朱子煜;刘宏宇;田振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太极拳、乒乓球、多功能健骑机等运动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与体育组150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半开放式管理.体育组同时按训练项目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B、C项各50例.分别采用太极拳、乒乓球及多功能健骑机进行体育训练,每周3次,每次45 min.治疗前后2组采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阴性症状量表(SANS)、阳性症状量表(SAPS)、精神病人护理观察量表(NORS)及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SESE)评定疗效.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和体育运动训练,2组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体育组患者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体育组中A、B、C项患者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开展各项体育运动疗法有利于患者间情感沟通、互相理解,对改善患者人际交流、缓解情感平淡有明显效果,是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有效康复手段.
作者:杨丽;谢焱;许祖年;卢莎;兰桂荣;周玉雾;张百军;颜清;梁映;拾润东;王永芳;曹永康;韦德芳;潘志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免费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社区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改善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06例社区中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免费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并于治疗前后运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定患者的社会功能,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106例患者在治疗3、6和12个月时BPRS和SD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逐步下降(P<0.01).患者的精神症状及社会功能缺陷明显改善(P<0.01).结论:免费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社区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改善和功能恢复起到明显效果.
作者:肖刚;陆德青;李淑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100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训练组各50例,2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训练组增加吞咽功能训练.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吞咽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训练组洼田饮水试验为1~2分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训练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0%与58.0%,P<0.05).结论: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配合吞咽功能训练能显著加速吞咽功能的恢复.
作者:尹伟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制动后兔挛缩跟腱的组织形态和生物力学特性的改变.方法:1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造模组和正常组.造模组大白兔右踝石膏固定6周.观察2组跟腱光镜和电镜下的组织形态学、蠕变率和大断裂应力.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造模组跟腱胶原纤维排列明显紊乱,细小纤维比例升高,粗大纤维比例下降,蠕变率增高,大断裂应力显著下降.结论:制动6周后跟腱的组织形态和生物力学特征均发生显著改变.
作者:马燕红;曹成福;汤小雨;周军杰;丁在咸;王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单与双侧肢体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偏瘫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仅对患侧进行功能训练,观察组则双侧同时进行,健侧以自主运动为主.结果:治疗5个月后,观察组Brunnstrom分级,健肢能力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双侧肢体同时进行功能训练有助于提高偏瘫的康复疗效.
作者:龚艳菲;周潇;蔡涵;孙晓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科门诊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80例,均符合LDH诊断标准[1],并经CT或MRI确诊,男29例,女51例;年龄18~65岁;平均(43.0±7.3)岁;病程2 d~6.5年,平均(19.2±2.7)个月;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作者:张芳权;肖少华;赵强;康治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罗氏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LDH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松解及趾压踩腰等罗氏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结果:治疗15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0.05).结论:罗氏推拿手法治疗LDH能显著提高临床效果.
作者:邓国忠;丰芬;罗建;彭趣思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心理应激性失眠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特征,为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心理应激性失眠患者56例,均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评定.结果:56例患者各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我国常模(P<0.05),其中属于轻或中度焦虑与抑郁分别为54例与50例,焦虑与抑郁情绪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96.4%与89.3%).结论:心理应激性失眠患者存在明显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徐碧云;李艳;欧碧阳;肖芳;杨志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和分析新疆农村维吾尔族聚居地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诊治状况.方法:对吐鲁番艾丁湖乡 4840名居民流行病学调查检出的68例哮喘患者进行2次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病史、体格检查、治疗情况和疾病认知度等.调查结果与西南地区、京沪地区、亚太地区的研究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该地区哮喘漏诊率为70.6%;治疗哮喘使用皮质激素吸入者为10.3%,β2-受体激动剂吸人者16.2%;哮喘发作过程中,97.1%患者应用过抗生素,89.7%患者首选抗生素治疗;在哮喘的认知程度,中度持续患者比例、应用肺功能检查及患者误工等方面与上述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部分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对哮喘认识小足,忽略肺功能检查;诊疗方法及抗生素使用不规范;缺乏对哮喘患者的教育和管理;与其他地区比较差距较大.
作者:王晶;齐曼古丽·吾守尔;居来提·木塔力甫;李霞;哈力克·米吉提;热比亚·玉素甫 刊期: 2009年第01期
1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mesenclaymal stem cells,hMSCs)是中胚层发育的早期细胞,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体外培养增殖旺盛、传代过程中遗传背景稳定.一般传代20次体外扩增109倍以上而不丧失其分化特性、取材方便、可移植性和植入反应较弱等优点,同时具有多方向分化性而备受关注.
作者:赵喆;王明波;李志国;刘运晃;邢更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X射线照射对培养星形胶质细胞(AS)增殖的影响.为X射线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体外培养80%汇合的AS,在AS无血清培养基继续培养48 h后分为对照组和放疗组,对照组更换含10%FBS的DMEM-F12培养基,放疗组更换含10%FBS的DMEM-F12培养基,并同时给与X射线照射,利用western印迹分析各组PCNA、p53、cyclin E的表达.结果:X射线照射后能降低S期细胞比率,呈剂量依赖性,但并不增加AS的凋亡率.通过对AS无血清培养48h后,大部分细胞周期同步于GO期,对照组更换培养基后12h出现PCNA、cyclin E表达水平增高;放疗组p53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CNA、cyclin E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X射线照射可以通过调控细胞周期有效抑制AS的增生.
作者:朱舟;徐逸;陈华先;潘邓记;陈晨;王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腰背肌功能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治疗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将183例患者分为锻炼组92例与对照组91例,均采用卧床休息、腰围固定、牵引、针刺及红外线照射等传统方法综合治疗,锻炼组增加腰背肌功能锻炼.结果:治疗2个月时,2组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随访1年,锻炼组6个月及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治疗配合主动腰背肌功能锻炼能有效降低LDH的复发率,在后期康复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张苏婉;何延辉;和晓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采用温针和超短波联合治疗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除术后尿失禁的疗效.方法: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术后尿失禁患者37例,分为A组19例和B组18例,均采用温针灸和盆底肌训练等治疗,A组加用超短波疗法.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生活质量及国际下尿路综合征症状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A组更显著.结论:采用温针联合超短波治疗可明显改善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术后的尿失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烈弥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