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列腺素E1对高血压并发糖耐量减低患者血浆P-选择素的影响

刘友红;胡建

关键词:高血压, 糖耐量减低, 血浆P选择素, 前列腺素E1
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前列腺素E1(PGE1)治疗单纯原发性高血压(HT)、HT并发糖耐量减低(IGT)患者及健康者血浆P-选择素浓度,探讨HT及其危险因素的防治措施.方法:HT患者20例为A组、HT并发IGT患者40例为B组,均采用PGE1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前和治疗7 d后次日及健康者(对照组)体检当日测定血浆P-选择素等各项指标.结果:治疗前A、B组患者血浆P-选择素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B组更显著;治疗后此2组均有下降(P<0.05,0.01),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下降;B组餐后2 h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和A组.结论:HT患者血浆P-选择素浓度升高,尤其并发IGT患者升高更明显;PGE1能改善HT和并发IGT患者异常血浆P-选择素浓度;HT并发IGT患者血浆P-选择素浓度与年龄、BMI、腰围、臀围、FBG、2HPG、FINS、HOMA-IR、SBP、DBP呈正相关.
中国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平衡罐配合功能锻炼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平衡罐疗法结合功能锻炼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颈型颈椎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进行功能锻炼.观察组加用平衡罐治疗;对照组加用枕颌牵引.结果:治疗3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8.0%与88.0%,P<0.05).随访6~2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0%与20.0%,P<0.05).结论:平衡罐疗法结合功能锻炼能显著提高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作者:徐敏;刘保新;黄承军;马立嵩;廖柳红;周艳捷;张柳敏;梁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电针并超短波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

    2004年6月~2007年6月我科收治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58例,均符合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诊断标准[1]并经胃镜与实验室检查确诊,男43例,女15例;病程2个月~10年;临床表现为腹胀、嗳气、吐酸、食欲减退或无规律上腹隐痛,食后加重等.58例分为综合组30例及药物组28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作者:龙桂花;丁晓虹;段俊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间歇性导尿术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间歇性导尿术在脊髓损伤(SCI)后膀胱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53例SCI后膀胱功能障碍患者施以间歇性导尿术、膀胱功能训练及配合心理护理等.治疗前后检测膀胱容量和残余尿量.结果:治疗1个月后,53例患者膀胱容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残余尿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间歇性导尿术及膀胱功能训练,配合有效的心理护理,能恢复SCI患者的自主排尿功能,减少因长期留置导尿管所造成的尿路感染,改善患者的忧郁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廖明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康复延伸指导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在康复病房实施康复延伸指导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75%~96%大面积烧伤患者30例,在完成常规治疗后实施日间和晚间康复延伸指导,督促患者进行强化训练.指导前后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患者ADL能力;温哥华瘢痕量表(VSS)及抑郁、焦虑自评量表(SDS、SAS)分别评测疤痕及心理状况.结果:康复延伸指导3个月后,30例患者MBI评分较指导前明显提高;VSS、SDS和SAS评分均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开展康复治疗延伸指导能显著提高疗效,促进患者全面恢复.

    作者:李卉梅;刘小芳;张强;赵太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肩关节松动术结合针刺火罐治疗肩周炎

    目的:探讨运用肩关节松动术结合针刺、火罐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65例肩周炎患者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均行电针及火罐治疗.观察组配合肩关节松动术.治疗前后采用Comstant-Murley肩功能评定标准,评定肩关节功能.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Comstant-Murley各项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肩周炎的治疗中增加关节松动术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赵建华;黄秀金;孙倩雯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综合疗法对中重度肥胖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影响

    目的:比较耳体针、行为心理疗法及2种疗法综合治疗中重度肥胖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方法:138例单纯性中重度肥胖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耳体针(A组)、行为心理疗法(B组)和2种联合疗法(C组)治疗,并对治疗前后近远期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2个月后,3组体质量、腰臀围、脂肪度值均比治疗前下降,C组低于A、B组;近远期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C组均明显高于A、B组(均P<0.05).结论:耳体针及行为心理综合疗法有显著减肥效果,且远期效果巩固.

    作者:王文春;张安仁;杨和平;班立生;柏玲;庞日朝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光子嫩肤技术治疗瘢痕50例

    选取面颈部深2、3度烧伤患者50例,均存在身体其他部位的烧伤,男女各25例,年龄15~40岁;面颈部烧伤面积<20%.创面愈合时间1个月.50例患者颈面部应用杭州产皇后牌光子嫩肤仪治疗:治疗前用洗面乳清洗颜面,在耳旁或面颈部正常皮肤上测试光斑;测试区涂耦合剂,能量调到皮肤有微热感,时间<30 s,皮肤在1~2 s后出现轻微发红,降低能量档位.治疗从小能量开始,瘢痕面涂耦合剂,厚度2 mm,以瘢痕面接受到针刺感为度,然后向治疗区逐个发射脉冲,波长560~1200 nm,能量档位1~2,脉冲间隔15~25 ms,脉宽3~5,子脉冲数2 p,均匀扫描病损,光斑不重叠, 避免灼伤.

    作者:杨瑞萍;张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手指指间关节损伤的综合康复治疗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对手指指间关节损伤的疗效.方法:手拇、食、中指指间关节损伤患者36例,随机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各18例,均按骨科常规固定,并行超短波治疗.综合组在超短波治疗5 d后配合功能训练及关节松动术治疗.结果:治疗30 d后,综合组伤指的TAM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与69%,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手指关节损伤的治疗效果有促进作用.

    作者:陈湘鄂;陈四海;吴杏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皮牵引结合运动疗法治疗髋关节滑膜炎

    目的:观察皮牵引结合运动疗法治疗髋关节滑膜炎的疗效.方法:髋关节滑膜炎患者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均应用扩管及消炎镇痛药物治疗,并给予超短波治疗,每日1次.同时对照组以制动为主;观察组进行患肢皮牵引和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髋关节运动疗法.治疗前后采用数字疼痛评定法(NPRS)和参照百分5级评定法评定疼痛程度;Barthel指数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组NP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2.0与5.3±2.1).治疗1周后,观察组NP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0.4±0.9与1.5±1.4,P<0.01);百分5级评定法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97.3±8.2、83.3±23.9,P<0.01);观察组治愈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85.0%与50.0%,P<0.05).结论:皮牵引结合运动疗法协助治疗髋关节滑膜炎能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彭一华;王在年;周辉乐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物理治疗创伤后膝关节功能障碍

    目的:探讨应用综合物理疗法治疗创伤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创伤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均采用水疗、关节活动度及肌力训练等.结果:治疗1个月后52例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及关节活动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综合性物理治疗手段对创伤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恢复有积极作用.

    作者:李清;刘颖;张光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颈椎曲度测量方法进展与及临床意义

    正常的颈椎曲度是维持有效运动功能的重要因素,颈曲异常引起的一系列椎体生物力学不平衡可导致颈椎退行性病变的进一步发展[1].颈椎侧位片测量颈椎曲度是临床上评价颈椎功能的基本方法和确定治疗方案和评价疗效的参考指数.

    作者:张靖慧;孙大炜;黄晓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68例成年人肩宽测量及适宜枕头相应数据研究

    目的:通过对68例成年人肩颧距及肩宽的调查、测量和分析,为适宜枕头设计提供依据.方法:68例成年志愿者,用两副平行滑动角尺测量其左右肩颧距(肩峰至同侧颧弓垂直距离)和肩宽(两肩峰间的距离).结果:男性,肩颧距两侧大值13.75 cm,小值10.50 cm,平均(12.36±0.92)cm;肩宽大值48.00 cm,小值38.00 cm,平均(42.69±2.16)cm.女性,肩颧距两侧大值13.70 cm,小值9.00 cm,平均(10.82±1.01)cm;肩宽大值44.00 cm,小值34.00 cm,平均(39.14±2.81)cm. 结论:肩颧距及肩宽数据测量为颈曲康复枕设计和改进提供出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许林海;陈海丽;张芳;卢群略;蒋松鹤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手法治疗

    目的:观察手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疗效.方法: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51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2组均按脑卒中治疗方案治疗.对照组患侧肩手指导进行随意主被动运动;观察组采用手法对肩、肘、手诸关节进行分解、被动、定量运动.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30.0%、90.0%与4.8%、28.6%,P<0.01).结论:手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张薇;王素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98例,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42例,均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配合健康教育.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社会能力、个人整洁、社会兴趣、抑郁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激惹和精神病表现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0.01).结论: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缓解精神症状.

    作者:曾妙容;蔡燕玉;彭燕萍;黄世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超短波配合干扰电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2006年2月~2008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膝骨性关节炎(OA)患者73例,均符合膝关节OA诊断标准[1],男32例,女41例;年龄46~73岁;病程1个月~9年;单膝50例,双膝23例.73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4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林惠英;王婧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低频调制中频电治疗老年性便秘

    2005年12月~2008年8月在我科住院的老年性便秘患者200例,均符合便秘诊断标准[1],男118例,女82例;平均年龄(73.6±7.1)岁,病程(5.1±1.0)年;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均给予饮食指导及口服聚乙二醇10 g[2],每天2次.

    作者:陈可;李秀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应用加拿大作业活动测量表对120例地震伤员的作业活动和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120例地震伤员的作业活动需求,并给予治疗,观察疗效.方法:120例地震伤员在入院和出院时均应用加拿大作业活动测量表(COPM)进行作业活动测评,包括自理、生产及休闲三大类.根据测评结果制定康复治疗计划及假肢的安装,并对伤员作业活动的表现和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入院时伤员自认为重要并需要亟待解决的作业活动中,自理活动需求频数明显多于生产活动和休闲活动(P<0.01);经过平均55.2 d的康复治疗后,出院时伤员对自己的作业活动表现总分和作业活动满意度总分明显高于入院时( P<0.01).结论:COPM能确认地震伤员亟待解决的作业活动,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同时能评价康复疗效.

    作者:唐木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跟痛症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对跟痛症的治疗效果.方法:跟痛症患者62例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均口服抗骨增生胶囊及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治疗.观察组加用超短波、运动疗法、ADL指导等.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双足负重时目测类比定级法(VAS)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下降;1周内长可持续行走或站立时间较对照组延长;May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 (MCSS)足部功能评定法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综合康复疗法能明显提高跟痛症的康复效果.

    作者:季向东;毛智群;宋达;卞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前列腺素E1对高血压并发糖耐量减低患者血浆P-选择素的影响

    目的:观察应用前列腺素E1(PGE1)治疗单纯原发性高血压(HT)、HT并发糖耐量减低(IGT)患者及健康者血浆P-选择素浓度,探讨HT及其危险因素的防治措施.方法:HT患者20例为A组、HT并发IGT患者40例为B组,均采用PGE1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前和治疗7 d后次日及健康者(对照组)体检当日测定血浆P-选择素等各项指标.结果:治疗前A、B组患者血浆P-选择素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B组更显著;治疗后此2组均有下降(P<0.05,0.01),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下降;B组餐后2 h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和A组.结论:HT患者血浆P-选择素浓度升高,尤其并发IGT患者升高更明显;PGE1能改善HT和并发IGT患者异常血浆P-选择素浓度;HT并发IGT患者血浆P-选择素浓度与年龄、BMI、腰围、臀围、FBG、2HPG、FINS、HOMA-IR、SBP、DBP呈正相关.

    作者:刘友红;胡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偏振红外光治疗Ⅱ、Ⅲ期压疮

    目的:观察配合偏振红外光局部照射治疗压疮的疗效.方法:Ⅱ、Ⅲ期压疮患者53例,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8例,均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加用偏振红外光照射.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82.1%、100.0%与36.0%、88.0%,P<0.05);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18.9±7.8 d与24.8±7.5 d,P<0.01).结论:在压疮的常规治疗中增加偏振红外光照射能促进创面愈合,提高疗效.

    作者:胡保红;张端莲;饶容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中国康复杂志

中国康复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主办: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